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視頻「正道的光」,是一場B站網友的群體狂歡

2020-12-05 BB姬studio

春希 | 文

提起正能量,往前兩年,你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父母在「相親相愛一家人」群聊裡轉發的雞湯文章:

《命運要靠自己轉彎》、《心懷信念,然後努力去奮鬥,就一定可以使我們的未來變得更加美好》。

而往前半年,你腦海中浮現的正能量,可能是冬泳怪鴿大叔揮舞左拳喊出的精神昂揚的口號:

「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加油,奧力給~!」

然而,網際網路趨勢日新月異,如今當你在網上搜尋正能量,得到的回應可能是一些堪稱人類迷惑行為大賞的震撼我媽的視頻:

一位時髦女士在綠化帶前悠閒地和路人嘮嗑,但轉瞬間,她察覺到了異樣。

路邊一盲人老太太正緩步挪向臺階。有豐富網際網路衝浪經驗的你已經預知了接下來的發展——這大概率是個助人為樂的段子。

但套路趕不上人心,你以為你在第二層,不料對方早已衝破凡人思維的桎梏。

時髦女士快步上前,毅然決然地,驚為天人地臥倒在汙水中,並意識超前,準確預判了老奶奶的走位。

你對這一幕沒有一絲絲防備。自詡見多識廣的網友們也久久回不過神來,無法分清這究竟是往日下班以後賴以續命的土味視頻,還是意識形態超前的街頭行為藝術實況。

迷惑之中,網友們姑且決定用這類視頻最標誌性的特徵——結尾歌詞「正道的光」為它命名。一個全新的土味品類就此誕生。

一開始,「正道的光」不是套路多變的。演員們直入主題,絲毫不拖泥帶水。

美女的包被搶了,路過的外賣小哥甩出一手「殺手47」的精準制導,快遞袋帶起的疾風成功對搶劫犯造成一萬點暴擊。

整段視頻腔調做作,動作僵硬,整活的沙雕氣息一覽無餘。

然而藝術天生具有實驗性,突破和挑戰是藝術發展的必然。於是演員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敘事,開始嘗試在十幾秒的時間裡塞進曲折。

女子的腳被井蓋卡住,好心小夥連忙上前幫女子脫困,作為回報女子硬塞給他一沓鈔票。

但濾鏡一轉進入插敘,原來好心小夥家境貧寒,急需用錢,於是女子設套慷慨解囊。

而在另一個視頻裡,滿臉兇相的男人搶下車鑰匙不許對方開車,對方打電話叫人,爭鬥一觸即發。搶車鑰匙的男人卻一把拉住對方趕來的朋友,說「你兄弟身上一股酒氣,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情節不斷反轉,整個過程衝突激烈,又燒腦懸疑,最後勢必會響起一首「正道的光」作為點睛之筆。種種專業但又樸素的拍攝手法讓它擺脫了「社會搖」、「澆頭」僅圖一樂的範疇,使你關掉視頻後仍能長久回想。

「澆頭」已經out了~

以往我們聊「土味」,無論是開精神小夥先河的社會搖,還是走在當下土味流行前線的郭老師,都離不開「審醜」一詞。

我們看著屏幕裡的「瘋人瘋語」,用強烈的感官刺激滿足獵奇心的同時,也在不斷收穫一份由智商壓制帶來的快感。而在網友與視頻中的人看似極度不對等的認知與審美偏差下,大家也就無意去爭辯誰俗誰雅,而是達成了統一的狂歡。

但「正道的光」視頻出現之初,打破了土味視頻在部分短視頻平臺圈層外整齊劃一的認知。

部分網友開始認真探討,視頻內的人到底是諷刺土味的「友軍」,還是僅僅是演技過於拙劣,以致於你無法分辨他究竟是刻意為之還是真的憨憨至此。

而直到這些「正道的光」視頻迎來又一次進化,終於,它打破了網友間不可調和的僵局。

抱著反諷心態的創作者們解構了以「正能量」譁眾取寵的誇張、做作的土味視頻,提煉出了一整套如教科書般嚴謹的行為特徵,並進行了以強化為目的的重塑。

其中最直白的一路,我稱之為「沒事找事型」。

一輛奧迪跟前有一截不足掛齒的短小的樹枝,好心人看不過,必要伸手攔車,拾起樹枝朝著鏡頭問,「老鐵們,我做得對嗎!?」

小夥想在路邊長椅稍作歇息,好心人箭步上前一把攔住,用黑底龍紋衣袖抹了一把灰,「老鐵們,我做得對嗎!?」

寧這也沒抹乾淨啊~

行完好事,好心人還不忘「正能量」三件套:拍鞋、掛擋、伸頭。路人一律90度鞠躬,致敬不留名、只求「雙擊+666」的無名雷鋒。

到了這會,「正道的光」徹底演化成了一場飆戲大賽。如果一部分人覺得你尬,那你可能是真的尬,但若做到了極致,讓所有人都覺得尬,那就是藝術,通俗點說就叫整活,是讓普通人也能出圈上熱搜的唯一希望。

