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必有倒春寒,2020年春果農防凍準備這樣做,心裡有數不犯愁!

2020-12-13 農資人實錄

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這是農人們總結出來了諺語,意思是說本該三九天是最冷的,但如果三九不冷的話,到六九天就該冷了。比如今天是2020年2月11號,是六九第七天,但太原今天的氣溫最高已經達到零上11攝氏度了,中午站在陽臺上隔著玻璃曬得人臉上還發燙。可想,到了4-5月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作為農業人來說不防不行。

一、什麼是倒春寒?倒春寒有哪些特點?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變臉「、」小寒不冷大寒冷 ,大寒不冷倒春寒「、」冬暖必有倒春寒,過了穀雨還穿棉「,相信農人們對這些諺語是耳熟能詳了,最怕就是該冷時不冷,春天暖和了突然又冷。那麼,什麼才叫倒春寒呢?倒春寒有什麼特點呢?

倒春寒是指3月份氣溫回升以後,也就是5天中的平均氣溫超過10℃,突然在4-5月的時候氣溫卻下降較快,並且持續1-2個禮拜,讓人們感覺前暖後冷,並造成大範圍農作物受凍害的現象或者天氣過程。

倒春寒的特點就是到少3天以上的氣溫小於12℃,就會對秧苗有影響,如果氣溫低於5℃,就會使作物出現凍害;有的倒春寒在降溫過程中會伴隨降雨, 這樣對於秧苗危害更大,會出現嚴重凍害。

倒春寒對於果樹的危害是迅速使花朵直接受凍捲曲,有的直接掉落,影響坐果率。

當然各地的倒春寒的特點也並不一樣,比如北方出現倒春寒就是氣溫急劇下降,近使種子受凍、幼苗葉片受凍。南方的倒春寒就是會伴隨降雨,使作物受凍並伴隨根系腐爛。

倒春寒一直是我們不可預料和不可阻擋的一種氣候,據知我國幾乎在50%的年份會有倒春寒,所以我們不要再盼望今年會不會有倒春寒了,出現的可能性非常大,比如2018年的4月4號開始,我國華北大部分地區就出現了嚴重的倒春寒,對於果樹的危害特別大,山西中部靠南地區、陝西渭南地區果樹都遭受了嚴重的凍害,損失嚴重。

二、往年倒春寒對農作物的傷害

2018年4月4號開始,華北大部分地區突發倒春寒,同時局部地區伴隨雨雪天氣,雖然在4月2號山西林業部門就發布了「警惕春季低溫引發樹木花芽凍害」的通報,並且提出了相應的防凍辦法,但還是沒有避免大量果樹的凍害。

這場凍害使山西中部到以南地區的葡萄樹、梨樹、核桃樹受害嚴重,一些縣區的氣溫突然降低至零下8℃,梨樹的花蕾茶葉低垂,一碰即落,一折即斷。果農眼看著花蕾個個掉落,欲哭無淚。好在這場倒春寒並沒有對晉南的蘋果樹造成危害,也是萬幸。

同樣這場華北地區的倒春寒也影響到了陝西,渭南地區從4月6號開始,氣溫急劇降低到零下3℃,並且持續低溫時間較長,蘋果樹、梨樹、葡萄樹、獼猴桃樹都有受到凍害。據後來渭南地區統計,總受凍災畝數達到260萬畝左右,減產程度從5%-40%不等,其中葡萄受凍害嚴重,減產達40%以上。

2019年5月中旬,山西五寨縣突發倒春寒,氣溫降到零下5℃,當群眾早上挑開地膜,摳出玉米芽苗後,覆膜的剛發芽玉米凍害嚴重,芽苗萎蔫,顏色發黑。當地群眾只好再次補種或者移苗。

三、大田如何預防倒春寒?

