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解讀:在人際交往中,三個問題掌握換位思考的技巧

2020-12-09 雨落說

在人際交往中,換位思考無疑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顧名思義也就是換個角度和立場看待所面對的問題,即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為他人的感受著想,以此來理解他人。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換位」並不是一種思考的方式,更多的是感受他人情緒的一種方式。人都是有不同的人性弱點的,同時由於人性弱點的限制性,導致很多人思考和處理問題。再或者是在與他人的日常人際交往的時候,往往都會因為一味地堅持自己的感情立場而忽略考慮他人的情緒,只從自身的利益和需要的角度考慮而忽略了照顧到他人的感受。因為這種種原因,很多人就會覺得別人不能夠真正地理解自己,也不尊重自己的意見。而情商高的人則懂得如何去換位思考,從別人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問題,顧及他人的感受。

孔子的雕像

在鬼谷子看來,人際交往中的換位思考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相互理解,同時也是一種關愛他人的體現。在現代的快節奏生活中,很多人在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等方面都習慣以主觀的角度、單一的思路來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一般都很難跳出這種已經成為習慣了的圈子,已經由於每個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不同,生活的經歷和閱歷也會不同,在工作山的能力也大相逕庭。於是在這些種種的或是外界因素或是內部因素的影響下,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觀察事物的角度以及分析事情的思路也有著千差萬別。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孔子對於換位思考的一個智慧的縮影,在《論語·衛靈公》中子貢曾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除此之外這一智慧也在《論語》——顏淵篇第二章》中也出現過,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由此可見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善良 ,而這種推己及人的善良在人與人交往之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要素。試問讓你在一位體貼、真誠和一位心懷不軌的人之間選擇,你會怎麼選?

換位思考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十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覺悟。我們尊重別人,別人自然而然也會尊重我們。只有不斷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才是尊重他人的體現,而當你能夠尊尊重他人的時候在這一段人際交往中才能算是成功的。那麼又該如何換位思考,尊重、體諒他人呢?

人際交往中的換位思考

第一點是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如果我換作他,我應該怎麼做?在人際交往中,即使他人嘴上說著如何不在意,但實際上內心都十分在意他人是否對自己表示肯定和表揚。如果遭到他人徹底的否定或者是有意的輕視,我們都會感覺到傷心和難過。因此要知道你的心理需求很大可能也正是他人的情感需求,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做到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我們應該怎麼做。

孔子的雕像

第二點要思考:如果我換作他,我不應該怎麼做?這正是上文中孔子所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往往你不希望和不喜歡的也真正是他人也不喜歡和希望的。人生性都是自私的,通常很多人考慮問題都會習慣第一時間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這雖然無可厚非,但是當問題涉及到人際關係的交往時,就不能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應該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解決問題。在處理人際關係中的事情時,要先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怎樣?等得到自己的回答後,再相對應的尋找最適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孔子

最後一點是如果我換作他,我的做法會是什麼?如果在一場人際交往中,別人的行為和言語在你眼中、耳中看起來和聽起來並是不十分的束縛,甚至是傷害到了你的利益。那麼這個時候的你首先應該做的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假設自己是對方,你會如何看待和解決問題,而不是第一時間對他人的埋怨和吐槽。因為很有可能當你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時,你會發現你的做法和對方是一樣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受害者由你變成了對方,在實質上大同小異。在鬼谷子眼中那些小肚雞腸的人往往都是用對自己好,對對方不好的方式去和他人交往。同時鬼谷子也希望在人際交往中能夠做到將心比心、善解人意,而不是因為一點小利益傷害了周圍真誠待你的人。假設一個人能在生活中做到換位思考,那麼這個人日後的發展也無可限量,因為只有能夠換位思考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認可。

