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2020-11-22 澎湃新聞

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2020-07-0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薦語:

授權轉載,文化虹口為您講述藝術史的三兩事

以下文章來源於藝速課artroom ,作者名畫知多少

藝速課artroom

用創意短片,講藝術知識

視頻版

說起浮世繪

這一幅作品可謂是人盡皆知

接下來快跟著小編的節奏

認識一下這一幅耳熟能詳

但你未必解讀過的名作吧

圖文版

《神奈川巨浪》

葛飾北齋

這無疑是在西方世界

最為知名的一幅日本繪畫

作者葛飾北齋是

日本浮世繪三傑之一

是喜多川歌麿和歌川廣重

這幅作品來自於他的版畫專集

《富嶽三十六景》

畫中

畫家故意把視線壓得很低

凸顯了巨浪的洶湧之勢

巨大的浪潮像是懸浮空中的魔爪

隨時要將三條小船吞噬

船上的人們緊緊握住船槳

隨著小船隨波逐流

相比之下

背景的富士山

則巋然不動

與動蕩不安的氛圍形成對比

畫家以驚人的觀察力

在照相機發明前

捕捉到了巨浪翻湧到

最高點的瞬間

製造了無與倫比的緊張感

在構圖上

畫家用了一系列的圓形

和三角形組成

與西方同時期繪畫的透視法不同

葛飾北齋壓縮了前後的空間

使這幅畫有著摺疊的空間感

葛飾北齋的巨浪成為了

席捲全球的東方巨浪

梵谷的名作《星空》

也深受這幅作品影響

甚至有人說

如果沒有葛飾北齋

印象派畫風可能就不會產生

信息來源:藝速課artroom

原標題:《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浮世流萍葛飾北齋 (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 , Katsushika Hokusai ) 和喜多川歌麿 (きたがわ うたまろ, Kitagawa Utamaro) 是日本浮世繪時期最著名的藝術家,對日本藝術甚至亞洲藝術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兩人雖然是同時代同流派的藝術家,但是無論作品風格、擅長描繪的事物或表現手法都有比較明顯的區別。
  •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等浮世繪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對於許多西方人而言,東方藝術是超凡出世的,是平靜祥和的。但是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東方藝術描繪的則是喧囂浮華的入世之景——浮世繪 (Ukiyo-e)。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浮世繪珍品展展出了150餘件浮世繪作品,其中包括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和大部分喜多川歌麿「美人繪」作品,並推出了350頁的浮世繪畫冊。
  • 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
    說起「浮世繪」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常常被當作日本藝術的代表,也常常被用於商業廣告,時尚產業和漫畫的表現中,陌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對其來龍去脈基本沒什麼概念,然而事實上,在西方美術體系中,浮世繪卻被當作東亞美術的最高代表,並且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包括梵谷、高更在內的20世紀西方畫家 在日本江戶時代時期的繪畫
  • 日本浮世繪代表大師——葛飾北齋
    說起「浮世繪」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常常被當作日本藝術的代表,也常常被用於商業廣告,時尚產業和漫畫的表現中,陌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對其來龍去脈基本沒什麼概念,然而事實上,在西方美術體系中,浮世繪卻被當作東亞美術的最高代表,並且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包括梵谷、高更在內的20世紀西方畫家
  • 日本浮世繪 | 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浮世繪。浮世繪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些,它是日本的一種民間版畫藝術,它出現下日本江戶時代,大概是在1603年到1867年之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那「浮世」是什麼意思呢?所以浮世繪大部分描繪的都是明天日常的生活狀態,一種生活情趣。浮世繪一般用的是版畫的形式,就是木版畫,也出現過手繪的形式,但是比較少。浮世繪剛出現的時候比較單一,只有美人繪和役者繪兩種,美人繪大家都知道就是美女,役者繪指的是戲曲人物,一種戲曲人物畫,後來才出現了風景、花鳥等題材。
  • 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登陸深圳
    原標題: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登陸深圳   光明網深圳訊(記者 黨文婷)在形形色色的繪畫門類中,版畫是一種以「轉印性」和「複數性」為呈現方式的藝術樣式。由於版畫起源於印刷術,自降生之初便具備了與其他美術形式不同的藝術本體屬性特徵。
  • 浮世繪|日本藝術超級符號的締造者——葛飾北齋
    莫奈的《橋·睡蓮》當中出現的景象「橋」與浮世繪中的「橋」梵谷的作品《唐吉老爹》背景的處理表現了梵谷對浮世繪的嚮往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浮世」這個詞是中世紀佛教的用語,指的是生活的現狀,世間的風情。浮世繪,顧名思義,描繪的就是當時普通人間的生活百態。應市井小民的需求出現,主要分為風景畫、美人畫、役者畫等。說得更通俗一些呢,可以理解為當時的明星海報,風景畫,運動員畫報,生活場景畫,甚至「春宮圖」等。
