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僑報網編譯門凌霄報導】12月2日,聯合國在題為《202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糧食和營養安全狀況》的報告中指出,在拉美地區,瓜地馬拉是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比例最高的國家,平均為46.7%。
瓜地馬拉lahora新聞網報導,這項研究是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泛美衛生組織(PAHO)、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聯合完成。該研究顯示,在拉美地區,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比例超過20%的國家有4個,除瓜地馬拉外分別是厄瓜多(23.9%)、宏都拉斯(22.6%)和海地(21.9%),而瓜地馬拉的比例遠遠高於這3個國家。
根據研究結果,瓜地馬拉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比例最高的前4個省份分別為託託尼卡潘(Totonicapán)、基切(Quiché)、韋韋特南戈(Huehuetenango)和索洛拉(Sololá),比例分別為70%、69%、68%和66%。
發育遲緩是指兒童身高達不到其年齡相對應的國際平均水平,而營養不良是導致兒童發育遲緩的根本原因。伴隨著發育遲緩的往往還有身體損傷和智力損傷,這些損傷都是不可逆的,可能會留下永久的後遺症,嚴重可導致死亡。
針對此研究結果,UNICEF對瓜地馬拉的兒童發育情況表示了擔憂。對此,瓜地馬拉表示,當局已針對兒童健康問題做出了很多努力。2020年瓜地馬拉用於解決兒童健康問題的投資達到120.34億美元,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6.3%。其中82.2億美元用於與兒童營養不良有關的項目,其餘38億美元則用於解決兒童肥胖問題。
然而有社會學家指出,瓜地馬拉想要解決營養不良問題,首先應從糧食短缺問題入手。根據FAO的數據, 2019年瓜地馬拉共有310萬人口處於嚴重糧食短缺狀況,在拉美地區僅次於墨西哥(1460萬)、阿根廷(570萬)和巴西(340萬);處於中等糧食短缺狀況的人口則達到了780萬。而瓜地馬拉因糧食短缺而患病的人口比例為18.1%,在拉美地區僅次於宏都拉斯(23.9%)。
(編輯:Melissa)
【來源:南美僑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