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王安憶:過去的生活

2020-10-14 中國勞動保障報

文字丨王安憶

誦讀丨佐 伊

一日,走在上海虹橋開發區前的天山路上,在陳舊的工房住宅樓下的街邊,兩個老太在互打招呼。其中一個手裡端了一口小鋁鍋,鋁鍋看上去已經有年頭了,換了底,蓋上有一些癟塘。

這老太對那老太說,燒泡飯時不當心燒焦了鍋底,她正要去那邊工地上,問人要一些黃沙來擦一擦。兩個老人說著話,她們身後是開發區林立的高樓。

新型的光潔的建築材料,以及抽象和理性的樓體線條,就像一面巨大的現代戲劇的天幕。這兩個老人則是生動的,她們過著具體而仔細的生活,那是過去的生活。

那時候,生活其實是相當細緻的,什麼都是從長計議。在夏末秋初,豇豆老了,即將落市,價格也跟著下來了。

於是,勤勞的主婦便購來一籃籃的豇豆,撿好,洗淨。然後,用針穿一條長線,將豇豆一條一條穿起來,晾起來,曬乾。冬天就好燒肉吃了。用過的線呢,清水裡淘一淘,理順,收好,來年曬豇豆時好再用。

縫被子的線,也是橫的豎的量準再剪斷,縫到頭正好。拆洗被子時,一針一針抽出來,理順,洗淨,曬乾,再縫上。農人插秧拉秧行的線,就更要收好了,是一年之計,可傳幾代人的。

電影院大多沒有空調,可是供有紙扇,放在檢票口的木箱裡。進去時,拾一把,出來時,再扔回去,下一場的人好再用。

這種生活養育著人生的希望,今年過了有明年,明年過了還有後年,一點不是得過且過。不像今天,四處是一次性的用具,用過了事,今天過了,明天就不過了。這樣的短期行為,揮霍資源不說,還揮霍生活的興致,多少帶著些「混」。

梅雨季節時,滿目的花尼龍傘,卻大多是殘敗的。或是傘骨折了,或是傘面脫落下來,翻了一半邊上去,雨水從不吃水的化纖布面上傾瀉而下,傘又多半很小,柄也短,人縮在裡面躲雨。

過去,傘沒有現在那麼鮮豔好看,也沒那麼多的花樣:兩折、三折,又有自動的機關,「譁啦」一聲張開來。那時的傘,多是黑的布傘,或者蠟黃的油布傘,大而且堅固,雨打下來,那聲音也是結實的,啪、啪、啪。有一種油紙傘,比較有色彩,卻也比較脆弱,不小心就會戳一個洞。但是油紙傘的木傘骨子排得很細密,並且那時候的人,用東西都很愛惜。不像現在的人,東西不當東西。

那時候,人們用過了傘,都要撐開了陰乾,再收起來。木傘骨子和傘柄漸漸地,就像上了油,越用久越結實。鐵傘骨子,也絕不會生鏽。傘面倘若破了,就會找修傘的工匠來補。他們都有一雙巧手,補得服服帖帖,平平整整。撐出去,又是一把遮風避雨的好傘。

那時候,工匠也多,還有補碗的呢!有碎了的碗,只要不是碎成渣,他就有本事對上茬口,再打上一排釘,一點不漏的。今天的人聽起來就要以為是神話了。小孩子玩的皮球破了,也能找皮匠補的。藤椅,藤榻,甚至淘籮壞了,是找篾匠補。有多少好手藝人啊!

現在全都沒了。結果是,廢品堆積成山。現在的生活其實是要粗糙得多,大量的物質被匆忙地吞吐著。而那時候的生活,是細嚼慢咽。

那時候,吃是有限制的。家境好的人家,大排骨也是每頓一人一塊。一條魚,要吃一家子。那時,吃一隻雞是大事情,簡直帶有隆重的氣氛。

現在雞是多了,從傳送帶上啄食人工飼料,沒練過腿腳,肉是鬆散的,味同嚼蠟。那時候,一塊豆腐,都是用滷水點的。

綠豆芽吃起來很費工,一根一根摘去根須。現在的綠豆芽卻沒有根須,而且肥胖,吃起來口感也不錯,就是不像綠豆芽。

現在的東西多是多了,好像都會繁殖,東西生東西,無限地多下去。可是,其實,好東西還是那麼些,要想多,只能稀釋了。

這晚,去一家常去的飯店吃晚飯,因有事,只要了兩碗冷麵。其時,生意正旺。

老闆和夥計上上下下地跑,送上活蛇活魚給客人檢驗,復又回去,過一時,就端上了滾熱的魚蝦蛇鱉。就是不給你上冷麵,死活催也不上,生生打發走人。

現在的生意也是如此,做的是一錘子買賣。不像更遠的過去,客人來一回,就面熟了,下一回,已經與你拉起了家常。店家靠的是回頭客,這才是天長日久的生意之道。不像現在,今天做過了,明天就關門,後天,連個影子都不見了。生活,變得沒什麼指望。

End

作者:王安憶,當代作家、文學家,代表作有《長恨歌》《小鮑莊》《流逝》等。

誦讀人:佐伊,一期一會,喜樂平安。

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

就拉到文末點個「在看」吧~

往期推薦

格 局

他們,挺起了民族脊梁!

