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豬變窮,狗變富」,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告誡不得不佩服

2021-01-10 韋冬說歷史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留下了無數的文化和瑰寶,俗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來自於勞動人民的智慧經驗總結,因此俗語也是我們在生活中運用最為廣泛的。

俗語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內容貼近人們的生活,語言簡單,而且蘊含著人生的智慧和哲理,都說話糙理不糙,俗語就是用淳樸的語言來講述老百姓身邊的故事,頗具趣味性,俗語包括的內容也很多,大多都是和老百姓周圍發生的事情有關,其中有關家畜的俗語也不少。

在農村有一句俗語叫,「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這句俗語聽起來十分有意思,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豬來窮

從字面的意思是說豬進到自己家裡,就會變得很貧窮,其實這句話仔細想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提到豬,咱們都知道豬的特性是好吃懶做,認死理,不撞南牆不回頭,意思是豬又懶又笨,潛在的意思是說誰家裡面要是有一個像豬一樣的人,整天好吃懶做,無所事事,就算是家裡面再有錢,最後也會變窮,所以農村不喜歡誰家的豬跑到自己家裡來。

狗來富

莊戶人家所養的狗都非常忠誠,平時吃的東西也不挑剔,但它卻能擔負起看家護院的職責,並且有的狗還非常有靈性,在關鍵時刻還能保護家裡的財產以及主人的安全,並且狗非常喜歡一個家庭的和睦氣氛。

因此,這時候你家突然來了一隻狗,那就說明你家裡的人都非常和睦、幸福,而且你在事業上也會進展得非常順利,日子會越過越好,家裡也會越來越有錢。

貓來開當鋪

很多的商鋪裡面,都會有一個招財貓,其實在古時候也有招財貓的,也是用於商鋪。因為在以前抓偷東西的老鼠的只有貓,所以人們就將貓看作是替自家消滅老鼠,防止錢財丟失的吉祥物,代表著招財。

那些店鋪裡,因為物品常年的擺放著,以至於老鼠的繁育也會增加,而貓自然會逐一將其清理,這樣店鋪的損失就會減少。

俗語聽起來雖然不是太科學,但只要能夠變換著思維方式,那就能夠很好地理解其中所帶來的意義。

總之對於大部分俗語我們還是要辯證地去理解,不能絕對的說它們在如今這個社會已經不再適用,所以應該都淘汰,那些有用、好的俗語我們還是要繼續學習並傳承下去。

看到這,俗語也就基本解釋完了,朋友們不僅看到古人做人的原則,也感悟到大智慧吧。

學習古人的智慧,方法途徑比較明確,除了一輩輩人的口口相傳,就是從典籍中翻閱。相對於前者,後者更為系統全面,而且還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在眾多古籍中,系統全面的當屬明朝成文的《增廣賢文》。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裡的「增廣」就是《增廣賢文》,而「幼學」是指《幼學瓊林》。

裡面句句都是經典!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而且看完也會發現很好理解,而且獲益良多!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看格言和諺語的原因。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對於比較繁忙,但又需要及時總結的中年人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增廣賢文》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中國古代的《毒雞湯大全》和《提升口才,每日一句》,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原文,譯文,解析,完全不怕 看不懂。只需要49元,也就是2包煙錢,讓你受益終生!