比如「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

於是打這以後,更作妖的「正道的光」視頻來了。

視頻裡人均萬能集團老總,老總人均蹲在街頭要飯,面對路人不同的反應必定說出:「其實我是來考驗你的!」僅僅十幾秒的視頻,濃縮了對社會現實問題的反思,演完了一部上百集的商戰電視連續劇的精華。

有的乾脆兩極反轉。熟悉的盲人和水坑,熟悉的趴在水坑上的小夥。但隨後盲人一腳給小夥踹開,反客為主:「兄弟們,我踹得對麼?」

網友們也投身其中,成為梗的一部分,連連發問:

「這不會是演的吧?」「這是真事還是假事?這視頻我來來回回看了四十遍,應該是真的,視頻不可能P的難道有假?」「是啊,好可憐,還沒有官方發通告,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以致於在視頻下看不到這些留言,就像《影 流 之 主》的視頻標題不帶空格,內容本身缺失了靈魂,完全沒那味。

追根溯源,這段話出自微博和一些論壇上的「釣魚」風氣,通用句式一般如下:「不會真有人xxx吧?」

以此來引起爭執,隨後便立即脫身。

比如「不會真有人玩《死亡擱淺》吧?」、「不會真有人喝百事可樂吧?」

不過當視頻本身沙雕到不足以引發爭執時,「釣魚」也就成了「正道的光」內容之外塑造戲劇性反差的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

而過於魔性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低門檻特徵,則讓「正道的光」成功出圈。

如今在《動物森友會》裡,你能看到和土味系列如出一轍的演出:有好心人主動上前幫路過的姑娘解圍,原來小姑娘衣服上碩大的「110」正是「隱晦」的求救信號。

圖源B站up主@慄悟飯he龜派氣功波

以及經典再現。

《王者榮耀》的英雄「瑤」則是另一路「正道的光」的主角。

當然一定程度上來說,英雄沒有強弱之分,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定位與合適的陣容,但你可以簡單地將「瑤」理解成「亞索」:

「瑤這名英雄弱嗎?」「不弱。」「有隊友要選瑤。」「趕快BAN了!」

於是迫害「瑤」,成了《王者榮耀》玩家們的新活。將身上合體的「瑤」帶到對方防禦塔後方,是能獲得全場8人點讚的正義之舉。

而恐怕除了瑤,另一個在這場土味運動中不經意間陷入圈子中心的人大約是黃渤。

「正道的光」這句歌詞來自黃渤演唱的電視劇《民兵葛二蛋》主題曲《正義之道》,因為高潮部分接地氣且富有感染力,歌詞又十分應景,於是便成為了一個切實存在的這一土味系列的精神圖騰。

現在QQ音樂上的《正義之道》評論

巧合的是,在黃渤《正義之道》的歌曲演出中,每每唱到高潮這句,都會伴隨著黃渤被威亞吊起的很有時代感的、如今看來有點落伍的鏡頭。

而今這一幕科技感不再,餘下的只有網友們「蕪湖~起飛~!」的調侃,而這也隱隱與網友們觀賞土味視頻的心態吻合。

因此有網友開始呼籲,保護黃渤,從我做起:你在網上每刷到一個「正道的光」視頻,就有一個黃渤被威亞吊起。

我們常說,土味視頻的火,大抵離不開從「不被人理解」,到大量傳播後被網友重新審視,以及最終被過度消費並捨棄的過程。

但「正道的光」系列脫離了這一軌跡,它是經網友審視後二次創作的結果。包括現在網上大量惡搞的《驚雷》翻唱、模仿俄羅斯網紅伏拉夫「我愛中國」名句的諷刺模仿,大約也都在此列。

