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一測身高大都是50釐米,是醫生敷衍量錯了嗎?

2020-12-12 唯媽養娃

最近和幾個寶媽聊起孩子出生時的趣事,說到孩子出生時的身高體重,小美說:「我閨女出生時6斤6兩,50釐米。」菲菲聽了咦了一聲說:「我兒子出生時也是50釐米,而且我發現很多孩子出生時一量身高都是50釐米,這怎麼回事?是不是醫生太敷衍量錯了。」

羅敏搖搖頭說:「應該不是醫生敷衍。我在省城大醫院生的孩子,那裡的醫生很負責。」

菲菲疑惑地說:「那是為什麼呢?孩子出生後身高不應該都一樣啊,肯定有高有低的。」

我接口道:「確實不是醫生敷衍量錯了。剛開始我也有這樣的疑惑,後來一位婦產科醫生告訴了我原因。」

於是我給她們說了為什麼新生兒身高都是50釐米,原因有二:

1、母親子宮受限

寶寶在母親子宮裡,一天天長大,直到最後臨產,雖然子宮可以一點點變大,但女人的子宮並不是無限延伸的,而且一般情況下,孕婦的子宮大概在35釐米左右,所以因此就限制了胎兒的生長。

到了孕後期,隨著胎兒變大,子宮空間越來越小,我們會發現胎兒們動得少了,其實是活動空間太小,胎兒無法活動開。

因為子宮的有限性,所以胎兒長到一定程度後,為了母親安全,就不會再一直長,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新生兒出生後,身高都差不多的原因。

2、醫生大概測量

新生兒剛出生時,並非完全伸展,甚至有點蜷縮,因而醫生為他們測量身高時,就是測個大概,並不講究身高的精確度。

其實孩子剛出生的身高並不決定以後的身高,我們發現出了月子,有的孩子能長高十幾釐米,但有的孩子卻只長了幾釐米。

因而父母不用糾結孩子剛出生時的身高,只後天養育時,給予孩子足夠的營養以及鍛鍊,孩子身高不會太低。

那麼父母要做哪些事,才能促進孩子後期長個呢?

1、保證孩子飲食均衡

挑食偏食的孩子,身體總會受到影響,因而父母要讓孩子飲食均衡,儘量不要讓孩子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

不但要吃各種肉類,還要多吃青菜水果、豆類製品,每日攝入的營養均衡搭配,才能給予孩子成長發育需要的各種物質。

另外,減少孩子吃零食,尤其是把零食當正餐的行為,要堅決杜絕。

2、讓孩子加強體育鍛鍊

尤其是春季孩子長個的季節,父母更要每天抽時間 帶孩子去戶外進行一定的體育鍛鍊,尤其是學齡後的孩子,就算作業繁多,學業沉重,父母也要讓孩子抽出時間,來到戶外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運動。

只有加強了體育運動,孩子才能精神抖擻投入學習。另外,保持每天曬曬太陽,以免身體缺乏維生素D,影響孩子身高增長。

3、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適當補鈣

人類的生長激素一般在晚上11點到凌晨4點分泌最為旺盛,因而父母要保證孩子有良好的作息習慣,不熬夜不睡懶覺。只有這樣,才能讓生長激素的生理效應起到作用,促進孩子身高增長。

