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讓本田粉歡呼的高位產品,既沒有地球夢,也沒有VTEC,Honda拿下了引起為傲的VTEC往復式活塞引擎,為它裝上了輕鬆破萬的電機。
嚴格意義上來說,X-NV這是東風本田推出的首款新能源產品,雖然東本初次試水,但Honda卻為其備足了技術錨點,在這臺全新的X-NV上,我們找尋到了更多的產品亮點,在這個Honda信陽如此之盛的國內消費市場中,X-NV看好的理由有很多。
在隔壁《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瘋狂引導輿論的時候,東風本田不聲不響的推出了自己的X-NV,不是針對誰,這是傳統車企對傳統製造業敬畏之心的表達。
與新勢力動輒30萬乃至40萬售價對應只有250km+實際續航裡程的產品相比,X-NV完美的闡述了傳統車企的實力所在。
16.98萬起擁有強大品質控制的同時,它還擁有401km的NEDC續航成績,即便是在日常使用過程中,X-NV也能保證基本300km續航成績,售價更低續航裡程不變,最為關鍵的是品質以及售後服務到位。
我仿佛看見了東風本田舉起洗牌新勢力行業大旗的信心,給這些新勢力上一課,勿在關公面前耍大刀。
X-NV高起點決定了其不應與新勢力企業相競爭,背靠的Honda以及東風Honda擁有絕對的資金、團隊、技術優勢,千萬級用戶群體以及出色的產品口碑,讓這臺全新的電動SUV市場必然開拓不少。
在廣袤的新能源市場上,這臺產品的競爭力躍然紙上。
它只比同配置的X-RV貴兩萬,定價策略「樸實無華」
16.98萬的補貼後售價,事實上只比X-RV 豪華CVT版貴2.2萬左右,換來的是更經濟的使用效果以及新能源號牌,這意味著在北上廣以及二線限行城市,X-NV不用考慮限行的問題,搖號的煩惱也拋擲腦後。
當然X-NV與X-RV不存在同門廝殺問題,不同的動力源決定了他們擁有完全不同的消費群體,三四線城市消費者依然是X-RV首選,一二線城市更熱衷於X-NV。
一個觀點:X-NV的出現,加速新勢力的覆滅。
我不承認東風本田搞死新勢力的說法,縱然它的介入會讓新勢力難以為繼,但同時需要了解的是行業需要強者推動,新勢力價高品次的特性市場中徘徊已久,打著新勢力、自動駕駛、新能源的噱頭卻無法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X-NV我是為鯰魚,這樣一臺品質卓越,性價比出色,續航穩定而且還有售後保障的產品,必然會加快新勢力的洗牌,很簡單一點。
你願意花15萬買臺威馬EX5 400km版本,還是16.98萬選擇一臺東風本田X-NV?
事實上買新能源的用戶群體大多位於一二線主流城市,經濟消費能力不弱,兩萬消費差距不能左右產品,能左右消費觀念的還是產品本身。
絕不是Diss威馬,就事而論事兒來說,口碑、售後服務、產品質量保證各方面,威馬之餘Honda如何?拿出足夠誠意的東風本田必然會絞一大票合資企業,這是必然。
東風本田沒發力,新勢力已經頂不住了。
背靠Honda,東風本田想要造新能源再為簡單不過,本田日本投入重金長周期研發新能源技術,針對輕混、重混、氫能源以及電動車做出綜合研發,並且完善、配套、調試了三電技術,依託本田質量控制體系之下,背靠年營收過千億美金的本田母公司。
豐田技研擁有絕對的資金輸入實力,研發決定企業掉頭速度,體量決定技術投入之後的低均攤成本,年銷500餘萬新車的本田,與新勢力可謂雲泥之別。
未來5年,本田全面發力新能源
本田表示其將會全速發展新能源,全新平臺架構最晚在2025年倒入市場,這意味著當年把內燃機玩出花的本田,將會在電機、電池方面做出深入研發,背靠日本強大的電控產業鏈,我倒也期待Honda能造出電機版的「VTEC」來,畢竟隔壁內燃機領袖保時捷都已經推出了Taycan,本田的全新架構產品,頂會讓人垂涎三尺。
嘮叨一句:
X-NV售價必然是決勝市場的關鍵因素,面對售價差距不大的新勢力,東風本田出色的售後體系,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以及出色的生產工藝,體系的差距決定了X-NV切入市場之後必然會瓜分不小的市場。
對於行業來說,東風本田必定從某種意義上推動了電動車行業的發展,肅清行業重整規則,必然會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