或許,這就是新一階段的土味趨勢吧。

-END-

相關焦點

  • 「土味」再造——土味文化的粉絲狂歡
    正是這部分來自農村、低學歷的青年人將自己真實的生活狀態展現在短視頻平臺,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創造了一種風格獨特的土味文化。那麼,土味文化作為這部分邊緣群體的專屬文化,是如何與粉絲文化發生碰撞的呢?二、從快手到微博,從凝視到參與土味文化在快手平臺的發酵階段,絕大多數人只是抱著一種旁觀的姿態,土味文化也只是上述邊緣群體的自娛自樂。
  • 正道的光,照在了腦門上
    很多老歌這幾年都因為被拿來做快手視頻或者抖音視頻的配樂而重新火了起來,正道的光也是其中之一,而且這段時間在B站的流量特別大。我前幾天就又在首頁刷到了一個正道的光視頻,主角從鏡頭外突兀竄出來,用袖子給人擦凳子,擦完了再請人坐下,每當我看到這種迷惑行為,馬上意識到黃渤熟悉的歌聲又要來了。
  • 土味網紅郭老師霸屏熱搜,審醜文化又在狂歡
    近年來,扮醜搞怪成為直播行業圈粉吸金的又一大賣點,在這類群體中,郭老師、giao哥、藥水哥等土味博主便是最鮮明的代表。疫情期間霸屏熱搜郭老師是誰?今日一條名為「郭老師直播和老公打起來了」的話題在熱搜榜前五名居高不下。
  • 土味視頻為啥受長輩歡迎 去除欺騙與低俗也是文化
    長輩們的狂歡:轉發就能「好運」 很難不被迷惑微信群裡的「土味視頻」為什麼總是停不下來?這個問題,王洪剛和自己的母親探討過。更有甚者,一些「土味視頻」直接連結到色情網站或者付費小說網站、保健品銷售網站,或以「打賞」為名誘導老年人付費。王洪剛覺得,「土味視頻」灰色產業鏈出現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網際網路內容產業沒有照顧到日益壯大的老年網民群體。一直以來,網際網路上的內容產業都是主抓年輕人,內容也都是圍繞他們的需求去生產。
  • b站是什麼意思,a站是什麼意思,視頻彈幕網有哪些
    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b站這個詞,b站最近越來越受到年輕人以及愛動漫人喜歡,那麼b站究竟是什麼意思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首先大家要明白b站是說的一個網站,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bilibili),b站屬於視頻分享網站,主要以動漫,漫畫,以及遊戲視頻為主,因為b站有很多版權的動漫,深受動漫迷的喜歡,b站的是國內比較早支持視頻可以發彈幕的網站。
  • 正道的光是什麼梗啥意思 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是什麼歌
    最近經常一些正能量的視頻,在評論中會出現一些「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那麼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正道的光到底是什麼梗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正道的光是什麼梗啥意思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是什麼歌  其實說到這個「正道的光」是什麼梗,其實就是黃渤演唱的一首歌《正義之道
  • 土味視頻營銷號,是如何騙光我們爸媽的養老錢?
    最近在我那個相親相愛一家人的親戚群裡,我看到了一種另類的土味視頻,雖然我一直覺得這種親戚群很虛偽,平時也鮮有人聊天,但是偶爾還是能看到年老的長輩,在群裡轉發一些封面誇張或者坦胸露乳的小視頻。強烈的求知慾使我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打開後頑強的求生欲讓我想戳瞎自己的眼睛,心裡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這是什麼幾把視頻?簡直就是精神汙染,完全刷新了我的三觀。
  • 網上經常出現的「正道的光」是什麼梗?給大家說說
    最近小編在網上經常看到很多網友打出「正道的光」的彈幕,一個新的詞語火起來了。小編從百度指數查詢看來,這個詞是從2020年4月開始火起來的,由B站視頻彈幕大量出現「正道的光」,被其他網友轉發,火氣來的。「正道的光」原本是是黃渤演唱的一首歌《正義之路》裡的一句歌詞,由於歌詞十分正能量,且有很洗腦。很多正能量視頻都採用了黃渤《正義之路》背景音樂,導致視頻出現大量「正道的光」的彈幕留言,從而也影響到其它正能量視頻和文章都會出現「正道的光」的留言。
  • 正道的光什麼梗?咋就照在大地上了?
    不知道各位最近刷視頻時有沒有刷到這種視頻,一段尬到至極的劇情片後,突然而然,配上一段「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的BGM?如果你還摸不著頭腦,或者只是略有耳聞就多多少少有點跟不上沙雕網友的腳步啦。相信有些人,只是偶爾看到玩這種梗的短視頻,看到了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只是覺得有點尷尬,人物動作有點搞怪和刻意,只是BGM比較熟悉,特別是這句「正道的光」,格外熟悉,好像在長輩晨練時的歌單裡面聽到過,耳熟得很,但又說不上名字。