如果孩子表現出明顯缺鈣症狀,父母還是要給孩子補充一定的鈣,以免影響孩子成長發育。

雖然說孩子的身高由父母的基因決定,但父母后天對孩子的養育也很重要。

所以父母要關注孩子的身體發育狀況,給孩子及時進補,讓孩子身體發育得到充足營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新生兒身高大多是50釐米,是量錯還是湊巧?醫生說出答案
    表妹說:「寶寶重6斤,身高50釐米。」然後,我就聽到視頻裡有人說:「巧了,我家寶寶也是50釐米」。然後,聽到一旁的護士說:「今天出生的四個寶寶,都是50釐米。」為什麼新生兒身高大多是50釐米,是量錯還是湊巧?表妹有些好奇,於是就在醫生查房時,問了這個問題,醫生說出答案,頓時讓人感覺漲知識了。
  • 新生兒身高都是50釐米?調查了近200個新生兒,事實勝於雄辯
    難道剛出生的寶寶身高都是50釐米嗎?還是醫生懶得量就直接填了一個大概的數據50釐米?因為對這個問題很糾結,就在後臺做了一個調查,你家寶寶出生時的身長是多少釐米?一共有196個寶媽做了這個調查,因為數據太多,就說下數據分布:64個新生兒的身高在低於50釐米,佔總數的33%;11個新生兒的身高在50釐米,佔總數的6%;121個新生兒的身高在高於50釐米,佔總數的61%。
  • 為什麼新生兒身高都是50釐米,醫院有認真測量嗎?真實答案是這樣
    一、為什麼新生兒的身高都是50釐米前兩天,陳阿姨的兒媳婦在醫院生了個6斤8兩的男娃,一家人開心得不得了。但就在護士抱著孩子去接種B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時候,陳阿姨跑到隔壁病房和別的產婦諮詢帶娃的相關注意事項,這一說就說到了孩子的身高問題。
  • 為啥新生寶寶胖瘦都有,但身高都是50釐米?趕巧還是護士量錯了?
    眾所周知,寶寶出生後,醫生或者護士需要對其量身高。這就不免讓有些家長懷疑是不是他們偷懶圖省力,故意粗略的量了身高,要不然怎麼會這麼巧呢?婆婆發現病房中出生寶寶身高都是50cm,這是巧合還是?這天她們不自覺的聊到了孩子出生時體重的問題,結果發現整個病房孩子出生時的體重都是也一樣的。剛開始她還想著這是巧合,但是問過了好幾個病房的產媽之後,都出現了驚人的一致。於是她就懷疑是不是助產護士量錯了身高,要不然怎麼可能都是50cm?
  • 胎兒出生時一般多少釐米?竟然跟媽媽的子宮有關
    在醫院當助產醫生的朋友,最近找我發牢騷,說她去病房給幾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兒量體溫,還沒進門,就聽到病房裡的4個產婦在那聊天,聊的內容是新生兒的身高,她們發現四個寶貝的身高都是50釐米,再加上網上的一些謠言,她們堅信,是醫生偷懶沒有量寶寶的身高,隨便瞎填的。那麼到底是不是醫生偷懶瞎填的呢?
  • 胎兒出生多少釐米?原來跟媽媽的子宮有關
    出生體重一樣不同,新生兒的出生身高差異不會很大,一般足月出生的寶寶,身高一般在49~55釐米之間。新生兒的出生身高跟什麼有關?新生兒的出生身高多少更健康呢?新生兒出生身高一般在50釐米左右一般正常的足月兒,出生身高都在50釐米左右,這主要是由女性的子宮決定的。女性的子宮在孕前約有梨子大小,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胎兒成長,子宮會被撐大。
  • 新生寶寶體重不一,為何身高都是50釐米左右?是寶寶在保護媽媽
    還記得自家寶寶出生時的身高是多少嗎?如果不記得了,可以去看看寶寶的出生證明。寶寶出生時,護士們都會對寶寶的身高和體重做記錄。問了好幾個老媽,出生時寶寶的體重從5斤到8斤不等,但身高驚人地相似,幾乎都集中在50釐米左右為什麼嬰兒出生時體重相差不大,長大後身高差距卻很大呢?
  • 新生兒太「著急」,剛出生就向媽媽求抱抱,孩子舉動溫暖眾人
    01新生兒有些太「著急」,剛一出生就向媽媽求抱抱王醫生是一名接生大夫,上一次接生的時候,出現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一般都會大哭,即便他們沒有哭,醫生也會打孩子一下,這也是讓醫生了解孩子的情況,孩子如果會哭的話就說明他們是健康的。
  • 新生兒滿月時會長几斤、長多少釐米、每天喝多少奶?附上測量方法
    我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我最關心的就是寶寶是不是健康、睡得好不好、吃得夠不夠、體重增加多少是正常、身高增長多少是正常。我想這也是新手父母所關心的問題。 最近在寫新生兒護理的系列文章,很多新手父母留言問,新生兒滿月時一般體重會長几斤、身高長多少釐米、每天喝多少奶才算正常?
  • 寶寶出生身高統一50cm?不是醫生馬虎測量錯,這事全「賴」媽
    在網上的一個新生兒身高數據調查中,有8000多人參與, 寶寶出生時身高正好50cm的佔了總數的40%。很多人都抱怨一定是醫生不好好給測量,給孩子亂報身高。調查顯示,有60%的寶寶身高並不是正好50cm,其中有41%的寶寶超過了50cm,所以並不是醫生馬虎,而是有一定事實依據的。
