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亞子:主席的《沁園春·雪》是詞壇第一,東坡、稼軒詞也在其後

2020-08-03 希希陌上行

毛潤之沁園春一闋,餘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 柳亞子《沁園春·雪·跋》

柳亞子(1887—1958),江蘇吳江黎裡鎮人,本名慰高,號安如,後因仰慕辛棄疾改名棄疾,字稼軒,號亞子。柳亞子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民主人士、詩人,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團體南社的發起人和代表人物之一,一生中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歌,在中國詩詞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柳亞子的詩詞慷慨激昂、沉鬱蒼涼,在詞風上首推辛棄疾,甚至不惜改名以明志。柳亞子一生痴迷辛棄疾及其詩詞,朋友曾贈送給他一副對聯,聯曰:青兕後身辛棄疾 紅牙今世柳屯田。因為對聯中嵌有辛棄疾的名字,所以被他視若珍寶,懸掛在書房中時時欣賞。這些都足以看得出來柳亞子對辛棄疾的追慕與推崇。

柳亞子:主席的《沁園春·雪》是詞壇第一,東坡、稼軒詞也在其後

然而,一首詞的出現卻讓他更為推崇、讚嘆不已,改變了辛棄疾在他心中的首要地位,他甚至為這首詞兩次作跋,公開向世人宣示:「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這首詞就是毛主席的《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是1936年2月毛主席帶領中國紅軍奔赴抗日前線,順著官道山踏雪行進到達陝西,沿途目睹冬雪覆蓋下雄偉壯麗的黃河與西北高原雪景有感所作。詞曰: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柳亞子:主席的《沁園春·雪》是詞壇第一,東坡、稼軒詞也在其後

在這首詞的上闕中,「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描寫了西北高原的雪景。在這裡,詞人運用了白描的寫作手法,將一個狂風怒號、雪花紛飛,大地被冰雪層層覆蓋的冰天雪地世界展示在讀者面前。

讀者隨著詞人的視角向著冰封千裡的雪地望去,天地間一片蒼茫,被冰凍的黃河已經失去了它那雄壯威武的滔滔水勢。周圍的群山全被飛舞的雪片籠罩,就好像是一條條在空中飛舞的銀色巨蟒。狂風怒號,將地上覆蓋的冰雪卷到空中,就像是一群群奔馳在原野上的白象。它們在高空中飛舞著,越飛越高,大有與天比一下高低的勁頭。面對此情此景,詞人不禁想到,等到晴天,如果紅豔豔的太陽籠罩著這銀裝素裹的銀色世界,紅白交相輝映,這世界一定會更加嬌豔美麗。

在上闕詞中,詞人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將被漫天飛舞的白雪比喻成「銀蛇」,將被狂風捲起的白雪比喻成在原野上奔馳的白象。而「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句則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展現了飛雪、北風的雄壯與豪邁。在「看紅裝素裹」中,詞人又通過想像,將在紅日映照下的雪地世界比喻成穿著紅裝的嬌豔少女。

柳亞子:主席的《沁園春·雪》是詞壇第一,東坡、稼軒詞也在其後

詞人通過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展現了雪中北國雄渾、奇偉的風貌,而紅日下北地雪國的嬌豔,又讓詞人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溢於言表。大量修辭手法的運用讓整個上闕顯得詞風豪邁,意境大氣磅礴而又充滿了活潑與奔放的氣勢。

在這首詞的下闕中,面對如此壯麗的山河,詞人不禁發出了「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感嘆,隨即又聯想到在這壯麗河山上指揮方遒、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們。在這些英雄豪傑的頂尖人物中,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詞人用一個「惜」字開頭,展開了對這些英雄人物的評說,「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輸」和「遜」指出了這些英雄豪傑們在成就之外的不足,但「略」和「稍」又表示詞人對這些英雄豪傑並非全盤否定,評價顯得及有分寸,比較客觀。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則寫出了對成吉思汗只知武功不懂文治的惋惜。

柳亞子:主席的《沁園春·雪》是詞壇第一,東坡、稼軒詞也在其後

評說完了這些英雄豪傑之後,詞人寫道「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詞中直接言明,無論是缺憾還是偉大,這些英雄人物都已經是過去時了,要想看一看沒有缺憾的真正英雄豪傑,還要看今天的人們。這句詞表達了詞人「欲與霜天竟自由」的豪邁氣概與偉大抱負。

