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妖墓」,古墓挖出眾多國寶,就連現代科技都無法複製

2020-12-13 靜一說史

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赤壁賦》

說起古代,大家可能會想起華美的服裝、動人的舞蹈、優美的旋律,亦或者是沙場上的刀光劍影,宮廷內的血雨腥風。其實,古人所有的並不止這些。現代人類對於古代的探尋往往是從出土的文物與典籍中尋找出蛛絲馬跡,得益於現代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於古文明的發掘也比以往更加順利。

在尋常思維的作用下,人們普遍認為古代的科技並不高超,甚至是粗略的,可是,在號稱天下「第一妖墓」的長沙馬王堆漢墓裡,考古學家卻被難住了,甚至經過科學家的鑑定,這裡挖掘出土了一批連現代科技都無法複製的文物。

一、古墓奇談

晚清及民國時期,中華大地飽受列強瓜分與軍閥混戰的摧殘,百姓們生活艱難,所以就有人把主意打到了死去的王公貴族的頭上,那時盜墓賊猖獗,導致許多文物墓穴被毀,好在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對相當一批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保護,才將這些流傳了上千年的文物得以保留。其中,最為神秘的,當屬號稱「天下第一妖墓」的長沙馬王堆漢墓了。

時間回到1971年末,在一個平常的日子裡,當地工人正熱火朝天的改造著366戰備醫院,突然不知哪兒冒出了一股神秘的氣體,正在此時,不遠處的一位老工人因為幹活幹的渾身乏力,並沒有注意到彌散在空間內的神秘氣體,便準備吸菸解乏,在打火機點燃的那一刻,砰的一生,爆炸聲貫穿了整個工地,傳說中的鬼火無處不在,纏繞在人們身邊,工人們嚇得四處逃竄,此時,馬王堆漢墓就在這種情況下,首次出現在了世人的眼前。

這種鬼火其實是防止盜墓賊闖入的自我保護機制,不料卻被施工的工人們觸發了,所幸,鬼火的燃點極低,僅僅只能起到恐嚇威懾的作用,在場的工人們沒有一個傷亡的。

但消息一經傳出,還是引起了當地領導的關注,當地博物館館長立刻查詢了相關資料,最終驚訝的發現,工人的施工處正是古代遺留至今的墓葬群,後來,中央的考古專家印證了館長的推測,這裡埋葬著兩千多年前,西漢時代的王公貴族,這個墓葬群的主人正是幫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的著名道士——利倉。

二、高超的古代科技

這一發現令考古專家們十分興奮,很快,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古專家們將這兒圍了個水洩不通,工人們的施工也被迫暫停了。考古專家們驚奇的發現,馬王堆漢墓總共有三處墓坑,從一號到三號分別是辛追夫人、利倉本人和利倉的兒子

僅僅這三個墓坑,就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貴文物,而且,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經過了自然界的地質變遷與自然損耗,還有考古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人為破壞,墓穴剛剛建成時,文物肯定遠不止三千件,這對於古代的生產力來說,無疑是驚人的。即便如此,出土的文物仍然令人們目不暇接,其中甚至有一些物品,以當時的科技都無法重新製作出來,正是如此,第一妖墓的稱號不脛而走,並於2016年被列為世界十大古墓

觀察馬王堆現有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處處都透露出古代科技的精巧與神秘。絲織品、帛書、帛畫仍然清晰可見,布帛也仍然潔白靚麗,幾乎沒有發生氧化。更神奇的是,甚至連部分中草藥乃至一些食物都被保存至今,兩千多年前人類所食用的藕片,至今仍然完好無損,甚至仍具有食用價值。

根據考古學家的討論與研究後得出結論,早在西漢初期,古人們就已經了解到低氧環境對於物品保存的重要性了,這對於考古學的研究又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隨後出土的文物更具傳奇色彩,以至於前面的文物都黯然失色。

三、追辛夫人

最令人震驚的當屬辛追夫人的遺體了,何以見得呢,因為即使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日月變遷,追辛夫人重新回到世人面前時,其毛髮猶存、指紋清晰、軟組織富有彈性,甚至手足關節都可以活動。

當時的人們為了更好的保護追辛夫人的遺體,對其進行了防腐液的注射,結果發現其內部組織器官也保存良好,甚至連毛細血管都清晰可見,這不得不令人稱奇。塵封了兩千多年的女屍,竟與死亡兩周的女屍沒有什麼區別,考古人員甚至科學家們都不禁嘖嘖稱奇。

