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原來還有一段婚姻,許廣平屬於後者

2020-12-11 蘇蘇談文學

魯迅先生原來還有一段婚姻,許廣平屬於後者

魯迅先生,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那麼對於那個年代來說,這樣一位偉大的,受人追捧的巨人,卻也受到了家庭包辦婚姻的折磨。

當然受盡折磨的不止他一個,還有他的第一位妻子朱安。

在20世紀初,中國還是一個由父母主宰婚姻的年代,包辦婚姻,這種封建思想流傳了幾千年了,不是那麼容易消失的。

當時的魯迅還在日本留學,但是他的母親害怕他娶了日本女人,應該說他的母親怕自己有了個日本媳婦,便設法把魯迅騙回了家裡,讓他成親,那個新娘就是朱安。在1906年的時候,魯迅在母親的主持下和朱安完婚。

唉,這不是坑兒子嗎?你說娶了長得還可以的吧,也就算了,但是這個朱安吧,嘖嘖,實在是太難如人意了,不僅皮膚黝黑,身材嬌小,更是有著一雙三寸金蓮,給人一種發育不健全的感覺。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對於讀書人來說,妻子沒心一點知識都沒有,你這讓他如何交流,這還是包辦婚姻,可能原先魯迅和朱安都不認識,就這樣,魯迅在對朱安傷心、失望、還有一絲同情的情況下和她完婚了。不過在新婚的第四天,魯迅就和二弟周作人踏上了返回日本的旅途,繼續完成他那未完成的學業。

雖然對於魯迅來說,身處異國他鄉,但是卻對朱安沒有絲毫的思念之情,想的只有如何供養她而已。

從此以後魯迅朱安,兩人雖然有著夫妻之實,卻是毫無夫妻之事,就像兩個陌生人一樣,無愛、無恨、更沒有爭吵。

在1919年的時候,魯迅在北京買了一處院子,把母親和傳接過去住,但是和朱安還是分開住,彼此敬而遠之。

這一切在1923年到1926年結束了,當然不是離婚了,而是魯迅和許廣平之間由在、師生情誼發展到了轟轟烈烈的愛情上,在不久以後,他南下到上海和許廣平結成了眷屬。

不過因為魯迅沒有和朱安辦理離婚手續,成為了周作人夫婦的把柄,屢次言語攻擊魯迅,許廣平非法同居,還挑唆朱安去跟魯迅鬧(你們以為人家跟你一樣二?親兄弟反目成仇的例子不在少數,但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但朱安沒有理會他們,默默地照顧著周老夫人。

而魯迅每個月定時給家裡寄100塊錢,統一由朱安安排開銷,並且還給朱安本人每月10元零花錢。

要知道那時候是民國時期,一位工人一個月才幾十塊錢的工資,所以說這筆錢不小了。在1923年11月以後,因為朱安身體欠佳,所以每個月變成了15元。而且,魯迅給朱安娘家過很多接濟,並幫助朱安的弟弟朱可銘找工作等。

那麼對於朱安來說呢,內心有沒有怨恨。

這個小編不清楚,但是朱安對魯迅是挺敬佩的,她知道丈夫有才華和學問,所以內心常常有種自卑感。同樣的,她似乎對許廣平似乎也不是那麼妒忌,只是對自己沒有獲得丈夫的愛情而感到遺憾。

朱安曾說:「過去的時候,丈夫對我不好,我想就這麼一直服侍他,一切都順著他,總有一天他會愛上我的,但是我現在沒力氣再去服侍他了,他也不用我去服飾了,看來我這一輩子只好服侍娘娘了(也就是魯迅母親)。」

相信在聽到這段話的時候,不管是誰都會產生憐憫,朱安成了包辦婚姻制度祭桌上的貢品。

在魯迅去世後,許廣平繼續按照魯迅生前的楊紫繼續每個月給「家裡」打錢,而朱安也繼續盡心盡力的侍奉魯迅母親。在1943年的時候,魯迅母親去世了,但是在臨終的時候,留下遺言,讓周作人每個月給她的15元零花錢交給朱安,並叮囑朱安,不得違背,你服侍了我一聲,這點錢無論如何都要收下,朱安痛哭著答應下來。