當我們明白了倒春寒的這些危害,自然就會加以注意。當然遇到了倒春寒就需要補救,而在沒有遇到倒春寒前,我們應該積極預防,將這些災害減小到最小程度。

大田作物的倒春寒預防應該從這幾個方面來做,這裡以小麥為例:

1、小麥品種

因為小麥遇到倒春寒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我們要有意選擇抗凍能力強的小麥品種,這不用多言,農民朋友都有類似觀點,把握好抗凍性是預防小麥倒春寒的基礎條件。

2、水肥管理

小麥的澆水一定要在凍害發生之前,這就要結合管理和天氣情況進行,3月份中下旬就要考慮天氣情況進行澆水,特別是在倒春寒到來之前幾天進行澆水,效果更好,這是由於水的熱容量比空氣和土壤熱容量大,凍害來臨之前澆水能使近地層空氣中的水汽增多,液化過程中會釋放出熱能,有效減緩氣溫下降帶來的負面作用。土壤中的水分增加,還可以使土壤溼度升高。

在凍害發生前,澆水後,配合做氮肥補充,可以促進小麥分櫱,提高小麥免疫力,這相當於提前對倒春寒進行了預防,提升了小麥體內的抗凍能力。

3、適量播種,合理控旺。

對於畝株數較高的旺苗,要及時鎮壓和中耕,控制小麥旺長,避免過早拔節。避開倒春寒後再旺長是小麥產量增加的關鍵步驟。有人說,我們又不知道啥時候會降溫,這就要結合往年的降溫時間,經常關注天氣預報情況進行,現在的天氣預報都可以預見15天了,完全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了。

四、果樹如何預防倒春寒?

1、暖冬更容易出現倒春寒

近年來世界出現暖冬現象,今年感覺更明顯。冬天本來是果樹休眠時期,主要是果樹根系的生長,在暖冬狀態下,地溫不太低,不僅病害不死,而且蟲子也不死,再加倒春寒出現的機率變大,幾乎找不到不出現的可能性。而果樹一旦遇到凍害,其花芽受凍,坐果率肯定下降,這對於之後的果園管理就增加了難度。

2、果樹春剪,防凍劑噴施

關於果樹春剪,我曾經做過相應專門闡述。果樹春剪不僅是對秋冬果樹修剪的補充,進一步將冬季專門留下的枝條做修整,同時對樹幹做塗白、刮皮,對於有洞的部分進行泥藥修補,預防病蟲害發生。這對於果樹萌芽有絕對的好處。通過天氣預報分析和當地政府的降溫預告,提前4、5天要噴施防凍劑,這是做好果樹防凍的必要工作,作物防凍生長劑的作用就是防止因降溫使果花脆弱以至掉落,主要有磷酸二氫鉀、胺基酸類葉面肥料。

3、水肥管理

與大田作物灌水一個道理,果樹澆水不僅是為了果樹萌芽開花提供必要的水分,同時通過土壤儲備一些水資源,為果樹中後期膨大用水做準備。而且水分蒸發後再液化可以發出熱量使氣溫變高,避免倒春寒來臨時降溫過大。

果樹春施肥以氮磷為主,可以在果樹必要營養元素吸收的同時,促進果樹抗凍性,增強免疫能力。免疫能力增強的結果就是萌芽開花後,花蕾被外界因素影響的可能性變小,不至於受凍而落花。

4、煙燻增溫

煙燻果園也是為了提高果園整體溼度來應對寒冷氣候和降溫。現在使用的不是很多,但在倒春寒來臨之前適當做一下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主要是將溼柴枯草鋸末等和在一起,放在上風口,點燃不能有明火,使煙氣順上風口布滿果園,大約4、5個小時就行。這種方法對於老果農來說之前還是比較用得多的,效果也是可以的。

5、幼樹遮擋保暖

對於1-2年的小樹,在寒氣到來之前,感覺溼度在下降,就可能將大塑料布、氈子、無紡布、遮陽網等披在樹上,防止幼樹被凍。白天在5℃以上時,掀開覆蓋物通風透氣,夜間再蓋上,防止受到低溫凍害。

五、果樹倒春寒後的補救措施

不管是對於大田農作物小麥、玉米等,還是蔬菜作物,還是果樹苗木等,預防倒春寒是必要的。但是倒春寒往往來勢兇兇,也有措手不及的時候,或者即使預防了,還是會出現相應的凍害。這時候,我們有必要提出在預防的同時做好倒春寒後的作物補救,這樣才能心中有數,不到於到時手忙腳亂。

這裡我們主要對果樹的凍害補救做一表述:

