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禪師是怎麼開悟的?

2021-01-14 春江書院

趙州以沙彌身份前往南泉普願禪師那裡參禮,這時南泉禪師正在方丈室當中休息,一看來了一個小沙彌就問:「近離什麼處?」你最近是從哪兒離開的?趙州禪師道:「瑞像院。」有個小寺廟叫「瑞像院」,可能那裡佛菩薩顯過什麼瑞像,就在那裡建個寺廟,就像咱們現在,經常看哪裡顯個瑞像就趕緊建個塔呀,建個寺院呀,做個紀念。

南泉禪師馬上問:「還見瑞像麼?」

趙州禪師道:「不見瑞像,」沒看到瑞像。「唯見臥如來,」只看到了一尊佛在那兒睡覺呢,因為這個時候南泉禪師正躺著睡覺呢。南泉禪師一聽,哎喲!趕緊就坐起來了,心想:「喲呵!這個小孩兒不一般哪!」

又問:「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啊?」你這個小沙彌,有沒有主人啊?你是有主還是無主人啊?趙州禪師答:「有主沙彌。」他說我是有主沙彌,有主人啊!南泉禪師道:「哪個是你的主啊?」然後,你怎麼回答啊?你要說:「有主!」「哪個是你的主啊?」(居士:釋迦牟尼)哈哈,釋迦牟尼佛是你的主了?那你不成僕人了嗎?(眾笑)你看你看,要對照一下,你們以後讀這些禪宗公案的時候,最好拿著個尺子把下邊兒蓋住,你看一句要想一想,對照一下自己,該怎麼回答。比如問:「你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啊?」你不要看人家答的,要先想想要是你自己該怎麼回答,然後再看人家怎麼回答的,來找找差距。人家說:「有主。」那問:「哪個是你的主啊?」你又蓋住不要看,想想該怎麼回答。有人說:釋迦牟尼!太上老君!王母娘娘!(眾笑)哎喲!我的天哪!一聽就像外道啊!就不用教了。(居士:佛性)

你們回答「應該是佛性」你看人家趙州禪師,到南泉禪師面前,躬身問訊:「仲冬嚴寒,伏惟和尚尊候萬福」師父,現在天冷,希望您多保重啊!南泉禪師一聽這幾句話,馬上收為入室弟子。就叫維那(註:維那是佛寺中一種僧職。管理僧眾事務,位次於上座、寺主) :「過來過來,把這個小沙彌別處安排。」單獨安排一個好地方去。

「一日,趙州禪師入室請益」,一天,趙州禪師到了方丈室裡問法。問南泉禪師:「如何是道啊?」什麼才是道呢?比如說要問你們:「什麼是道啊?」你們怎麼回答啊?還有,你們要來見師父一般都準備請教師父什麼問題呢?「師父,我打坐腰疼怎麼辦?」(眾笑)「哎呀!師父啊,單位有人整我怎麼辦?」那不前幾天,有人在網上給我留言:「常空師父啊,現在壞人太多了!請問用個什麼咒,能把一切惡人咒死?」(眾笑)哎呀,嚇得我不敢回答了,落荒而逃啊!哈哈,想讓我教他一個法殺人去呢。哎呀!我的天哪!都問這些事兒。

 南泉禪師道:「平常心是道」,這句話我們經常講的是吧?這是南泉禪師的話。比如說你問我:「什麼是道啊?」我說:「平常心是道。」那你怎麼回答?「什麼是平常心?」你看,下邊一聽都不一樣了,趙州禪師道:「還可趨向也無?」他沒問什麼是平常心,為什麼平常心是道,那就說明人家明白了。

 你看,過去的禪師,十幾歲的小孩兒就那麼伶俐。過去禪師經常講,真正會參禪的必須是「良馬見鞭影而馳」,凡是好馬,主人一舉鞭子還沒打下去,哎喲!趕緊跑,不跑就挨打了,這是好馬;那笨的馬呢,舉起鞭子抽到它流血,「才知道向前跑。弟子見師父老是挨罵!那個罵不就是鞭子嘛,是吧?抽到身上流血了還沒跑起來呢!還問:「師父你怎麼老是罵我呢?」人家好馬一舉鞭子就跑了,那個笨馬還問:「你幹嘛要抽我?」——平常心是道,一句話就全部講完了。

趙州禪師馬上問:「還可趨向也無?」這個平常心,還可不可以證到啊?有沒有個方法,可以讓我慢慢地接近那個平常心呀?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找到我的平常心呀?「趨向」就是走向的意思。南泉禪師道 :「擬向即乖」,你想找,那就錯了,就離它遠了,你一找就不是平常心。

