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幾個寶媽聊起孩子出生時的趣事,說到孩子出生時的身高體重,小美說:「我閨女出生時6斤6兩,50釐米。」菲菲聽了咦了一聲說:「我兒子出生時也是50釐米,而且我發現很多孩子出生時一量身高都是50釐米,這怎麼回事?是不是醫生太敷衍量錯了。」
羅敏搖搖頭說:「應該不是醫生敷衍。我在省城大醫院生的孩子,那裡的醫生很負責。」
菲菲疑惑地說:「那是為什麼呢?孩子出生後身高不應該都一樣啊,肯定有高有低的。」
我接口道:「確實不是醫生敷衍量錯了。剛開始我也有這樣的疑惑,後來一位婦產科醫生告訴了我原因。」
於是我給她們說了為什麼新生兒身高都是50釐米,原因有二:
1、母親子宮受限
寶寶在母親子宮裡,一天天長大,直到最後臨產,雖然子宮可以一點點變大,但女人的子宮並不是無限延伸的,而且一般情況下,孕婦的子宮大概在35釐米左右,所以因此就限制了胎兒的生長。
到了孕後期,隨著胎兒變大,子宮空間越來越小,我們會發現胎兒們動得少了,其實是活動空間太小,胎兒無法活動開。
因為子宮的有限性,所以胎兒長到一定程度後,為了母親安全,就不會再一直長,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新生兒出生後,身高都差不多的原因。
2、醫生大概測量
新生兒剛出生時,並非完全伸展,甚至有點蜷縮,因而醫生為他們測量身高時,就是測個大概,並不講究身高的精確度。
其實孩子剛出生的身高並不決定以後的身高,我們發現出了月子,有的孩子能長高十幾釐米,但有的孩子卻只長了幾釐米。
因而父母不用糾結孩子剛出生時的身高,只後天養育時,給予孩子足夠的營養以及鍛鍊,孩子身高不會太低。
那麼父母要做哪些事,才能促進孩子後期長個呢?
1、保證孩子飲食均衡
挑食偏食的孩子,身體總會受到影響,因而父母要讓孩子飲食均衡,儘量不要讓孩子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
不但要吃各種肉類,還要多吃青菜水果、豆類製品,每日攝入的營養均衡搭配,才能給予孩子成長發育需要的各種物質。
另外,減少孩子吃零食,尤其是把零食當正餐的行為,要堅決杜絕。
2、讓孩子加強體育鍛鍊
尤其是春季孩子長個的季節,父母更要每天抽時間 帶孩子去戶外進行一定的體育鍛鍊,尤其是學齡後的孩子,就算作業繁多,學業沉重,父母也要讓孩子抽出時間,來到戶外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運動。
只有加強了體育運動,孩子才能精神抖擻投入學習。另外,保持每天曬曬太陽,以免身體缺乏維生素D,影響孩子身高增長。
3、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適當補鈣
人類的生長激素一般在晚上11點到凌晨4點分泌最為旺盛,因而父母要保證孩子有良好的作息習慣,不熬夜不睡懶覺。只有這樣,才能讓生長激素的生理效應起到作用,促進孩子身高增長。
如果孩子表現出明顯缺鈣症狀,父母還是要給孩子補充一定的鈣,以免影響孩子成長發育。
雖然說孩子的身高由父母的基因決定,但父母后天對孩子的養育也很重要。
所以父母要關注孩子的身體發育狀況,給孩子及時進補,讓孩子身體發育得到充足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