果樹因品種不同,生理習性也會不同,大多數果樹受凍害都是因為氣候溼度的顯著下降,同時與倒春寒來的時間長短有關,決定著其受災大小。有人說,果樹在冬天時那麼冷照樣春天發芽開花,為什麼就頂不住幾天的氣溫變化呢?其實這是因為果樹春天后萌芽,脫離休眠,其芽和花受外界溫度的刺激變得脆弱,需要一個相對合適的絕對溫度下生長,也就是說氣溫升高也是逐漸的,降低過明顯就會受不了。比如蘋果樹花期在零下5℃的情況下就會有凍傷的可能。一旦出現凍傷,應該做以下動作:

1、用藥噴霧

果樹受凍後10天內是可以用藥修復的,10天後就會出現病菌感染,對果樹後續生長會有比較大的病害影響。所以用藥噴霧是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具體用藥要根據果樹品種和果齡大小做適量配比,這裡不做具體配比,詳細可詢當地農技部門或者農資店主。

2、用藥刷主幹

用藥刷主幹是因為此時樹體主幹解除休眠,花芽萌動前樹液早已開始流動,樹幹莖基部受凍的可能性較大,所以用藥刷樹幹,特別是莖基是倒春寒後預防主幹病害發生的有效動作。具體用藥根據不同果樹配藥。

3、用藥灌根

用藥灌根更好理解,樹莖基部若被凍,其根部也會因莖基的病害而傳染,這樣灌根後,首先可以預防根系受損,同時通過根系治療莖基及以上部分的病害。以上三個用藥方式是最有效的遏制病菌傳染的辦法,不及時進行,會對果樹後期管理帶來困難。

4、人工授粉

當果樹開花後遭遇倒春寒,花落嚴重,就需要人工授粉了。將現存花簡單疏花後,每花保留2-3個花朵進行點授粉,花粉可就近果園採集,以保證果樹將來有儘量足夠的坐果率。

5、補充生長劑,噴施速效肥料

果樹遇到倒春寒後,本身抵抗力量不限,必須將一些能促進細胞分裂的活性肥料迅速補充到樹體內,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和胺基酸類肥料噴施後就可以起到這個效果,這在凍害發生後要立即進行。

6、灌水、施肥

這也是為了能夠迅速提高地溫和樹體周邊氣溫,防止新的凍害發生,保住元氣,再進行相應補救。困為肥料在之前已經有上,這時不可多加,如果前期3月份沒有多補充氮磷複合肥料,這時必須立即底施復肥,補充營養。

果樹的凍害後補救措施到位的話,一般都能挽回一些損失,有時候遇到凍害後減產不可避免,但如果有及時有效的補救措施,合理利用好時間、搭配好肥與藥、確定好凍害程度,恢復元氣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果樹凍害

2019年冬季偏暖,現在六九第七天北方氣溫都最高達11℃了,照這個溫度水平,果樹萌芽早是肯定的,開花早也是看得見的。在4-5月份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早點做好相應預防準備,凍害來之前多下點工夫,到來了有充分的補救方式,應對有力了,問題就好解決了,損失也會少一些。這就是為什麼2月的現在就提前提醒農戶做好倒春寒的防範了。

