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國際合作局 屈代兵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但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我們的工作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全黨全國人民正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發起衝鋒。在這種形勢下,為何要專門強調「鬥爭」?是否僅僅是因為國際國內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重要講話,要追根溯源、融會貫通,才能準確領會、有效貫徹。
鬥爭是個中性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但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鬥爭有著特殊重要的含義。我們黨就是在鬥爭中發展壯大的,鬥爭精神是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政治品質。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是從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抵禦外敵入侵、反抗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的艱苦卓絕鬥爭中產生的偉大人物」,「毛澤東同志表現出一個偉大革命領袖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於開拓的非凡魄力、爐火純青的鬥爭藝術、傑出高超的領導才能」。毛澤東同志「爐火純青的鬥爭藝術」,正是在長期的鬥爭實踐中磨鍊出來的。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論聯合政府》中,把我們黨誕生以來經歷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稱為三次「偉大鬥爭」。1962年,毛澤東同志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作出重要判斷:「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同過去時代的鬥爭形式有著許多不同特點的偉大的鬥爭。」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提到鬥爭,比較多的是軍事鬥爭和反腐敗鬥爭,強調要不斷拓展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要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黨的十八大政治報告作出一個重要論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這句話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起草十八大報告時主張寫進去的,與毛澤東同志1962年作出的重要判斷一脈相承,具有很深的政治內涵。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偉大鬥爭」作出深刻闡述。他指出,各種敵對勢力絕不會讓我們順順利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鄭重提醒全黨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一個原因,這場鬥爭既包括硬實力的鬥爭,也包括軟實力的較量。他還指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面,是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在深入總結歷史和實踐基礎上,作出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創新,首次將「四個偉大」作為一個完整體系提出,指出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要求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鬥爭新勝利。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回顧我們黨近百年的歷史,從建黨初期的武裝鬥爭,到新時代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體現的是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基本經驗和理論品質。我們黨領導的偉大鬥爭,不僅包括政治上、軍事上的鬥爭,也包括經濟上、文化上的鬥爭。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偉大復興也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去年以來發生的中美貿易摩擦,今年以來發生的暴力亂港事件,充分證明了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政治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發表重要講話,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部署,是對如何進行偉大鬥爭的深刻闡釋。結合當下的國際國內形勢更是恰逢其時,對於全黨全國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反腐敗事關黨的生死存亡,是一場嚴肅重大的政治鬥爭。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是遏制腐敗蔓延的重要一環,是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鬥爭的特殊領域,尤其需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鬥爭,從來都是奔著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去的。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正是總書記回應人民群眾期盼,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追逃追贓本身就是世界性難題,但我們黨迎難而上、直面矛盾、敢於鬥爭,把難題變成了成績、把短板變成了旗幟,為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提供了有力支撐。追逃追贓要堅持不懈抓下去,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裡,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總書記強調,鬥爭是一門藝術,要善於鬥爭,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腐敗分子攜款外逃,人民群眾深惡痛絕。追逃追贓既要算經濟帳,又要算政治帳。外逃人員必須回國接受法律的制裁,腐敗分子捲走的贓款,必須如數追回、還給人民,這樣才能給人民一個交代。對於那些主動回國投案且積極退贓的,要依法予以寬大處理。總書記強調,要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鬥爭策略。追逃追贓涉及政治、外交、法律等方方面面,必須因國施策、因案施策,有的以政策感召勸返為主,有的以法律手段打壓為主,綜合運用引渡、遣返、境外緝捕、異地追訴等各種方式,促使外逃人員歸案。總書記強調,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鬥爭中爭取團結,在鬥爭中謀求合作,在鬥爭中爭取共贏。追逃追贓工作佔據了國際道義和法律制高點,我們要深化多邊雙邊國際合作,促使外逃人員集中的重點國家拒做腐敗分子「避風港」,健全雙邊執法合作機制,推動構建國際反腐新秩序,為追逃追贓工作爭取最廣泛的國際支持。
[ 責編:鄭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