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制度改革激活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2020-12-14 商丘網

「甘城村需辦公桌椅8套,檔案櫃3個;胡道口村需辦公桌椅6套,檔案櫃2個;秦莊村辦公桌椅6套,檔案櫃3個……抓緊配送。」自從雅琦家具公司加入永城市新橋鎮老孫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村黨支部書記孫超平的電話很快成了熱線,每天都會有很多人打電話訂購辦公用品和家具。

新橋鎮老孫莊村有11個村民組,3016人,耕地5042.7畝,資產總額4359453元,經營性資產650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7萬元。自被確定為永城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後,村「兩委」立即召開本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動員會,成立了產改領導小組,通過多種方式宣傳動員村民積極參與改革,清查核准了村集體資產,界定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成立了老孫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有加工企業2家,6家農業企業加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壯大,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村子如何發展?百姓如何致富?一直是村「兩委」幹部思考的問題。

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春風吹進村裡,老孫莊村藉此機遇,成立了由村支部書記孫超平任組長、村委會主任孫樹芝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並抽調安排專人負責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確保改革工作順利推進,他們堅持「集體參與,村社一體,責權共擔,黨群齊心」的工作思路,制定了產權制度改革規範性意見,以村黨支部統領村合作社,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

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是怎麼回事?該村通過大喇叭、橫幅、宣傳欄、告群眾的一封信等形式,廣泛宣傳產改政策、措施、產改能給集體和個人帶來的好處,吸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共發放告村民的一封信620餘份,懸掛橫幅8條。

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他們多次主動與鎮產改辦溝通聯繫,探討交流,確保產改各個環節工作準確無誤,科學規劃和統籌安排,切實把清產核資、身份界定和股權量化工作做細做實,為整個改革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基礎。他們號召黨員幹部帶頭,將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動員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入股合作社,發展優質小麥、高效蔬菜、無公害瓜果,按照「合作社+基本+農戶」發展模式,走訂單之路,並引導勞動力入股,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他們嚴格按照省市產改程序和要求,按照15-20個村民選舉產生1個代表的比例,選舉產生村民代表、股東代表,充分尊重村民意見,遇到矛盾糾紛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充分討論、投票表決,並對產改各環節形成的決議嚴格進行公示,確保改革過程公開、公正、公平,形成的改革成果體現群眾意願。該村按照黨支部提名方式,實行黨支部、村委會、理事會交叉任職,實現了村「兩委」成員、合作社、理事會三個班子一套人馬,且運行良好。

村「兩委」巧借「四大革命」激發黨員、群眾的自覺性,引導黨員自覺認領保潔區、衛生責任區,做到垃圾天天清零。各村民小組都設有黨員環境義務監督崗,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大力開展「四小園」建設,群眾生活環境、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該村堅持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不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終點,而是新時代改革之路的新起點。他們積極參與謀劃發展之路,大力招商引資,打造優良政商環境,利用區位優勢認真打造產業園區,吸引了永城市雅琦家具廠、永城市新茂紙業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來老孫莊村投資興業,且經營紅火。