▪山水,是中國仁人智者的放縱

她38歲,留下兩歲的兒子走了

三毛:簡單就好

▪秋之美

▪陌生人定律

婚姻好不好,吃一頓飯就知道

▪沒有分寸感,是一場社交災難

乘風破浪的奶奶來了 彈幕太壯觀

一封來自父親的信

餘秋雨:窩囊的中年抵達不到歡快的老年

假裝逃離

莫小米 :歲月不蒙塵

「抱歉,這就是生活」

63歲中國大爺緣何爆火外網?

不要站在幸福裡尋找幸福

白落梅:天涯那麼長,歲月那麼短

相遇,是一種溫暖

荷之涅槃

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加油!乘風破浪的少年

夕陽的啟示

在每一個七月出發

時光如蓮

每一次等待都令人百感交集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

長在心上的詩經

卓別林: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歸來依舊少年

▪張愛玲:花落的聲音

▪你若溫和堅定,餘生皆是歡喜

▪紀伯倫:愛的一生

▪張抗抗:富貴隨處可見 高貴屈指可數

▪我的單位觀

▪我會是那個被裁掉的人嗎?

▪你如期歸來,這才是離別的意義

▪轟動全球的短文《年輕》

▪林清玄 :閒情不易老

馮驥才:逼來的春天

▪生命是一樹花開

編輯 | 徐德金

你「在看」我嗎?

