【爻辭】
九二:牽復,吉。
【譯文】
二爻陽爻:將其牽引返回原本之地,吉利。
【注釋】
牽:現今一般註解為「牽引、牽連」。
復:返回、還原。
堅:今本「牽」在帛書中寫作「堅」;堅,繁體寫作「堅」;牽,繁體寫作「牽」;「堅」在古籍中也寫作「掔」[qiān],而「掔」又通「牽」,故帛書「堅」通今本「牽」。《莊子·雜篇·徐無鬼》「君將黜嗜欲,掔好惡,則耳目病矣。」(掔:通「牽」);《史記·三十世家·鄭世家》「楚王入自皇門,鄭襄公肉袒,掔羊以迎。」(掔:通「牽」)
【解析】
二爻為地位,是卦象顯現於世,大行其道之時;爻辭講的是「小畜」卦顯現於世時,應如何施為。
「小畜」卦為「畜」的時間短,「畜」還不足;故初爻講說,原路返回,回到原本之地,不僅沒有過錯,還是吉利的,得「吉」(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既然回到原本之地,無過錯,且得「吉」,那到了「二爻」卦象大行其道之時,將其牽引回到原本之地,也是吉利的,得「吉」,故爻辭講說「九二:牽復,吉」。
對於現今帛書《周易》註解中將「堅」(堅),解釋為通「牽」(牽),我本人不太認可這種解釋。
「牽」(牽)在今本中共出現在兩處,分別為「小畜卦:九二,牽復」和「夬卦:九四,牽羊悔亡」;而在帛書《周易》中這兩處的爻辭分別寫作「九二,堅復」和「九四,牽羊□亡,」(□:上母下心)
由上我們知道,今本「牽」在帛書中分別作「堅」和「牽」;作「牽」時,義為「牽引、牽連」,這是沒有異議的;但作「堅」時,我認為不應解釋為「牽引、牽連」。
那「九二:堅復,吉。」中的「堅」究竟為何義?
古籍中「堅」有「實、厚、固」之義;《詩經·大雅·生民》「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堅:穀粒充實飽滿。);《呂氏春秋·論·士容論·任地》「子能使穗大而堅均乎?」(堅:穀粒充實飽滿。);《禮記·月令》「(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堅:冰既厚且固實。)
「九二,堅復,吉。」義為:返回、回返是為了「畜」更厚實、固實,吉利。
「小畜」卦為「畜」的時間短,「畜」還不足。故初爻講說,原路返回,回到原本之地,沒有過錯,這樣做是對的,得「吉」(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二爻便是接著講,初爻原路返回的目的是為了「畜」更厚實、固實,故二爻爻辭講說「九二:堅復,吉」。
前節講過,「小畜」卦的卦名在帛書中寫作「少蓺」,意為「農作物種植下去的時間還短」,農作物在地裡種植的時間還不足,故農作物的果實、結穗還不夠充實飽滿,不應強行收割,應待穀粒充實飽滿、成熟後,再收割。這便是爻辭「九二:堅復,吉」所要表達的意涵。「堅」有「充實、飽滿」義,合帛書卦名「少蓺」義。
綜上,爻辭「九二,牽復,吉。」 講的是:「畜」不足時,不應強行施為,將其牽引返回,讓其逗留在原本之地,直至「畜」足,得「吉」。
爻辭「九二,堅復,吉。」 講的是:返回到原本之地,是為了「畜」更厚實、固實,以滿足將來的施為,得「吉」。
上節中周文王的「帝乙歸妹」、周武王的「孟津觀兵」都是爻辭「牽復/堅復,吉」的體現。
下節:小畜卦:九三「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