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3日,長清大學城建設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創業高地、科技高地「四個高地」的要求一經提出,長清便引來無數關注的目光。。
此後的近三年時間,承載著省、市「科教興魯」希冀的長清大學城越來越能感受到它所處的這座城市的「春江水暖」。特別是在承載著它們的長清區,一個又一個「三年大變樣」的標誌性事件讓這張長清乃至濟南文化教育窗口和城市會客廳的名片愈發明亮——園博園免費開放,軌道交通1號線在這裡設站點,創衛東風勁吹,這些無一不讓「創新創業谷,山水知識城」的輪廓越發清晰。
就是在這樣的重要節點,今年6月,長清區成立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首支女子執法中隊——大學城市場監管女子執法中隊(以下簡稱大學城女子中隊)。等待這些隊員的是銀座常春藤商業街和大學城商業街兩大片區3884戶經營業戶的市場監管任務。這裡雖然面積不大,卻集中分布著十餘所高校、密集的居民區、園博園景區和創新谷,位於大學城20餘萬師生、創新谷眾多企業員工和周邊居民、遊客的生活圈內。這些因素在為大學城市場帶來廣闊前景的同時也給這支女子執法中隊的監管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
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長清區將成立大學城女子中隊作為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更需要一群格外具有使命感的人。大學城女子中隊是帶著長清區委、區政府的信任來的,是懷著做長清大學城的市場秩序維護者、食品安全守護者的使命來的,是帶著「幹出個樣來」的決心來的。這些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女隊員們深知局領導希望她們發揮女性特長,實現「柔性執法促和諧,真情服務暖人心」的良苦用心。「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句話縈繞於她們腦海中難以忘懷。「打鐵還需自身硬」,她們堅信,只要用心、用情、用力,敢於擔當和奉獻,困難和壓力就可以變成動力,練就堅強的意志,撐起這裡市場監管和服務工作的一片藍天。
當隊員們在隊長楊洪霞的帶領下,走在商業街上了。大家才知道這支女子中隊是不是光嘴上說,而是真拼著幹的。
她們到餐飲業戶最為集中的大學城商業街去了。這裡即將迎來高校學生放暑假,大大小小的業戶這個時期的流動性最大,很有可能學生暑假回來,一家餐飲店就換成了另一家。業戶流動性大是一方面,密度高又是一方面。在這裡,一間20多平方米的、普通會議室大小的房間,就有可能塞了三四家小店面。這都無形之中加大了市場監管工作的難度。隊員們一家一家的走,一邊巡查一邊討論。隊員閆曉靜原來就在長清大學城所在地崮雲湖市場監管局所工作,是這片區域的「小活地圖」。楊洪霞讓她談談看法。「可以整理一份監管檔案,把業戶的證照情況、信息錄入。不過跑腿是免不了的。」曉靜說。「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家一家地進,留好資料和照片。以後有啥變化隨時更新。不怕跑腿,但凡能跑腿解決的問題就不叫問題。」楊洪霞向大家說。
楊洪霞的話說的幾個年輕姑娘心裡熱乎了起來,「連健身減肥的錢都省了」。事實證明,隊員們的話是對的,這幾個月的時間,每天工作下來,她們每個人的步數都在2萬步上下。特別是創衛期間,她們的小臉黑了,腰身也瘦了,但她們還嚷著說,這是額外的福利。
正是因為長清大學城的地理位置特殊性,長清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孟憲德對這支女子執法中隊寄予厚望。楊洪霞還記得,在女子執法中隊成立的揭牌儀式上,孟局給這支中隊進行了準確定位:這支隊伍首先是一支執法隊伍,要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全力維護轄區穩定大局;要強化服務,發揮柔性執法特色,展現巾幗風採;要規範管理,靈活運用法制宣傳教育載體,把大學城女子中隊作為傳播市場監管文化的窗口;要開拓創新,定位高遠,加強中隊文化建設,提升市場監管能力,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自誕生之日起,監管和服務並駕齊驅,微笑服務與嚴格執法就成為貫穿大學城女子執法中隊每日工作的主線—— 「老闆,您過來看一下。這個消毒櫃不起作用,如果壞了,請立刻更換」「老闆,你看看你的健康證是不是快到期了,別忘了去體檢換證」。在該女子執法中隊的辦公室裡,一摞摞區域檢查臺帳清晰地記錄了她們的工作軌跡。時間、業戶、存在問題等都在上面清晰記錄,最後一欄需要業戶籤字和按紅手印,以確認存在的問題。而與這些資料相對應的一份份問題反饋記錄單。上面記錄了發現問題之後,業戶在一定時間內的整改情況。楊洪霞解釋,柔情執法的意義就在於用親和的微笑、親切的勸導、人性化的說教方式開展市場監管工作,在和風細雨中,讓業戶規範經營。當然,如果業戶出現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多次提醒告知後還拒不整改的情況,女子執法中隊也會照章執法。
雖然是一支執法隊伍,但是這支女子中隊還兼職幹著「服務員」。服務工作從業戶的店面裝修過程就已經開始。一家炸雞飲品店本想在廚房貼一圈壁紙簡單裝修、拉進設備就開業,被例行檢查的執法中隊發現,隊員們對業戶普及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並提出了可行的操作方案。業戶聽後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了裝修,避免了設備進駐後的二次折騰和資金浪費。
在大學生創業者小孫看來,這些市場監管工作人員有時更像是自己的「創業導師」,在創業歷程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離不開他們的服務。最開始,他利用課餘時間在大學城開了一家特色火鍋店。由於缺乏餐飲經營管理經驗,店內衛生環境較差,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問題做的不夠齊全。執法隊員們在日常檢查中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後,他們逐項指導現場幫助小孫整改規範,並在線上檢查平臺上對其進行實時監督。現在,小孫食品原料庫儲存規範,進貨索證索票齊全,火鍋店衛生整潔,吸引了源源不斷的消費者。像小孫這樣的大學生創業者,在大學城還有很多,他們都以親身經歷認識到合法規範經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配合女子執法中隊的線下檢查和線上監督檢查,成為了女子執法中隊的「忠實粉絲」,並在大學城商業街形成了一股創業新潮。
從監管到服務,是職能的延伸。而從線下到線上,則是工作的創新。經過前期層層動員和綜合考量,大學城女子執法中隊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創新建立了業戶微信指導群、線上資料共享平臺、「明星店鋪」展示平臺等線上監管模式,通過線上方式幹部業戶共同發聲,有效輻射了大學城女子中隊90%以上監管的食品經營業戶,加快了市場監管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業戶通過在微信群、爭相「曬」前廳後廚「新面貌」,對做得較好的,隊員們點讚,不規範的,實時指導。此外,隊員們還會把當天的檢查材料和圖片錄入不同類別的網際網路檢查資料庫。線下每日檢查輔以線上實時監督,全方位、立體化的新型監管模式在大學城成功「試水」。這樣下來。業戶的規範經營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維護食品安全也逐漸成為大學城業戶的廣泛認同和自覺行動。這正是這支女子中隊工作的意義所在。
「列隊!」早晨8點,上崗時間到了,隨著隊長楊洪霞的口令,大學城女子執法中隊的隊員帶著文書、資料,整齊列隊外出執勤。對於她們。這又將是充實忙碌的一天。但,對於廣大市民們,這將是他們在這裡安心消費、放心就餐的一天。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長清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