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真相:眼鏡行業的拐點來臨

2020-12-15 贏商網

  眼鏡行業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這背後揭示出的行業「暴利」似乎早已是公開秘密。然而現實中,街邊的眼鏡店往往撐不了幾年就倒閉,一茬接一茬的換,連已經上市的頭部企業博士眼鏡,也逃不過「開兩家關一家」的魔咒。

  一方面,傳統品牌賣的貴,賺的少,舉步維艱;另一方面,LOHO、JINS、木九十(需求面積:30-40平方米)等新零售品牌在各大商場、購物中心悄然崛起,吸引著90、95後們的注意力。一場新老品牌的對決,隨著消費習慣的變化開始上演。

  洗牌、重塑,一場眼鏡行業的拐點正在來臨。

  暴利的秘密:成本10多元,賣價1000元

  門店售價2000元的眼鏡,淘寶上400元就能拿到手,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

  隨著眼鏡行業第一股——博士眼鏡的上市,行業利潤的秘密被公之於眾。其年報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8年,博士眼鏡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73.02%、75.78%、75.74%、76.47%、74.12%,平均超過了75%。

  一副售價1000元左右的眼鏡,製作成本只有十幾元。然而,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博士眼鏡經營的淨利潤率不到10%。究其原因,租賃支出和人工成本吞噬了相當大一部分利潤。同樣,這也是傳統眼鏡零售行業的通病。

  街邊的小眼鏡店日子也不好過。「首先,沒有品牌效益,其次,房租、機器、人力成本加起來要十幾、二十萬,基本上前兩年是賠錢的,第三年才有可能慢慢回本。」眼鏡店主梓辛告訴新芽Newseed。

  在博士眼鏡的擴張歷程中,也是開開關關。

  2018年,博士眼鏡新開門店74家,其中直營門店66家,加盟門店8家;同期,關店46家,其中直營門店42家,加盟門店4家。截至2018年年末,共有門店405家,其中377家是直營店,28家是加盟店。

  如此看來,「暴利」的眼鏡行業也沒那麼風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博士眼鏡盈利的20%以上竟然來自銀行理財收入。

  據博士眼鏡最新發布的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2018年淨利潤盈利5700萬元-6200萬元,同比上升9.2%-18.8%。其中來自銀行理財的收入約為890萬元(註:1-9月投資收益為668萬元,月均收入約74萬元,未考慮虧損情況),來自政府補貼634萬元,兩者共計1524萬元,至少佔總盈利的20%以上。

  保本理財,即使老牌眼鏡玩家,日子也不好過。

  電商是最大的敵人?

  眼鏡實體店「暴利」不再,在許多眼鏡店主看來,電商已經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

  「客人來店裡挑鏡框試戴,然後說回去想想,過兩天再來,但其實很多人就是去淘寶買了。」梓辛告訴新芽Newseed。

  跟梓辛在一條街上開店的同行,去年關掉了實體店,轉而做起了淘寶店鋪,「淘寶店鋪一年的運營費用要20萬左右,和我之前的房租、管理費相比貴了5萬多,但是買的人比以前多了好幾倍,收回本錢還是沒有問題的。」

  店主們被迫轉型。

  在消費鏈的另一端,消費者們早已對網上購買眼鏡頗具心得。有了一次經驗後,馬力總結了眼鏡2折價格的絕殺技:

  1、去公立醫院驗度數,拿到度數、散光、瞳距等數據;

  2、去線下眼鏡店假裝要買,試一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款式;

  3、拿著眼睛的數據和適合的款式去淘寶搜索適合自己的店鋪。

  如此一番操作下來,線下眼鏡店1000元的眼鏡,一般200-400即可到手。

  然而,電商也有其不可忽視的弊端。驗光和配鏡類似一個醫療過程,線下體驗同等重要。

  梓辛就曾遇到客戶在驗光試戴時,一切正常,回去戴了2、3天後出現不適,回店多次調整的情況。線下店的好處在於,「驗光師會為客戶重新進行驗光,把屈光度數進行調整,並免費更換新度數的鏡片。」而網店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資本的流向也佐證了純電商並非眼鏡行業的最優解。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資本推動國內眼鏡電商興起的時間是在2014年-2015年,2015年投資事件最多,共16起,2017年投資金額最大,共9.4億元人民幣,到了2018年雙雙回落,投資事件僅4起,投資金額跌至8億元。

