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2大晶片爛尾工程,要被國內廠商接手,用來生產內存?

2020-12-21 騰訊網

近日,一則消息傳出,那就是停擺了的成都格芯工廠等來了接盤人,成都高真科技有限公司或接盤成都格芯項目,用來生產DRAM內存。

而從投資額來看,當初的成都格芯項目,投資額據稱達到100億美元(約700億元),在所有的晶片爛尾工程中,排名僅在前不久稱要投資1280億的武漢弘芯之後,也被大家稱之為第二大晶片爛尾工程。

成都格芯是2017年5月份啟動的,當時稱要在成都建立一條12吋晶圓廠,也將是大陸西南部首條 12 吋晶圓生產線。

這座工廠第一期先生產0.18微米工藝的晶片,然後再進入22nm,生產用於移動終端、物聯網、智能設備、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晶片。

再加上格芯是全球第三大晶片代工廠,所以當時成都格芯項目,在國內可以說是非常受關注,當地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只想大幹一場的。

只是好景不長,到2018年10月份,基本就陷入停滯狀態了。原因在於一是格芯本來這10多年經營就不好,年年虧損,掌舵人不斷更換,所以前任的投資計劃,繼任不一定承認,成都格芯項目就是如此。

此外,2017年還在投資建設0.18微米的工藝,怎麼看都不先進,市場需求不夠,而第二期22nm工藝在國內看起來也不先進,有開工即落後之嫌疑,所以業內也並不看好。

所以在多重原因加起來之後,這個項目馬上就出了問題,格芯也不打算建了,然後就成了爛尾工程。

而近日被曝接盤的成都高真科技有限公司,由前SK海力士副會長崔珍奭(CHOI JINSEOG)任企業法人。

據稱這家公司的主營會是DRAM內存,而其主要股東為隸屬於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成都積體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持股60%;而崔珍奭擔任法人和執行董事的真芯(北京)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0%。

當然,目前怎麼接盤還不清楚,但這不管對成都格芯,或者對中國芯而言,都是好事情,畢竟爛尾項目找到了接盤人,不至於一直爛尾下去了。另外生產DRAM內存,也能夠緩解國內DRAM內存問題,再加上大股東是成都高新技術開發區,也算是國有資產了吧