相關焦點

  • 夜讀丨平靜,人生最好的境界
    生活中,很多人不是不想平靜,也不是不知道平靜的好處,更多的是找不到很好的切入點。有時看似也很忙,卻未能忙出什麼成績來,於是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對未來充滿了迷茫,找不到自我。平靜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能力。一個人只有學會讓心平靜下來,才能更好地總結過去,看清未來,認識世界。路,選擇錯了,越努力,離目標越遠。
  • 夜讀丨我沒有靠山,自己就是山!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你無法要求別人一直在那給你依靠,別人也無法做到設身處地。推薦閱讀 夜讀丨心態不好,你將永遠是個弱者夜讀丨因為信任夜讀丨人生的快樂和幸福就藏在糊塗之中夜讀丨安靜,是一種生命的力量夜讀丨人生八度,你有幾度?夜讀丨愛子女是天性,愛父母是人性!
  • 夜讀丨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推薦閱讀 夜讀丨性子直的人,都看看>夜讀丨待人,靠心,不靠嘴夜讀丨越看越認同的幾個小故事……夜讀丨朋友(深度)夜讀丨有一種愛叫做永遠陪伴······夜讀丨旅行者幫人過了河,結果……夜讀丨人最大的幸福,就是真心地認可自己(經典好文)作者:張弛監審:
  • 夜讀丨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生活中,如果一味昂著頭生活,那就會給人一種趾高氣揚、不可一世感覺,讓人敬而遠之,久而久之,人們就會覺得這是一種傲慢無禮、目中無人,會不被認可,或遭排擠。若人在低谷、簷下時,在無力回天時,不妨低低頭,也許,低頭就有一絲光亮,低頭就為自己開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適時低頭,生命裡就會多一份韌性、一份張力和一份成熟。
  • 夜讀丨心態不好,你將永遠是個弱者
    生活中,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苦難;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淡泊名利,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幸福和財富。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麼生活對於我們來說永遠都不會坦然,永遠都沒有歡笑。人生應該有所追求,但暫時得不到並不會阻礙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擁有一顆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潤滑液劑。
  • 夜讀丨有一種斷舍離,叫「不值得」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6:50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國學文化堂(ID:cdhgxzh)「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就是: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做好。看似簡單的道理,卻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很多被生活擊垮的人,並非是多大的難題,而是一些非常瑣碎的小事。因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會無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最終讓人變得身心疲憊。東漢末年有個叫孟敏的人,買了一隻陶罐,在路上不小心摔破了。孟敏連看也不看一眼,逕自走了。
  • 夜讀丨久違了的微笑,還有生活和我們
    夜讀丨久違了的微笑,還有生活和我們 翟奕俊 2020-04-10 21:34 來源:澎湃新聞
  • 夜讀丨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做一個曠達的人,才能真正獲得自由,才能看透生活,認清生活,熱愛生活。其實生活究竟如何過,最終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如何看待。是苦是甜,是歡樂是無奈,全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覺得白開水無味,就加點糖吧;覺得洋蔥辣眼睛,就炒個蛋吧;覺得群山綿綿,就停下來欣賞風景。
  • 夜讀丨人生本無常,心安即歸處
    我們都是彼此生活的旁觀者,他有他的前程,你有你的方向。一個人,終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經歷自己該經歷的喜悅和苦痛,承受自己該承受的委屈和壓力,才能無懼艱難,好好地生活。三毛曾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 夜讀丨關係再好,也不能說的三句話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5:25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國學文刊古人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必失」,誇誇其談的人,容易落下話柄;喋喋不休的人,容易遭人厭煩。生活中,有一類人,他們總喜歡以打擊別人為樂,從而證明自己實力更強,獲得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有時,別人會因為他們的一句話,放棄自己堅持已久的事;有時,別人會因為他們的打擊,深陷自我懷疑中難以自拔。《增廣賢文》裡講:「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夜讀歷史丨一千字讀完瓊州地圖史
    今天,三亞發布「夜讀歷史」欄目為大家推送的是——《歷代全國輿圖中的海南島 》。現存涉及海南的最早地圖,是以兩方石刻傳世、備受關注的北宋《禹跡圖》。這是一個沿革圖,標註的是「古今州郡名,古今山川地名」,已明確了上北下南、方格比例尺等基本要素。▲《禹跡圖》拓本,下方為海南島。
  • 夜讀丨冬日好讀書
    在人的生活中,書籍與陽光、水分和糧食一樣不可或缺,甚至其分量還要重一些。喜歡冬天,正是由於冬天適宜讀書的緣故。其實,在遙遠的古代,睿智的古人就已經意識到冬是讀書的好時節。於是,挑燈夜讀,讓燈光撫摸那些溫暖的文字,讓文字滋潤一顆負累的心。唯有文字,是一碗溫暖的藥,才可以治癒所有的頹喪和疼痛。" 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 ",從書中沉澱人生,從書中感悟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冬天是安靜的,讀書也是安靜的。三冬讀書,順乎自然,事半功倍。
  • 夜讀丨陳道明:我勸你做個「無用」的人
    不光體現出一個人用心生活的態度,更體現出一個人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化作精神的養分,滋養著生命,讓日子最大限度地有趣起來。正如陳道明所言:「無用,方得從容。」正因為無用,所以藏著從容的生活節奏,和抵達遼闊境界的生命哲學。
  • 夜讀丨陽柳:疫情過後,讓我們「報復性」熱愛生活
    夜讀丨陽柳:疫情過後,讓我們「報復性」熱愛生活 陽柳 2020-03-09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 夜讀丨林語堂:循著季節去生活
    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青州市融媒體中心主播慧超。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現代著名作家林語堂的文章《詩樣的人生》(節選)。我以為從生物學的觀點看起來,人生幾乎是像一首詩。它有韻律和拍子,也有生長和腐蝕的內在循環。它開始是天真樸實的童年時期,嗣後便是粗拙的青春時期,企圖去適應成熟的社會,帶著青年的熱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
  •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文學|王安憶|安妮塔·布魯克納|阿加莎...
    文學報 · 此刻夜讀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本文系王安憶從對英國作家安妮塔·布魯克納一九八四年獲布克文學獎的小說《杜蘭葛山莊》引申開去,對英國文學史上以旅館或客棧為故事發生背景的小說的深入解讀,收入於近期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王安憶新著《成長初始革命年》的第四輯。
  • 夜讀丨人生三境:少年看武松,中年看林衝,老年看魯達
    面對高衙內對妻子的欺辱,他本準備舉起拳頭打過去,但一看是上司的兒子,便「先自手軟了」。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還阻攔魯智深教訓高衙內,他給出的理由是:「不怕官,只怕管。林衝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次。」
  • 夜讀丨人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坦然面對自己這三個問題
    一切都過去了,就不必再提了,好好保重身體吧。面對章惇過去曾給他的傷害,蘇軾選擇不再計較。「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再責備也只不過是徒增煩惱。學會寬容,生活才會越來越順,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
  • 夜讀丨《三國演義》:這幾個人生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假如有人能夠遏制住自己的種種欲望,那他才算是真正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三國演義》為我們揭示出一個個殘酷而又現實的人生真相,但它的目的不是讓我們畏而止步,而是讓我們看清生活的真相:人生多磨難,看得清的人,處處是生機;看不清的人,處處是困境。
  • 夜讀丨人到絕境是重生
    即使生活在陰溝裡,也依然有人仰望星空。有個成語叫做「物極必反」,有種狀態叫做「絕處逢生」。當事物發展到了一個極點,就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了。人生的苦樂成敗,其實並不在於外物的左右,而關鍵是在於自己的心態和看待世界的角度,如果總是悲觀地看待生活,那麼你的生活將會暗無天日,甚至會影響人生前進的腳步。絕路逢生,枯木逢春,一切終將過去,未來總是可期。魯迅說:「本身就窮,折騰對了就成了富人,折騰不對,大不了還是窮人。如果不折騰,一輩子都是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