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原來還有一段婚姻,許廣平屬於後者
魯迅先生,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那麼對於那個年代來說,這樣一位偉大的,受人追捧的巨人,卻也受到了家庭包辦婚姻的折磨。
當然受盡折磨的不止他一個,還有他的第一位妻子朱安。
在20世紀初,中國還是一個由父母主宰婚姻的年代,包辦婚姻,這種封建思想流傳了幾千年了,不是那麼容易消失的。
當時的魯迅還在日本留學,但是他的母親害怕他娶了日本女人,應該說他的母親怕自己有了個日本媳婦,便設法把魯迅騙回了家裡,讓他成親,那個新娘就是朱安。在1906年的時候,魯迅在母親的主持下和朱安完婚。
唉,這不是坑兒子嗎?你說娶了長得還可以的吧,也就算了,但是這個朱安吧,嘖嘖,實在是太難如人意了,不僅皮膚黝黑,身材嬌小,更是有著一雙三寸金蓮,給人一種發育不健全的感覺。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對於讀書人來說,妻子沒心一點知識都沒有,你這讓他如何交流,這還是包辦婚姻,可能原先魯迅和朱安都不認識,就這樣,魯迅在對朱安傷心、失望、還有一絲同情的情況下和她完婚了。不過在新婚的第四天,魯迅就和二弟周作人踏上了返回日本的旅途,繼續完成他那未完成的學業。
雖然對於魯迅來說,身處異國他鄉,但是卻對朱安沒有絲毫的思念之情,想的只有如何供養她而已。
從此以後魯迅朱安,兩人雖然有著夫妻之實,卻是毫無夫妻之事,就像兩個陌生人一樣,無愛、無恨、更沒有爭吵。
在1919年的時候,魯迅在北京買了一處院子,把母親和傳接過去住,但是和朱安還是分開住,彼此敬而遠之。
這一切在1923年到1926年結束了,當然不是離婚了,而是魯迅和許廣平之間由在、師生情誼發展到了轟轟烈烈的愛情上,在不久以後,他南下到上海和許廣平結成了眷屬。
不過因為魯迅沒有和朱安辦理離婚手續,成為了周作人夫婦的把柄,屢次言語攻擊魯迅,許廣平非法同居,還挑唆朱安去跟魯迅鬧(你們以為人家跟你一樣二?親兄弟反目成仇的例子不在少數,但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但朱安沒有理會他們,默默地照顧著周老夫人。
而魯迅每個月定時給家裡寄100塊錢,統一由朱安安排開銷,並且還給朱安本人每月10元零花錢。
要知道那時候是民國時期,一位工人一個月才幾十塊錢的工資,所以說這筆錢不小了。在1923年11月以後,因為朱安身體欠佳,所以每個月變成了15元。而且,魯迅給朱安娘家過很多接濟,並幫助朱安的弟弟朱可銘找工作等。
那麼對於朱安來說呢,內心有沒有怨恨。
這個小編不清楚,但是朱安對魯迅是挺敬佩的,她知道丈夫有才華和學問,所以內心常常有種自卑感。同樣的,她似乎對許廣平似乎也不是那麼妒忌,只是對自己沒有獲得丈夫的愛情而感到遺憾。
朱安曾說:「過去的時候,丈夫對我不好,我想就這麼一直服侍他,一切都順著他,總有一天他會愛上我的,但是我現在沒力氣再去服侍他了,他也不用我去服飾了,看來我這一輩子只好服侍娘娘了(也就是魯迅母親)。」
相信在聽到這段話的時候,不管是誰都會產生憐憫,朱安成了包辦婚姻制度祭桌上的貢品。
在魯迅去世後,許廣平繼續按照魯迅生前的楊紫繼續每個月給「家裡」打錢,而朱安也繼續盡心盡力的侍奉魯迅母親。在1943年的時候,魯迅母親去世了,但是在臨終的時候,留下遺言,讓周作人每個月給她的15元零花錢交給朱安,並叮囑朱安,不得違背,你服侍了我一聲,這點錢無論如何都要收下,朱安痛哭著答應下來。
但是朱安在這時候年紀也大了,連她自己都無法照料了,生活越來越艱難。因此在周作人夫婦的鼓勵下,曾經一度想要賣掉魯迅先生在北京的藏書,甚至都登上了報紙。
但後來在了解到魯迅先生在世人心中崇高的地位以後,把這個念頭打消了。魯迅先生的書籍才得以保存到現在。
在1946年的時候,朱安得了心臟病,每天都氣喘,他知道自己將於不久後離開人世,對來訪的記者說道:其實周先生並不壞,我們之間沒有爭吵,各有各的生活,許先生也對我很好,她懂我,肯維持我生活,不斷寄錢過來,她是個好人。
在1947年這苦命的女人離開了人世間,享年70歲。
本文由小灰灰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