許廣平

但是朱安在這時候年紀也大了,連她自己都無法照料了,生活越來越艱難。因此在周作人夫婦的鼓勵下,曾經一度想要賣掉魯迅先生在北京的藏書,甚至都登上了報紙。

但後來在了解到魯迅先生在世人心中崇高的地位以後,把這個念頭打消了。魯迅先生的書籍才得以保存到現在。

在1946年的時候,朱安得了心臟病,每天都氣喘,他知道自己將於不久後離開人世,對來訪的記者說道:其實周先生並不壞,我們之間沒有爭吵,各有各的生活,許先生也對我很好,她懂我,肯維持我生活,不斷寄錢過來,她是個好人。

在1947年這苦命的女人離開了人世間,享年70歲。

本文由小灰灰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對魯迅先生原配,許廣平的態度是怎麼樣的?
    魯迅的心中對生活,只有痛苦兩字。痛苦來自很多方面,祖父入獄,父親早逝,兄弟反目成仇。 這讓他難以走出來的是,和朱安的包辦婚姻。 對於愛情和婚姻,魯迅是絕望的,我先前偶一想到愛,總立刻自己慚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愛某一個人。
  • 以沫相濡亦可哀——魯迅先生與他的「害馬」妻子:許廣平
    我對魯迅先生的印象還停留在教科書,乾淨平整的短髮,嚴峻的眼神,兩撇八字鬍和一身打著補丁的灰色長衫。如果不是遇到許廣平,也許魯迅先生在感情世界裡,也是一副冷峻的模樣。那時上二年級的許廣平,目睹了魯迅在課堂上的風採,若干年後許廣平回憶第一次聽先生講課的感受時這樣寫道:「許久許久,同學們醒過來了,那是初春的和風,新從冰冷的世間吹拂著人們,陰森森中感到一絲絲暖氣……」從1925年3月11日他們開始通信,一直是許廣平以自己的勇敢和堅定打消了魯迅的種種顧忌。先生終於說「你戰勝了」,並明確表示:「我對於名譽、地位,什麼都不要,只要梟蛇鬼怪就夠了」。
  • 著名文學家魯迅,新世紀女性許廣平,一個屬於他們的故事
    直到現在,魯迅還有一張照片在後世廣為流傳,是他靠著一張石碑的照片,石碑上刻著一個「許」字,這大概是嚴肅內斂的魯迅先生,一生的少有表達自己愛意的代表了。1923年,許廣平和魯迅第一次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相遇,25歲的許廣平對魯迅這個平日裡的校園怪人非常感興趣。
  • 女作家蕭紅:魯迅先生是知己,許廣平是閨蜜
    有這樣三個男人,對於蕭紅的一生無比重要:最早拋棄蕭紅的汪恩甲,先百般溫暖後冷若冰霜的蕭軍,還有就是蕭紅的知己魯迅先生。讓蕭紅,蕭軍感到溫暖的,不僅是魯迅先生的支持,還有與魯迅夫人許廣平的情誼。許廣平印象裡蕭紅是個天真的姑娘,她不願提起經歷過的憂傷,只是一直都那麼愛笑。
  • 揭秘:為魯迅,拒絕朱安的臨終遺願,尊許廣平為先生,乃實至名歸
    經過數回合的「戰鬥」,魯迅終於還是戰敗了,他敗給了愛情,他和許廣平相愛了。1925年10月,魯迅放下了所有包袱,告訴許廣平,也是告訴自己──「我可以愛」。但是當時魯迅還是很複雜的。名義上,他還得保持原來的婚姻。這就意味著,不能和許廣平結婚!
  • 魯迅先生人生中八個女人,與兩個女人的師生情愫,許廣平與許羨蘇
    許羨蘇女士,魯迅先生的高徒,現代著名作家許欽文的親妹妹,魯迅先生親弟弟周建人的學生。雖然許羨蘇與魯迅是師生關係,可有一段時間許羨蘇女士和魯迅先生的關係甚是親密。許羨蘇曾連續十幾天衣不解帶的悉心照顧生病魯迅先生。魯迅先生也專門為她寫了《頭髮的故事》等文章。魯迅先生給許羨林的書信多達200餘封,可見魯迅先生對許羨林的感情絕非一般。
  • 魯迅戀愛時把許廣平稱作「害馬」,他的幽默可見一斑
    魯迅(1881年——1936年)先生給讀者的印象是古板、不苟言笑,然而,面對愛情時,他也會一改往日的風貌。 1923年12月,魯迅應邀到北京女師大任教,教授國文。女師大有一個叫許廣平(1898年——1968年)的學生給魯迅留下深刻印象。
