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陝西省文物局與渭南市人民政府將在渭南市博物館聯合舉辦陝西省2019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系列活動。
其中,何柳生美術作品及版畫製作工藝作為本次系列活動之一在渭南市博物館西一樓展廳展示。
在展覽期間,82歲的何柳生先生將面對面、手把手地給青少年學生傳授版畫製作技藝,使版畫這一具有千年的中國傳統技藝得到傳承與弘揚。
展出部分作品: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的繪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近現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輸入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才稱之為國畫。國畫按其使用的材料和表現方法,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按其題材又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
部分展出作品名稱:西嶽華山、中國著名老畫家閻爽飛先生、渭南著名攝影家侯福元先生、渭南著名老書法家馬樹友先生。
版畫是指用刀子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版、石版、銅版、鋅版、瓷版、紙版、絲網、石膏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是用版作媒介的一種藝術創作。版畫經歷了從複製到創作兩個發展階段。早期的版畫只是為了印刷和出版而製作,有畫者、刻者和印者的分工,刻者僅是按照畫者的畫稿刻版,故稱為複製版畫。後來版畫在藝術界中贏得了獨立的地位,畫、刻、印等幾道工序都由版畫家一人完成,這樣版畫家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創作,故稱為創作版畫。中國的複製木刻版畫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展出部分作品名稱:舒心(木刻)、狗媽媽和它的十個狗娃、富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渭南鼓樓、華山西峰、華山西嶽廟韓城司馬遷祠、澄城縣樂樓。
藏書票是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帶有藏書者姓名的小版畫,被譽為「版畫珍珠」「紙上寶石」。
展出部分作品名稱:西安古城牆四門四季藏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