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諾獎後的生活 來抖音看莫言講述新作《晚熟的人》

2020-10-03 小播讀書

「當別人聰明伶俐時,我們又傻又呆;當別人心機用盡,漸入頹境時,我們恰好靈魂開竅。我們晚熟的人,要用一年的時間幹出那些早熟者十年的業績。」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

  作家莫言新作《晚熟的人》一面世,書中眾多金句很快流傳網絡,引發許多網友共鳴。

  近期,莫言作為「都來讀書」領讀人,在抖音分享了新作內容和寫作感悟。「我作為一個寫作者,同時也作為作品裡的一個人物,深度地介入到這部書裡。」在莫言看來,新書裡有自己的影子。他希望,把自己這七八年來豐富的感受,用文學的方式表現出來。

莫言通過抖音尋找晚熟的人

  做一個「晚熟」的人

  在新作《晚熟的人》中,莫言按照自己講故事的習慣,用第一人稱「我」,通過12個故事講述了獲諾獎後的裡裡外外,聚焦那些仿佛近在我們身邊的平凡小人物,風格即現實又荒誕。

  莫言說,「晚熟」是故鄉的朋友們掛在嘴邊的一句戲謔之詞,大概有兩層意思:一是有的人心智開啟較晚,或是沒有表現才能的機會,而一旦機會來臨,他的智力突然大增,才能也顯示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大器晚成。另一種是因為各種原因,有的人在前半生隱藏鋒芒,藉以保護自己,而到了後半生大放異彩,令人刮目相看。小說中的人物,應該屬於第二類。

  當從文學藝術角度來看「晚熟」,他認為,一個作家或藝術家過早成熟了,定型了,不再變化了,那麼藝術創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終點。「所以,作家都不希望自己過早成熟定型,這樣就可以使藝術生命、創造力保持得更長久一些。」

  「其實,『晚熟』是一個褒義詞,代表了一種求新求變、不願意過早地固步自封的精神狀態。」莫言說道。

  對於「晚熟」,莫言的理解相較於旁人顯得獨到而深刻。

  在抖音,莫言也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晚熟」故事:小學三年級時,新來的數學老師講分數。老師拿出來一個地瓜,一切兩半說:地瓜一切兩半,每一半就是1/2。莫言卻說:「老師,您這個地瓜切的不一樣大,一半大,一半小。」興致勃勃的老師被現場拆臺,只好說:不要太認真,就算它一樣大好了。

  後來,老師又拿出一個南瓜一切兩半,莫言又說:「老師,還是不一樣大,那半個南瓜有一個蟲眼。」老師忙說:「你也太較真了,你可以搞文學,但不能學數學。」

  因為自己「較真」,直到成年後才學會如何計算數學當中的分數相加。

  聽完莫言的講述,網友們在評論區戲謔:這是「槓精」。

  或許正是這種認真與執拗,為莫言的人生儲備更多力量和勇敢。讓他可以在自己成長路途中求新求變,不斷超越自己。也正是這種「晚熟」的精神,賦予了莫言筆下文字更多的韻味。

  坦然面對「諾獎魔咒」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諾獎八年之後的新作。

  在文學界,長久以來存在一個「諾獎魔咒」,即一個作家得過諾獎之後再難寫出超越之作。而莫言能否打破這個「魔咒」,自然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獲獎前,莫言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創作了大量極具分量的文學作品。1986年創作出《紅高粱》,給文壇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此後,相繼推出《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小說。

  2012年,莫言問鼎諾獎,讓這位自稱「農民的兒子」的作家,一時間成為了世界作家中的「頂級流量」,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據媒體報導,截至2016年,莫言獲獎後去了全世界至少34個不同的城市,參加過26次會議、18次講座,題了幾千次字,籤了幾萬個名。特別是在獲獎後最初的2013年,莫言忙到一整年連一本書都沒看。那段時間,莫言的寫作狀態似乎不復從前。

  新書《晚熟的人》發布後,莫言坦陳心曲,回應了對「諾獎魔咒」一說。在他看來,所謂「諾獎魔咒」,是一個客觀存在現象,因為作家在獲得諾獎時大部分都七八十歲了,創作的巔峰時期已經過去。也存在作家在獲獎之後依然寫出偉大的作品,比如馬爾克斯。

  對於能否打破這個「魔咒」,莫言表示:「現在不好判斷,但是自己一直在努力。」事實上,八年來雖然少有作品,但莫言一直在構思、搜索、積累素材,查閱資料,甚至還會悄悄地去採風,他花費在案頭上的準備工作遠比寫這本新書花費的時間要多得多。

  從農家子弟到頂流作家,無論你是否讀過莫言的作品,都會不由感嘆他所選擇和自我成就的人生。

  「沒有背景的孩子,要給自己挖一條跟有背景的孩子一樣的河渠,才能開始緩緩流入江海。想要後來居上,就要跑得足夠快。要下苦功,自己成就自己,自己幫助自己。」在《晚熟的人》裡,莫言這樣寫道。