《沁園春·雪》承繼了毛主席詩詞的豪壯、大氣,充分展現了主席詩詞雄闊豪放、氣勢磅礴的風格,展現了偉人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與偉大抱負。

1945年8月,毛主席赴重慶談判,9月,主席去拜訪曾在長沙一師任教的孫俍工先生,將這首詞抄贈給了孫先生,這首詞由此開始流傳。很快,這首詞傳到了當時的詩詞書法大家于右任的手上,于右任讀完以後,極力讚賞,不禁慨然感嘆:

結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氣吞千古。

柳亞子:主席的《沁園春·雪》是詞壇第一,東坡、稼軒詞也在其後

根據《毛澤東年譜》記載:

1945年9月6日,毛澤東同周恩來、王若飛「到沙坪垻南開中學訪柳亞子、張伯苓。以《沁園春·雪》詞書贈柳亞子。

好詩詞又擅長詩詞的柳亞子讀到《沁園春·雪》之後,獲若至寶,在自己與著名畫家尹瘦石聯合舉辦的詩畫聯展上向前來觀賞詩畫的客人展示了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墨跡和自己的和詞:

廿載重逢,一闋新詞,意共雲飄。嘆青梅酒滯,餘懷惘惘;黃河流濁,舉世滔滔。鄰笛山陽,伯仁由我,拔劍難平塊壘高。傷心甚,哭無雙國士,絕代妖嬈。

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只解牢騷。更笑胡兒,納蘭容若,豔想濃情著意雕。君與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柳亞子:主席的《沁園春·雪》是詞壇第一,東坡、稼軒詞也在其後

除此以外,激賞之下,柳亞子還為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寫了跋,在跋文中極力推崇主席的《沁園春·雪》,將其視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認為即使是蘇軾和辛棄疾也不能與之抗衡,跋文曰:

餘識潤之,在1926年5月廣州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也。及1945年重晤渝州,握手惘然,不勝陵谷泡桑之感。餘索潤之寫長徵詩見惠,乃得其初到陝北看大雪《沁園春》一闋。展讀之餘,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未能抗手,況餘子乎?效顰技癢,輒復成此。

因尹瘦石多次向柳亞子索要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墨跡,柳亞子不得不忍痛割愛,再次為《沁園春·雪》寫下跋文一起轉贈。跋文中再次將主席的《沁園春.雪》視作詞壇第一,認為即使是蘇東坡和辛棄疾的詩詞成就也當在毛主席的《沁園春·雪》之後,跋文曰:

