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作品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作品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據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本次展覽既是中國美術館近年來國際美術收藏、中法文化交流重要成果的集中展示,又是典藏活化系列展的重要項目之一。
據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本次展覽既是中國美術館近年來國際美術收藏、中法文化交流重要成果的集中展示,又是典藏活化系列展的重要項目之一。
展覽全面展示了法蘭西藝術院院士植根於法蘭西豐饒的藝術沃土之上的創新與拓展,凸顯了他們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和風格特色,呈現了他們對藝術的虔誠追求,體現出一個集學術、友誼於一體的群體,充滿著人性與藝術最溫存的愛。
展覽全面展示了法蘭西藝術院院士植根於法蘭西豐饒的藝術沃土之上的創新與拓展,凸顯了他們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和風格特色,呈現了他們對藝術的虔誠追求,體現出一個集學術、友誼於一體的群體,充滿著人性與藝術最溫存的愛。
20世紀上半葉,以徐悲鴻為代表的藝術青年到法國留學,歸國後開創了「中西合璧」的現代中國美術之路。
20世紀上半葉,以徐悲鴻為代表的藝術青年到法國留學,歸國後開創了「中西合璧」的現代中國美術之路。
趙無極、朱德群、熊秉明等藝術家留在法國,成為中國文化的種子嫁接於西方,為中國精神與世界藝術的相互融滲做出了卓越貢獻。
趙無極、朱德群、熊秉明等藝術家留在法國,成為中國文化的種子嫁接於西方,為中國精神與世界藝術的相互融滲做出了卓越貢獻。
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吳冠中則是把留法當作「取經」,將西方現代藝術的抽象表現與中國寫意相結合,為中國畫精神的現代視覺表達開闢了新徑。
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吳冠中則是把留法當作「取經」,將西方現代藝術的抽象表現與中國寫意相結合,為中國畫精神的現代視覺表達開闢了新徑。
展覽呈現在中國美術館1、8、9、10、11號展廳,將展出至12月20日(周一閉館)。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