  也許,這正是他自己的人生感悟。

  出版新書對65歲的莫言來說,是在力求突破,超越自己。「但是,超越自己又談何容易。」他坦言,寫作40多年,現在覺得舉步維艱,因為自我要求高了。一方面自己了解的文學越來越多了,卻並不想重複別人用過的辦法;另一方面自己作品積累越來越多,不想再重複過去已經寫過的東西。

  雖然新書《晚熟的人》是部中短篇小說集,但莫言透露,想在最近幾年拿出一部好的長篇,自己一直在努力,希望大家看了能有一點耳目一新。

相關焦點

  • 莫言攜諾獎後新作加入「都來讀書」計劃 在抖音尋找「晚熟的人」
    喜歡用第一人稱寫作的莫言,在小說新作《晚熟的人》裡,直接用「莫言」做了主角。這一次,作家莫言想圍繞書中「莫言」講述什麼故事?所謂「晚熟的人」,指的是自己還是書中「莫言」?9月3日,莫言以短視頻創作者@莫言的身份,通過抖音短視頻與讀者分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作《晚熟的人》。這是他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出版的第一本書。和以往新書推廣多採取線下籤售等方式不同,這次莫言第一時間就攜新作,加入了網際網路平臺和文化機構聯合發起的「都來讀書」計劃,通過抖音等線上閱讀工具,與讀者交流。
  • 莫言攜諾獎後新作加入「都來讀書」計劃 在抖音尋找「晚熟的人」
    喜歡用第一人稱寫作的莫言,在小說新作《晚熟的人》裡,直接用「莫言」做了主角。這一次,作家莫言想圍繞書中「莫言」講述什麼故事?所謂「晚熟的人」,指的是自己還是書中「莫言」?9月3日,莫言以短視頻創作者@莫言的身份,通過抖音短視頻與讀者分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作《晚熟的人》。
  • 莫言攜諾獎後新作加入「都來讀書」計劃,在抖音尋找「晚熟的人」
    9月3日,莫言以短視頻創作者@莫言的身份,通過抖音短視頻與讀者分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作《晚熟的人》。這是他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出版的第一本書。和以往新書推廣多採取線下籤售等方式不同,這次莫言第一時間就攜新作,加入了網際網路平臺和文化機構聯合發起的「都來讀書」計劃,通過抖音等線上閱讀工具,與讀者交流。為了更好地利用短視頻與讀者交流,莫言這次還參與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和抖音聯合發起的#尋找晚熟的人#話題,希望徵集更多的「晚熟」故事。
  • 諾獎八年後,莫言推出新作《晚熟的人》
    8年後,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這是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作品,距離他上一部小說的出版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鄉土,聆聽四面風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十二個故事講述獲諾獎後的裡裡外外。十二個故事有喜有悲,有荒誕有現實,從上個世紀到當下社會,從歷史深處步入現實百態,壁立千仞,氣象萬千。這一次,莫言將筆觸延伸得很長、很遠,但距離你我又是如此的緊密、親近。
  • 莫言諾獎後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出版 用小說講述獲諾獎後的生活
    作家蘇童曾說,「諾獎」之於莫言是「桂冠」也是「枷鎖」。盛大的榮譽,也帶來前所未有的事務困擾,一度使他無法持續創作。不少人提到「諾獎魔咒」:得了諾獎就很難寫出好作品。但莫言其實一直在努力打破這個「魔咒:「獲獎八年來我一直在創作,或者在為創作做準備。」7月3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莫言新作《晚熟的人》,這也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作品。
  • 莫言攜諾獎後新作加入"都來讀書"計劃 在抖音尋找"晚熟的人"
    喜歡用第一人稱寫作的莫言,在小說新作《晚熟的人》裡,直接用&34;做了主角。這一次,作家莫言想圍繞書中&34;講述什麼故事?所謂&34;,指的是自己還是書中&34;?9月3日,莫言以短視頻創作者@莫言的身份,通過抖音短視頻與讀者分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作《晚熟的人》。這是他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出版的第一本書。和以往新書推廣多採取線下籤售等方式不同,這次莫言第一時間就攜新作,加入了網際網路平臺和文化機構聯合發起的&34;計劃,通過抖音等線上閱讀工具,與讀者交流。
  • 獲諾獎8年後,莫言終於出版新作《晚熟的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2020年,距獲諾獎已經過去8年,距出版上一部小說已過去10年,莫言終於攜人文社出版的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有人說莫言將陷入「諾獎魔咒」——得了諾獎就很難再進行持續創作,但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埃斯普馬克卻說:「我相信莫言得獎後依然會寫出偉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種力量
  • 《晚熟的人》:莫言敞開獲諾獎後的生活,把自己寫進了小說
    7月31日,莫言攜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這是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作品,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20年,距莫言獲諾獎已經過去整整8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說已過去整整10年。
  • 莫言攜諾獎後新作加入「都來讀書」計劃 這回書中主角叫「莫言」
    ,在小說新作《晚熟的人》裡,直接用「莫言」做了主角。這一次,作家莫言想圍繞書中「莫言」講述什麼故事?所謂「晚熟的人」,指的是自己還是書中「莫言」?9月3日,莫言以短視頻創作者莫言的身份,通過抖音短視頻與讀者分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作《晚熟的人》。這是他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出版的第一本書。
  • 莫言:做個「晚熟的人」,努力打破諾獎「魔咒」
    但如果主角是莫言,就能夠理解了。近日,莫言獲得諾獎後首部作品《晚熟的人》舉行了線上發布會。發布會上,莫言不僅對新作進行了解讀剖析,還與大家分享了他的寫作心得和未來的創作計劃,「努力打破諾獎魔咒,希望能夠在最近幾年裡拿出一部好的長篇來」。