具體是怎麼做到的呢?根據進一步研究,辛追夫人屍體保存完好,主要是得益於密封,正如追辛夫人的屍骸受到了九重的層層保護,最外層的硼砂有著絕佳的吸水性與吸潮性,可以初步隔絕水分和氧氣的進入,依次又塞滿了活性炭、竹墨進行進一步吸附,中層則是填充了硫磺、硝石,猜測是防止屍體散發異味和微生物入侵,最裡層則鋪滿了硃砂、香粉,使屍骸可以長期保持水潤。

儘管現代科學可以推延出每一層的作用,但是,這可是由兩千多年前的古人設計並製造出來的,其中的防潮布料即使在現在,工藝難度也極高,古人們能夠做到這一步,實在是令人讚嘆不已。

四、素紗禪衣

其次便是神秘的素紗禪衣了,目前已經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單看照片,這與普通的古代漢服並無兩樣,但是當考古學家搬運他時,卻被震驚了。當時的考古學家用手輕輕一提,衣服就好像沒有重量似的跟著他的手,當他用手抱著這件衣服時,他甚至沒有感覺到自己正拿著一件衣服。經過稱重,素紗禪衣僅僅只有49克重,重量甚至還趕不上一盒火柴。即使是現代,人們也難以生產出這種衣服。

根據考古學家的分析,這樣的衣服使用了三眠蠶蠶絲,這種蠶絲極其輕盈,可惜的是,三眠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已經滅絕,當下主要是四眠蠶。所以對於現代人類來說,仿造出完全一樣的素禪紗衣,已經是不可能了

經過科學家對於蠶品種的改良,後續篩選出的蠶絲的重量相比一般的蠶絲,已經很大程度上降低,可是,仿造出來的素禪紗衣的重量仍然略微重於真跡,以現代科技來說,起碼短期內,是無法做到完美復原了。

五、德道經

看到這個小標題,可能會有人疑惑,我聽說過《道德經》,可是德道經是什麼呢?其實,《德道經》是《道德經》的原版,也可以看做真正意義上的《道德經》。後世所流傳的《道德經》多經過帝王家的修改,有利於帝王統治,所以並不是老子的真實思想。

馬王堆漢墓的主人利倉,雖說他輔佐劉邦成就帝王事業,但他畢竟也是個道人,在劉邦下令修改《德道經》後,市面上所流傳的原本自然是越來越少,利倉想要保留道家鼻祖老子的原作也是情有可原。

新出土的德道經,竹板仍然堅韌,且筆墨也並未褪色,這仍然是得益於西漢時期就已經成熟的密封與滅菌技術。竹板經過烘烤過後,幾乎沒有了水分,腐蝕竹板的細菌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條件,而後書寫在竹板上的筆墨又被一層蠟所覆蓋,防止了歲月變遷時筆墨的損壞。

《德道經》的出土為考古學家們進一步接近老子的原本思想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也算是補缺了中華文明的一大缺憾。如果利倉泉下有知,想必他也會感到欣慰吧。

結語

馬王堆出土文物所展示的古代技藝令當時的考古學家們感覺到了自身的渺小,原以為全方面領先古人的現代人類,終究還是在某些技藝上敗給了古人。這不禁使得我們對中華民族的古人產生了敬畏。

古人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謎題。好在隨著考古學的深入開展,古代文明的神秘的面紗也正逐步被掀開,越來越清晰的被我們所尋覓。社會上始終有一種聲音,認為逝者長已矣,考古是一項耗資巨大且沒有收益的工作。

其實,古代還有太多神奇急需挖掘,在時間的長河中,古人許多精巧的技藝也會敵不過歲月的變遷,變成一件件文物塵封在地底,馬王堆的考察工作,雖然短暫的挫敗了現代人類的自信,隨後又更加振作了人們的士氣,泱泱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馬王堆不過是未解之謎的冰山一角,還有更高更遠的徵程等待著我們的探索。

一旦對它們進行考察,讓這些精美的技藝再次出現在百姓的生活當中,讓古代的記憶也可以成為現代人民的記憶,讓古代賢哲的思想與現代哲學家的思想進行碰撞,讓古代人民與現代人民開展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與比試,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浪漫呢?

