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官方消息,截止今天上午9:00,國慶檔電影票房已經突破了三十億大關。
動畫大作《姜子牙》和體育題材電影《奪冠》上升勢頭放緩,分別以11.7億和5,4億的票房位居國慶檔電影票房的第二、三位。而主旋律題材喜劇《我和我的家鄉》則後來者居上,以13.5億的票房成績領跑國慶檔,是國慶檔最大的黑馬。
《我和我的家鄉》是去年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電影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由《天上掉下個UFO》、《北京好人》、《最後一刻》、《回鄉之路》、《神筆馬亮》五個單元組成,每一個單元都講述一個不同的故事。
作為主旋律題材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能夠得到眾多影迷的認可,拿到豆瓣評分7.4的口碑,是因為這部電影很接地氣兒。範偉、鄧超、沈騰,鄉村教師、治沙英雄、扶貧幹部,他們的每一個形象都能在現實中找到自己的原型,讓觀眾們感同身受。
有趣的是,在《天上掉下個UFO》單元裡,主演黃渤的原型竟然是民間網紅髮明家「手工耿」,這段幕後花絮放出後,短時間內就登上了B站的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爭相討論。
在電影拍攝期間,黃渤為了讓自己的角色更加的立體形象,還特意去手工耿的家中拜訪取經,並借來了不少「實用」的道具,比如在電影中的黃渤所使用的跑步機就是從手工耿家裡借來的。
手工耿是一位很特殊的網紅,即便是在各類網紅爭芳鬥豔的B站,手工耿也是一個獨特的奇葩。他不是憑藉顏值和才藝走紅的,事實上,手工耿一直以一副鬍子拉碴的邋遢形象示人,萬年不變的牛仔背帶褲更是他的標誌性衣物。手工耿之所以能火起來,是因為他是一個發明家,一個「從來不發明有用的東西」的發明家。
洗頭搓澡劍、倒立洗頭機、御劍飛行鐵滑板、迫擊炮話筒、吃葡萄的手機支架、夫妻分分合合床、美人魚燒烤浴盆……總而言之,手工耿總能整出別人想不到的腦洞,開發出一些完全派不上用場的發明。
手工耿從2018年入駐B站開始,很快就得到了眾多網友的關注,短時間內就擁有了四百五十多萬粉絲。在上個月底,手工耿還得到了央視新聞頻道的報導,新聞以「青年村民搞發明,創意逐夢引關注」為題報導了這位「無用發明家」。這已經是他第二次登上央視了。
在記者採訪時,手工耿的母親犀利的吐槽了他的兒子:「我是覺得,不是說沒用,是真沒用。」因為手工耿當初為了說服母親支持自己的事業,先是用不鏽鋼給母親做了一個錢包,又用用鋼管和鋼絲給她做了一把掃帚。
手工耿的母親沒有用手上的鋼管掃把拍死他,而是一直支持兒子到現在,這位母親真的很開明很偉大。
對於這位網紅髮明家,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原創/摸娛貓
禁止轉載,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