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

2020-12-04 斜槓談

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較為系統的法典。它源自於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治初期的一個案件。

在繁盛的巴比倫城裡有一個叫賈巴拉的商人,做生意賺了些錢,就想把自家的房子重新修建一下,他找到城裡有名的工匠恩利勒,希望把房子造得非常漂亮。可沒有想到的是,賈巴拉一家搬進新家住了沒多久的一天夜裡,新房子的一面牆突然倒塌了,砸死了賈巴拉熟睡的兒子。賈巴拉一家痛不欲生,去找工匠恩利勒算帳。恩利勒說:「對你兒子的不幸我也很難過,可我有什麼法子呢?要不我再賠你一座房子?」看著心愛的兒子死了,要房子有什麼用,於是賈巴拉就把恩利勒告到了法官那裡。法官審理了這個案子,確定房子的倒塌是因為恩利勒的設計出了差錯。但是如何判決讓主審的法官為難了,是該如何處罰工匠呢,還是是罰他再為賈巴拉蓋一座房子。

主審法官拿不定主意,就向國王漢謨拉比報告,漢謨拉比在了解事情的詳情後,判決應該讓工匠的兒子去抵命!因為是工匠的過失,才導致賈巴拉兒子的死,他失去兒子的痛苦是由工匠造的,那麼就應該讓工匠也嘗嘗失去兒子的痛苦!自此,漢謨拉比意識到,必須制定一部法典,用統一的法律調解矛盾,維護秩序。於是,漢謨拉比令人把他的意志記下,制定成法律條文,刻在一個高大的石碑上,豎立在巴比倫馬都克大神殿裡。這樣一來,所有人就知道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將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這塊用楔形文字書寫的石碑,就是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

這部法典共有282條法典,其中包括訴訟、盜竊處理、僱傭、商業債務、婚期、遺產繼承、奴隸處置等條文。至此漢謨拉比依靠這部嚴厲的法典統治者著古巴比倫這個古代東方最為繁盛的帝國。