相關焦點

  • 國內晶片生產基地四大天王
    為此,國家也開始注重推進國產晶片的發展,並在前段時間發布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鼓勵國產晶片企業進軍高端晶片領域,同時該給予了資金、人才等方面支持,預計在今年(2020年)國產晶片自給率要達到40%;到2025年時國產晶片的自給率要達到70%;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這個數據已經達到了30%。
  • 【音頻】一句話點評 | 國內面板項目太多,已形成不少爛尾工程;中國...
    點評 | 國內面板項目太多,已形成不少爛尾工程;中國反壟斷機構需要加大力度限制國際大公司
  • 國內射頻晶片公司大盤點
    其4G PA出貨量是國內最大的,出貨覆蓋國內前幾大手機廠和方案商。2019年4月,被聯發科通過子公司Gaintech Co. Limited收購。唯捷創芯的主要產品為砷化鎵PA,產品覆蓋2G、3G、4G 和 4G+平臺的 PA、開關、天線調諧器和前端模組等,並可為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大量供應4G功率放大器。
  • 國內有哪些晶片公司處於世界前10?一起看看!
    其最初的業務領域是安全晶片與MCU,而在這兩大領域,華大半導體已成為全球第十大MCU供應商、全球第五大安全晶片供應商。 華大半導體從一開始就立足MCU市場,主要聚焦在工業控制、汽車電子、安全晶片領域。根據Omdia的數據統計,華大半導體是全球第十的MCU供應商。據了解,華大MCU事業部現有員工超過100人,其中85%以上為研發人員。
  • 三年燒光百億,成都爛尾晶片廠等到了韓國接盤人
    要知道,中芯國際幾乎已經是我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製造企業了。 格芯的總部位於加州,目前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僅次於臺積電與三星電子。格芯曾經屬於 AMD,後來被石油大企業穆巴達拉收購。要不說,有錢就是能為所欲為呢,穆巴達在過去十年投入了 210 億美元拓展半導體產業,讓格芯的產能不斷擴張。
  • 國內代工廠開始崛起,接手華為手機生產訂單,富士康會後悔嗎?
    國內代工廠開始崛起,接手華為手機生產訂單,富士康會後悔嗎?現在咱們國內的科技發展是越來越好,現在咱們的生活也是逐漸的開始被改變,咱們生活當中經常使用的產品就是智慧型手機,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智慧型手機基本上就是每個人一部,普及率也是越來越高,現在的手機品牌是非常的多,我們能夠挑選比較好的廠商也就是華為小米等一些廠商。
  • 匯頂/思立微/比亞迪/貝特萊等國內指紋識別晶片廠商盤點,誰是國內...
    從國內市場來看,在手機用指紋識別晶片領域,匯頂、FPC等廠家佔據較大市場份額,但是比亞迪微電子另闢蹊徑,佔據了60%以上的智能門鎖指紋識別晶片市場份額。比亞迪自2015年發布第一款指紋識別晶片以來,力圖在細分市場佔據一席之位,針對智能門鎖,不僅提供業內最完整的全尺寸產品,同時還可以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在供應鏈上,比亞迪與晶圓代工廠、國內大型模組廠商均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 麒麟晶片為什麼不賣給國內手機廠商,不能賣也不想賣,更沒人買
    華為麒麟晶片從成立到批量生產經歷了千辛萬苦,再從批量生產到比肩蘋果A系列,高通驍龍系列經歷了多少冷嘲熱諷,這些華為都默默的抗了下來,華為怎麼可能賣自家手機的殺手鐧,其它國內廠商又怎麼可能願意買麒麟晶片?
  • 國內有廠商不斷推出UVC LED晶片,當下LED行業競爭激烈
    打開APP 國內有廠商不斷推出UVC LED晶片,當下LED行業競爭激烈 高工LED 發表於 2020-06-11 14:49:20
  • 國內晶片設計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在細分領域的國內最強
    受益於國內下遊終端需求巨大和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國內IC設計產業一直高速迅猛發展。 從國內晶片設計領域的代表來看:中國的華為海思和紫光展銳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型手機主處理器晶片的設計廠商,並在產值上躍升為全球前十大的Fabless供應商,中國的晶片設計廠商不光在智慧型手機領域上有所崛起,同時在其他細分領域市場也有優秀公司的湧現。
  • 【頭條】專訪TowerSemi秦磊,探尋國產模擬晶片的發展之路
    1.要做國內第一,榮耀明年規劃終端出貨量超過1億臺2.破產!停工!1280億元投資項目爛尾?!市場巨大的「工業糧食」,為何企業紛紛折戟?3.JEDEC(電子器件工程聯合會)希望最新的標準繼續站在時代之巔,所有內存密度和讀寫速度都要比DDR4增加一倍。
  • 國內半導體雷射晶片廠商順利完成B輪融資
    摘要:2018年7月,國內半導體雷射晶片廠商長光華芯宣布順利完成1.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圍繞公司主營業務戰略建設如下項目:高功率半導體雷射晶片和模塊產能提升5-10倍;VCSEL雷射雷達晶片研發及量產;直接半導體雷射器量產及應用
  • 從三星30nm級別製程DDR3晶片實測數據看專家如何判定內存晶片節點...
    網站的分析師便開始焦急地等待對這款產品的實物進行分析的機會,如今他們終於得償所願,得到了三星這款編號為 K4B2G0846D的晶片產品實物。那麼,採用這種分析方法來分析三星的這款最新內存晶片產品,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呢?
  • 長鑫存儲好事連連,17nm內存明年問世
    內存晶片市場數據顯示,這三大廠佔據了全球市場94.6%的份額。排名第四的則是南亞科技,市場份額僅3.2%,大致DRAM產能大約在7.1萬片/月。從上述數據來看,如果長鑫存儲產能將有大幅提升消息成真的話,極有可能挑戰南亞科技目前地位成為全球第四大DRAM廠商。
  • 長鑫存儲喜事連連,17nm內存明年問世
    據臺灣媒體爆料:2020年底合肥長鑫存儲的產能就有可能超過7萬片晶圓/月,這意味著他們未來有望超越南亞成為全球第四大DRAM晶片廠。此外,預計長鑫存儲將在2021年推出17nm工藝DRAM晶片。公布的2020年二季度全球DRAM內存晶片市場數據顯示,這三大廠佔據了全球市場94.6%的份額。
  • 千元5G手機時代來臨,兩大晶片廠商正面對決
    如果說2020年正式開啟了國內5G手機普及的大潮,那麼在2021年,我們確信5G手機將正式跨入千元的低價市場。而面對這個必然是手機銷量最大的低端市場,目前全球手機晶片的前兩大廠商——高通以及聯發科,已經正式開啟了一場激烈的對決。
  • 內存的故事
    那時我剛好開始了在國內某最大的PC廠做核心器件的採購,和這些公司都有了親密的接觸。同樣是1999年,臺灣921大地震因產線損失導致中關村內存一周內翻三倍,也是今天不能想像的。為什麼各個電子巨頭都紛紛剝離自己的內存業務呢?因為內存價格是有非常大的波動,而且經常是虧多賺少。
  • 意氣風發,高通發布驍龍888,未來多年國內手機晶片或無華為麒麟
    要說現在手機晶片設計實力,無非是蘋果、華為、高通、聯發科、三星這幾家廠商了,不過,2020年之後,或許這個局面將改變,主要源於華為深受打擊,空有設計高端晶片的能力,卻由於種種原因無法自己生產,而現有的麒麟9000晶片也是用一片少一片,這也導致華為高端手機無法生產,從而丟失大面積的高端手機市場
  • 國內首款集成隔離電源的隔離器晶片誕生!川土微如何抓住模擬晶片的...
    戰略選擇方面,在隔離晶片領域,過去全球市場主要被Silicon Labs、ADI和TI等國際廠商把持,國內廠商近兩年逐漸發力,長期以來的壟斷局面開始被本土廠商打破。因此,儘管有著日益完善的半導體產業鏈和強勁的市場需求帶動,但同時國內廠商也將面臨著日漸激烈的行業競爭。
  • 深度剖析國內主流VCSEL廠商在雷射雷達上的應用布局
    然後利用斷點監控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刻蝕技術和精確溼法氧化控制技術等技術,最後得到高速雙臺面同面電極結構 VCSEL 陣列晶片。隨後再進行晶片解理、測試、分選、抽樣老化及可靠性測試 03、國內主流 VCSEL 晶片廠商進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