  截至今年11月,2019年並未發生任何一起關於國內眼鏡電商的投資事件。

  新品牌的崛起:繞道「圍剿」老品牌

  目前,中國的近視現狀堪憂,近視患者人數差不多6億,幾乎佔到了中國總人口的50%,青少年近視率世界第一。

  據教育部發布的《2018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體育與健康監測結果報告》。監測結果顯示,全國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為38.5%和68.8%,同2015年相比,分別上升了2.0個和3.5個百分點。其中,八年級學生有40%為重度視力不良,22%為中度視力不良。

  近視率居高不下,為「眼鏡」企業帶來了商機。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經營範圍含「眼鏡」的企業已超100萬家。2019年至今,我國新增眼鏡企業數已超過27萬家,佔比近30%。

  商場裡的快時尚眼鏡點位

  這些新闖入的「攪局者」們,不止有眼鏡電商,他們也將機關槍瞄準了線下的主戰場,試圖挑戰老大哥們的地位。以LOHO、木九十、aojo(需求面積:60-80平方米)和EGG為代表的新品牌眼鏡在各大商場盤踞,對瓜分市場的巨頭們發起了挑戰。如果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近幾年商場裡的眼鏡品牌忽然變得幾乎和帽子、化妝品店一樣多。

  這些新品牌們往往店鋪裝修極具風格,時尚的鏡框設計、開放的購物環境和較便宜的價格,吸引年輕人試戴和購買。在三裡屯南區負一層,木九十、aojo和EGG三家眼鏡店之間的距離並沒有相隔太遠,在新中關購物中心,LOHO、aojo、久川晴匠、miomi就在上下樓……

  消費升級的浪潮衝刷著沉寂數十年的眼鏡行業,功能性眼鏡正逐步淡化,設計感的眼鏡也成為了配飾的一部分。

  一些光學設計師認為,眼鏡作為一個比較獨特的配飾,它與臉部、皮膚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影響著其他配飾的搭配(如鞋子或手提包等)。「眼鏡是非常重要的個人配飾,它可以改變你的角色,甚至改變你的面貌,因此消費者往往更想從真正專業的專家那裡購買眼鏡。」

  LOHO眼鏡的創始人黃心仲認為,要把眼鏡產品變成一個時尚產品,如果變為一個功能性的產品,人人擁有一副眼鏡就夠了。但是一旦眼鏡像衣服一樣變身時尚商品,就不可能一年就穿一件衣服,哪怕不壞也不會穿,因為它是一個時尚標籤。

  堅決不上市的寶島眼鏡董事長王智民也曾公開表示,未來五到十年,傳統產業裡80%品牌都會消失,眼鏡業也不例外。眼鏡業以前是銷售驅動,未來是醫療專業驅動。要想吸引90後、00後,顏值經濟最有效。

  新品牌不只擅長應用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零售渠道,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如何抓住中國新生代的年輕人,佔領他們的心智,特別是90後、95後。