相關焦點

  • 「冬暖必有倒春寒,要過穀雨才脫棉」啥意思?2019年會有倒春寒嗎
    農村老話「冬暖必有倒春寒,要過穀雨才脫棉」啥意思?2019年會有倒春寒嗎最近幾天天氣降溫比較厲害,南方很多地方都已經下起了雪,我們豫北地區雖然沒有下雪,但是這天也真的感覺到冷了,雖然天氣冷了,但是作為莊稼人還是比較高興的,因為農村裡有句老話叫做「該冷不冷,莊稼遭殃」,而今天和大家說的這句俗語,也是和天氣有關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 2020年會不會有倒春寒?如何預防倒春寒的危害?
    與此同時果農們最關心的就是2020年有沒有倒春寒,這個問題是已經成為果樹栽培者的熱議話題,決定是否有無倒春寒,取決於氣候條件以及「驚蟄」當天的氣候條件的反射。農諺說「黃風颳起土 倒冷四十五」。這種氣候特徵已經告訴人們,今年會出現倒春寒原因之一。2019年出現暖冬天氣,乾旱無雨少雪,溫度偏高,是會有倒春寒的原因之二。另外,近幾年來,氣候異常現象頻繁發生,「倒春寒」幾乎每年都會出現,而且時間延晚到三月底、至四月初。進入3月份以來,氣溫逐漸回升,果樹也慢慢的解除休眠,處於正常生長發育階段,組織幼嫩,抗性很差。尤其是花期早的果樹和終花期、幼果期極易發生凍害,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 2020年春季果園謹防倒春寒發生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近年來倒春寒發生頻繁,2018年50年一遇的凍害,讓人難以忘懷,除個別地形優勢凍的輕點外,讓全國大多數果農損失慘重,被迫外出打工養家餬口。倒春寒每年都有,就看凍的輕與重。一、果樹倒春寒類型。
  • 2020年會不會發生倒春寒?果農都需做好防霜凍準備!
    2020年是否會出現霜凍?這是大家現在比較關心的問題。因為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很多果農都閒賦在家,自然就更有時間好好想想,今年的蘋果到底該怎麼種,又該提前做好哪些工作?
  • 2020年倒春寒發生機率極高,果農朋友要早做準備
    大家擔心的2020倒春寒真的要來了,最高降溫15到20攝氏度! 這幾天,平遙人,晉中人,山西人都感覺像是進入夏天了,路上人們有的穿起了短袖!可是,剛剛晉中氣象信息顯示,再過兩三天,26~27日晉中市將出現大風、雨雪和斷崖式降溫天氣!
  • 2020年小麥生長會不會受到「倒春寒」的影響?
    今年小麥是否會受倒春寒的影響,這要看各地具體的氣候情況,如果進入二三月份就再沒有降過溫,而且接下來的時間氣溫比較穩定,那一般就不會受到倒春寒的影響。如果最近下過雪,那可就不好說了,倒春寒基本上就在所難免。
  • 果樹遭遇嚴重「倒春寒」,果農該何去何從?有什麼好的補救措施?
    倒春寒是因為南北冷暖空氣交匯而造成的一種連續降溫降雨的天氣現象,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幾乎都無可避免的會發生,只不過是有一些年份倒春寒比較嚴重,有一些年份相對比較輕而已。對於農民來講,如果遭遇嚴重倒春寒的話,對農業生產確實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甚至有可能造成減產絕收,影響農民的收益。特別是在三四月份,很多果樹開始開花的季節。那麼對於果農來說,如果遭遇嚴重倒春寒該怎麼辦呢?
  • 應對「倒春寒」精細保「新梢」
    但軟棗獼猴桃對氣候的敏感性高,尤其在當前新梢萌發的關鍵階段,如遇「倒春寒」,果枝有枯死風險,果農收成將成泡影。  針對軟棗獼猴桃具有抗災脆弱性的特點,丹東市氣象局全程呵護其種植生長。自4月2日起,「今年4月下旬出現低溫冷害的風險高。」「4月17日至24日丹東市將出現低溫時段,需謹防倒春寒。」
  • 果樹遭遇倒春寒,燻煙防凍可行嗎?會不會不環保?
    冬天不寒倒春寒這話一點兒不假,去年冬天的暖冬導致今年春天倒春寒。昨天在三農小分隊群裡,看看大家都在議論這幾天到了蘋果花授粉的時間了,可是因為天氣太冷,凍的蜜蜂都不出來授粉,家裡有果園的農夫七哥只能人工授粉。
  • 臍橙種植有什麼風險?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並存,果農需知悉!
    前者自是不用說,行情不景氣,有貨難賣,而鮮食水果本身不耐貯,風險性也隨之上升;災害風險則包括氣象災害等環境脅迫與病蟲侵害的生物脅迫。據了解,目前除少量果農的臍橙被一些廠商提前預定或集中收購外,絕大部分果農既要當生產者又要當銷售者,銷售體現並不完善,光等果商上門來收稍顯被動。有能力的果農或可藉助網際網路如直播、自媒體等帶動營銷,不過更良性的方式應該是有相應組織將零散果農與市場連接起來,統一調度,共同進退。自然災害篇氣象災害包括高溫、乾旱、暴雨、低溫、霜凍等,這裡順著物候期來簡單介紹一下。