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點擊圖片

相關焦點

  • 「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這句俗語有何含義呢?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俗語,是融入在我們日常生活點滴之中的習慣,一般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由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以反映人們積澱的生活經驗和願望。偶然捕獲一句很有意思的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這句話聽著就很耳熟,問題在於我們常用卻不知其意,所以它究竟有何含義呢?裡面又蘊含著怎樣的大智慧呢?一起來探究一下。豬來窮:眾所周知,平日說到豬,好聽的詞語都不多,大多都是壞話。諸如「醜、懶、髒、笨、能吃」等,其中「懶和笨」是我們平時形容豬最多的說辭吧。
  • 俗語「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早看到早受益
    有陌生人來了,狗就會叫,提醒主人。如果是壞人來了,可以把壞人嚇跑。但是,老祖宗告誡我們「餵狗別餵飽」,其實後面還有半句,更經典,飽含著做人的智慧。古人告誡我們,「飯吃七分飽,話說七分好」,這跟「餵狗別餵飽」,其實意思類似。也就是說,凡事都要留有餘地,太過了就容易出問題,比如吃得太飽容易胃脹。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老祖宗做人的智慧令人佩服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不得不佩服中國古代人們的智慧,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在保住性命的同時還能總結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俗語來供後人學習,今天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老祖宗做人的智慧。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的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聽老人講話。特別是在農村,有一些流傳了百年的老話,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愛聽。現在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只要回到家裡就會去找爺爺奶奶聊天,聽他們說一些老古的事情,當然也包括這些農村俗語。
  • 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無疑就是一些流傳至今的俗語了,其中「窮算命,富燒香」也是時常聽到的一個觀點,蘊含了隱藏的深意,在過去的時候可以說是十分超前的觀點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都很流行通過八字算命的方式去了解未知的事情,無論是遠行,婚娶,還是說對未來的命運做出預測,都是一個比較鍾愛的方法。
  • 俗語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古人對動物上門的講究
    俗語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古人對動物上門的講究在古代,人們生產力低下,很多家庭最值錢的東西可能就是一頭豬一頭牛。所以人們就很看重這些家禽家畜,隨之也就有了很多關於家禽家畜的俗語,比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今天說的這個俗語也是和家禽家畜相關的,是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這句俗語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俗語「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句話有何深意?老祖宗說的很現實
    俗語文化在我們生活中是最常見的,老人們也經常用一些俗語來教導我們。這些俗語往往都傳承了成百上千年,能夠傳承下來的俗語,都是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村裡的老人經常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我們也經常聽到生活中有人經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些俗語都是老人們用來教導我們的口頭禪。那麼,這句「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蘊含了什麼樣的智慧呢?
  • 為什麼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有什麼講究嗎?
    以往的農村,可以說家家戶戶都養豬,對於豬價這件事情是沒有多大概念的,非要說個概念的話,那就是能不能賣個好價錢,養豬一般都是用來自己家吃的,所以有一句話叫做「豬來窮」。事實上,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的,全句是「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
  • 古人傳下來的老話「豬來窮,狗來富」是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古人傳下來的老話「豬來窮,狗來富」是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過年了,距離新年也就幾天的時間了。很碰巧的是2018年就是狗年,而緊隨其後的就是豬年了。有些人可能就聯想到了「豬來窮,狗來富」這句俗語了,那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這句老話,其實是有道理的,但有很多人卻理解錯了!豬來窮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如果有一頭豬突然到你家裡來了,那就會把你家吃窮。
  • 看到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的下半句,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一般情況下俗語都是朗朗上口的,都是老人的智慧千年流傳下來的,所以一般都會說個「老話說得好」,今天這句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也是很有意思呢。看到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的下半句,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這個俗語是怎麼來的呢?
  • 「窮不走親、富不回鄉」,老祖宗4句經典俗語,很現實!
    「窮不走親、富不回鄉」,老祖宗4句經典俗語,很現實!我國有很多寶貴的民俗文化,可能它們不是能夠被人明眼看到的,但是有時候所產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自古以來,我們都特別看重「祖宗」這個詞,因為按照血緣和地位來講都是極其重要的。
  • 民間流傳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雖然沒有城市看起來那麼的繁華,但是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不僅非常的淳樸善良,而且還懂得很多非常古老的民間俗語。這些俗語是前人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農村裡的許多老人們會把這些俗語作為一種警示,來告誡自己的子孫。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有何含義?老農道出原委
    但是有些俗語對於年輕人來說,卻有種「丈二長的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比如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它到底有何含義呢?想要弄清楚這句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的涵義,那麼就要弄清楚民間對於「豬、狗、貓」這三種動物的「態度」;而民間一直都有「貓衰犬旺」與「豬狗不如」的說法!
  • 老祖宗提醒:「兄弟盼窮,親家盼富」,簡單一句話,道出人性黑暗
    老祖宗提醒:「兄弟盼窮,親家盼富」,簡單一句話,道出人性黑暗如今社會發展神速,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和古時候人們的生活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可以說是幸福無比了。而兄弟姐妹變多了,就有了很多關於親情的俗語流傳下來。今天,小編就來說一個老祖宗說過的關於親情的俗語。這句俗語是這樣的:「兄弟盼窮,親家盼富」。這句話具體有何含義呢?別急,且聽小編細細道來。從字面上看,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前半句是指親兄弟之間,並不希望彼此過得很好,而是希望兄弟們都變得很窮。這句話乍一聽好像並不合理,但事實上卻體現了人性的殘酷。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何意?古人生活趣談
    當然,和神話、傳說一起傳播到現代的,還有大量的俗語,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有這句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古人的俗語,被現代學者視為研究古代社會結構、古代鄉民生活的重要資料和依據。因為俗語的來歷,大多源自古人對日常生活的觀察,並且俗語裡有時候還蘊藏著古人的一些價值觀。比如上文提到的這句俗語就是例子。先說「豬來窮」。在古代,豬的唯一一大用處就是用來食用。不過,並不是古代所有農民都有錢養豬。
  • 老祖宗告誡:「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說透人性的涼薄
    老祖宗曾經用一句俗語來告誡後人,「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句俗語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說,人窮的時候要少說話,地位低的時候不要去勸別人。這句俗語聽起來毫不講理,但卻是古人千年來的實踐經驗總結,值得我們深思。-01-「人窮別說話」正所謂「人微言輕」,你混得不好的時候,別人即使嘴上不說,內心裡也會輕視你,這是人之常情。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
    正打算將它帶回去養時,過路的老人卻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聽完老人說的話後,決定不將這隻貓咪領回去了。後來才知道,那位老人說的話並非空穴來風,其實是一句農村俗語。那麼,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嗎?
  • 俗語「兄弟盼窮,親家盼富」,簡單一句話,道出人性黑暗
    而兄弟姐妹變多了,就有了很多關於親情的俗語流傳下來。今天,小編就來說一個關於親情的俗語。這句俗語是這樣的:「兄弟盼窮,親家盼富」。這句話具體有何含義呢?別急,且聽小編細細道來。前半句是指親兄弟之間,並不希望彼此過得很好,而是希望兄弟們都變得很窮。這句話乍一聽好像並不合理,但事實上卻體現了人性的殘酷。在現實社會中,兄弟之間反目成仇的故事並不在少數。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兄弟過得好,反而會出現嫉妒心理。而這句話從人性上來看,也解釋得通。每個人都有嫉妒心理,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也容易心裡不平衡。而親兄弟之間,也會出現這種心理,這只是人性更黑暗的部分。
  • 俗語「富在深山有遠親」蘊含大道理,可惜少有人知,後半句更經典
    俗語「富在深山有遠親」蘊含大道理,可惜少有人知,後半句更經典文/文飛老祖宗對於人性是看得非常透徹的,中國數千年來的文化積累,其中蘊含著大量的瑰寶,只不過很多現代人對此嗤之以鼻,對於俗語文化,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了解,俗語文化大多來自於民間,沒有非常正規的書本記錄,因為他們大多是古代的勞動人民通過對生活的細緻觀察,總結出來的處世經驗,即便是現在市面上存在的那些俗語大全之類的書,也大多是現代人所編撰,因為它傳承的方式就是口口相傳,所以這也導致了大量的俗語流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這一句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