  但新品牌的舒適感、驗光的專業度和售後服務成為網友們吐槽頻率最高的三大槽點。

  小小的眼鏡,隱藏著一門龐大的生意。眼鏡不僅僅是一種醫療設備,還是一種時尚配件,專業的品牌可以同時提供這兩方面的服務。而不能順應這一趨勢的品牌,則將被淘汰掉。

本文轉載來自:i黑馬,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千元眼鏡進價不到百元?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在全世界14億近視人口中,有6億人生活在中國。近視鏡、遠視鏡、太陽鏡、配飾眼鏡等等需求的多樣化,為「眼鏡」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風口。為什麼眼鏡成本這麼低,定價會這麼高?為什麼銷售利潤如此之高,還有大量眼鏡店關閉?眼睛行業真有看起來的那麼「暴利」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眼鏡行業背後的事。01.
  • 眼鏡行業:到底是暴利還是薄利?
    眼鏡行業:到底是暴利還是薄利? 「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在2017年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裡,眼鏡行業排在了前五名,到底眼鏡行業的利潤空間有多大,它真的是所謂的暴利行業嗎?抱著鑽研的態度,見微研究團隊就近幾年眼鏡行業的發展做了一些調查,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 近7億近視!締造中國龐大眼鏡市場,但眼鏡店卻不怎麼掙錢……
    01中國近視佔全球一半,手機危害不容小覷2012年,據首份《國民視覺健康報告》表示我國5歲以上的近視人數有4.5億左右。8年過去了,國內近視患者超過6億,正在奔向 7億,佔全球近視人數的一半,也這相當於國內一半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近視。
  • 批判眼鏡暴利,你在第幾層?
    所以這期內容,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眼鏡會這麼暴利?01作為奮鬥中的大國,我國目前近視患者人數多達近6億,其中女性近視率還高於男性,可見眼鏡娘根本不是什麼稀缺屬性。巨大的近視人口,帶動著眼鏡成為了一門銷售額近千億的大生意,誕生了吳良材、大明、博士、衛康等眾多品牌,這樣規模巨大,競爭充分的銷售產業,竟然能與暴利掛鈎,這合理嗎?根據博士眼鏡2019年財報顯示,在其6.5億的銷售額中,作為主力產品的鏡框和鏡片合計銷售額為4.3億,其中鏡框銷售1.8億,毛利率74%,而鏡片銷售2.5億,毛利率更是高達84%。
  • 7億中國人近視,8成被忽悠過!眼鏡貓膩太多,別配瞎了
    但是不管再怎麼砍怎麼減,也改變不了眼鏡行業的暴利,或者換個溫和的說法,高加價率。1、全世界最貴眼鏡,500萬一副!一副眼鏡究竟能便宜到什麼地步,又能貴到什麼地步?一般普通眼鏡,便宜的幾十塊錢就能買一副,比如偏光鏡,老花鏡,也都是功能型眼鏡。
  • 毛利率超過五糧液卻「不賺錢」,眼鏡行業的「暴利」去哪了?
    文 ✎ 雷彥鵬編輯 ✎ 成靜衛中國的近視人口日益龐大。2012年的時候,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近視,而到2020年,近視人數預計將達到7億,是總人口的一半。在這個趨勢下,「半醫半商」的眼鏡行業時常帶著「暴利」的標籤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甚至還流傳著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不過,眼鏡行業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博士眼鏡卻展現出行業的另一面:銷售毛利率高高在上,淨利率相比卻低得出奇。那麼,眼鏡行業的「暴利」到底去哪了?
  • 隱藏很深的三大暴利行業,容易被低估,但不少人藉此翻身
    現在,有很多暴利行業出現,讓不少人為之心動,紛紛湧入,而當下最火的暴利行業,應該要屬擺地攤了。擺地攤被允許了,「地攤經濟」復甦了,而擺地攤也算是一個小成本的生意了。在很多夜市中,我們會看到一些人通過擺地攤賣燒烤,賣小飾品,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通過擺地攤實現「暴富夢」的大有人在。
  • 消費者只能接受眼鏡暴利現狀麼?小米TS向眼鏡暴利宣戰
    配一副合適的眼鏡一直以來都是一件煩心事兒,大街小巷遍地的寶島、博士卻找不到一副心儀的眼鏡。緣何?只因目前眼鏡商家們為了牟取暴利使得一副眼鏡從出廠到最終拿到用戶手裡價格翻了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哪怕是以廉價著稱的北京潘家園眼鏡城,如今也名不副實了。
  • 不起眼的三大「暴利」行業:利潤一個比一個高,很多人在悶聲發財
    今天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不起眼的三大「暴利」行業:利潤一個比一個高,很多人在悶聲發財 最後,眼鏡零售行業 2020年是我國的第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2020-09-08 15:00:10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彭碩 李雲琦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億元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其餘部分則用於市場營銷及研發支出。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
