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山東省歷年本科招生數據(附2020年擬招生專業及選科要求)
中國礦業大學簡介
中國礦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同時也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學校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的高校之一,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學校坐落於江蘇省徐州市。
中國礦業大學的前身是由英國福公司創辦於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1931年,更名為私立焦作工學院。抗戰爆發,1938年西遷陝西城固,與東北大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北洋大學工學院聯合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1952年,北洋大學、唐山交大、清華大學的採礦系調整到中國礦業學院,1953年,學校遷至北京,改稱北京礦業學院,「文革」期間,學校遷至四川省合川縣三匯壩鎮,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1978年,學校在江蘇徐州重建,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並在北京學院路原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1997年,設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1998年,煤炭工業部撤銷,學校劃歸國家煤炭工業局管理。2000年,學校整體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2003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更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獨立辦學,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成為兩個相互獨立的辦學實體。2004年,成為全國正式擁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2006 年成為「985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成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中國礦業大學作為當今全國唯一以礦業命名的高水平大學,已經形成了以工科為主、以礦業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和多科性大學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開發、利用,資源、環境和生產相關的礦建、安全、測繪、機械、信息技術、生態恢復、管理工程等領域形成了優勢品牌和鮮明特色。
學校現有63個本科專業,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十三五」省重點學科、6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立項學科。在教育部2017年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2個學科被評為A+,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學科被評為A-。工程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化學、數學、環境與生態學和計算機科學7個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
國家級特色專業(14個):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地質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土木工程、工程力學、環境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測繪工程、會計學、信息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材料方向)、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工方向)。
省級品牌專業(15個):採礦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地質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測繪工程、會計學、工程力學、熱能與動力工程、環境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應用化學、工商管理。
省級品牌專業建設點(1個):地球物理學。
省級特色專業(9個):信息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市場營銷、應用物理學、工業工程、藝術設計、消防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工程管理。
中國礦業大學歷年山東省本科招生數量:
2017年理科招生425人,文科招生34人,共459人;
2018年理科招生431人,文科招生35人,共466人;
2019年理科招生435人,文科招生36人,共471人。
理科山東省歷年本科錄取最低分、最低位次及平均分統計:
2017年山東省本科各專業(類)錄取最低分數及最低位次數據
2018年山東省本科各專業(類)錄取最低分數及最低位次數據
2019年山東省本科各專業(類)錄取最低分數及最低位次數據
附:2020年中國礦業大學山東省本科招生專業(類)及選科要求
2020年各高校實際招生安排中,部分高校、部分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可能會有一定調整變化,具體以2020年公布的招生計劃及院校招生章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