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算算,吳亦凡 張藝興 黃子韜 鹿晗歸國四子都快成歸國四老了,當然,老指元老,畢竟現在國內娛樂圈他們的地位很重。
吳亦凡與黃子韜在國內發展的過程也算坎坷了,畢竟都算幾乎被整個「說唱圈」Diss討伐的男人,這也算是某種裡程碑吧,今天我們先講吳亦凡。
加拿大「電鰻」二字的很獨特,起源於2017年《中國有嘻哈》的夏天,爆發於2018年《中國新說唱》的夏天
2017有嘻哈導師製作人公演,吳亦凡選擇了一首帶Auto-tune的曲目《6》,如果那時說唱算是新玩意並且能被大部分接受,那auto-tune對於國內觀眾來說簡直是火星文明。
所以不懂Auto-tune的國內觀眾給吳亦凡扣上了電音百萬伏特的帽子
之後在2018《中國新說唱》裡,吳亦凡瘋狂按fail惹怒整個圈子的人
虎撲大戰吳亦凡風波裡被拿出來和《Bad Girl》三軌幹音一起當成笑梗,這期間遭受了大規模Diss的狂轟濫炸。
而這一次,吳亦凡正面回應「Auto-tune」爭議,他拿出「美顏」與「濾鏡」來生動形容
auto不改變音樂本身,只是加了濾鏡,不像美顏又要磨皮去痘 大眼美白瘦臉。
其實嘻哈普及三年來不難發現,Auto-tune在國內市場的接受度依然不高,甚至有很多Rapper認為這是一種」遮羞布「。
其實這和國內Club文化不濃鬱有一定關係,畢竟很多auto-tune作品是很吃live現場的。
同時這裡面有挺多音樂誤區的,首先auto-tune不是屬於「電音」的行列,簡單來說,它是在不改變原音前提下對高音進行自動調節達到修音和「電」的效果。
只不過有些時候調校得好,讓你難發覺,例如ICE的《wuya》,用auto達到讓聲音變得「酥麻」的效果
但要真正駕馭auto-tune其實非常難,國內玩auto-tune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李佳隆 BlowFever L4wudu 八口 夢徐 河南說唱之神 肖恩恩。艾熱等也有涉獵
這些都是把Auto tune玩出一定境界的人。
你們如何看待auto對說唱作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