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很多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因此今天要講的一句農村俗語就是:「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這句話大夥可能都聽說過,但是卻不太懂這裡面的講究,讓我細細道來。
要想解釋這句俗語,我們需要將其分開來說,先來說說 「牛無力拖橫耙」。古代農業發展比較落後和封閉,大家都講究自給自足,自食其力。那時候農家人種田,在播種之前要翻耕田地,把板結的農田翻鬆。用到的翻耕田地的工具就是犁,田地翻耕過之後還要耙,把翻耕的土塊破碎,耙田的工具叫耙,耕田和耙田都是用牛做動力,犁和耙都要靠牛來拉動。牛在犁田耙地的時候,開始聽主人吆喝,向前而行,累了就會停下來,主人就要用鞭子趕牛前行,揮鞭驅趕還會招來牛的反抗,把犁耙橫拉斜拽,這跟人們幹活罷工抗議差不多。
從表面上看就是在說耕牛與農事,牛沒力氣,拉起耙來就歪歪斜斜。通過深挖其中的道理和意義,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種通過借喻與反諷的手法,去譴責那些沒有真才實學但脾氣非常大的人。引申義是指即使你用盡了辦法,和一個不講道理的人去明辨是非,也根本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再來說說「人無理說橫話」。意思是說人在紛爭中沒理或佔了下風的時候,首選潛意識裡就是逃避,但又有面子心理作怪,於是就硬撐著說橫話,甚至撒野、耍賴、放刁,以圖在氣勢上壓倒對方,為自己的體面收場找臺階。這通常用來比喻那些蠻不講理、囂張跋扈的人。這句俗語前一句是襯託鋪墊,落腳點在下句,意思就在於「有理不在高聲」,雖然氣勢洶洶,沒理還是沒理。
這句俗語「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也說明了一個不講理的人說出來的話,不僅特別「橫「而且沒有任何道理。其深刻的含義就是告誡大家,不要和胡攪蠻纏蠻不講理的人打交道,也不要與無能無德的人一起共事,這些人往往處理事情的能力不高,脾氣又很暴躁,往往很難與人和諧相處下去,這樣的人不僅會耽誤了大事,還會波及到自己,讓自己成為「炮灰」。
其中最為經典的詞段就是「拉橫耙」和「說橫話」。「拉橫耙」是牛在發威反抗,「說橫話」是在威脅,當然這種威脅皆是空談。萬事都抬不過一個「理」字,無論到任何時候,以理服人才是最根本的。這句諺語,用通俗而有趣的表達,再一次提醒我們,不要試圖靠提高聲音的分貝,以及態度上的強勢和胡攪蠻纏去壓服別人,進而去證明自己正確,這樣做的效果是零,而且還很容易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
能在農村流傳下來的俗語,大多數都是經過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以及親身經歷之後所得出的經驗總結,根據農村的語言習慣所形成的一種鄉土文化,雖然很多農村老話聽起來有點粗糙,但卻很有道理。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勞動智慧的結晶,其中不乏帶有些許封建迷信色帶,但是大多能發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