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傳感器是什麼_常用加速度傳感器有哪幾種分類

2020-12-21 電子發燒友

  加速度傳感器是什麼

  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度的傳感器。通常由質量塊、阻尼器、彈性元件、敏感元件和適調電路等部分組成。傳感器在加速過程中,通過對質量塊所受慣性力的測量,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獲得加速度值。根據傳感器敏感元件的不同,常見的加速度傳感器包括電容式、電感式、應變式、壓阻式、壓電式等。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線加速度計的原理是慣性原理,也就是力的平衡,A(加速度)=F(慣性力)/M(質量)我們只需要測量F就可以了。怎麼測量F?用電磁力去平衡這個力就可以了。就可以得到 F對應於電流的關係。只需要用實驗去標定這個比例係數就行了。當然中間的信號傳輸、放大、濾波就是電路的事了。

  現代科技要求加速度傳感器廉價、性能優越、易於大批量生產。在諸如軍工、空間系統、科學測量等領域,需要使用體積小、重量輕、性能穩定的加速度傳感器。以傳統加工方法製造的加速度傳感器難以全面滿足這些要求。於是應用新興的微機械加工技術製作的微加速度傳感器應運而生。這種傳感器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小、啟動快、成本低、可靠性高、易於實現數位化和智能化。而且,由於微機械結構製作精確、重複性好、易於集成化、適於大批量生產,它的性能價格比很高。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它將在加速度傳感器市場中佔主導地位。

  

  技術指標

  1、靈敏度方面的技術指標:對於一個儀器來說,一般都是靈敏度越高越好的,因為越靈敏,對周圍環境發生的加速度的變化就越容易感受到,加速度變化大,很自然地,輸出的電壓的變化相應地也變大,這樣測量就比較容易方便,而測量出來的數據也會比較精確的。

  2、帶寬方面的技術指標:帶寬指的的是傳感器可以測量的有效的頻帶,比如,一個傳感器有上百HZ帶寬的就可以測量振動了;一個具有五十HZ帶寬的傳感器就可以有效測量傾角了。

  3、量程方面的技術指標:測量不一樣的事物的運動所需要的量程都是不一樣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衡量。

  加速度傳感器的應用

  廣泛應用於遊戲控制、手柄振動和搖晃、汽車制動啟動檢測、地震檢測、工程測振、地質勘探、振動測試與分析以及安全保衛振動偵察等多種領域。下面就舉例幾個例子,更好的認識加速度傳感器。

  遊戲控制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檢測上下左右的傾角的變化,因此通過前後傾斜手持設備來實現對遊戲中物體的前後左右的方向控制,就變得很簡單。

  1)圖像自動翻轉

  用加速度傳感器檢測手持設備的旋轉動作及方向,實現所要顯示圖像的轉正。

  2)電子指南針傾斜校正

  磁傳感器是通過測量磁通量的大小來確定方向的。當磁傳感器發生傾斜時,通過磁傳感器的地磁通量將發生變化,從而使方向指向產生誤差。因此,如果不帶傾斜校正的電子指南針,需要用戶水平放置。而利用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測量傾角的這一原理,可以對電子指南針的傾斜進行補償。

  3)GPS導航系統死角的補償

  GPS系統是通過接收三顆呈120度分布的衛星信號來最終確定物體的方位的。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和地貌,如遂道、高樓林立、叢林地帶,GPS信號會變弱甚至完全失去,這也就是所謂的死角。而通過加裝加速度傳感器及以前我們所通用的慣性導航,便可以進行系統死區的測量。對加速度傳感器進行一次積分,就變成了單位時間裡的速度變化量,從而測出在死區內物體的移動。

  計步器功能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檢測交流信號以及物體的振動,人在走動的時候會產生一定規律性的振動,而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檢測振動的過零點,從而計算出人所走的步或跑步所走的步數,從而計算出人所移動的位移。並且利用一定的公式可以計算出卡路裡的消耗。