  • 《王者榮耀》正道的光是什麼意思 正道的光梗介紹
    導 讀 王者榮耀正道的光是什麼意思?正道的光解釋一覽。
  • 自由與狂歡:彈幕視頻的文化傳播策略
    彈幕族通過這樣一種特殊的交流語言,在網絡世界完成了一場盛大的線上互動與狂歡。 關鍵詞:B站;彈幕;拼貼;戲仿;狂歡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2-0000-03 一、彈幕的定義及其模式 B(Bilibili)站又名譁哩譁哩網站,是中國大陸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
  • ...又站回原始的漩渦中|寶石老舅|快手|短視頻|b站|mc天佑|giao哥
    口水戰飛起,凝視、符號、審醜、底層狂歡,社會學詞彙排列組合,錯落出一個浮世繪現世。中文網際網路突進多年,已然到了連網上衝浪都要聚焦意義之爭的時刻,前腳剛被造梗大軍徵服,後腳就是輿論博弈永不止。笑聲在喉嚨裡還沒打嗝,一詠三嘆就來了,但今天我們不做定義,只管「搖花手」跳迪斯科,聊聊土味文化究竟是什麼文化,又是如何周期性陷入場輪迴之戰的。
  • b站視頻賺錢機制 如何做b站視頻賺錢
    b站視頻賺錢機制。嗶哩嗶哩(bilibili)是國內領先的年輕人文化社區,被粉絲們稱為b站,b站上有各種各樣的視頻內容,那麼如何做b站視頻賺錢?
  • B站跨年有鬼畜:藍藍路、王司徒和葛叔是如何成為一代青年人的狂歡...
    在丞相司徒互飆粗鄙之語的狂歡浪潮中,鬼畜作品《【小明&老王】此物天下絕響》作為文藝清流,借丞相、司徒之口,以心中理想的「天下」展開了一場精彩激烈的辯論,讓人眼前一亮,結尾孔明出師未捷身先死,迴光返照之際,感嘆「悠悠蒼天,何薄於我」,觀者皆為丞相哭,視頻發布後直衝B站全站排行榜第1名,至今播放量達1519.3萬,收錄在入站必刷78大視頻。鬼畜不可怕,就怕鬼畜有文化。
  • 直播啃腳、打嗝、說髒話,網紅郭老師走紅,審醜文化在狂歡
    近年來,扮醜搞怪成為直播行業圈粉吸金的又一大賣點,在這類群體中,郭老師、giao哥、藥水哥等土味博主便是最鮮明的代表。疫情期間霸屏熱搜郭老師是誰?今日一條名為「郭老師直播和老公打起來了」的話題在熱搜榜前五名居高不下。
  • 自得其樂的審美碰撞——土味文化的逆流與順流
    觀看土味視頻的「不適感」也普遍存在,因為在審美碰撞的背後,實則是兩種陌生的文化和階級間一場充滿偏見與試探的對話。「算法的背後是人,算法的價值觀就是人的價值觀,算法的缺陷是價值觀上的缺陷。」微博自媒體博主林海川認為,土味視頻之所以如此受微博網友歡迎,主要原因是「獵奇」。「就是感覺那種東西是他們一輩子都見不到的。」他每天的工作是從快手等視頻軟體搜集各類土味視頻,再發布在自己的帳號上,相當於「視頻搬運工」。和林海川一樣,微博上還有許多這樣的「搬運者」,他們是最早把「土味視頻」引向微博的一批人,其中「土味老爹」「土味挖掘機」等都擁有超過三百五十萬的粉絲。
  • 劉昊然搖花手周震南跳愛河,土味視頻害人不淺
    記者問劉昊然,你是不是有看那種「土味」視頻? 劉昊然說,有嘗試看下去,但是沒有辦法看完。你相信嗎?我不信。 譚維維,一個時尚的實力女歌手,學習粉絲製作土味拜年視頻。可能會有人剪一個自家愛豆的土著玩,但第一個自己剪的女明星,就是她哦。
  • 土味的文化,到底是依靠什麼才在網絡上火起來的?
    在很多網絡的角落裡面,你都可以看到各種土味的視頻和圖片,大家對此津津樂道。理論上來說,每個人都應該喜歡美麗的事物,但是這些土味的文化給人的感覺似乎是「醜陋」的,和我們常見的感知其實是背道而馳的。那麼,這些土味文化,到底是依靠什麼在網絡上火起來的呢?
  • 堂上作文|廣州仔女看「土味文化」,是低俗還是通俗?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日益普及,一種直接、短小、搞笑而貼近生活的「土味視頻」逐漸興起。其創作背景多是農村、鄉鎮和一些小城市,內容多呈現各種奇葩見聞、搞笑段子以及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平凡生活。隨之衍生來的土味情話、土味流行語、土味流行曲、「土味社區」板塊等層出不窮,土味文化元素正在越發搶佔我們的碎片化時間和精力。「土味文化」廣受追捧、風靡網絡的同時,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和質疑。
  • 土味文化的狂歡,你是其中一員嗎?真香!
    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似乎被一些「土味文化」包圍了,土味視頻,土味情話……似乎什麼東西越土就越有人看,越土就越受歡迎。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土味文化,是伴隨網絡直播視頻流行起來的一種網絡文化,其形式和內容包括土味視頻、社會搖、喊麥等。這類文化有惡俗、庸俗、無聊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