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
文:巴 金
音:陳 陽
我的心丨巴金
近來,不知道什麼緣故,我的這顆心痛得更歷害了。
我要對我的母親說:「媽媽,請你把這顆心收回去吧,我不要它了。」
記得你當初把這顆心交給我的時候曾對我說過:「你的父親一輩子拿著它待人愛人,他和平安寧的度過了一生。在他臨死的時候把這顆心交給我,要我在你長成的時候交給你。他說,承受這顆心的人將永遠正直、幸福,並且和平安寧的度過一生。現在你長成了,也就承受了這顆心,帶著我的祝福,孩子,到廣大的世界中去吧。」
這些年,我懷著這顆心走遍了世界,走遍了人心的沙漠,所得到的只是痛苦和痛苦的創痕。
正直在哪裡!和平在哪裡!幸福在哪裡!
這樣的可怕的聲音哪一天才會聽不見?這一切可怕的景象哪一天才會看不到?這樣的悲劇哪一天才會不再演?這一切象箭一樣的射到我的心上,我的心已布滿了痛苦的創痕,因此它痛得更歷害了,我不要這顆心了。
有了它,我不能閉目為盲;有了它,我不能塞耳為聾;有了它,我不能吞痰為啞;
有了它,我不能在人群的痛苦中尋找我的幸福;有了它,我就不能和平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了它,我再也不能活下去了。 媽媽,請你饒了我吧!這顆心我實在不要,我不能夠要了!
我夜夜在哭,因為我的心實在痛得忍受不住了。它看不得人間的慘劇,聽不得人間的哀號,受不得人間的凌辱。我要放走它,可是它早已被你的祝福拴在我的心房內了。
我多時以來就下決心放棄一切。讓人們去競爭,去殘殺;讓人們來虐待我,凌辱我。我只願有一時的安息。可是我的心不肯這樣,它要使我看,聽,說。看我所怕看的,聽我所怕聽的,說別人所不願聽的。於是我又向它要求道:『心啊,你去罷,不要苦苦地戀著我了。有了你,我無論如何不能夠活在這樣的世界上了。求求你,請你為了我的幸福的緣故,撇開我罷。』它沒有回答。因為它如今知道,既然它被你的祝福系在我的心房上,那麼也只能由你的詛咒而分開。媽媽,請你詛咒我罷,請你允許我放走這顆心去罷,讓它去毀滅罷,因為它不能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上,而有了它,我也不能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了。
「在這樣大的血淚的海中,一個人一顆心算得什麼?能做什麼?媽媽,請你詛咒我罷,請你收回這顆心罷。我不要它了。」
可是我的母親已經死了多年了。
黑幕朗讀
一塊幕布 映畫靈魂共鳴
一段靜默 洗淨躁鬱心塵
一場光影 告白最愛心聲
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
故事千萬
我只讀一段
淚水歡笑
一念之間
黑幕內外
我變成了你
《黑幕朗讀》:是由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與瞬心文化聯合出品,聯合杭州市朗誦協會、騰訊視頻等平臺策劃並制播的朗誦文藝節目,四部情感紀實微電影、三部原創朗誦劇,講述平凡人愛的故事。社會人士與明星大咖一起為愛、為心願朗讀,並通過「愛的分貝」為聽力障礙兒童提供愛心善款。
陳陽
杭州電視臺西湖明珠頻道《和事佬》節目主持人。
作者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10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巴金月生在一個封建官僚家庭裡,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鬥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樸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END
聲音,穿透靈魂
誦讀,抵達內心
大家丨經典丨誦讀丨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