  防手抖功能用加速度傳感器檢測手持設備的振動/晃動幅度,當振動/晃動幅度過大時鎖住照相快門,使所拍攝的圖像永遠是清晰的。

  閃信功能通過揮動手持設備實現在空中顯示文字,用戶可以自己編寫顯示的文字。這個閃信功能是利用人們的視覺殘留現象,用加速度傳感器檢測揮動的周期,實現所顯示文字的準確定位。

  硬碟保護利用加速度傳感器檢測自由落體狀態,從而對迷你硬碟實施必要的保護。大家知道,硬碟在讀取數據時,磁頭與碟片之間的間距很小,因此,外界的輕微振動就會對硬碟產生很壞的後果,使數據丟失。而利用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檢測自由落體狀態。當檢測到自由落體狀態時,讓磁頭復位,以減少硬碟的受損程度。

  隨著MEMS技術在傳感器領域中的應用,加速度傳感器的體積可以做得更小,性能反而做得更高,這大大促進了它在消費電子領域中的應用,每年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加。

  

  常用加速度傳感器有哪幾種分類

  加速度傳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為壓電式、壓阻式和電容式。

  1、壓電式傳感器

  壓電式傳感器是通過利用某些特殊的敏感芯體受振動加速度作用後會產生與之成正比的電荷信號的特性,來實現振動加速度的測量的,這種傳感器一般都具有測量頻率範圍寬、量程大、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堅固、受外界幹擾小以及產生電荷信號不需要任何外界電源等優點,它最大的缺點是不能測量零頻率信號。

  1)按敏感芯體材料

  按敏感芯體材料分為壓電晶體(一般為石英)和壓電陶瓷兩類。壓電陶瓷比壓電晶體的壓電係數要高,而且各項機電係數隨溫度時間等外界條件的變化相對較小,因此一般更常用的是壓電陶瓷。

  2)按敏感芯體結構形式

  按敏感芯體結構形式分為壓縮式、剪切式和彎曲變形梁式。壓縮式結構最簡單,價格便宜,但是不能有效排除各種幹擾;剪切式受幹擾影響最小,目前最為常用,但是製造工藝要求較高,所以價格偏高;彎曲變形梁式比較少見,其結構能夠產生較大的電荷輸出信號,但是測量頻率範圍較低,受溫度影響易產生漂移,因此不推薦使用。

  3)按信號輸出的方式

  按信號輸出的方式分為電荷輸出式和低阻抗電壓輸出式(ICP)。電荷輸出式直接輸出高阻抗電荷信號,必須通過二次儀錶轉換成低阻抗電壓讀取,而高阻抗電荷信號較容易受幹擾,所以對測試環境、連接線纜等的要求較高;而ICP型傳感器內部安裝了前置放大器,直接轉換成電壓信號輸出,所以相對有信號質量好、噪聲小、抗幹擾能力強、能實現遠距離測量等優點,目前正逐步取代電荷輸出式傳感器。

  2、壓阻式傳感器

  壓阻式傳感器的敏感芯體為半導體材料製成電阻測量電橋來實現測量加速度信號,這種傳感器的頻率測量範圍和量程也很大,體積小重量輕,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受溫度影響較大,一般都需要進行溫度補償。

  3、電容式傳感器

  電容式傳感器中一般有個可運動質量塊與一個固定電極組成一個電容,當受加速度作用時,質量塊與固定電極之間的間隙會發生變化,從而使電容值發生變化。它的優點很突出,靈敏度高、零頻響應、受環境(尤其是溫度)影響小等,缺點也同樣突出,主要是輸入輸出非線形對應、量程很有限以及本身是高阻抗信號源,需後繼電路給予改善。

  相比之下,壓電式傳感器應用更為廣泛一些,壓阻式也有一定程度的應用,而電容式主要專用於低頻測量。

  

  選擇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時有哪些基本原則

  選擇一般應用場合的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時,要從三個方面全面考慮:

