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帕慕克瞻仰魯迅墓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諾獎得主帕慕克瞻仰魯迅墓


2008年06月02日 18:29 來源:揚子晚報

發表評論

  5月31日,帕慕克在上外與一群中國評論家的對談剛剛結束,他就馬不停蹄地去了上外對面的魯迅公園。這11天中國之行,對他而言,似乎玩比演講更重要。所以他得了一個「老頑童」的稱號。另外,這個精明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還認真地提出要給自己作品的中文譯者加工資。

  陳村問帕慕克「你寫作35年,沒想過出去玩一會兒再回來寫嗎?」帕慕克不假思索地笑著說:「我不是來中國了嗎?」記者算了一下,他在上海的兩天時間裡,作為公眾人物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4個小時,其他時間都用在了玩。除了去他最熱衷的上海博物館之外,前天義賣結束後,他還應邀在一家高檔餐廳品嘗了上海菜,而與陳村等人的交流一結束,他又馬不停蹄地去了魯迅公園,瞻仰了魯迅墓。帕慕克說,自己讀過很多魯迅的文章,非常喜歡魯迅的作品。

  「老頑童帕慕克」,只要和帕慕克熟悉的人都這麼稱呼他。帕慕克在上海的翻譯向丁丁,為這個50多歲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中國訪問了10天後依然能保持充沛精力而感到驚訝。誰知帕慕克眉毛一揚:「我知道你們都以為我很累了,其實我一點也不累!」遊玩對於一個「老頑童」能算是累嗎。在北京,他去了故宮和天壇,還牽著女友的手登上長城做了一回「好漢」,他最喜歡的還是頤和園,因為他喜歡那裡的繪畫。而在杭州,他更放肆地甩開了眾人,一個人在西湖和靈隱寺流連忘返。

  玩歸玩,帕慕克可從來沒有忘記自己作品的銷售情況。在上海,他看到世紀文景公司在很短的時間內一下子推出了他的7部小說,令他不禁有點「擔心」了,他對工作人員說,「別這麼密集地出我的書,要一本一本慢慢來,否則等我的書都出光了,讀者就會忘掉我啦!」