  •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 日本畫魂,浮世繪的大師-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畫對後世畫壇影響巨大。德加,梵谷等西方繪畫大師都曾臨摹過他的畫作。他是葛飾派的創始人。這幅作品是我最喜歡的一幅作品《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把大海浪花的氣勢磅礴表現得淋漓盡致,畫面追求形式的美感,他所畫的浪花繪畫中都有一座小富士山,葛飾北齋對富士山的情感可見一斑。葛飾北齋的畫吸收了中國畫的優點,山石和樹木的形態與中國畫有相似之處。河流線條流暢,使人心曠神怡。葛飾北齋的畫不僅大氣磅礴,同時也表現了當時人民的生活狀態。
  • 當你在追捧浮世繪時,卻不知葛飾北齋死於又病又窮
    1849年4月18日凌晨,「畫狂人」葛飾北齋在病榻上悄然離世,這位浮世繪大師的晚年堪稱狼狽——在政府禁令和高額債務的逼迫下,從江戶逃亡,隱姓埋名到浦賀。也只有貧窮相伴而行,到了晚年他只能靠一件布棉襖以求熬過寒冬。為了趕走黴運、祈願自己長壽,每天早上剛起床,葛飾北齋就會開始畫一幅獅子,隨後揉成一團扔到家門外。
  • 浮世繪三傑: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風俗藝術,它的誕生、發展標誌著17至19世紀的日本藝術史。「浮世」一詞來自佛教用語,本用來指浮沉聚散不定、枯榮無常的人世間,日本語言中「浮世」在原意的基礎上又被附加了「既然世道無常,不如及時行樂」的享樂思想。
  • 【日】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其實關於浮世繪中的風景畫創作,北齋並不是第一人。奧村政信、歌川豐春、司馬江漢等人都創作過風景畫,而北齋則結合以前諸位大師的創作經驗和西方的繪畫技巧,為浮世繪風景畫的創作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進入化政時代,由於市民對浮世繪的需求加大,以及創作手法和技術的日趨成熟,使得浮世繪創作進入了黃金時代。
  • 浮世繪原作展亮相杭州 包括葛飾北齋等巨匠經典
    展覽匯集了包括「浮世繪三傑」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在內的10位日本浮世繪大師的340餘幅浮世繪原作,其中不乏如葛飾北齋的《阿巖》《笑般若》等這些在大英博物館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 藝推|90歲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
    作者:高考美術傳播 編輯:藝推YITUI 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 日本的浮世繪無人不知,而浮世繪最廣為流傳、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是出自誰之手?
  • 暮春的大阪,屬於浮世繪:從葛飾北齋看到鈴木春信、歌川國芳
    4月17日,「江戶的戲畫——從鳥羽繪到北齋、國芳、曉齋」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開展。4月24日,「鈴木春信——波士頓美術館浮世繪名品展」在大阪阿倍野HARUKAS美術館開展。兩個展覽讓觀眾可以通過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及其作品,直觀地了解17世紀至19世紀日本浮世繪的風格門類與發展歷史,進而領略浮世繪風靡一時的魅力。毫不誇張地說,四五月暮春的大阪藝術,應該屬於浮世繪。
  • 葛飾北齋晚年以「鐵棒滑滑」為筆名創作了大量的肉筆浮世繪
    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北齋1760年生於江戶(現東京)東郊的葛飾村,原名中島時太郎,14歲時學習雕版印刷,18歲起向浮世繪大師勝川春章學習畫畫,當時的他叫「勝川春朗」,19歲開始陸續發表作品,畢生留下的作品據推定約3萬5千幅。
  • 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原版浮世繪在滬亮相,被譽為江戶時代「百科...
    「浮世物語——日本浮世繪巨匠原版版畫展」將於9月8日至17日亮相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展出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東洲齋寫樂、歌川國貞等浮世繪巨匠的48件原版版畫。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東洲齋寫樂原版版畫在國內的首次亮相。
  • 走近浮世繪藝術,繪事繪浮生,領略那些浮世繪風景畫大師們的風採
    說到浮世繪我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人物圖,比如仕女,武士等。其實,日本浮世繪風景畫也是舉世聞名的,今天,小編要帶領大家了解兩位浮世繪風景畫大師。風景畫的大師是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葛飾北齋(1760—1849)被稱為繪畫狂人,他是一位具有革命意義的風景畫畫匠。在他的時代,他從來沒有被稱為藝術家,只是一介匠人,靠賣畫換一份口糧。學徒時,他的師傅認為他「入旁門左道」,將他逐出師門。為生活所迫,葛飾北齋為人畫過燈籠、團扇,還當過走街串巷的小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繼續畫畫。他深信:一個人只要做好分內事,歷史自會選擇那些值得留下的東西。
  • 浮世繪日本橋:為你再現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筆下的江戶勝景
    浮世繪日本橋:為你再現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筆下的江戶勝景 2020-07-30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葛飾北齋名作怎麼讀?近距離欣賞166件浮世繪作品
    「浮世繪大師展」 9月21日在上海新華中心揭開了序幕,展出的166件浮世繪作品,從浮世繪的發展,版畫技藝的探索以及名師解讀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現浮世繪藝術的豐富性和歷史價值,展品均來自國內學術機構李可染畫院的收藏。「神奈川沖浪裏」應讀「神奈川衝/浪裡」日本的浮世繪藝術出現時間約相當于于中國的明末清初,一直延續到中國清代末期,約有兩百五十年左右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