相關焦點

  • 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HammurabiCode)是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頒布的法律彙編,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來的成文法典。
  • 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難道不是《漢謨拉比法典》?
    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是哪一部?確立「以眼還眼、以牙抵牙」原則的法典又是哪一部?哪部法限制了貴族的權利,又是哪部法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權力?十二公民為您盤點那些歷史上的重要法典。 《烏爾納姆法典》  很多人以為,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是《漢謨拉比法典》。
  • 《漢謨拉比法典》中的小孩
    □ 胡建淼  《漢謨拉比法典》(Hammurabi Code)是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頒布的法律彙編,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來的成文法典
  • 真實的《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公認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法典,距今3800年左右由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頒布。
  • 古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一部法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較系統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銘刻,除序言和結語外,共有條文282條。包括訴訟手續、損害賠償、租佃關係、債權債務、財產繼承、對奴隸的處罰等。
  • 關於漢謨拉比法典,你了解多少?
    公元前1894年開始,漢謨拉比是古巴比倫是一位具有軍事天才和卓越治國才能的君主,而且他還制訂了一種"公平的法律",並推廣到全國各地,"漢謨拉比法典"就是當時刻寫這個"法律"的石碑。
  • 漢謨拉比法典,古巴比倫社會的文明標誌
    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恭謹地站在他的面前,沙馬什正在把象徵帝王權力的權標授予漢謨拉比。石碑的下半段,刻著密密麻麻的楔形文字,大約有8 000個字,其中有少數文字已磨滅。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這些文字實際上是一部古巴比倫的法典。由於它是由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制定的,所以又叫《漢謨拉比法典》,也稱為《石柱法》。它是迄今世界上完整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因而聞名世界。
  • 《漢謨拉比法典》就是擺設,「水」的很!
    古代兩河流域,被認為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早在5000多年前左右,這裡就誕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而人們對楔形文字的研究,又離不開一部刻在玄武巖上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這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同時也是目前出土的最早的法典。
  • 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
    漢謨拉比每天有太多的案件要處理。他對付不了他們。因此,他要求下屬收集一些過去的法律條文,結合社會形成的習慣,制定一部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編寫代碼的系統。本規範共282條,52列,4000行,約8000個字符。
  • 巴比倫與漢謨拉比法典
    世界上最早流傳這故事的,是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他們相信:人是神用泥巴所造的,不過人以後變得越來越壞,所以眾神就決定用洪水毀滅人類,但其中有一位神,卻偷偷的地把這個秘密透露給一個自己喜愛的人,並且指示他造一艘方舟,以便拯救她自己和她的同伴。後來可怕的洪水果然降臨,大水淹沒了一切,世界變成了一片汪洋,就連眾神也像狗一樣蜷縮在高牆上,唯獨方舟上的人活了下來。因此後來的人都應該敬畏神,向神奉獻。
  • 漢謨拉比法典:三千多年前的法典,觀念竟已如此先進?
    浮雕中的神就是古巴比倫人信奉的太陽神,接過權杖的人就是古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代帝王漢謨拉比(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在位)。考古學家們認為,法典是在漢謨拉比即位後的第三十年刻成公布的,後來埃蘭人入侵古巴比倫後,將其作為戰利品搬至蘇撒。隨著時光的流逝,它長埋於地下,直到1901年被考古隊發現。
  • 漢謨拉比法典:在法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並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法典
    經過多次考證之後,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確定了這枚石碑是古巴比倫時期的產物,是時任古巴比倫王國國王的漢謨拉比所頒行的一部法典文獻。那麼這部以漢謨拉比名字命名的法典文獻,在歷史上佔據著怎樣的地位?又對當時的古巴比倫王國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 初中世界歷史知識點歸納:漢謨拉比法典的意義
    下面是對漢謨拉比法典的意義知識的學習,同學們認真看看下面的內容。   漢謨拉比法典的意義   《漢謨拉比法典》對當時的意義:是國家出現後的產物,是鎮壓勞動人民反抗、加強和鞏固王權統治的工具,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工具。
  • 漢謨拉比法典:立法史上最完整的成文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的發現,為我們了解古代法律形成、發展的軌跡提供了最有力的實物證據。   《漢謨拉比法典》的意義   經過全世界楔形文字專家的研究、解讀,最後破解了石柱上的文字,知道這塊石碑就是《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坐在寶座上的那位神就是當時古巴比倫人信奉的太陽神沙馬什,而恭敬地站在他前面的那個帝王模樣的人,就是古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代王漢謨拉比(Hammurebi,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
  • 《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倫王國是繼阿卡德王國之後兩河流域出現的又一個強大的奴隸制國家,第六代國王漢謨比在位(公元前1792-前1750年)時,古巴比倫王國到達極盛,他自稱「宇宙四方之王」。漢謨比每天在宮殿裡要處理大量的申訴案件。
  • 從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開始的由人治到法治
    」就是由於對於人的行為的管束,對所擁有的權力的限制,所以世界上幾個最早的文明都不約而同地產生了原始時期的法律,以法典或者戒律的形式存在,規範了人們日常生活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原則,柏拉圖也說:「法律的基本意圖就是要人們儘可能的幸福。」 「治人者,法也,守法者,人也。人法相維,上安下順。」
  • 《漢謨拉比法典》真是用來判案的嗎?
    兩河流域素有「人類文明的搖籃」之稱,早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便誕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漢謨拉比法典》(以下簡稱《法典》),或譯為《漢穆拉比法典》,是兩河流域文明保存下來的最完備的法典,也是中國讀者最為熟悉的楔形文字文獻,幾乎必定出現在介紹兩河流域文明的各種出版物中。然而,關於這樣一部著名的法典,依然有不少鮮為人知的事實。
  • 《漢謨拉比法典》:上層貴族的「保護傘」,下層奴隸的「悲歌」
    除此之外,古巴比倫還有一項享譽世界的成就,那就是漢謨拉比國王在位時期主持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善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漢謨拉比法典》。法典通篇分為三個部分,開頭和結尾分別是兩段對漢謨拉比國王的讚美詩,語言華麗優美,正文包括282條法律款項,對公民衣食住行的法律界限做了明確的規定。《漢謨拉比法典》是現代法律法典的典範,研究它的法義規律對於今天世界各國的立法執法仍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 世界通簡史:盧浮博物館的,漢謨拉比法典,對西亞古代帝國的影響
    百家原創作者:奇穎說歷史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的頒行漢謨拉比法典是現存最詳盡的西亞古代法典,它不僅在歷史上曾對許多國家的立法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也是研究古代西亞許多國家社會經濟和思想文化的極重要的史料。
  • 科普|漢謨拉比法典 遠古的楔形文字
    這就是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石柱法,現存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巖石呈黑色,高過2米,上端刻有人物浮雕,下面刻有法典全文。浮雕中沙馬什神把一個繩環和一截木杖授予漢謨拉比國王,繩和木杖是兩河流域丈量用的工具,象徵司法正義。法典共282條,內容涉及訴訟、盜竊、租佃、僱傭、商貿、債權、婚姻、遺產、蓄奴等內容。全文使用巴比倫楔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