  • 魯迅去世後,許廣平公開表示,自己和魯迅只是「同居」女友
    我們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一直到今天的語文課本中,都還有魯迅先生的文章,那個時候,我們只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有才才華的人,值得我們好好地去學習,但是關於他其他的方面,我們一無所知。這兩個平行世界的人,在魯迅母親的緣故下,有了交集,魯迅先生的母親在沒有徵得他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去朱家提前了,雙方父母做好了決定,這個決定,直接決定了朱安的命運,對於魯迅先生來說,於朱安的婚姻,是不幸的。
  • 魯迅寫給許廣平的情書,從矜持的「廣平兄」到親暱的「小刺蝟」
    但就是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老師,每次張口都能將學生們給震懾住,許廣平從未接觸過這樣一個學識淵博的老師,也從未了解過,原來世上還有這樣的文字。女學生們調笑著說魯迅是&34;,魯迅也不惱,繼續畫龍點睛在課堂上摻雜著些許幽默的機靈,逗得課堂上這群矜持的姑娘哈哈大笑。
  • 魯迅和許廣平,一生只愛一人,一生只和一人有肌膚之親
    嚴格說來,魯迅和許廣平並不是夫妻,魯迅名義上的妻子只有一個,那就是朱安,然而魯迅和朱安的婚姻是有名無實的,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魯迅都如同一個苦行僧一般過著禁慾般的生活,打算「陪著做一世犧牲,完結了四千年的舊帳」,直到遇到許廣平。
  • 蕭紅與魯迅聊天頻繁,致使許廣平不快,許廣平又是如何對待魯迅?
    回憶蕭紅蕭紅離世之後,生前好友許廣平曾在一篇追憶 蕭紅的文章中說:"在魯迅先生病重時,蕭紅每天都到周家去,一呆就是很長時間。"許廣平不滿魯迅先生病重期間還要分出精力與蕭紅聊天。當先生體力不支的時候還會喚許廣平來陪伴蕭紅。
  • 魯迅與許廣平的十年之戀:超越世俗的戀愛
    1923年秋天,魯迅應好友許壽裳之邀,到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講課,遇到了人生中的一段感情,對方正是許廣平。許廣平,近代廣州第一家族許拜庭的後人,自幼性格叛逆。她不願纏足,她拒不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北上求學的日子,她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導師、戰友、伴侶——魯迅先生。1925年,還在學校讀書的許廣平給魯迅寫了第一封信,魯迅回了第一封信。此後一來一往,他們之間的信件愈發頻發,他們的感情一步步加深、變化。1925年6月底的端午節,魯迅請許廣平等6個學生來家裡吃飯。
  •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孤獨一生,去世想埋在魯迅旁邊,卻被許廣平拒絕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孤獨一生,去世想要埋在魯迅旁邊,卻被許廣平拒絕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辭世,享年55歲,伴隨著魯迅的離世,他的原配妻子朱安以及許廣平的生活也都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魯迅留有一定的積蓄,但是這些也只是能夠維持許廣平和兒子一段時間,並不是長久之計,好在魯迅還留下了大量的作品,有魯迅的作品版權,他們的生計倒是不會發愁,但是許廣平雖然和魯迅一起生活多年,而且又有一子,可是在法律上他們並不屬於合法婚姻,只能算得上是同居關係,因此魯迅的作品版權理所當然的也就歸了原配妻子朱安。