毛潤之沁園春一闋,餘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

柳亞子:主席的《沁園春·雪》是詞壇第一,東坡、稼軒詞也在其後

從于右任以及柳亞子等人對《沁園春·雪》的推崇足可以看出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在中國詞史上的重要地位,主席的《沁園春·雪》乃「千古絕唱」之譽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沁園春·雪》氣吞山河,能稱為詞壇史上第一神作?柳亞子:可以
    據資料,《沁園春·雪》是毛主席1936年創作,但是直到10年後才公開發表。有人提出一個問題,《沁園春·雪》能稱為中國詞壇的封神之作嗎?或者說能排在第一嗎?幾天後,柳亞子收到了毛主席託人送來的手稿,一看不是《七律·長徵》,而是《沁園春·雪》。毛主席還付了一句話,「初到陝北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似與先生詞格略近,錄呈審正。」柳亞子看後極為震驚,他認為這篇詞寫的如此之好,應該被更多人欣賞。
  • 沁園春雪背後的故事,柳亞子唱和之詞先發表,然後才發表主席原詞
    柳亞子先生讀到這首詞後,甚至盛讚主席是「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並且馬上次韻唱和了一首。但是有意思的是,柳亞子的和詞發表於前,主席的原詞卻發表於後。主席便順便抄寫這首《沁園春·雪》給了柳亞子,同時還附了一封簡訊說明:初到陝北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似與先生詞格略近,錄呈審正。
  • 這首主席的《沁園春·雪》,能不能稱為詞壇史上第一名作
    大家都知道,主席擅寫詩詞,一首《沁園春·雪》橫空出世,氣吞千古,在當時引發了一場不小的轟動。著名詩人柳亞子對這首詞佩服得五體投地,曾兩次極力推薦:「展讀之餘,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手,況餘子乎?」
  • 《沁園春·雪》直接引發國共的詞壇大戰 勝負之分已決定國共走向
    從1936年2月毛澤東寫成《沁園春·雪》到1945年11月14日發表,長達9年多的時間裡,沒有人知道毛澤東曾寫了這首詞,因為他從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以此詞為酬贈柳亞子,不擬發表。
  • 主席除了《沁園春·雪》,還寫過一首《沁園春》,同樣橫絕千古
    在主席的詩詞中,《沁園春·雪》最有名,也最雄奇壯麗,柳亞子盛讚說:「展讀之餘,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手,況餘子乎?」這首主席的《沁園春·雪》,能不能稱為詞壇史上第一名作其實,主席除了這首詞
  • 毛澤東與《沁園春·雪》,第一次公開發表即震驚國內,氣煞老蔣
    重慶談判期間贈詞柳亞子1945年毛澤東赴重慶進行談判,期間,詞壇宿老柳亞子曾前來拜訪毛澤東柳亞子是文學團體南社發起人,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臨走的時候,柳亞子向毛澤東索詩留念,但當時毛澤東並無準備,所以沒有當場贈與。快要離開重慶的時候,毛澤東經過千挑萬選,決定把《沁園春·雪》贈給柳亞子,一方面應了熱情邀請,一方面希望拉近與當時文學界的關係。柳亞子得到這首詞之後,實在愛不釋手。同時讚嘆毛澤東的文採,在日記中,他直稱毛澤東為有史以來詞壇「第一作手」。
  • 毛主席曠世之作《沁園春·雪》
    柳亞子當時正在編纂的一本詩刊,擬用的《七律·長徵》只是民間的傳抄版本。毛澤東非常爽快地答應了。10月7日,柳亞子收到毛澤東的來信,拆開一看,卻並不是《七律·長徵》的手寫稿,而是另外一首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驅臘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 這首詞氣壓唐宋,一起走進《沁園春·雪》
    毛潤之沁園春一闋,餘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柳亞子淨沐呈詞上——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沁園春·雪》可謂主席的最心愛之詞。10月7日,柳亞子收到毛澤東的來函,打開一看,不是《長徵》詩的手稿,而是《沁園春·雪》。原來毛主席另選了一首更心愛的作品替換了《長徵》。《新民報》副刊編輯吳祖光抄得了毛澤東的原詞,於11月14日在該報刊出,並加按語云:「毛潤之先生能詞,似鮮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園春》一詞者,風調獨絕,文情並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
  • 史海擷珍(一首詞引起的軒然大波)
    提起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可謂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但要問起這首詞寫成的背景,和引出的故事,恐怕有好多人就不知道了。那麼主席是怎樣寫下《沁園春.雪》一詞的呢?事情要追溯到一九三六年二月,我們紅軍組織東徵部隊,準備東渡黃河去與日寇決戰。由子長縣出發,當挺進至清澗縣(作家路遙的故鄉)時遇大雪封路,部隊便暫住休整了半個月。
