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想要有出息,功成名就,但現實卻會給予殘酷的一擊。其實這些最後無法獲得成功的人都有著一定的共同點。在猶太人的「第二聖經」《塔木德》中說:想要有出息,千萬不能做這3件事,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做。
培養自己省錢的思維
猶太人認為,如果把自己錢全都存進銀行,那你的錢毫無價值。股神巴菲特也說過:「一旦你有了省錢的腦子,你就不會發展出一個有利可圖的大腦。」
我們有很多人拿到工資的第一時間就會把它們存起來,而不是想著去投資賺錢,這樣的話,錢只會越來越少。
當你的腦子裡只有省錢的想法時,思維就會受到局限,即便看到賺錢的機會,也不知道抓住,只能守著自己那一點點的薪水,想著攢錢致富。這個時間將會持續幾十年,甚至一輩子。
所以說,要想收入快速增長,變得有出息,比起省錢,更重要的賺錢,而賺更多的錢最好的辦法就是會花錢。
做事猶豫,害怕失敗
窮人相對於富人來說,有著很多的不足,信息,資本,知識等等,而這些都導致了一點:窮人在面對機會的時候,往往會比富人想得更多,更害怕失敗,於是猶猶豫豫,不敢付出。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富人有資本,即便輸了也沒有關係,但窮人不一樣,根基薄弱,資本不足,一次失敗的後果可能都承擔不起。但也正是這樣的思維,會讓成功的機會從身邊溜走。害怕失敗,就不敢嘗試,不嘗試,不行動,就意味著永遠不會成功。
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放開自己的膽量,在平時就注意做好準備,以便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勇敢行動,抓住機會。
以「佛系」安慰自己的無能
之前有個詞「佛系青年」,指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如果是真的淡然也就算了,但有的人就卻是一邊追求高物質生活,一邊又向別人宣揚自己的「佛系」心態。
猶太人則不是,他們將自己的追求表現得很明顯,並且願意為之付出。只要有錢賺,哪怕是冒險也沒有關係。他們有句名言:不敢冒險的人,永遠是平庸之輩。
猶太人在經歷2000多年的流浪和壓迫後還能夠取得這樣舉世矚目的成就,和他們的思維方式有很大關係,他們思維方式的形成源於他們的經典《塔木德》和《猶太人智慧全書》。
《塔木德》只有2000位學者在1000多年的討論和研究中寫成的,是猶太人最重要的智慧結晶之一。這部經典是他們行商賺錢和尋找真理的指南和規範,被猶太人稱為「第二聖經」、「生活伴侶」。
《猶太人智慧全書》整合了猶太人的智慧源泉——《塔木德》、《財箴》、《諾木門》,涵蓋了猶太人的經商智慧、處世智慧、教育智慧、口才智慧……
書中還悉數列舉了猶太人賺錢致富的案例,以及案例中蘊含的獨特思維。幫助你跳出傳統思維的束縛,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要找到一個新的突破點,找到正確的思路和經營方法才能在生意場上,成就一番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