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傳出,那就是停擺了的成都格芯工廠等來了接盤人,成都高真科技有限公司或接盤成都格芯項目,用來生產DRAM內存。
而從投資額來看,當初的成都格芯項目,投資額據稱達到100億美元(約700億元),在所有的晶片爛尾工程中,排名僅在前不久稱要投資1280億的武漢弘芯之後,也被大家稱之為第二大晶片爛尾工程。
成都格芯是2017年5月份啟動的,當時稱要在成都建立一條12吋晶圓廠,也將是大陸西南部首條 12 吋晶圓生產線。
這座工廠第一期先生產0.18微米工藝的晶片,然後再進入22nm,生產用於移動終端、物聯網、智能設備、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晶片。
再加上格芯是全球第三大晶片代工廠,所以當時成都格芯項目,在國內可以說是非常受關注,當地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只想大幹一場的。
只是好景不長,到2018年10月份,基本就陷入停滯狀態了。原因在於一是格芯本來這10多年經營就不好,年年虧損,掌舵人不斷更換,所以前任的投資計劃,繼任不一定承認,成都格芯項目就是如此。
此外,2017年還在投資建設0.18微米的工藝,怎麼看都不先進,市場需求不夠,而第二期22nm工藝在國內看起來也不先進,有開工即落後之嫌疑,所以業內也並不看好。
所以在多重原因加起來之後,這個項目馬上就出了問題,格芯也不打算建了,然後就成了爛尾工程。
而近日被曝接盤的成都高真科技有限公司,由前SK海力士副會長崔珍奭(CHOI JINSEOG)任企業法人。
據稱這家公司的主營會是DRAM內存,而其主要股東為隸屬於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成都積體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持股60%;而崔珍奭擔任法人和執行董事的真芯(北京)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0%。
當然,目前怎麼接盤還不清楚,但這不管對成都格芯,或者對中國芯而言,都是好事情,畢竟爛尾項目找到了接盤人,不至於一直爛尾下去了。另外生產DRAM內存,也能夠緩解國內DRAM內存問題,再加上大股東是成都高新技術開發區,也算是國有資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