趙州禪師道:「不擬爭知是道?」那如果說這個平常心,你不能證到它,我怎麼知道它是道啊?注意,這個地方也是回答現在人經常問的一句話:「我下一輩子,還知不知道我的這個心呀?我不知道怎麼辦?」對呀!這個心還能不能證到啊?南泉禪師道:「你想證就遠了。」 趙州禪師問:「要是證不到,我怎麼知道它就是道呢?」

你看下邊非常重要的,南泉禪師道:「道不屬知,不屬不知。」這個道不屬於知和不知,你非得要想知道那個道,道就變妄想了。法爾如是,你想知道那個道,這就落入思維,落草為寇。道不屬於不知,知和不知,都是兩頭語。

「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你知道了,知道這是虛妄的一種感覺;你要不知呢?不知那是昏迷,沒有記憶,所以知和不知都不是道。既然如此,知也不對,不知也不對。那到底怎麼對呀?你看,南泉禪師是這麼法講的:「若真達不疑之道」你要真證到這個「不疑」,你不要懷疑。道就是道,反正有這麼一個道,就是平常心是道,你不要懷疑就可以了。你也不用問「我現在明白了,萬一下世我不明白了怎麼辦啊?」你下世不管明白不明白,這都是虛妄,你想明白或者想不明白,都是輪迴,都不是它。關鍵是「若真達不疑之道」,你不懷疑了,(師彈指)哦,「平常心是道」,不懷疑就好了。

「猶如太虛」,當你一點兒都不懷疑的時候,你看人的這個平常心,就像虛空一樣,「闊然蕩豁」,空闊無邊,豁然開朗,毫不懷疑,毫不執著。

「豈可強是非耶?」哪裡非得給它加個名字,說對說錯、說知說不知、說是道說不是道呢?加了名言都不是它。就是現在(師彈指) ——平常心是道,知道了不懷疑,就可以了。你不要再加上一個「我非得想知,想不知,或者我現在知,萬一將來不知怎麼辦?」那都是障礙,都是牽掛。你有牽掛反而輪迴;沒牽掛,就沒輪迴。。

趙州禪師一聽,豁然大悟,就這麼開悟的。那我想:「那個平常心,還得證到它吧?」平常心是道就是道,還需要怎麼證啊?就是現在的平常心就好了(師彈指)。你一想到「證「,就是虛妄了!

趙州禪師說:「若我不證到,我怎麼知道它就是道呢?」南泉禪師說:道就是道,不屬於知和不知,你只要不懷疑就好了。你想知道,你想證到,這個都是虛妄;你要說什麼都不知道,那是昏迷,這都不是。總之,你真一點兒不懷疑,就知道這個平常心就是道。你看這個平常心,空闊無邊,包容一切,無煩無惱,沒有執著,永遠不要懷疑,永遠不要再著境,就可以了。過去也放下,未來也放下。你說:「過去造了業怎麼辦?將來要忘了自性怎麼辦?」把這些執著也放下,不要管。或者你說:「現在我知道這一念靈覺是,萬一我睡著了怎麼辦?」你現在睡著了嗎?就好比過去一個僧人去問雲門文偃禪師:「如果遇到一個聾子、啞巴或者瞎子,我怎麼給他指點那個心性呢?」 雲門禪師喝斥:「既然你來請法,為什麼不禮拜我啊?」那個僧人趕忙就地一拜,剛抬起頭,雲門禪師揮起拄杖就打。僧人大驚,向後急退,雲門禪師大笑道:「你沒有瞎嘛!不要怕,來!到我前面來。」這位僧人戰戰兢兢往禪師前面走,雲門又笑道:「你也沒有聾啊?」又舉起拂塵說:「會嗎?」僧人答到:「不會。」雲門哈哈大笑道:「你也沒有啞巴嘛。」這個僧人真明白了。就好比,很多人來了,問我:「師父,你老是說現在這一念靈覺就是,萬一我睡著了怎麼辦?」上去「啪啪」扇兩個耳光,「你現在睡著了嗎?你現在昏迷了嗎?你現在輪迴了嗎?」你看看,人老是擔心:「萬一我睡著了怎麼辦?我睡著了,它不是就不明了了嗎?」這不就是個妄想嘛!把妄念當真了。


