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示
微信上遇到一個「大老闆」,本以為承建一座廠房會大賺一筆,誰知,生意沒做成,反而落入「大老闆」設下的詐賭騙局,台州黃巖、臨海、三門等地的11名包工頭先後上當受騙,分18次被騙走22萬元。
當事人發現騙子
2014年9月19日下午,台州黃巖男子陳乙接到一個朋友打來的電話,稱有五個寧波人正在尋找建造廠房的包工頭,他準備到椒江一家咖啡店與他們面談。
「寧波人、廠房建設承包、咖啡店面談……」這不是自己急著要找的騙子嗎?陳乙一邊要求朋友先穩住這夥人,一邊向黃巖區公安分局城西派出所報警。
隨後,陳乙與朋友等人一起趕到椒江,找到這家咖啡店時,發現只有一名男子在店內等候。陳乙一看,此人正是騙了自己一萬餘元的寧波人「吳老闆」。緊接著,民警趕到了這家咖啡店,將這名自稱是「吳老闆」的嫌疑人帶上了警車。
「吳老闆」吳某,今年49歲,寧波鎮海人。面對民警的審查,吳某拒不承認自己有過詐騙行為。
民警通過外圍調查,很快掌握了另外四個人的身份信息,這四人均是寧波人,分別名叫林某(女)、楊某、陳甲(女)、顧某,其中林某系吳某的妻子。經進一步偵查,民警獲取了大量涉案證據,基本確定了這夥人員系一個詐騙團夥。
打麻將十分鐘輸掉一萬元
2014年9月19日下午,在黃巖城西派出所,當事人陳乙向民警訴說了他的被騙經過。
2014年8月下旬的一天,他接到一個朋友打來的電話,說在微信聊天時得到一個信息,有人要建造廠房,正在尋找承包人,問他有無興趣,還把對方的手機號給了他。
從事建築行業的陳乙覺得約談一下無妨。數天後,陳乙打電話聯繫對方,對方說自己正好第二天從寧波來黃巖,並約好第二天在黃巖城區一家酒店見面。
第二天中午11時,陳乙與朋友兩人一起準時來到酒店,對方三男兩女已在酒店等候了。對方中的一個自稱是「吳老闆」,年齡50歲左右,說自己在黃巖高橋買了一塊20畝的地,準備建一個模具廠,並樂意將廠房建設工程承包給陳乙。
對方中的另一個男子自稱是公司總經理,還拿出一沓廠房圖紙給陳乙看。同時,「吳老闆」還把自己的手機號報給了陳乙。
談話間,「吳老闆」還聊起自己平時很喜歡打麻將的愛好。陳乙隨口附和道:「打麻將嘛,我們也都會點。」接著,「吳老闆」就提出中飯後要與陳乙一起打麻將,陳乙不好推託。
雙方七個人一起在這家酒店吃中飯,這頓飯錢自然也是陳乙付了。飯後,大家一起來到酒店棋牌室。陳乙、「吳老闆」、還有對方兩個女人開始打麻將。
開牌前,陳乙與「吳老闆」說好只是小搞搞,可沒打幾輪,陳乙兜裡的1000元現金就輸光了。
陳乙身上沒錢了,就把自己的銀行卡拿給一起來的朋友,讓其幫忙取一萬元錢過來。還沒到十分鐘,一萬元錢是取來了,可是陳乙已經稀裡糊塗地輸了近萬元。陳乙見自己錢輸得飛快,便匆匆結束了打麻將。
隔天,陳乙打「吳老闆」電話,卻怎麼也打不通,之後一直聯繫不上,這才知自己被騙了。
四名涉案同夥落網,包工頭領回被騙款
黃巖城西派出所組織警力,對涉案在逃嫌疑人有可能藏身落腳的地方展開全方位追捕。
2014年9月20日,民警獲取信息,將入住黃巖城郊一家酒店的林某、陳甲兩名女性嫌疑人抓獲。2014年9月25日,民警在黃巖城區一出租房內將楊某抓獲。
經審查,已到案的嫌疑人吳某、林某、陳甲、楊某分別交代了合夥詐騙作案的事實。2014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吳某等人涉嫌詐騙作案18起,先後共騙得11名包工頭的現金22萬元,而且每一起詐騙手段如出一轍:這夥人在微信上亂加群友聊天,以廠房建設承包給當事人為幌子,隨後約當事人面談,提供廠房假圖紙,並一起吃飯,飯後又要求與當事人一起打麻將,在搓麻將過程中,他們一方三人通過事先準備好的麻將詐賭「麻推車」口令,也就是通過暗語相互利用致使當事人快速輸錢。
2014年11月25日,民警在蹲點守候三天後,顧某在北侖一租房內落網。
到2014年12月30日,黃巖警方已先後對此案涉嫌詐騙的五名嫌疑人分別依法移送起訴。
11名被騙的當事人都是房屋建築的包工頭,除黃巖本地人外,還有臨海、三門的。在偵破這一詐騙系列案的同時,黃巖城西派出所全力做好追贓工作,使11名包工頭被騙的22萬元全部追回。
2014年12月17日下午,11名當事人來到黃巖城西派出所,從主辦此案民警陳堯祥手中領回了各自的被騙款。其中,一名當事人領回了6.5萬元,是被騙現金最多者。民警收到了四名當事人送上的四面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