相關焦點

  • 鬼谷子「內揵」思想,如何運用到現代人際交往中
    人際交往的處理,從古至今都是一本學問。要和親人朋友相處愉悅、得到比自己位低之人的信任、得到比自己位高之人的青睞、運用為人處事的技巧讓自己在生活中順利、在職場中平步青雲,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關於人際關係的處理技巧,也是涉及到很多。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鬼谷子的「內揵」思想,如何運用於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什麼是「內揵」呢?「內揵」是指人的內心清淨自守,不被外界因素所困的一種狀態。
  • 鬼谷子「內揵」思想,如何運用到現代人際交往中。
    人際交往的處理,從古至今都是一本學問。要和親人朋友相處愉悅、得到比自己位低之人的信任、得到比自己位高之人的青睞、運用為人處事的技巧讓自己在生活中順利、在職場中平步青雲,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萬萬不可按照自己的性格,隨心所欲,否則無論做什麼事都會事倍功半。
  • 鬼谷子:與人相處很困難?你還差這四個方法,學會你就能左右逢源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感覺自己與他人相處很困難,你是否覺得自己很難融入一個小群體,你是否在和別人的聊天中總是沒有合適的話題?你是否想和同伴有個愉快的聊天?那麼你還需要向鬼谷子學習,掌握這幾點方法,讓你在人際交往中左右逢源。
  • 鬼谷子智慧:禍從口出,謹記這7個說話技巧,讓你玩轉人際交往
    鬼谷子智慧:禍從口出,謹記這7個說話技巧,讓你玩轉人際交往!1、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簡單地說,就是通過觀察彼此之間的緊密關係來確定一個人的講話深度。在人際關係中淺談和深談是忌諱的。如果你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那麼說一些敏感的事情可以不會為你帶來幫助,這是很容易適得其反。2、內親而外疏者說外對於那些內心深處親近卻在表面上疏遠的人,他們只需要說些膚淺的話,就可以打破表面上的僵局。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的心理空間來休養生息。
  • 鬼谷子:人際交往,說話太直總吃虧,教你兩招技巧,避免禍從口出
    面對這樣的人,你應該引導他發現問題並得出結論。鬼谷子的兩種說話技巧,特別適合那些說話太直白的人,教你改變人際交往中的直率,避免災難從你嘴裡冒出來!陰陽其和,終始其義;言善以始其事,言惡以終其謀言善為陽,言惡為陰,操縱陰陽,即可說人於無形,這就是鬼谷子所說的 「陰陽其和,終始其義」,通俗的理解是,直截了當的話和拐彎抹角的話是我們說服別人的工具。只要我們能達到我們的目標,直話也可以是彎的,所以我們不必總是直著玩!
  • 人際交往,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掌握了12個高情商的厚黑社交技巧!
    厚黑之道,並不一定就是那些厚臉皮或陰狠的詭道,它往往隱藏於日常的智慧和哲理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就是厚黑學最高的境界「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而且,厚黑不僅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高情商的體現,這一點在社交場合體現得最為明顯。以下分享12個高情商的厚黑社交技巧!
  • 「換位思考」和「1分鐘講話」兩大心法是掌握溝通技巧的基礎
    因此,「只為自己,不考慮別人」、「不會換位思考」等等這樣的標籤被貼在了她的身上。那麼,我們從她身上看到反面教材後,思考究竟該如何舒服地與人溝通呢?我推薦《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這本書給大家。
  • 鬼谷子:想得到別人幫助,學會這3個技巧,求人不用低聲下氣
    而想讓別人幫助我們,而不讓自己覺得難堪,那就要想辦法讓自己提升溝通的技巧。鬼谷子讓我們掌握這三點,讓別人幫助自己不尷尬!鬼谷子:求人辦事時,可以試試這3個技巧揣測別人的需求我們在求別人幫助自己的時候,先要揣測一下對方的需求和看法。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我們可以側面去了解對方的需求。然後我們投其所好,從而讓自己的目的能夠達成。
  • 《鬼谷子》這本書,僅「捭闔」之道就能讓你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
    在人才輩出的戰國時期,有這樣一位人物,他深居簡出幾乎從未參與到世事紛亂之中,然而江湖中卻不乏與他相關的傳說,他被稱為「謀聖」三韜六略和行兵布陣自然是不在話下,甚至連蘇秦,孫臏和張良等人都曾為其智慧折服甘願跪拜在他門下。而這個人也不是別人就是人們口中的「千古奇人」鬼谷子。
  • 人際交往中的謀略:給你三個啟示,進可建功立業,退可明哲保身!
    《權謀書》的第一卷【智察卷】,通篇都在講一個核心的東西:人際交往中的謀略。開篇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只有善於察言觀色的人,能夠以小見大,從細節中發現本質的人,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看起來有點難啊,但是,其實不難。正如《權謀書》的原文第一句所說:「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事雖殊,其理一也。」