相關焦點

  • 被人打了一拳也能開悟?抓住當下,來看看這位禪師開悟的過程
    本篇文章介紹的是襄州關南道吾和尚的故事,頂禮禪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襄州關南道吾和尚,道常禪師之法嗣,生平不詳。他的悟道因緣很奇特。不管怎樣,道悟和尚聽到「識神無」三字而開悟,決不是偶然的,必定是他心心念念在道上會、功夫到了瓜熟蒂落的地步,才有這精彩的一幕。道吾的尚開悟後,當即前往參禮在本地傳禪的關南道常禪師,並得到了他的印可。後來,道吾和尚又前往德山宣鑑禪師座下,繼續參學。在諸方尊宿的鉗錘下,道吾和尚道業大進,法味彌著。後回襄州關南,開法接眾。
  • 苦行第一僧「趙州禪師」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麼一句話,「趙州八十猶行腳」這句話的來源就是「趙州禪師」。在佛教的發展歷史之中,有一個特別引人注意的群體,那就是「苦行僧」,他們不怕風吹雨淋,常年行走於各條大道,以一顆虔誠之心,朝拜各大名山古寺。那麼今天就來說一說,近代第一苦行僧「趙州禪師」。
  • 高僧傳奇 趙州禪師
    他幼年出家,後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後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僧俗共仰,為叢林模範,人稱「趙州古佛」。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享譽南北禪林並稱「南有雪峰,北有趙州」,「趙州眼光爍破天下」。趙州禪師住世120年,圓寂後,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諡號「真際禪師」。
  • 南泉法嗣,著名的行腳趙州禪師,趙州茶的來源
    本篇文章介紹的是從諗禪師的故事,頂禮禪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趙州(今河北趙縣)從諗(shen)禪師,南泉普願禪師之法嗣,俗姓郝,曹州(治所在今山東荷澤)郝鄉人。趙州禪師童稚之時,即孤介不群,厭於世樂,稍長即辭親,從本州扈通院(亦說龍興寺)落髮出家。
  • 公案故事:趙州禪師親自去小解
    故事中的趙州禪師法號從諗,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後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為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之後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僧俗共仰,為叢林模範,人稱「趙州古佛」。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享譽南北禪林並稱「南有雪峰,北有趙州」,「趙州眼光爍破天下」。
  • 張文良:趙州禪師在古代東亞禪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的張文良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趙州禪師在日本——以道元對趙州禪師的理解為中心》的論文。通過道元法師及其著作《正眼法藏》等闡述了觀點:趙州禪師對道元禪的影響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趙州禪師在古代東亞禪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論文節選內容如下:日本當今的禪宗分為臨濟宗、曹洞宗和黃檗宗三個系統,在三大系統的禪理念和禪實踐中,趙州禪師的影響甚巨。
  • 張文良:趙州禪師在東亞禪宗文化中影響甚巨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的張文良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趙州禪師在日本--以道元對趙州禪師的理解為中心》的論文。通過道元法師及其著作《正眼法藏》等闡述了觀點:趙州禪師對道元禪的影響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趙州禪師在古代東亞禪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論文節選內容如下:日本當今的禪宗分為臨濟宗、曹洞宗和黃檗宗三個系統,在三大系統的禪理念和禪實踐中,趙州禪師的影響甚巨。
  • 趙州禪師:我死後去地獄
    趙州禪師(778~897)俗家姓郝,法號從諗。幼年出家,受戒之前曾參南泉普願禪師,後去嵩山受戒,旋歸南泉並在其座下依止二十年,其後歷參黃檗、寶壽、鹽官、夾山、五臺諸位大德。八十歲時,眾請住趙州城東觀音院,四十年間,大揚禪風,人稱「趙州古佛」。師居北地,振南宗禪,其問答示眾等公案,如「狗子佛性」「至道無難」等語都膾炙人口,又如「吃茶去」「庭前柏樹子」諸語無不流傳千古。
  • 趙州禪師:我死後去地獄
    有一位信徒就問趙州從諗禪師說:「禪師,您平時參禪學道、修福修慧,人格至為完美,像您這種大徹大悟的禪師,假如百年之後,不知會到哪裡去呢?」信者希望大徹大悟的趙州禪師能夠在活著的時候就告訴大家,將來他會到哪一個佛的世界,到哪一個天堂去。
  • 高僧故事:震古爍今的120歲老禪師趙州從諗