  • 「悅讀書評」用12個故事講述獲諾獎後的現實百態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出版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中國籍作家首次獲獎。2020年7月31日,莫言新作《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這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小說。《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鄉土,聆聽四面風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12個故事講述獲諾獎後的現實百態。
  • 莫言攜獲諾獎後首部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
    新華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 王志豔)7月31日,莫言攜最新小說集《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此時,距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過去整整八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說也已過去整整十年。《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鄉土,塑造典型,用十二個故事講述獲諾獎後的裡裡外外。十二個故事有喜有悲,有荒誕有現實,從上個世紀到當下社會,從歷史深處步入現實百態。
  • 莫言獲諾獎後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將在京東直播開售
    來源:金融界網站7月31日,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將攜新作《晚熟的人》亮相京東直播,正式開啟新書盛大發售,屆時莫言將與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王寧,評論家、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畢飛宇舉行一場線上文學對談,與各位讀者分享這部莫言獲諾獎後的首部作品
  • 莫言新著《晚熟的人》出版,十二個故事講述獲諾獎後的現實百態
    近日,著名作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作品《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中國籍作家首位獲得者。2020年,距莫言獲諾獎已經過去整整八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說已過去整整十年。
  • 「講故事的人」回來了,莫言諾獎後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出版
    那個「講故事的人」回來了!7月31日,莫言攜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這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作品,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有人說莫言將陷入「諾獎魔咒」——得了諾獎就很難再進行持續創作,但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埃斯普馬克卻說:「我相信莫言得獎後依然會寫出偉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種力量,沒有人會阻止他。」十年蘊積,人事全新。《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鄉土,聆聽四面風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十二個故事講述獲諾獎後的裡裡外外。
  • 時隔10年,莫言出新作《晚熟的人》,能否打破諾獎「魔咒」?
    許多作家成名後,都沒有再寫出優秀的作品——大眾對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遲遲不出新作這些年的觀望中,憂慮的正是這點。八月,千呼萬喚中,莫言的二十萬字新作《晚熟的人》一次出版了12篇小說。從初稿的創作年份看,《澡堂與紅床》《左鐮》《地主的眼神》《鬥士》四篇寫於2011-2012年獲諾獎之前,《等待摩西》《表弟寧塞葉》《詩人普希金》《天下太平》四篇寫於2017年左右,《晚熟的人》《賊指花》《火把與口哨》《紅唇綠嘴》寫於2020年上半年,《紅唇綠嘴》在2020年6月完稿,距離小說集出版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 時隔10年,莫言出新作《晚熟的人》,能否打破諾獎「魔咒」?
    許多作家成名後,都沒有再寫出優秀的作品——大眾對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遲遲不出新作這些年的觀望中,憂慮的正是這點。八月,千呼萬喚中,莫言的二十萬字新作《晚熟的人》一次出版了12篇小說。從初稿的創作年份看,《澡堂與紅床》《左鐮》《地主的眼神》《鬥士》四篇寫於2011-2012年獲諾獎之前,《等待摩西》《表弟寧塞葉》《詩人普希金》《天下太平》四篇寫於2017年左右,《晚熟的人》《賊指花》《火把與口哨》《紅唇綠嘴》寫於2020年上半年,《紅唇綠嘴》在2020年6月完稿,距離小說集出版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你怎麼看?
    作為網紅書店,拍照的人很多。我在走廊遇見展臺上的《晚熟的人》,於是站在那裡看了一個小時,大概看了兩個短篇。又過了時日,才決定把它買回來讀完。莫言出新作,當然引人注目。這是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出版的第一部新書吧,雖然好幾個短篇都是以前寫的。
  • 反映凡人與時代:莫言諾獎後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出版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記者史競男)莫言攜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這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作品,日前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距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過去8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說已過去10年。
  • 諾獎後8年 莫言寫出《晚熟的人》
    來源:燕趙晚報距離上一部小說出版已有十年,距離拿到諾貝爾文學獎已時隔八年,7月31日,莫言推出了新作、小說集《晚熟的人》,並舉辦了線上發布會,與評論家李敬澤,茅獎作家畢飛宇等展開線上對談。據出版方人民文學出版社提供的數據,本場雲端發布會,「圍觀」人數約有1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