相關焦點

  • 心裡亮了 腰包鼓了 行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激活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晚上他要到村裡發放、講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相關政策、知識,解決農村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問題。行唐縣在2016年入列河北省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縣,2017年入列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
  •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大改革,村級集體經濟有待發展壯大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針對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不清晰、權責不明確、保護不嚴格等問題進行的改革。農業農村部按照先進行試點、再由點及面展開的要求,從2015年開始,先後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三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共確定了3個省、50個地市、279個縣為中央試點單位。前三批試點,積累了哪些經驗?遇到哪些難題?
  • 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好處多
    本報訊(記者馬丙宇李柯杞)「3705個村民變成3705個股民,每人一股,股民每年憑『股權證』領分紅……」12月11日,新鄉市紅旗區洪門社區黨委書記王全彬談及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他告訴記者,「以前,村民都理解不透,不知道產權制度改革是啥,甚至還有不少反對的聲音;如今,群眾漸漸發現這裡有很多的好處
  • 洮北區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
    白城日報訊(記者張風)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領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近年來,吉林省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打開了全省鄉村振興的新局面。目前,洮北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已經全面開展,且完成了全部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登記頒證工作。
  • 山東試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加快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門立法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也在近日印發了《山東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在全省範圍內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工作。什麼是農村集體資產?什麼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重大舉措。成為試點後有的好處?
  • 安徽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導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對農村生產關係的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要著力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
  •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情況匯報
    ,高標準、嚴要求,紮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為發展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創造了必要條件,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宏觀上,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關於全面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意見》。微觀上,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出臺了長達20多頁的《關於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緊緊圍繞基層關注且難以把握的問題,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增強了改革的針對性和操作性,使改革有章可循。
  •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方向
    2016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產權改革意見》),這是指導新時期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綱領性文件,對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培育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
  •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宣傳標語
    多年來,在您們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村的集體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和壯大,村級各項事業得到了健康穩步發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和十九大及多個中央1號文件,都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探索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明晰產權歸屬,完善各項權能,激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潛能,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新機制。
  • 重慶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試點,8984個村級集體經濟...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消息,近日,重慶已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試點,9033個村、77631個組級集體經濟實現組織改革,其中8984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完成登記賦碼,擁有了正式「身份證」。
  • 試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我省將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
    近日舉行的全省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培訓會上,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將於2021年10月底前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任務。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哪些重點任務?距離改革試點任務完成不到一年時間,我省還將從哪些方面發起衝刺?
  • 我區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江津日報訊(記者 李婉齡 實習記者 何小旭 通訊員 吳文文)「春節前又可以領到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股權分紅了,活了大半輩子,沒想過自己會成為『股東』。」昨日,石門鎮李家村村民周黎勇說起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時滿臉幸福。
  •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路徑探析
    【摘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制度支撐和保障,也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需要做好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分類改革農村集體資產、成員資格認定、規範股權管理、完善治理結構和現行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工作,從而加快發展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 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 不斷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空殼村」不見了,村集體經濟壯大了,村民轉變成了股民,大家臉上掛滿了幸福。  多措並舉  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不斷強化產權改革工作措施。2018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對推進產權改革作出總體安排。
  • 農民日報評論員:積極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農村改革的「深水區」和「硬骨頭」,可謂「前無古人、旁無借鑑、情況複雜、影響廣泛」,各地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既要大膽創新,又要小心實踐;既要整體設計,又要分類推進,做到胸中有藍圖,腳下有路徑,通過改革,切實達到「權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要求,保護和發展好農民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各項權益,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 做好產權制度改革「後半篇文章」
    2013年,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在全省較早全面啟動農村集體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已完成114個村居的改制工作,試點推行股社分離後,目前有53個合作社實現「股社分離」。作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先行區,環翠區聚焦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強化黨建的把航定向和資源整合功能,出臺一攬子政策為股份經濟合作社「鬆綁賦能」,探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後半篇文章」的高質量寫法。
  • 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後半篇」更重要
    不過,若是將改革分為前後篇,目前,我們只是做完了改革的「前半篇」文章,而做好改革的「後半篇」文章,即通過改革,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活力、增添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動能則更為重要。眾所周知,與全國一樣,山西省農村三十年來圍繞土地制度改革已經連續實現了多年的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 德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讓「硬本本」變成「活資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12月23日,德州市農業農村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展情況向社會公布。德州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陳方禮介紹說:「以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為目的,以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改革為重點任務,分類推進農村集體資源性、經營性和非經營性資產改革。」
  • 陝西渭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始終保持全省領先水平
    8月27日,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剛就我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做了介紹。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祖亮主持新聞發布會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剛介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據劉剛介紹,我市於2017年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2018年全面鋪開,今年基本收官。
  • 建立產權明晰的集體產權制度
    方志權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是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製後農村生產關係的又一次重大變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