參考資料:《赤壁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座2000多年前的古墓,挖出眾多文物,現代科技都不能複製
    前言:近年來,《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書籍讓讀者對古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古墓真的如同書中寫的那樣妖魅詭異嗎?馬王堆古墓會陰森森的告訴你:是的。很多工人都望而生畏,不敢再來幹活。湖南省博物館人員敏銳地感覺到,這裡是一處"火坑墓"。經過挖掘,考古人員終於解密了墓主人的身份,這是一家三口:西漢丞相利蒼和他的妻子兒子。三個人是在不同時間去世的,三個墓自然也是在不同時期建成的。
  • 道家的真相:從古墓中挖出的驚奇,現代技術無法複製……
    他說,長沙古墓很多,一直都是江湖各派土夫子的聚集地,那個瘋子沒準兒真知道點什麼。館長還說,這種噴火現象,在《長沙古物聞見錄》中有記載。書中說,元朝的時候,有一夥窯工去盜墓。盜洞中突然吱吱的響,接著,磷火一下竄出5丈(16米)遠,瞬間將盜洞變成了一個火窯,窯工們全部葬身火海。這種火坑墓在元代就絕跡了,現代的考古學家們,誰也沒見過。
  • 湖北挖出戰國古墓,出土一文物顛覆認知,現代技術至今無法複製
    湖北挖出戰國古墓,出土一文物顛覆認知,現代技術至今無法複製相信大家應該都清楚,一年分四季,每個季節不同溫度,冬天忽冷夏天炎熱,而很多人最不喜歡的季節當屬夏季,由於地表溫度高於人體所能承受的溫度,導致人們汗流浹背,不過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德國化學家林德只導出冷凍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冰箱,而後又有人研製空調,使得現代人安穩度過炎炎夏日,說到這裡,
  • 戰國「水墓」撈出的文物,攀附有108條龍,現代科技都無法複製
    專家趕來之後,也一眼就看出來了這裡確實有一座古代墓葬,於是就開始對古墓進行初步的勘察。之後,考古人員便開始對這一座墓葬繼續寧鑽探發掘,隨著鑽探孔德增多,這一座古墓坑的範圍也變得越來越清晰。這時候專家也考慮了一個問題,這可能是一座「水墓」,之後的勘探結果也證實了他們的猜測。
  • 杭州半山鎮古墓出土一件國寶,疑似穿越之物,現代工藝也無法複製
    我們的老祖宗曾經創造出了燦爛的文明,像我們熟知的四大發明,讓全世界都享受到了文明的成果。其中陶瓷、絲綢等文明,也曾讓世界為之傾倒,然而遺憾的是,在幾年前的文明傳承中,很多高超的技藝都消失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這件國寶,就曾被人們認為是「穿越」過來的,下面請聽小編慢慢道來。
  • 古墓挖出一根銅管,被稱之為世界第一,連現代科技都造不出來
    說起考古很多人會想到秦始皇陵,還有秦始皇陵裡出土的兵馬俑,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古墓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但是他在考古中卻佔有著不比秦始皇陵遜色的考古價值。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這個古墓中最令世人震驚的是其中出土的一根銅管,被稱為世界第一,這根銅管也留下了一個謎題,至今都無法解答。
  • 湖南發現千年古墓,挖出78件國寶,其中一件用途至今無法確定
    湖南發現千年古墓,挖出78件國寶,其中一件用途至今無法確定。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湖南地區南禪灣有幾個村民在施工中發現了一排排整齊的青磚,於是就向湖南的博物館匯報情況,等到考古專家來到現場之後,發現這裡已經坍塌出了一個大洞,經過專家的儀器探測,這裡應該就是古墓的入口
  • 韓國古墓出土文物,被列為「國寶」,我國專家:我們挖出了10噸
    韓國千年古墓挖出古錢幣,屬於我國的「五銖錢」孔子是山東人,韓國學者指出山東在古代是韓國的領土,因此孔子毫無疑問是韓國人。歷史應該是具有真實性的,而不是編造的,這樣的行為,只會讓人看到他們不肯承認真實的歷史的嘴臉。
  • 千年古墓下竟挖出一個現代玻璃杯,專家鑑定後說到:這絕對是國寶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去過杭州博物館的朋友應該都有些印象,在館裡有一件鎮館之寶,竟是我們平時喝水用的「玻璃杯」,這是怎麼回事呢?當考古人員得到消息,在對古墓進行挖掘時,竟從古墓裡挖出了一個現代的「玻璃杯」,和我們平時喝水用的杯子幾乎一模一樣。
  • 古墓出土一方桌,為何會成為國寶?內鑄十二動物,現代無法復刻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生產力和現代無法比擬,但是古人的智慧卻多次令現代人汗顏。在我國實行考古發掘活動後,一件件精美文物的出土,不僅讓我們更好的認知了歷史,也讓我們深深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就是現代運用先進的車床技術,也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情。但是古人卻將它鑄造的十分完美。
  • 湖北發現戰國水墓,出土千年「冰箱」,專家:現代科學無法複製
