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以沙彌身份前往南泉普願禪師那裡參禮,這時南泉禪師正在方丈室當中休息,一看來了一個小沙彌就問:「近離什麼處?」你最近是從哪兒離開的?趙州禪師道:「瑞像院。」有個小寺廟叫「瑞像院」,可能那裡佛菩薩顯過什麼瑞像,就在那裡建個寺廟,就像咱們現在,經常看哪裡顯個瑞像就趕緊建個塔呀,建個寺院呀,做個紀念。
南泉禪師馬上問:「還見瑞像麼?」
趙州禪師道:「不見瑞像,」沒看到瑞像。「唯見臥如來,」只看到了一尊佛在那兒睡覺呢,因為這個時候南泉禪師正躺著睡覺呢。南泉禪師一聽,哎喲!趕緊就坐起來了,心想:「喲呵!這個小孩兒不一般哪!」
又問:「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啊?」你這個小沙彌,有沒有主人啊?你是有主還是無主人啊?趙州禪師答:「有主沙彌。」他說我是有主沙彌,有主人啊!南泉禪師道:「哪個是你的主啊?」然後,你怎麼回答啊?你要說:「有主!」「哪個是你的主啊?」(居士:釋迦牟尼)哈哈,釋迦牟尼佛是你的主了?那你不成僕人了嗎?(眾笑)你看你看,要對照一下,你們以後讀這些禪宗公案的時候,最好拿著個尺子把下邊兒蓋住,你看一句要想一想,對照一下自己,該怎麼回答。比如問:「你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啊?」你不要看人家答的,要先想想要是你自己該怎麼回答,然後再看人家怎麼回答的,來找找差距。人家說:「有主。」那問:「哪個是你的主啊?」你又蓋住不要看,想想該怎麼回答。有人說:釋迦牟尼!太上老君!王母娘娘!(眾笑)哎喲!我的天哪!一聽就像外道啊!就不用教了。(居士:佛性)
你們回答「應該是佛性」你看人家趙州禪師,到南泉禪師面前,躬身問訊:「仲冬嚴寒,伏惟和尚尊候萬福」師父,現在天冷,希望您多保重啊!南泉禪師一聽這幾句話,馬上收為入室弟子。就叫維那(註:維那是佛寺中一種僧職。管理僧眾事務,位次於上座、寺主) :「過來過來,把這個小沙彌別處安排。」單獨安排一個好地方去。
「一日,趙州禪師入室請益」,一天,趙州禪師到了方丈室裡問法。問南泉禪師:「如何是道啊?」什麼才是道呢?比如說要問你們:「什麼是道啊?」你們怎麼回答啊?還有,你們要來見師父一般都準備請教師父什麼問題呢?「師父,我打坐腰疼怎麼辦?」(眾笑)「哎呀!師父啊,單位有人整我怎麼辦?」那不前幾天,有人在網上給我留言:「常空師父啊,現在壞人太多了!請問用個什麼咒,能把一切惡人咒死?」(眾笑)哎呀,嚇得我不敢回答了,落荒而逃啊!哈哈,想讓我教他一個法殺人去呢。哎呀!我的天哪!都問這些事兒。
南泉禪師道:「平常心是道」,這句話我們經常講的是吧?這是南泉禪師的話。比如說你問我:「什麼是道啊?」我說:「平常心是道。」那你怎麼回答?「什麼是平常心?」你看,下邊一聽都不一樣了,趙州禪師道:「還可趨向也無?」他沒問什麼是平常心,為什麼平常心是道,那就說明人家明白了。
你看,過去的禪師,十幾歲的小孩兒就那麼伶俐。過去禪師經常講,真正會參禪的必須是「良馬見鞭影而馳」,凡是好馬,主人一舉鞭子還沒打下去,哎喲!趕緊跑,不跑就挨打了,這是好馬;那笨的馬呢,舉起鞭子抽到它流血,「才知道向前跑。弟子見師父老是挨罵!那個罵不就是鞭子嘛,是吧?抽到身上流血了還沒跑起來呢!還問:「師父你怎麼老是罵我呢?」人家好馬一舉鞭子就跑了,那個笨馬還問:「你幹嘛要抽我?」——平常心是道,一句話就全部講完了。
趙州禪師馬上問:「還可趨向也無?」這個平常心,還可不可以證到啊?有沒有個方法,可以讓我慢慢地接近那個平常心呀?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找到我的平常心呀?「趨向」就是走向的意思。南泉禪師道 :「擬向即乖」,你想找,那就錯了,就離它遠了,你一找就不是平常心。