  酈 亮

編輯:楊子】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名字叫帕慕克(組圖)
    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名叫帕慕克,結果既在預料之內,又在預料之外。54歲的土耳其文學旗手奧罕·帕慕克憑藉「在追求他所在城市憂鬱的靈魂同時,發現了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新符號」的評語,最終得到了瑞典皇家學院授予的桂冠,為土耳其捧回首座諾貝爾獎。
  • 「諾獎魔咒」真的存在嗎?看莫言、奧爾罕·帕慕克、切斯瓦夫·米沃什如何破解
    ,因為大部分作家獲諾獎後很難再有力作出現,客觀原因就是獲得諾獎的作家一般都七老八十,他們的創作巔峰時期已經過去,有的人甚至在獲獎以後沒有幾年也就告別了人世。所以我想,我能否超越自己,能否打破『諾獎魔咒』現在還不好判斷,但是我一直在努力。事實上,從我獲獎之後第二天開始,我就想怎麼樣突破所謂的『諾獎魔咒』。在這些年中,『諾獎魔咒』的客觀原因我也充分體驗了,就是在時間精力上各種各樣的牽扯,在精神上的各種各樣的幹擾,這都是存在的。好在我獲獎的時候還比較年輕,57歲,應該還是創作的盛年。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小說《雪》被搬上話劇舞臺
    一個88年的老戲院,一場諾獎得主催生出的「大雪」,相遇在夏天的上海,傳遞出一座老戲院立志逆襲的決心。上周五,修復如初的中國大戲院迎來首臺國際大戲——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小說《雪》改編的法國話劇《雪,覆蓋下的真相》,中國大戲院開幕演出季暨國際戲劇邀請展大幕正式拉開,田沁鑫、劉恆、過士行、金宇澄、毛尖、路內、史依弘等京滬知名作家、學者、戲劇人等都趕來見證這個老戲院的華麗轉身。
  • 諾獎得主帕慕克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最新中文版上市
    新華社北京4月4日專電(記者白瀛)為紀念土耳其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市10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出版了其最新版本,除更換封面外,還增添了兩張細密畫,末尾處還增添了「大事記」。
  • [大陸]諾獎得主帕慕克新書《純真博物館》中文版即將上市
    2008年5月,北京,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首次抵達中國,在他的第一場媒體見面會上,帕慕克志得意滿地當庭宣布:「我剛完成了一部長達600頁的小說!」記者近日從世紀文景獲悉,《純真博物館》的中文版將於明年1月推出,頁碼為567頁,是帕慕克系列作品中第二厚的小說。
  • 百位中國作家預測諾獎:最看好奧茲 莫言第三
    看上去三人票數都不高,但由於這次調查並沒有圈定選擇範圍,而是在健在的世界各國作家中自由選擇,而健在的能進入諾獎視野的各國作家超過了1000人,因此阿摩司的8票已經非常不錯。共有23名各國作家被投票上榜。當然,由於許多作家沒有心理上的真正看好者,因此有48名作家投票給了「Mr. Unknow」,表示「沒看法」、「無所謂」、「不了解」、「拒絕回答」等答案。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朋友圈:張五常與諾獎關係最密切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7:45左右公布,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及保羅羅默(Paul M.Romer)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在關注今年的經濟學獎將花落誰家之餘,不妨先來看看此前諾獎得主與中國的淵源。
  • 戲劇推薦 | 書評《雪》:土耳其諾獎得主帕慕克最受爭議的政治小說
    ——帕慕克《雪》2018年6-7月,布朗蒂娜·薩維提耶將攜其導演的劇作《雪,覆蓋下的真相》來華演出,劇本改編自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最受爭議的政治小說《雪》。此書出版後,土耳其舉行了焚燒書籍的活動。這部小說引發的政教爭議,令帕慕克遭到了一些同胞的憎恨,甚至受到生命威脅,他成了一個被獵捕的人,幾乎不能在自己的國家安全地散步。
  • 諾獎得主作品中國僅一部譯本 凸顯翻譯界尷尬
    諾獎得主作品中國僅一部譯本 凸顯翻譯界尷尬 Only one book by Munro translated into Chinese這個「短篇女王」獲得諾獎前,其作品僅有《逃離》一部在國內公開出版。不過現在,一切都在發生改變,她的作品在全球各地的圖書市場火熱升溫,國內多家出版社也對門羅作品的中文版權展開激烈爭奪。  網際網路讓世界變小了,可我們的文學視野竟然更小了。倘若不是諾貝爾文學獎,我們能知道愛麗絲·門羅是誰?而得了諾獎之後,門羅在中國的命運已經今非昔比。
  • 張悅然談諾獎得主門羅作品:沒有讀不懂的焦慮
    著名女作家方方表示:諾獎評委真好玩。這些人頗有頑劣心態,他們就是要破壞大多讀者的閱讀慣性,就是不順著你們的意思作選擇,就是不從眾,就是要讓大家驀然回首,那人卻在人煙稀少處——人家在那裡照樣放射自己獨有的光芒。諾獎對文學的貢獻大約正在於此。我喜歡這種出其不意,雖然我也沒讀過新得主的作品。  青年女作家張悅然在她主編的《鯉·旅館》裡,恰好刊發了國內翻譯的門羅最新小說。
  • 諾獎得主看中美:最好的合作是什麼?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電 題:諾獎得主看中美:最好的合作是什麼?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正在北京進行其上任後對中國的首次訪問。在同城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中美兩國如何推進各自經濟發展和雙邊經貿合作,成為諾獎得主熱議的話題。  中國經濟「體質」如何?
  • 中國樓市的瘋狂 多位諾獎得主看走眼
    【中國新聞周刊網10月23日綜合報導(記者 王娜)】新科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早前對於中國樓市泡沫論的觀點,引起輿論熱議。遺憾的是,包括他在內警告中國樓市危險的多位諾獎得主都看走了眼。中國的房價還在上漲中,尤其以一線城市最為瘋狂。
  • 諾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展出了他在家中陽臺上拍攝的伊斯坦堡
    這些攝影作品都由帕慕克在他伊斯坦堡家中的陽臺上拍攝,記錄了伊斯坦堡的歷史與現狀。出生於 1952 年的奧爾罕·帕慕克一直被視為當代歐洲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我的名字叫紅》《純真博物館》等。2006 年,奧爾罕·帕慕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新科諾獎得主作品大賣 「諾貝爾效應」是在消費諾獎嗎?
    新科諾獎得主作品上演「洛陽紙貴」「諾貝爾效應」是在消費諾獎嗎?如果在10月10日前的中國,你問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和彼得·漢德克是誰,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夠答得上來,但10月10日之後的這段時間來,這兩位諾貝爾文學獎新科得主的知名度以幾何倍數上升。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相比之下,算上吉野彰,日本已經總共產生了27位諾獎得主,其中有三分之二(18位)出現在2000年之後,平均一年一位!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日本可以在新世紀迅速成為諾獎收割機的呢?舉個例子,成立於1897年的京都大學,是日本學術自由的一面旗幟;日本史上27位諾獎得主中,有9位來自京都大學。此次2019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吉野彰,正是畢業於京都大學;而去年諾貝爾生理學獎/醫學獎得主本庶佑,也畢業於京都大學。
  • 諾獎得主帕慕克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新版面世
    【專業評論】「從帕慕克到伊斯坦堡和他的文學世界」:用整整10天的時間,看一個人的小說,這在我生平還是第一次。這10天,我在精神上像貴族一樣富足而充裕。帕慕克先生不僅是個了不得的作家,還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導遊。
  • 本屆諾獎得主"牛"在哪兒 數據分析給出論文背後的乾貨
    本屆諾獎得主"牛"在哪兒 數據分析給出論文背後的乾貨 原標題:   在收穫的季節,萬眾矚目的諾貝爾獎陸續揭曉,引起了學術界的熱議:有讚嘆兩位女性科學家獲得諾獎,有遺憾中國學者與諾獎失之交臂,還有感嘆物理學兩位獲獎人憑藉發表在影響因子並不高的期刊上的論文而斬獲諾獎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我同時屬於東方和西方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資助災區大學生照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近日訪華。本報記者 李建泉攝877冊書,23800元。5月25日下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在北京圖書大廈籤售現場宣布他將把這筆錢捐贈給有關機構,資助那些在京讀書的四川地震災區的大學生。帕慕克是繼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之後正式受邀訪華的第二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來中國之前,帕慕克就通過郵件對中方人員表示問候,並通過電視關注著四川大地震。
  • 諾獎得主莫迪亞諾:得諾獎對我來說有些不真實(圖)
    諾獎得主莫迪亞諾:得諾獎對我來說有些不真實(圖) 2014-12-09 14:06:57  北京時間12月8日,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在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了長達45分鐘的獲獎演說,演講中他延續了一貫的幽默,在嚴肅地感謝過組委會之後,他說:「得諾獎對我來說有些不真實,我很想知道你們為什麼要選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