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青年作家王憶的首部長篇小說《冬日焰火》分享會,在南京市鼓樓區魯迅讀書處·嚶鳴文學館舉行。分享會上,王憶向社會各界人士分享了自己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冬日焰火》和她本人的勵志故事。
「冬天的冰雪總是難逃命運的較量,那又能怎樣呢?冰雪遲早都會融化,堅強而喜悅的焰火,最終將在寒冷中溫暖綻放。」王憶的小說字裡行間透露著溫暖的光芒,這背後蘊藏的卻是她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
十五萬字的《冬日焰火》是王憶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自傳體小說。書中主人公小冬以王憶為原型,講述了她的童年故事,以及一個蘇北家庭在時代變遷下從苦難中收穫的感動。小冬因出生時帶來的先天不足令人同情,但小冬家人和朋友們的關愛令人感受到一種別樣溫情,小冬不屈服命運的安排,自強不息的精神更是令讀者感動。
在活動現場,王憶大方向讀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冬日焰火》這本書的誕生過程。出生於1989年的王憶天生小腦癱瘓,雙手變形,也幾乎沒有正常說話的能力。父母經年累月地帶著她求醫問藥,過程曲折艱難。然而,這場「命運的判決」並沒有限制她對未來的嚮往。文學,讓她推開了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因為無法正常上學,17歲以前的王憶,在父母和老師的共同幫助下,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又進一步自學了大量的文學知識。這樣一位飽經風霜的女孩,掙脫出身體的桎梏,用一根手指寫作十餘年,陸續出版散文集《輪椅上的青春》《在輪椅上奔跑》,詩集《愛,不能等》《等待春天》《愛,無止息》《在寂靜裡逆生長》等,總發行字數超100萬字。
王憶雖然身有殘疾,但她的作品中呈現出的精神是完美的、健康的、向上的。在她的作品中,我們能看見一個熱愛生活的姑娘用靈魂守望生命的無限可能,看見她文字自愈下的一段文化苦旅。僅用一根手指敲擊鍵盤,是她異常艱難的寫作方式。但是,優秀的靈魂無殘疾,坐在輪椅上的王憶依然奔跑追夢。
談及這部《冬日焰火》的立意,王憶表示,自己試圖通過《冬日焰火》,表現出生以來體驗過的苦痛與歡欣,表現自己作為一個輪椅生存者對社會和人生的感悟。「我之所以想把我的童年寫成小說,變成一本可讀的故事,事實上我的童年和生活並不是只有苦難不幸,同時也有幸運和幸福,即便生命有殘缺,但命運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王憶說道。
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為《冬日焰火》作序,她感慨不幸的王憶又是幸運的,因為王憶內心有一樣美好的東西,那就是文學,相信有文學在,王憶的笑容會一直燦爛。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也盛讚她是「不倒的生命之樹」。
這幾年王憶陸續獲得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鼓勵,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協籤約作家,獲「江蘇好青年」「南京自強模範」「南京市百名優秀文化人才」「2019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等榮譽稱號。《冬日焰火》一書也獲得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中國殘聯主席、著名作家張海迪等名家的推薦,併入選「2020中國出版協會兒童閱讀好書榜——生命教育主題」圖書。
據悉,喜愛參加文學沙龍的王憶於今年7月末申辦了自己的文學工作室,本次活動為「王憶文學工作室」成立以來舉辦的首場文學品讀會,日後該工作室將繼續開展讀書分享、詩歌欣賞、文學創作等活動。未來,王憶將在南京這座世界「文學之都」繼續用鍵盤敲擊著絢麗的文學焰火,用細膩的筆墨給予讀者溫暖的力量。(陳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