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貴安新區成立五周年的關鍵之年。這一年,貴安新區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城市、聚人氣,廣招商、興產業」要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抓手,通過創新模式、簡化流程、壓縮時間,助力審批服務提質增效,辦事創業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今天的2019年度記憶,我們就來看看貴安新區是如何做好「改」字這篇文章的。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貴安新區被國家批覆成立的第五年,處在轉折點上的貴安新區,在向祖國母親送上祝福的同時,也用改革創新的成果向祖國母親獻禮。
這一年,貴安新區把工作重心轉向了招商引資上,為了招得進、留得住,新區繼續以「改」字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行政審批「一窗通辦」「一證經營」改革,實施「六個一批」證照分離改革,一系列切實有效的舉措,打通了部門數據壁壘,「一站式辦理、一張網服務、一體化審批」的行政審批服務新局面逐漸形成。
這一年,貴安新區行政審批集中率達95%,審批提速85%。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降低,充分激發了市場活力,截至目前,貴安新區市場主體總數達2萬多戶,註冊資本金超5000億元,服務對象滿意率達99.5%。
貴州博睿思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總負責人楊健:「這是最好的、最成功的業務辦理。企業要的是效率,如果每個人都提升效率,為整個事業,甚至於整個貴安新區,都能夠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辦事企業負責人口中所稱讚的便是貴安新區關於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改革。2019年,在貴安新區申辦企業,時間由13天縮減為3天,能夠讓企業以最便捷的方式、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時間快速進入市場。如今在貴安,已形成了「最多跑一次」是常態、跑多次是例外」的貴安辦事模式。
辦事群眾蔣家全:「我把該準備的資料帶過來,有些不會填寫的就諮詢他們,教我們怎麼填,基本上一次性就完成了。」
貴安新區行政審批局政務管理處處長楊榮江:「第一批推出的試點事項有374項,除了平常的行政審批以外,還涵蓋了公安、稅務、公積金社保等民生服務領域;第二是工作措施實,為了確保改革目標的實現,提出了減證便民、『一網通辦』、『一窗通辦』、『集成套餐』、企業定製等具體的工作措施,確保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
「五年大發展、十年建新城」是省委省政府給貴安新區擬定的時間表,今年處在五年大發展階段的貴安新區,開發建設更需要加快速度,為此,新區高效推進工程項目的審批制度改革,這一年,新區共受理2576家企業的資質申請,辦結率100%;共核發396家、698項建築業的企業資質;共辦理二建註冊相關業務18455件。切實為新區的項目建設提供了最便捷的服務。
這一年,貴安新區還積極探索各種智能化服務的新模式。從年初開始,在貴安政務服務大廳辦事不用攜帶身份證,「刷臉」就可以辦理,從而告別了證明「我是我」的時代。
辦事群眾:「錄入人臉識別後,所有的資料都會存在這,下次過來辦理業務就不用攜帶身份證了,我覺得很方便的!」
這一年,貴安新區全面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改革,提升網上的可辦率,著力實現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就像「網購」一樣便捷。在新區全年928項政務服務事項中,744項可在網上辦理,可辦率達到80.17%。
貴安新區行政審批局大數據政務處負責人吳乾軍:「我們主要的做法是通過各個部門的業務辦理全部集中到政務服務網上,通過後臺分發到對應的部門進行審批,現在是進一張網辦所有事。」
這一年,新區的審批服務事項還實現了從現場辦理到不見面審批的轉變。為了對「不見面審批」做到全流程監管,新區正式上線運行了政務服務大數據分析平臺,該平臺通過對數據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分析挖掘,從而以問題導向倒逼辦事流程改造以及窗口服務的管理和提升。
貴安新區行政審批局大數據政務處工作人員李亨:「分析雲是通過對大廳各業務系統產生的數據進行實時採集,將這些數據記錄下來進行一個融合分析,實現了數據統計、風險預警、監督管理等功能特點,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審批效能,為新區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精準、更加便捷的審批服務。」
這一年,貴安新區在打造智慧政務、提升行政效能改革上,還有著很多很多舉措,我們無法一一列舉。盤點一年的成績我們看到:「改」字貫穿了新區政務服務工作的全過程,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著力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是貴安不變的初心。我們相信,在打造全省發展戰略支撐和重要增長極的路上,貴安會繼續做好「改」字這篇大文章。
來源:貴安新聞
記者:黃璐楊 黃雲飛
(http://www.gaxq.gov.cn/)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