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裝置、視頻影像、油畫……一場融合多種藝術形式的「黃君輝:日常之境」藝術展日前在石家莊美術館開幕,《紙上談兵》《忒修斯之船》《無花之境》和《迷》等四組當代藝術作品亮相,吸引了不少觀展者。
本次展覽由河北經貿大學主辦,河北美術研究所、河北當代藝術文獻庫等單位支持。黃君輝現為河北經貿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此次展覽也是他的第六次個人藝術展,展出的作品是他近一個時期藝術思考的成果體現,通過尋常材料敘述出藝術家深入的觀念思考,雕塑、裝置、視頻影像、架上繪畫四部分作品,在空間呈現上給觀眾以空靈之感。
進入展廳,一個長6米、寬2米、高1.2米的船體映入眼帘。據悉,這個名為《忒修斯之船》裝置作品,是用約兩萬個廢棄的織布梭子拼裝而成。這些織布梭子都是黃君輝從本地棉紡廠收集來的,近二十年來他陸續收藏了十萬多個織布梭子,並常以其為創作媒材,這也成為他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紙上談兵》是一件集視頻、雕塑和裝置於一體的藝術,是其邀請幾十位大中小學生將廢舊紙張撕碎、浸泡,用碎紙漿重新塑造而成,耗時兩個月,塑造過程亦是作品的一部分。作品初衷源於黃君輝多年的教學生涯,帶給學生們藝術創作體驗的同時,也融入了他多年來對教育的一些思考。架上繪畫作品《無花之境》色彩濃烈而張揚,花朵的飛逸之姿態似乎從畫布上噴薄而出,引導觀眾情探究作品可能傳遞的思想內涵,給人留有藝術遐想。
「這些作品充滿不可定義的特性,給了觀眾多重理解和解讀的可能性,裝置藝術、架上繪畫、視頻等成為黃君輝的整體藝術表達,每個觀眾都可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解讀點。認識的視角不同理解的結果也就不同。」展覽的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表示,黃君輝的作品在充滿悖論、荒誕中充滿了神秘感,充盈著人類情感的愛,同時又有批判性的藝術表達。這也是這個時代可能產生的,值得大家真的「觀看」的藝術之一。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1月6日,免費對公眾開放。
(燕都融媒體記者 康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