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多元類型片,從不同維度來補足類型內容的缺失。
文/七月
時隔五年。
安妮·海瑟薇與馬修·麥康納的初次合作在2014年賀歲檔,彼時國產賀歲喜劇還佔有霸主地位,以中小體量一舉拿下了7.55億票房的《星際穿越》立馬成為了當年的現象級影片。
但這幾年,賀歲檔的整個檔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已經進入戰火的2019年賀歲檔,雖然有超60部影片扎堆,但整體偏文藝的檔期屬性,還是讓整個大盤有著不小的風險。而隨著《星戰9》《勇敢者遊戲2》《星際探索》等進口片的陸續定檔,讓整個檔期的競爭屬性迅速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賀歲檔的」下半場」,進口片的競爭力顯然有所增強。安妮·海瑟薇和馬修·馬康納五年後再度聯手進入賀歲的的《驚濤迷局》近日也宣布定檔12月20日,這部懸疑犯罪片能否在整個賀歲檔下半場完成突圍,同樣值得期待。
1
類型
差異化。
縱觀今年賀歲檔的超過60部定檔影片,看起來類型極為豐富。動作、科幻、愛情、冒險、災難一應俱全,但其實已經有了明顯的代表性——文藝屬性較重。因此,今年賀歲檔影片的整體體量並不算大。而在進口片方面,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頭部大製作;類似去年《海王》《毒液》的頭部好萊塢大片的輸出也略顯「無力」。
這意味著,賀歲檔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某種程度上60多部電影站在一個更加公平的「起跑線」,口碑突出的電影更容易在市場搶佔先機。
對於剛剛定檔的《驚濤迷局》來說,作為一部懸疑科幻犯罪片,其本身最大的優勢便在於「懸疑+犯罪+科幻」的類型擁有的差異化。
無論是國產片還是進口片,今年賀歲檔其實也有著不少「懸疑+犯罪」的影片出現,比如《利刃出鞘》《南方車站的聚會》《吹哨人》等。但不難發現,這些「懸疑+犯罪」的影片大多集中在賀歲檔的上半場,剩下幾部影片似乎還沒有較高的關注度。
這對於定檔於12月20日的《驚濤迷局》來說,無疑是件好事:同類型影片在賀歲檔上半場的廝殺戰火併不會過多延長到下半場,《驚濤迷局》在賀歲檔下半場多了一些市場競爭力,以及殺出重圍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在懸疑犯罪色彩豐富的背景中,《驚濤迷局》還融入了一定的科幻元素。這也明顯與其他「懸疑+犯罪」的影片產生了差異性,具有了獨特的類型競爭力。
所以,作為唯一一部好萊塢懸疑科幻犯罪片,《驚濤迷局》本身的類型獨特性正是影片的類型優勢,可以從不同維度來補足內容供應的缺失,從而滿足觀眾的類型剛需。
2
口碑
高口碑+現實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近幾年的電影市場裡,口碑對於票房的驅動作用,已然讓市場環境發生了明確改變,越來越多滿足觀眾內容需求的優質內容開始在市場擁有一席之地。
尤其是近幾個月進口片連連在內地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一些被寄予厚望的好萊塢大片也沒有取得預期成績,這說明觀眾對於好萊塢電影的「口碑要求」也在增強。單純的IP和商業元素,已經不足以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搶佔空間。
從《驚濤迷局》在國外的上映情況來看,關於劇情內容腦洞大開以及演員演技在線的好評不在少數:比如,「(影片)讓你一直去思考到底是真是假」、「演員卡司很給力」、「影片有著獨特的、不同的故事內容」等評論十分常見,尤其是與傳統懸疑犯罪影片不同的各種升級更是令不少觀眾「享受並喜愛」。
因此,藉助不錯的海外口碑影響力,《驚濤迷局》想必會更容易打通國內較穩定的懸疑元素影片受眾,並通過釋放口碑去引導更多觀眾入場。
同時,《驚濤迷局》的預告片、海報也透露出來影片更優質的電影質感。在口碑優勢作為支撐的背後,從某種程度上這也將是《驚濤迷局》穿透觀眾的優勢之一。
在內容設定上,電影很巧妙的進行了「創新」,將虛擬與現實相連接,極大程度上避免與今年同類型影片相似的故事設定,給觀眾帶來審美疲勞。
在海報上,像是用血寫著「寧靜」的紙船被巨大的魚鉤從中穿透,鉤尖清晰可見的血跡,主角嚴肅迷茫的神情,一句「願者上鉤」,都呈現出影片較為強烈的懸疑氛圍、犯罪元素,也在吸引這類影片愛好者關注這個「迷局」。
而在曝光的預告片中,一直強調「願者上鉤」、「這關於誘惑,凡事都有是非」。這意味著,電影本身並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犯罪故事,整個故事內容的懸疑感也必然會更加強烈。更重要的是在價值觀的傳遞上,影片建立在克服誘惑、明辨是非從而得到成長的基礎上,有著更深層次的「現實表達」。
其次,《驚濤迷局》在懸疑犯罪色彩的包裝下隱含了家暴、父愛缺失等諸多極具敏感性的社會話題,恰好與當下國內社會的熱點事件不謀而合,更容易與現實中普通人的情感和人性進行觸碰從而實現共鳴。
因此,《驚濤迷局》的影片內容在照應了現實社會問題引發大眾廣泛討論的同時,也實現了對影片內涵的一個升華。
3
市場
「激活」下沉市場。
今年賀歲檔雖然擠入了《星戰大戰9》,但實際上這一「巨無霸」的威力可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足。《星球大戰8》在2018年的1月5日登陸內地,但最終票房成績僅為2.67億,這與自身的體量相比,相差極大。
縱觀這幾年的內地電影市場,觀眾其實對於超長系列片帶來的「文化門檻」一直難以跨越。參考「星球大戰」系列在國內市場票房表現的跌宕起伏不難發現,「星球大戰」系列IP過於複雜的內容給予了觀眾不小的觀影門檻,這也導致《星球大戰9》在國內市場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市場限制。
因此,今年賀歲檔好萊塢影片中的超長IP並沒有那麼「可怕」,似乎並不具有能夠「通吃」市場的優勢。
同時,拋開這個表面駭人的「星球大戰」系列IP,剩下的好萊塢影片基本上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頭部大製作,互相之間其實並不存在很大的體量差異。這個時候,卡司陣容對於影片在內地市場持續帶動觀眾入場的作用力就顯得極為重要。
毫不懷疑的是,觀眾熟悉的、有實力和口碑的卡司陣容對於影片在內地市場的票房號召力一直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從《驚濤迷局》的陣容來說,影片也的確有著這樣的潛力。
《驚濤迷局》正是由安妮·海瑟薇和馬修·麥康納兩位好萊塢實力演員繼《星際穿越》時隔5年之後迎來的第二次大銀幕合作,這也是這部影片能夠吸引國內觀眾目光的原因所在。
2014年,由海瑟薇和麥康納主演的《星際穿越》在賀歲檔拿下了7.55億票房,成為了當年的現象級大片、位居年票房總榜的第四名。藉此,兩位主演在國內市場有了相對不錯的認知度,在卡司層面有很大的市場想像空間。
再加上,這兩位主演安妮·海瑟薇與馬修·麥康納,一位是奧斯卡最佳女配、一位是奧斯卡影帝,各自出演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悲慘世界》等作品都斬獲了若干獎項和提名,都擁有足夠的實力和口碑。
此外,《驚濤迷局》本身充滿反轉的口碑故事以及較高追求的質感等的加持,都是讓其有可能在賀歲檔突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