  • 衛生部:0-1歲各月齡身高、體重參照標準,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足月寶寶身長平均為50釐米,1-6個月時平均每月長2.5釐米,7-12個月平均每月長1.5釐米。1歲時比出生時增長25釐米,身長大約75釐米。凡身高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的,屬於不正常增長。寶寶可以在4個月甚至更短時間內增加1.8千克。
  • 剛出生、15天、28天,三個節點新生兒健康指標評測方法!
    一、寶寶剛出生寶媽提問:我家寶寶剛出生3天,剛出生時醫生稱過體重,量過身長,但對於其他一些細節,比如頭圍、胸圍我也很想了解,如果做新生兒各項指標評測,不知道我的寶寶是否達標?4、便便問題排胎便:新生兒會在出生24小時內排胎便,呈深黑色或墨綠色,黏糊糊的,這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吞入羊水等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3~4天胎便即可排盡。尿量很少:新生寶寶第一天尿量相對較少,大多數的新生寶寶在出生24小時之內排尿。
  • 孕38周出生,和孕40周出生,兩者的差距有多大,醫生的答案在這裡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孕38周出生,和孕40周出生,兩者的差距有多大,醫生的答案在這裡孕媽懷孕都是非常辛苦的,都是希望能夠早點卸貨,但同樣是希望寶寶能夠足月出生,因為足月出生的寶寶,和早產兒的區別真的很大,這是孕媽們都知道的了。
  •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身長都是50釐米,這裡的原因,寶媽們知道幾個
    即使不是正好50也不會差太多,其實這並不是醫院的醫生偷懶,寶寶的身長這麼平均都是有原因的。兩個孩子的身長都是50釐米,長大後身高卻差很多雖然孩子剛出生的身長和父母的身高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大部分的差距也不會超過五釐米,小雲的寶寶和姐姐的孩子沒差幾個出生的,兩個人閒聊的時候發現,兩個孩子身長一模一樣,體重也差不多,但是孩子五歲的時候,小雲家的孩子就比較高,所以同等身長的寶寶將來的身高是不一定相同的。
  • 新生兒出生後要經歷哪些事情?看完寶寶經歷後,網友:比大人還忙
    同事靜靜上個月生了一個女兒,昨天我跟她聊天,她突然跟我說,有一個事情她一直很疑惑:在寶寶出生後,醫生抱著寶寶給她看了一眼,然後就把寶寶抱走了,大概十分鐘後才把寶寶抱回來,她想知道這10分鐘醫生把寶寶抱去幹嘛了,寶寶在這期間又經歷了什麼事情?
  • 9歲娃性早熟,身高「丟」了12釐米!家長不做這件事,追悔莫及
    ■9歲孩子骨齡13歲 成年身高可能「少」了12釐米「媽媽,我下面……流了很多血!」從廁所跑出來,9歲的小敏(化名)臉色蒼白,說話都帶著哭腔。敏媽趕緊脫下孩子褲子,這一看,也嚇得不輕:孩子來月經了!這也太早了吧?
  • 出生12天的新生兒切除10釐米肝臟腫瘤 專家:出現三種情況需警惕
    「瞧著這個小人兒安靜地像個天使,其實脾氣可大了,一不如意就大哭,不過,念念爸爸每次都是耐心地哄著抱著,有時一抱就是一天。今天,小念念可以出院了,他們一家馬上就可能團聚了,我還有點捨不得了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小兒外科副教授吳曉娟笑著說。5月1日,剛出生12天的小念念因肝部巨大佔位病灶,輾轉被送到同濟醫院小兒外科治療。
  • 新生兒長10釐米肝臟腫瘤 出生12天後同濟醫院成功為其手術
    家人介紹,念念有一個7歲的哥哥,而他也是家人的期盼下的第二個孩子,從懷孕到出生,念念媽媽一直小心翼翼嚴格地做著產檢,每次檢查都是正常,但是意外還是發生了。4月20日,念念在當地醫院順利出生,醫生很快發現念念腹部異常腫大,B超結果提示肝臟有巨大佔位。
  • 豐城:出生9天新生兒成功換血重獲生機
    近日,在豐城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ICU,這一神仙操作成功上演,為豐城市首例。  3月31日晚上11點,在醫院輸血科密切配合下,經過2個多小時努力,豐城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為剛剛出生9天的重度黃疸寶寶成功換血,重獲生機。
  • 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獲得吉尼斯紀錄,父母身高皆超一米九
    14歲的男孩子才剛剛進入青春期,身高還沒有開始拔尖,一般就是一米六五左右。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讓我們仰望的身高,四川有一個叫小宇的男孩,14歲身高卻已經高達了221釐米。姚明是我國著名的籃球運動員,也因為身高的優勢得以打入了NBA,在NBA高手如林的籃球場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他的身高是226釐米。所以在很多的場合上看到姚明跟其他的人站在一起,都是高人一等。而這個四川樂山14歲的男孩還在上初中,身高已經有221釐米,只比姚明矮了一點點,可以說跟姚明站在一起也毫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