  • 人際交往要學會換位思考:以己度人,不如以人渡己
    人際交往中,學會傾聽別人真正的訴求是必備技能,但愛給別人出主意卻是大忌。因為你既然無法替別人承擔後果,就別老想著給別人出主意。有些建議,你只是隨口說說,而聽的人,卻會把它當真,原本的人生軌跡也會因它而改變。
  • 12個高情商的厚黑社交技巧!(人際交往必備)
    厚黑之道,並不一定就是那些厚臉皮或陰狠的詭道,它往往隱藏於日常的智慧和哲理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就是厚黑學最高的境界「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而且,厚黑不僅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高情商的體現,這一點在社交場合體現得最為明顯。以下分享12個高情商的厚黑社交技巧!人際交往,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掌握了這12個高情商的厚黑社交技巧。
  • 人際交往能力是個什麼東西?
    在學校,個體要與同學、教師、學校職工進行人際交往,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就不能有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當出現問題時就容易陷入困境、走入極端,成為問題的漩渦,目前很多中學出現的眾多學生圍毆一個同學就是人際關係處理不當的典型例子。人際交往與我們密不可離,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貫穿生命的始終。
  • 鬼谷子:牢記這3點,助你玩轉人際交往!
    那麼,怎麼才能更培養自己的說話技巧呢?這就要看謀略家鬼谷子了。鬼谷子是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他有兩個絕學:一是說話之道,二是權謀之法。他這一生的弟子不計其數,但是其中蘇秦、張儀極為出色,都憑藉自己的說話之道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只為自己著想,要學會換位思考
    「一千個讀者眼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錯,你也許會認為哈姆雷特是個只熱衷於胡思亂想而怯於實踐的懦夫,而我卻讀認為他那句「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深刻至極。讀書如此,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決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或許兩個人的思想會有衝突,但請設身處地的為對方想一想,湧入內心的埋怨或是憤怒便會消失。正如讀者眼中的哈姆雷特,誰能說出哪一個絕對正確?不能,所以要容納對方的觀點,換位思考,才能獲得對這部喜劇更透徹的認識。
  • 心理學:人際交往中,自己容易忽視,卻會傷害他人5個行為
    人際交往中最根本的技巧,就是換位思考,準確的理解對方的心理。能做到這一點,基本上就無往不利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實在太難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下面這5個行為,往往你自己意識不到,卻很容易傷害到其他人。
  • 鬼谷子教你3招說話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人際交往中大家認為哪個環節最重要,相信很多人一定會認為是溝通的過程最重要。但是你要是問古代那些能言善辯的風雲人物,他們一定不會這樣認為。就比如說韓非子,他說過:夫說之難也,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就是說,溝通最難的不是口才不好,而是不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
  • 換位思考,而不是以己度人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習慣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行為,衡量周圍的事物,並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其他事物上,並未想到將自己擺在對方的位置,用對方的視角看待世界。在認知他人時總喜歡把自己的理解強加在他人身上,假定自己與他人時相同的,所以才會覺得別人的所作所為無法理解。
  • 學會換位思考,做一個會說話且溫暖有趣的人
    在她長達三十多年的編輯、出版生涯中,積累了大量的與作家社交的實戰經驗。她用這些社交經驗幫助那些不善於人際交往的作家,成為了社交場合的明星,被人稱為「作家的人生導師」。本書提出了一個很獨到的觀點:真正好的溝通技巧,是用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讓對方感到溫暖有趣。
  • 《鬼谷子》:管住嘴、邁開腿,牢記這三招,玩轉人際交往
    《鬼谷子》一書中講: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嘴巴是我們心中的門戶,生活中該如何管住嘴(嘴炮)、邁開腿(實幹)?鬼谷子給我們支了三招:口可以食,不可以言鬼谷子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有時候,說錯話比做錯事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