  • 魯迅自稱「小白象」,叫許廣平「小刺蝟」,這才是甜甜的愛情啊
    最近讀書,偶然看到魯迅和許廣平的書信往來,從中窺見他們的愛情,沒想到,一向嚴肅的魯迅先生談起戀愛來,也太甜蜜了。眾所周知,在許廣平之前,魯迅有一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配妻子,朱安,魯迅與朱安之間,沒有愛情,這讓魯迅一段時間內很是懊惱。
  • 魯迅與朱安,許廣平,的生活糾結
    魯迅先生一用過幾十個筆名,應該是為逃避當時舊社會的迫害和不引起很多必要麻煩,「魯迅」筆名第一次使用是他寫《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後來「魯迅」成了他使用最多的筆多,也成了他的大名。魯迅,曾經是一名醫生,曾留學日本仙臺醫科專門學校(肄業)。「魯迅先生」生子亂世,晚清政府腐敗無能,在清朝「雍乾」時期為不讓西方鴉片等原因進入中國。
  • 魯迅愛情中的軟弱,傳統與新潮的碰撞,成就了魯迅先生的文學
    最能體現他傳統的一點就在於,對於母親的包辦婚姻,一向毫不妥協,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先生難得的妥協了。在古時候的中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天經地義的,哪怕他再不喜歡母親給他安排的結婚對象,為了孝順,也不得不答應迎娶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的女子朱安。但是魯迅先生就是魯迅先生,骨子裡的不妥協因素讓他能夠娶自己的原配,卻沒有辦法和她朝夕相處。
  • 世人只關注許廣平和魯迅的愛情,但真實的許廣平,你了解多少?
    她就是許廣平,這個讓魯迅先生寫下:「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相知」詩句的女子。思想先進的許廣平經常向思想成熟的老師魯迅寫信求教一些學生運動的事宜。在此之後,先進思想也愈發成熟的許廣平擔任了學生會總幹事,成為了學生運動中的骨幹成員。並與魯迅先生文章中提到的劉和珍君曾並肩作戰,對抗批判段祺瑞政府的黑暗罪行。
  • 魯迅去世後,朱安為何選擇登報售賣魯迅藏書?許廣平斷了匯款
    魯迅先生也是如此。別誤會,魯迅先生沒有休妻,甚至用一生,供養了這個有名無份的髮妻。魯迅先生和許廣平女士的愛情,很多人都知道。他們的《兩地書》,至今擺放在書店的書架上。很少有人知道,兩人實際上,沒有結婚。魯迅先生一輩子沒有休棄的髮妻——朱安。
  • 看了魯迅和許廣平的情書才知道,原來魯迅是一個「禁慾系」大叔
    他的思慮中留給兒女情長的部分實在太少,以致於人們需要拿著放大鏡,才可以在他和愛人的書信集《兩地書》裡發現一丁點溫柔的齁甜,他就是魯迅。《兩地書》收編了魯迅和許廣平在1925年到1929年之間往來的書信。五年間,記載了許廣平從一個學生到妻子、母親身份的轉變過程。
  • 許廣平:一朵火紅的木棉花,走進魯迅靈魂深處的奇女子
    擔任了一段時間的小學教師後,許廣平覺得自己的學問還是不夠用,便決心繼續深造。1922年,她又考入了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來到北京讀書。儘管許廣平早就聽說過魯迅,也讀過他的小說,但百聞不如一見,聽了魯迅的幾次課後 ,許廣平很快就被先生的獨特魅力徵服了。後來,每次魯迅的課,許廣平總是早早地來到教室,搶到第一排的座位,靜候先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