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城村需辦公桌椅8套,檔案櫃3個;胡道口村需辦公桌椅6套,檔案櫃2個;秦莊村辦公桌椅6套,檔案櫃3個……抓緊配送。」自從雅琦家具公司加入永城市新橋鎮老孫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村黨支部書記孫超平的電話很快成了熱線,每天都會有很多人打電話訂購辦公用品和家具。
新橋鎮老孫莊村有11個村民組,3016人,耕地5042.7畝,資產總額4359453元,經營性資產650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7萬元。自被確定為永城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後,村「兩委」立即召開本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動員會,成立了產改領導小組,通過多種方式宣傳動員村民積極參與改革,清查核准了村集體資產,界定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成立了老孫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有加工企業2家,6家農業企業加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壯大,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村子如何發展?百姓如何致富?一直是村「兩委」幹部思考的問題。
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春風吹進村裡,老孫莊村藉此機遇,成立了由村支部書記孫超平任組長、村委會主任孫樹芝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並抽調安排專人負責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確保改革工作順利推進,他們堅持「集體參與,村社一體,責權共擔,黨群齊心」的工作思路,制定了產權制度改革規範性意見,以村黨支部統領村合作社,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
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是怎麼回事?該村通過大喇叭、橫幅、宣傳欄、告群眾的一封信等形式,廣泛宣傳產改政策、措施、產改能給集體和個人帶來的好處,吸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共發放告村民的一封信620餘份,懸掛橫幅8條。
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他們多次主動與鎮產改辦溝通聯繫,探討交流,確保產改各個環節工作準確無誤,科學規劃和統籌安排,切實把清產核資、身份界定和股權量化工作做細做實,為整個改革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基礎。他們號召黨員幹部帶頭,將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動員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入股合作社,發展優質小麥、高效蔬菜、無公害瓜果,按照「合作社+基本+農戶」發展模式,走訂單之路,並引導勞動力入股,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他們嚴格按照省市產改程序和要求,按照15-20個村民選舉產生1個代表的比例,選舉產生村民代表、股東代表,充分尊重村民意見,遇到矛盾糾紛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充分討論、投票表決,並對產改各環節形成的決議嚴格進行公示,確保改革過程公開、公正、公平,形成的改革成果體現群眾意願。該村按照黨支部提名方式,實行黨支部、村委會、理事會交叉任職,實現了村「兩委」成員、合作社、理事會三個班子一套人馬,且運行良好。
村「兩委」巧借「四大革命」激發黨員、群眾的自覺性,引導黨員自覺認領保潔區、衛生責任區,做到垃圾天天清零。各村民小組都設有黨員環境義務監督崗,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大力開展「四小園」建設,群眾生活環境、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該村堅持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不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終點,而是新時代改革之路的新起點。他們積極參與謀劃發展之路,大力招商引資,打造優良政商環境,利用區位優勢認真打造產業園區,吸引了永城市雅琦家具廠、永城市新茂紙業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來老孫莊村投資興業,且經營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