  • 氣象俗語:冬暖必有倒春寒,要過穀雨才脫棉,老祖宗說的準嗎?
    氣象俗語:冬暖必有倒春寒,要過穀雨才脫棉,老祖宗說的準嗎?我們都知道,氣候的變化對農作物的生長至關重要,適宜的氣候可以使農作物更好的生長。就這樣,這些民間俗語被人們口口相傳,直至今日還被人們傳誦著。今天我們就來品味先輩們總結的包含著其一生生活經驗的俗語,"冬暖必有倒春寒,要過穀雨才脫棉。
  • 倒春寒預警,多地出現換季式降溫,2020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那麼2020年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嗎?根據過去幾天我國中東部和南方多地氣溫持續回升,暖意濃濃,江南多地最高氣溫升至25℃以上,幾乎達到常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的水平,回暖速度快進了兩個月。氣溫衝高后,突然回暖被按下了暫停鍵,在冷空氣和降水兩者共同打壓下,據氣象網預訊,昨天開始江淮、江南等地的氣溫走勢呈現換季式降溫,體驗版的春天宣告結束。
  • 今年會不會有倒春寒呢?果樹遇到倒春寒怎麼處理?資深果農告訴你
    如何進行防護果樹遭受倒春寒的侵害?倒春寒的危害有多大?低溫多少度能造成危害?,有時花絲和子房就就會受凍後變成褐色,有的在萌發期的花芽要是受到凍害後,花芽不能萌發就會導致乾枯脫落,在花期的時候,要是遇到了倒春寒的凍害後,花的雌蕊會被凍死,這樣就會嚴重的造成危害。
  • 2020年多次發生「倒春寒」,蘋果產量下降已定,價格會上漲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多次發生「倒春寒」,蘋果產量下降已定,價格會上漲嗎?2020年春季,連續幾次「倒春寒」天氣,對農作物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蘋果樹的花期與坐果期,受到霜凍天氣影響後,蘋果的產量與品質,勢必就會構成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樣一來,2020年後期,蘋果的市場價格上漲也是大概率事情。
  • 倒春寒過後,庫存蘋果會不會再次瘋狂漲價
    2020年4月4日晚到4月5日早晨山東地區再次發生了霜凍,整體來說,山東平度、萊州、萊陽偏重,櫻桃、梨、桃偏重,蘋果物候稍晚,但這麼大的霜凍多少都會有影響的。對於露天桃子、櫻桃、梨來說,損失慘重。主要原因是蘋果還在紅露期,距離開花還有一周到半個月之久,另外,山東果農對於預防倒春寒也比較上心。採取了各種辦法預防災害,使之損失減少到最低。那麼這場倒春寒對今年庫存蘋果影響到底幾何?我們認為影響並不大。理由是:第一今年受災地區主要是山東為主。
  • 「小寒寒,驚蟄暖」,小寒是春天前的嚴寒,2021年會有倒春寒嗎?
    古時人們對小寒頗為重視,一是陸續為春節準備年畫、春聯等,二是小寒大寒之冷暖對來年氣溫變化有指標意義,三是早年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有「三九補一冬」說法。「小寒寒,驚蟄暖」,小寒節氣氣溫偏冷,預示著來年開春能順利回暖,驚蟄節氣天氣晴好,今年小寒節氣剛到就來寒潮了,刷新今冬以來氣溫新低。
  • 2020年倒春寒發生機率大,為了小麥高產,做好這些很重要
    進入春天,還有一種情況讓很多農戶非常擔心,就是倒春寒,也有很多農業專家預測2020年發生的機率很大。 倒春寒最早來源於農業,進入春天之後,出現前暖後冷的情況,日平均氣溫低於12℃,維持3天以上,這對農業生產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如果降溫伴隨陰雨,這種危害會更大。倒春寒發生時,會使正處於返青或拔節生長階段的冬小麥遭受不同程度的凍害。
  • 桃花開的季節,倒春寒成難題?注意這5點,成功預防倒春寒!
    倒春寒常發生在每年的2-4月份,有些地區甚至5月份都會出現倒春寒。受倒春寒影響輕的果樹,會因溫度低影響授粉昆蟲的活動,坐果率低,部分花芽受凍,落花落果。重的幼果造成僵果、落果嚴重顆粒無收,枝幹病害嚴重,如蘋果腐爛病、桃樹流膠病等,有些地區甚至常出現樹皮炸裂現象。
  •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準嗎?2020年會不會有倒春寒?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 這是在閩南地區流傳的俗語,其意思是說立春如果是在臘月,也就是農曆十二月,那第二年春天就一般不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倒春寒」是農民最害怕在春季發生的天氣現象了,其一旦發生對農作物的危害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