  • 驚濤拍岸千堆雪——《沁園春·雪》發表的前前後後
    他把《沁園春·雪》帶往重慶,抄贈給友人。詞作在山城流傳,轟動一時。很多人慨嘆:毛澤東不僅能帶兵打仗,還會舞文弄墨、吟詩賦詞。毛澤東的文採令無數人傾倒折服,在中國詩壇上留下一段佳話。 人們一直誤以為,毛澤東最先把這首詞抄贈給了柳亞子。其實這首詞的確首先經柳亞子宣傳得以傳播,但是第一個得到毛澤東詩詞墨跡的,卻是另有其人。
  • 關於《泌園春·雪》的幾闋和詞:見證當年歷史
    毛澤東和柳亞子是多年的老朋友,返回延安前夕,毛致信柳亞子:「初到陝北看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似與先生詩格略近,錄呈現審正。」毛澤東提到的這首詞便是《泌園春·雪》,後來柳亞子也在文章中談到這首詞:「1945年(與毛澤東)重晤渝州,握手惘然,不勝陵谷滄桑之感。餘索潤之寫《長徵》詩見惠。乃得其初到陝北看大雪《沁園春》一闋。」
  • 柳亞子收到《沁園春·雪》,文化圈圍攻,毛澤東回信:鴉鳴蟬噪
    在家中看書的柳亞子果然收到毛澤東寄送的一封信。他急急忙忙的打開信封,發現裡面並不是自己收集的《七律·長徵》。原來,毛澤東為了示友誼之好,專門拿出了一首他從未對外公開的詩詞。---《沁園春·雪》。餘索潤之寫長徵詩見惠,乃得其初行陝北看大雪《沁園春》一闋,讀之餘嘆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作。高如蘇猶未能抗耳,況餘子乎,效顰技癢,轍復成此。這句話啥意思呢?柳亞子讀完這首詞之後,已經驚呆,他讀完之後,稱其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作,就連蘇軾也未必比得上,我們就更不用說了!
  • 《沁園春· 雪》在陪都重慶發表,毛澤東一夜之間成為了「網紅」
    1936年2月,毛主席率領紅軍渡黃河東徵前夕填了一首詞,這首詞就是我們大家十分熟悉的《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1936年2月5日至21日,毛澤東主席來到了陝西省清澗縣高傑村的袁家溝為紅軍渡黃河做準備。這時陝北下了一場大雪,毛主席平生最喜歡雪,所以他望著茫茫雪原,填了一首詞,叫《沁園春 ·雪》。詞寫完之後就雪藏起來了,這一藏就藏了9年多。2、柳亞子先生的「死纏爛磨」,得到了毛主席《沁園春·雪》的墨寶。
  • 毛澤東《沁園春雪》引發一場「雪仗」
    面對銀裝素裹的大好河山,毛澤東回顧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文明史,不禁豪情滿懷,寫下了壯麗詩篇《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他把《沁園春·雪》贈柳亞子。柳亞子不久寫下和詞一首: 廿載重逢,一闋新詞,意共雲飄。嘆青梅酒滯,餘懷惘惘;黃河流濁,舉世滔滔。鄰笛山陽,伯仁由我,拔劍難平塊壘高。傷心甚,哭無雙國士,絕代妖嬈。 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
  • 《沁園春雪》發表前後不為人所知的小故事
    1945年9月6日毛主席贈柳亞子《沁園春雪》,這首詞大家耳熟能詳,中學生課本裡都有,記憶力再差也會背出兩句,:成吉思汗,一代天驕,只識彎弓射大雕…這句我記得特別深,為啥?因為我想到了射鵰英祖傳。: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想到了曹操與劉備的煮酒論英雄。
  • 《沁園春 雪》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沁園春 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每每讀到主席的這首氣勢磅礴的詞時,渾身充滿了力氣,為主席的豪情壯志,曠達豪邁的氣勢所震撼。
  • 重慶「雪戰」,偉人執《沁園春》力壓蔣介石
    提起偉人毛主席的詩詞,最著名的當屬《沁園春·雪》。就是這首詞,曾經掀起國共兩黨的「雪戰」,不少國民黨的文人和詞詆毀,而偉人執《沁園春》一詞,力壓蔣介石。《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 《沁園春》大論戰——毛澤東主席不為人知的大勝利
    當時正好天降大雪,萬裡雪飄,千裡冰封,長城內外,白雪皚皚,黃河上下,頓失滔滔。久居江南的毛澤東主席壯志凌雲,寫下了著名的《沁園春·雪》。《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 重慶談判時,柳亞子向毛主席索詩,贈以《沁園春•雪》,轟動天下
    那些書法家們~第507篇重慶談判時,柳亞子向毛主席索詩,贈以《沁園春•雪》,轟動天下 文/盧秀輝 柳亞子的祖父柳應墀,太學貢生,幾次鄉試皆名落孫山,致力於醫術,造福鄉民10月7日,毛澤東將《沁園春·雪》題贈柳亞子,並附信說:「初到陝北看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似與先生詩格略近,錄呈審正。」
  • 論幽默,不得不服稼軒——淺談辛棄疾詞裡的笑
    據宋史大家鄧廣銘先生考證,這個「鐵柱」是稼軒的小兒子辛。然而,這個鐵柱與同樣希望「無災無難到公卿」的東坡的小兒子一樣,未成年而足,真是讓人唏噓。諷刺時:此個和合道理,近日方曉。學人言語,未會十會巧。看他們,得人憐,秦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