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雨果》是根據法國文學巨匠維克多·雨果之女阿黛爾·雨果的經歷改編。
雨果是文豪,其女兒和父親一樣也喜歡寫作。
寫作的女人基本上感性的層面多一些,太理性恐怕不行,或者說當不了好作家。
張愛玲是這樣,蕭紅亦如此。
阿黛爾把小說戀人間為愛死去活來的場景淋漓盡致地搬到現實生活當中,全身心投入,最後進得去,卻出不來。
為追求年輕英國軍官,阿黛爾孤身一人從法國跑到美洲,然而軍官卻表現得十分冷漠。
阿黛爾不死心。先是滿腔的愛、最後瘋狂的愛,得不到就變態作賤自已,&34;愛著這個不再愛她的男人,最終在恍惚中精神失常,在瘋人院孤獨終老。整個過程痛心疾首,令人扼腕。
為阿黛爾心痛,一往情深對這個男人太不值得呀。
人為了愛飛峨撲火,情傷了何以堪?對愛,得到,珍惜;愛過,得不到,抽身。
我也許理智了吧?不懂得夢中人的心思,費思量,自難忘的境界。
雨果是不幸之人。大女兒溺水身亡,小女兒阿黛爾曾經是雨果全部希望,最終留給雨果的是無盡的哀傷。
託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雨果的老妻臨終前曾寄信讓阿黛爾回家。可是阿黛爾正忙於小島昏天黑地追求無望的愛,對母親的呼喚置若罔聞,雖有悖常理,實也在情理中,可悲可憐之人。
男人對愛往往有所保留,有所收斂。而女人則毫無保留,全身心付出,這也是女人受傷害程度遠遠超過男人的癥結所在。
男人為性,女人為情,這是我以為男女對愛的本質區別吧?原諒我的固執,允許我的愚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