趙州禪師道:「不擬爭知是道?」那如果說這個平常心,你不能證到它,我怎麼知道它是道啊?注意,這個地方也是回答現在人經常問的一句話:「我下一輩子,還知不知道我的這個心呀?我不知道怎麼辦?」對呀!這個心還能不能證到啊?南泉禪師道:「你想證就遠了。」 趙州禪師問:「要是證不到,我怎麼知道它就是道呢?」
你看下邊非常重要的,南泉禪師道:「道不屬知,不屬不知。」這個道不屬於知和不知,你非得要想知道那個道,道就變妄想了。法爾如是,你想知道那個道,這就落入思維,落草為寇。道不屬於不知,知和不知,都是兩頭語。
「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你知道了,知道這是虛妄的一種感覺;你要不知呢?不知那是昏迷,沒有記憶,所以知和不知都不是道。既然如此,知也不對,不知也不對。那到底怎麼對呀?你看,南泉禪師是這麼法講的:「若真達不疑之道」你要真證到這個「不疑」,你不要懷疑。道就是道,反正有這麼一個道,就是平常心是道,你不要懷疑就可以了。你也不用問「我現在明白了,萬一下世我不明白了怎麼辦啊?」你下世不管明白不明白,這都是虛妄,你想明白或者想不明白,都是輪迴,都不是它。關鍵是「若真達不疑之道」,你不懷疑了,(師彈指)哦,「平常心是道」,不懷疑就好了。
「猶如太虛」,當你一點兒都不懷疑的時候,你看人的這個平常心,就像虛空一樣,「闊然蕩豁」,空闊無邊,豁然開朗,毫不懷疑,毫不執著。
「豈可強是非耶?」哪裡非得給它加個名字,說對說錯、說知說不知、說是道說不是道呢?加了名言都不是它。就是現在(師彈指) ——平常心是道,知道了不懷疑,就可以了。你不要再加上一個「我非得想知,想不知,或者我現在知,萬一將來不知怎麼辦?」那都是障礙,都是牽掛。你有牽掛反而輪迴;沒牽掛,就沒輪迴。。
趙州禪師一聽,豁然大悟,就這麼開悟的。那我想:「那個平常心,還得證到它吧?」平常心是道就是道,還需要怎麼證啊?就是現在的平常心就好了(師彈指)。你一想到「證「,就是虛妄了!
趙州禪師說:「若我不證到,我怎麼知道它就是道呢?」南泉禪師說:道就是道,不屬於知和不知,你只要不懷疑就好了。你想知道,你想證到,這個都是虛妄;你要說什麼都不知道,那是昏迷,這都不是。總之,你真一點兒不懷疑,就知道這個平常心就是道。你看這個平常心,空闊無邊,包容一切,無煩無惱,沒有執著,永遠不要懷疑,永遠不要再著境,就可以了。過去也放下,未來也放下。你說:「過去造了業怎麼辦?將來要忘了自性怎麼辦?」把這些執著也放下,不要管。或者你說:「現在我知道這一念靈覺是,萬一我睡著了怎麼辦?」你現在睡著了嗎?就好比過去一個僧人去問雲門文偃禪師:「如果遇到一個聾子、啞巴或者瞎子,我怎麼給他指點那個心性呢?」 雲門禪師喝斥:「既然你來請法,為什麼不禮拜我啊?」那個僧人趕忙就地一拜,剛抬起頭,雲門禪師揮起拄杖就打。僧人大驚,向後急退,雲門禪師大笑道:「你沒有瞎嘛!不要怕,來!到我前面來。」這位僧人戰戰兢兢往禪師前面走,雲門又笑道:「你也沒有聾啊?」又舉起拂塵說:「會嗎?」僧人答到:「不會。」雲門哈哈大笑道:「你也沒有啞巴嘛。」這個僧人真明白了。就好比,很多人來了,問我:「師父,你老是說現在這一念靈覺就是,萬一我睡著了怎麼辦?」上去「啪啪」扇兩個耳光,「你現在睡著了嗎?你現在昏迷了嗎?你現在輪迴了嗎?」你看看,人老是擔心:「萬一我睡著了怎麼辦?我睡著了,它不是就不明了了嗎?」這不就是個妄想嘛!把妄念當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