    趙州禪師參學65年,住世120年。(圖片來源:資料圖片)趙州(今河北趙縣)從諗禪師,南泉普願禪師之法嗣,俗姓郝,曹州(治所在今山東荷澤)郝鄉人。趙州禪師童稚之時即孤介不群、厭於世樂,稍長即辭親,從本州扈通院(亦說龍興寺)落髮出家。後聽說池州南泉普願禪師道化日隆,趙州禪師雖未受戒,便以沙彌的身份前往參禮。
  • 善為道者不欲盈,趙州禪師吃茶去
    唐代從諗(shn)禪師,常住趙州觀音院,人稱趙州禪師。一天,寺裡來了個新和尚。新和尚來拜見,趙州禪師問:「你來過這裡嗎?」「來過。」趙州禪師說:「吃茶去。」新和尚連忙改口:「沒來過。」「吃茶去。」趙州和尚仍是這句話。
  • 高僧語錄:趙州禪師日常三語竟成千年佳話
    趙州禪師與「吃茶去」公案(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趙州真際禪師語錄》:「師問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間否?』註:趙州禪師(778~897),唐代高僧,俗家姓郝,法號從諗。幼年出家,受戒前曾參謁南泉普願禪師,後去嵩山受戒,旋歸南泉並在其座下依止二十年,其後歷參黃檗、寶壽、鹽官、夾山、五臺諸位大德。八十歲時,眾請住趙州城東觀音院,四十年間,大揚禪風。
  • 機鋒無限:趙州禪師對三個人說的吃茶去 這碗茶怎麼吃?
    機鋒無限:趙州禪師對三個人說的吃茶去 這碗茶怎麼吃? 圖片來源:資料圖編者按:趙州禪師在寺院裡同時對三個不同背景的人都說「吃茶去」。以前曾來過觀音院的和尚被請去吃茶,以前沒來過的和尚亦被請去吃茶,覺得納悶而發問的院主也被請去吃茶。
  • 嚴陽尊者與趙州禪師的故事:「放下」與「放不下」
    閱讀本文前,先熟悉下面幾個詞:1 趙州禪師(778年~897年):法號從諗,祖籍山東臨淄,出生地曹州(今山東菏澤),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後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為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之後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僧俗共仰,為叢林模範,人稱「趙州古佛」。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享譽南北禪林。趙州禪師住世120年,圓寂後,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諡號「真際禪師」。
  • 趙州禪師這樣回答
    趙州禪師這樣回答皆仁法師趙州禪師八十歲那年,被眾人迎請到趙州的觀音院住持弘化。清晨,陽光透過鬱鬱蔥蔥的柏樹縫隙,照在院子中,小鳥正在枝頭婉轉鳴叫。而年逾八十的趙州禪師正在院中掃地。這時,有一位雲遊的僧人風塵僕僕地趕到,見天下聞名的趙州禪師正在掃地,忍不住脫口而出地問道:「大和尚您是天下聞名的大善知識,為何有塵?」趙州禪師聽了他這一問,悠悠然地抬起頭,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道:「因為灰塵都是從外面來的。」
  • 禪宗史上最神秘的一位老婆婆,禪機堪比趙州禪師
    後來,有一僧把這件事告訴了趙州從諗禪師。趙州從諗禪師說:「待我去勘驗一下。」第二天,趙州從諗禪師便去問那老太婆:『『五臺山的路向什麼地方去?」老太婆仍然回答說:「一直朝前走。」趙州從諗禪師便照老太婆說的方向去了。老太婆依舊說:「好個師父就這麼去了。」
  • 真正開悟的人,會有兩個「顯著」特徵,福報越來越多
    01心中無事,無事勝佛趙州禪師是一位著名得道高僧,也是六組慧能嫡傳的禪宗大師,趙州禪師有一個弟子,叫做文遠和尚,文遠每天都會在院子裡打坐參禪有一天,趙州禪師從佛堂路過,看見文遠和尚正在虔誠的拜佛,趙州禪師走過去,輕輕的用禪杖打了他一下,問,你在這裡幹什麼呢文遠和尚回答說,我在拜佛呀!你拜佛幹什麼?趙州禪師問。文遠和尚就一愣,是啊,我拜佛幹什麼?
  • 趙州禪師「吃茶去」究竟藏有什麼樣的禪機呢?
    趙州禪師「吃茶去」究竟藏有什麼樣的禪機呢?南北朝兩宋時期,中國禪宗大盛於世,進而推動了中國禪茶文化進入了一個高峰期,高僧大德普頌唐代趙州禪師傳續下來的禪茶妙境。說到吃茶,不得不提起譽滿禪門的一代高僧,世稱「趙州古佛」的從諗(778-897)禪師了。在臨濟宗的創始人義玄禪師還沒有到河北正定時,從諗禪師就已經在此大弘禪法了。可以說義玄禪師創立臨濟宗不但受到了從諗禪師禪法的影響,更得到了他的大力輔佐。
  • 向世山:從趙州禪與蜀僧看祖意與教意的異同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的向世山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從趙州禪與蜀僧看祖意與教意的異同》的論文。作者在文中探討了在偽南禪興盛的格局中,趙州和尚懷著憂憤之情,打出自己的旗號「趙州關」。最後,敘述教下經師與禪師的不同路數,昭示趙州和尚「本分事接人」的獨特禪風與憂患意識。
  • 大力弘揚平常心是道的趙州禪
    趙州禪的創立者從諗禪師洪州禪的創立者馬祖道一的再傳弟子趙州從諗(778—897),以其「庭前柏樹子」、「狗子無佛性」等玄言妙語,在河北趙州(現在的河北)大力弘揚「平常心是道」的禪法,世人稱這一禪係為趙州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