  • 不起眼的4大「暴利」行業,一個比一個利潤高,不少人悶聲發大財
    但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看似不起眼,實則非常暴利的行業,常常容易被人忽視,大家知道具體都有哪些行業嗎? 雖然這個行業總是處於風口浪尖的位置,但是它的暴利程度在很多內行人眼裡,是相當可觀的,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代不少女性對美麗的追求越來越高,甚至有些男性也開始越來越注重審美,小到基礎護膚的流程,大到在身體上動刀整形,其每個美容項目的價格都在百元至上萬元不等。
  • 2020年中國眼鏡鏡片行業白皮書
    中國眼鏡受眾群體規模龐大近視患病率將超過50%,且呈現低齡化趨勢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近視人口將達7億,5歲以上人口的近視患病率將超過50%,且呈現低齡化發展趨勢。兒童及青少年本就是近視高發人群,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又進一步加劇了學生近視發生率。
  • 眼鏡配製隱含價格欺詐 小小樹脂鏡片暗藏暴利
    今年6月6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愛眼日」。  據行業統計數據,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達50%-60%,配戴眼鏡的人數達3億多人。按每三年更新計算,每年眼鏡銷售總量為1億副,按平均每副單價為160元計算,加上太陽鏡的消費,眼鏡零售市場總額約為200億元,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
  • 2020眼鏡行業分類排行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眼鏡成鏡產量8.18億副,規模以上企業營收352.2億元,眼鏡產業市場規模超800億元。 近視人群的不斷增加是眼鏡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的一個原因,我國2019年近視人數達6.3億,其中青少年近視人數超2億。學生驗光配鏡的需求旺盛,林立的眼鏡店成為了我國眼鏡產業的基本表象。
  • 中國近視人口將達7億?愛眼日眼科專家教你辨別真假近視科學防控
    中國近視人口將達7億?愛眼日眼科專家教你辨別真假近視科學防控 據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在2016年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近視人口將達7億。其中,5歲-15歲群體近視患病率將達到77.42%,居世界第一,視覺健康形勢極為嚴峻。
  • 農村未來什麼行業有前景?
    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秦英林控股上半年賣豬680萬頭,創造的淨利潤高達110億,而他的個人財富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不過,到了下半年,國內豬肉價格有所回落,養豬沒有上半年那樣暴利了,但養豬的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現在一頭生豬基本上可以賺1000-1500元。還有靠賣水起家的農夫山泉老總鍾睒睒(身價3848億),曾一度在中國首富的位置。
  • 傳小米進軍眼鏡行業,或推智能眼鏡 | 邦眼
    不過不少網友表示很期待小米做眼鏡,成為這一暴利行業的新變量。眼鏡行業真暴利嗎?據保守估算,到2020年我國近視人口接近7億人,龐大的需求也刺激了中國眼鏡行業的野蠻生長。有業界人士稱,眼鏡真實的市場規模已超過千億。
  • 全國愛眼日:近視人口已超6億,教育減負增效迫在眉睫!
    近年來,我國近視人口迅猛增長,令人觸目驚心。據國家衛健委報告顯示,我國近視人口已超過6億,高居世界榜首,其中全國青少年整體近視率為53.6%,初中生為 71.6%,高中生更高達81.0%,近視問題已經逐漸成為民族問題。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國近視率這麼高呢?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嗎?
  • 眼鏡市場有多暴利?動輒上千的鏡片,成本價只有十元不到!
    一方面,我當然知道眼鏡的好壞關乎眼睛的健康,另一方面動輒四位數的商品,也著實讓人吃不消。很多人應該都有類似的疑惑——眼鏡憑啥賣這麼貴?今天西門君就帶各位好好分析一下。先說個背景,目前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近6億。
  • 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中國7億近視人8成被騙,揭秘眼鏡業的3大坑
    隨著電子產品普及,現代人使用手機、電腦的頻率越來越高,再加上用眼並不注意,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的同時並不會注意控制眼距,所以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因此而近視了。其中,學生佔據的比例是最大的,不僅玩手機、電腦比較多,在看書的時候同樣也不懂得控制眼距,時間久了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近視。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現階段中國近視的人口達到了7億,佔總人口數量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