    1019年,世界上的第一臺冰箱問世,我國經過在經過研究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也開始生產冰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冰箱已經成為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的生活工具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在2500前的古代時期我國就已經有了冰箱的存在。
  • 工人挖水庫挖出一座古墓,連棺材釘子都是純金的?墓主人到是誰
    在我國古代人們對於墓葬文化比較看重,很多方面都非常講究,就比如說墓葬的風水,一些達官貴族都喜歡將自己的墓葬安置在一些風水寶地,並且處理的相當隱蔽,不被後人所發現,所以想要尋找這些古墓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情,但隨著現代不斷的考古發掘,有越來越多的古墓出現在了世人眼前。
  • 國寶傳奇:村民挖出古墓,寶物被盜一空,沒人要的壁畫,才是國寶
    兩座古墓的傳奇,一段塵封的往事。1988 年 8月,在山西長治市北郊故漳鄉的故縣村,當地修路挖井時工人從地下挖出了兩座並排的古墓。挖機師傅劉某最先挖出墓磚,隨後又挖掉墓頂,兩座古墓一下子顯露無遺。兩座古墓並排在一起,間隔大約有4、5米,呈東西走向。工人們哄搶亂挖,一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期間有人挖到寶物後離開了工地。第二天,當地文物專家趕往現場調查,兩座墓已經被挖得千瘡百孔、空空如也。經過測算,古墓距離地表約5米深,兩座古墓均為仿木磚室墓,古墓坐北朝南,墓室為長方形,室內東西長1.68米、南北寬2.04米、殘高2.26米。
  • 湖北發現兩千年前古墓,出土一逆天文物,至今無法複製
    比如轟動一時的曾侯乙墓,話說1978年,在湖北隨縣城郊一座小山包上,武漢空軍某部在擂鼓墩東團坡一帶擴建廠房,在修建的過程中由於工程的需要進行開山炸石,一聲巨響之後,大片褐色土層顯露出來,在場的人懷疑,這可能是一座千年古墓。
  • 1978年湖北出土逆天國寶,鑄造技術精湛,現代技術都無法複製
    其中很多文物保存在博物館,有些因其巨大的價值、不可複製的特性而成為博物館鎮館之寶。湖北省博物館藏有春秋戰國時期最精巧複雜的青銅器。1978年,湖北隨州市擂鼓墩這邊要擴建廠房,但就在炸石開山的時候,意外炸出一座墓穴--曾侯乙墓
  • 青海挖出一座九層「妖墓」,拔地而起33米,專家看後匆忙離開
    盜墓筆記中的九層妖塔相信大家都記憶猶新,裡面光怪陸離的故事也是讓人浮想聯翩,當然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會存在的,這個恐怖題材的故事都是編撰的,那么九層妖塔難道真的存在嗎?青海挖出一座九層「妖墓」,拔地而起33米,專家看後匆忙離開,這是什麼情況呢?
  • 貴州工人挖水庫挖出一古墓,連棺材釘都是純金,墓主是何人?
    因此,我國很多古墓都是無意中發現。多年前,貴州有一些工人打算挖掘水庫,結果無意中挖出了一個古墓,令人震驚的是,墓主連棺材釘都是純金打造的,那麼墓主到底是誰?又有怎樣的歷史事跡呢?工人發現古墓的時間是2014年,這個古墓被工人發現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了被盜的痕跡。有關部門對此非常重視,立刻派遣考古專家前來進行保護性挖掘。
  • 「無底洞」暗藏千年古墓,挖出78件「國寶」,其中一件用途卻成謎
    考古專家仔細研究之後認為,這應該是一座古墓的入口!而且從挖出的磚頭情況來看,這很有可能是一座千年前的東漢墓葬。這個消息讓考古專家們都很興奮。因為考古專家經過勘察發現這座漢墓應該是一座平民墓,而且古墓的深度很一般,這幾乎能斷定下面的古墓是沒有什麼價值的。再加上經歷了1000多年,這座古墓早就被雨水給浸透了,文物肯定早都被破壞了,說實話發掘的意義真的是不大。不過也有的專家認為還是得挖掘看看,萬一這地底下有什麼驚喜呢?
  • 中山大學挖出古墓?不稀奇!「古墓派」學校還有這些
    前兩天,廣東那個中山大學本來在修食堂,結果在工地上挖出了古墓,還不止一處,涉及東漢到明清時期的,還有唐代的水井。>>這也不是第一所挖出古墓的學校先看南邊。南方科技大學1999年發掘商代墓葬81座、戰國墓葬6座,證明深圳在3000多年前已有文明。廣州大學也在2004年發掘出五代十國南漢開國皇帝劉言的「康陵」。
  • 中山大學挖出漢代古墓,墓中出土十餘件文物,學生:我們是古墓派
    眾所周知,廣東市嶺南文化的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風格。雖然現在的廣東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都發展的十分迅速,已經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廣州市考古院對這座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專家在現場一處墓穴裡出土數十件古物,有10多個罐狀器皿和蓋子,還有一些牛、雞等動物形狀的器物。考古隊員在墓中找到了一些大塊的碎片,而專家們推測這很有可能就是墓志銘,但已遭到破壞,上面的文字也已經無法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