  1、振動量值的大小

  2、信號頻率範圍

  3、測試現場環境

  作為一般的原則,靈敏度高的傳感器量程範圍小,反之靈敏度低的量程範圍大,而且一般情況下,靈敏度越高,敏感芯體的質量塊越大,其諧振頻率也越低,如果諧振波疊加在被測信號上,會造成失真輸出,因此選擇時除了要注意在量程上保留足夠的安全空間外,還要注意分析被測信號頻率組成及傳感器自身諧振頻率。

  傳感器的高、低截止頻率與誤差直接相關,允許的誤差範圍越大其頻率範圍越寬。一般來說,傳感器高頻響應取決於機械特性,而低頻響應由傳感器及其後繼電路綜合電參數決定,頻率截止高的傳感器必然是體積小重量輕,反之用於低頻測量的一般都體積大重量重。

  現場環境中對傳感器影響較大的是溫度,而ICP傳感器由於受供電電壓和偏置電壓的制約,在非室溫條件中,傳感器偏置電壓很可能會不斷緩慢漂移造成信號忽大忽小,所以一般非室溫環境下不推薦使用ICP型傳感器。(尤其注意ICP傳感器使用中不要長時間手握,否則很容易造成此類現象)。

  加速度傳感器使用過程中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加速度傳感器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出在測量點的選擇和連接方式,選擇測量點的原則是在不影響試驗件安裝的情況下儘量靠近試驗件或者試驗件上某個最關心的點,由于振動夾具千差萬別,如果只是簡單把傳感器連接在振動檯面上的話,可能會造成試驗件上的量值超標。

  連接方式上最佳方案是採用絕緣螺釘連接,有條件的話最好再塗上螺紋膠,以保證連接的牢固可靠;其次採用膠粘式也比較可靠,但要注意傳感器最好與夾具之間保持絕緣;此外還有吸鐵方式連接,但是該方案用於量值高的環境時連接不可靠,而且吸鐵的磁場會對傳感器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不推薦使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加速度傳感器的技術指標與應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與結構
    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力的電子設備。加速力也就是當物體在加速過程中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加速度傳感器有兩種:一種是角加速度傳感器,是由陀螺儀改進過來的。另一種就是加速度傳感器。如果加適當的修正因數,則可在更高的頻率上得到有用的數據。  ●溫度響應  傳感器靈敏度隨溫度的變化,稱為傳感器的溫度響應。用測試溫度下的靈敏度與室溫下的靈敏度之差相對於室溫靈敏度的百分數來表示。  常用壓電加速度計的溫度範圍為零度以下至+177°C或+260°C。某些特定型號,低溫可達絕對零度,高溫可達760°C。
  • 賀州日本昭和測器加速度傳感器2350證書齊全
    再如某些控制系統中,常需要加速度信號作為產生控制作用所需的信息的一部分,這裡也出現連續地測量加速度的問題。能連續地給出加速度信號的裝置稱為加速度傳感器。常見加速度計的構件如下:外殼(與被測物體固連)、參考質量,敏感元件、信號輸出器等。加速度計要求有一定量程和精確度、敏感性等,這些要求在某種程度上往往是矛盾的。以不同原理為依據的加速度計,其量程不同(從幾個g到幾十萬個g)。
  •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技術參數及選擇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質如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在加速度計受振時,質量塊加在壓電元件上的力也隨之變化。當被測振動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時,則力的變化與被測加速度成正比。   由於壓電式傳感器的輸出電信號是微弱的電荷,而且傳感器本身有很大內阻,故輸出能量甚微,這給後接電路帶來一定困難。為此,通常把傳感器信號先輸到高輸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經過阻抗變換以後,方可用於一般的放大、檢測電路將信號輸給指示儀表或記錄器。
  • 一種基於壓電石英晶體的高gn值加速度傳感器
    國際上,許多知名的公司和研究機構都開展了加速度傳感器的研究,如美國ENDEVCO公司研製的高gn加速度傳感器,主要應用在雷射制導炸彈和巡航飛彈中。美國生產的加速度傳感器量程在20萬gn左右,目前,國產的高gn值加速度傳感器主要是壓電式的,量程在10萬gn左右。
  • 機器人傳感器的類別及應用原理
    在2012年,我國出臺了《智能製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2013年4月21日還成立了「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這些均證明了我國機器人產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機器人產品目前分類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
  • 傾斜角度傳感器,傾斜角度傳感器作用
    傾斜角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傾角傳感器運用的是牛頓第二定律作為工作原理,根據定律,我們知道當傾角傳感器靜止的時候 ,由於物體的側面還有垂直方向是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只有重力的作用,也就是說作用在它身上的就只有重力加速度了。
  • 傳感器作用以及分類
    常見種類電阻式電阻式傳感器是將被測量,如位移、形變、力、加速度、溼度、溫度等這些物理量轉換式成電阻值這樣的一種器件。主要有電阻應變式、壓阻式、熱電阻、熱敏、氣敏、溼敏等電阻式傳感器件。生物傳感器的原理待測物質經擴散作用進入生物活性材料,經分子識別,發生生物學反應,產生的信息繼而被相應的物理或化學換能器轉變成可定量和可處理的電信號,再經二次儀表放大並輸出,便可知道待測物濃度。生物傳感器的分類按照其感受器中所採用的生命物質分類,可分為:微生物傳感器、免疫傳感器、組織傳感器、細胞傳感器、酶傳感器、DNA傳感器等等。
  • 稱重傳感器選用六大要點
    用戶在選用稱重傳感器的時候要考慮的問題是很多的,像是信號輸出、最大測量值、測量軸數量、緩存機制、靈敏度等都是要注意的,這對於選用合適的稱重傳感器有很大的幫助。
  • 手機上到底有哪些傳感器,它們都有什麼作用呢?你知道嗎?
    而這些良好的人機互動多虧了我們的手機傳感器,我們的手機上面到底有什麼傳感器呢?他們有什麼作用呢?一起看看吧。加速傳感器(重力感應)加速度傳感器,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度的電子設備。運用壓電效應實現,重力感應模塊由一片「重力塊」和壓電晶體組成,當手機發生動作的時候,重力塊會和手機受到同一個加速度,這樣重力塊作用於不同方向的壓電晶體上的力也會改變,這樣輸出的電壓信號也就發生改變,根據輸出電壓信號就可以判斷手機的方向了。這種重力感應裝置常用於自動旋轉屏幕以及一些遊戲,我們晃動手機就可以完成賽車類遊戲的轉彎動作,主要就是靠重力感應裝置。
  • 壓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
    若傳感器四個橋臂的電阻相等(均為R),當有壓力作用時,兩個橋臂隨溫度的變化量為ARr,經推導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使用恆壓源供電時,電橋的輸出受ARIR、電橋電壓礦和ART的影響.即增加了溫度誤差。而使用恆流源供電時,電橋輸出只受電橋電流,和AR的影響。所以一般均採用恆流源給傳感器供電。   圖3-16是壓阻式傳感器的典型應用電路。
  • 壓力傳感器 壓力傳感器原理
    在今天的傳感器知識介紹中,皮卡中國小編帶領大家來認識一下壓力傳感器,看看它有著怎樣的特點,應用在哪些領域呢?壓力傳感器定義壓力傳感器是工業實踐中最為常用的一種傳感器,其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自控環境,涉及水利水電、鐵路交通、智能建築、生產自控、航空航天、軍工、石化、油井、電力、船舶、工具機、管道等眾多行業。
  • 結合手機慣性傳感器的地下定位算法研究
    通常情況下,智慧型手機均內嵌有光線、距離、重力、加速度、磁場、陀螺儀等傳感器,儘管內嵌式傳感器在精度、抗幹擾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其具有普及性高、使用方便等優勢,與PDR相結合,能夠滿足人們的部分需求。  PDR是指通過對加速度、磁場、陀螺儀獲取到的數據進行處理,獲取使用者的行走狀態,包括步態檢測、步長估計和航向推算,根據方向和在此方向上行走的步數、步長來確定行走路徑,進行實時定位。
  • iPhone十年,傳感器的演進過程
    基於加速度傳感器,iPhone 可以實現橫屏時,內容自動轉成寬屏顯示。近距離傳感器、光度傳感器再加上加速度傳感器,一下子讓 iPhone 的智能化水平遠遠超出了當時的半吊子智慧型手機,更別提功能機了。有了 Wi-Fi 傳感器,就可以連接 Wi-Fi 了,沒錯,Wi-Fi 信號也是電磁波。藍牙也是接收某一頻段電磁波的傳感器。許多專業人士或網友並不同意將這些信號接收設備歸為傳感器,它們只是信號接收裝置,並沒有一個把一種物理量轉變為光電量的過程。而我認為正是有了這些裝置,才讓手機能夠「感知」到這些信號。像人體雖然籠罩在各種無線信號之下,但卻不能感知。
  • 傳感器有哪些類型
    1、按用途分 壓力敏和力敏傳感器、位置傳感器、液位傳感器、能耗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射線輻射傳感器、熱敏傳感器。 2、按原理分 振動傳感器、溼敏傳感器、磁敏傳感器、氣敏傳感器、真空度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
  • 七種常見的傳感器,你知道幾個?
    通常,傳感器接收到的信號都有微弱的低頻信號,外界的幹擾有的時候的幅度能夠超過被測量的信號,因此消除串入的噪聲就成為了一項關鍵的傳感器技術。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常用於生活中的七大傳感器。 1、物理傳感器:
  • 你真的了解傳感器?
    什麼是傳感器   在對傳感器進行詳細分析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傳感器,並且了解一下這些傳感器可以被應用到哪些領域。   按照國家標準GB7665-87對傳感器下的定義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並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
  • 分分鐘掌握位移傳感器的分類及優缺點
    小位移通常用應變式、電感式、差動變壓器式(LVDT)、渦流式、霍爾傳感器來檢測,大的位移常用感應同步器、光柵、容柵、磁柵、磁致伸縮式等傳感技術來測量。其中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因具有易實現數位化、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適應惡劣環境、安裝方便、使用可靠等優點,在工具機加工、檢測儀表等行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 鋒狂百科:聊一下手機傳感器們的故事
    其實在小編的心裡,正是因為我們的手機中安裝了各種各樣的傳感器,而這些傳感器可以感知到我們將要使用手機進行的動作,並幫助我們更輕鬆的使用手機,而在今天的鋒狂百科當中,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手機傳感器的故事。傳感器的故事:重力、速度!什麼是手機中的傳感器,它們都有哪些具體的工作,這些都是我們要通過今天的文章需要找到的答案。不過首先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才是手機傳感器。
  • 人體傳感器網絡是什麼_人體傳感器網絡簡介
    生理參數採集的實現方法是將傳感器置於人體相應部位,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將傳感器採集到的數據傳送到終端進行處理。在使用中有線傳輸的方式有時會受到限制,所以有必要研究採用無線方式傳輸數據的方法。如在服裝舒適性評價應用中,主要方法有:在真實環境下對人體表溫溼度的測量;在模擬環境(人工氣候室)下對真人或假人體表溫溼度的測量,根據測量值給出主客觀評價。
  • 光纖傳感器的分類及特點詳解
    光纖傳感器的分類光纖傳感器按結構類型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功能型(傳感型)傳感器;另一類是非功能性(傳光型)傳感器。這類傳感器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容易實現,因此開發應用的比較早,現在已經成功的應用在位移、壓力、表面粗糙度、加速度、間隙、力、液位、振動、輻射等的測量。強度調製的方式很多,大致可分為反射式強度調製、透射式強度調製、光模式強度調製以及折射率和吸收係數強度調製等等。一般反射式強度調製、透射式強度調製、折射率強度調製稱為外調製式,光模式稱為內調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