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輸入法,是我們平時打開手機使用最多的工具。這些年的輸入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大輸入法廠商都在暗自發力,為用戶帶來了大量新功能。就在不久前,第三方數據分析機構艾媒發布了「2020年秋季中國第三方手機輸入法市場監測報告」。
針對近期手機輸入法行業的市場情況、用戶情況、產品案例及未來趨勢進行調研分析。該報告指出,國內第三方手機輸入法用戶規模正在不斷擴大,預計在今年將達到7.48億人。目前主流的手機輸入法有三大巨頭,分別是搜狗輸入法、百度輸入法以及訊飛輸入法。要知道,光這三家佔據了全國超過95%的份額。
從該報告中得知,今年初百度輸入法市佔率以0.1%的優勢反超搜狗輸入法,成為國內第一大輸入法,月活躍用戶達5.256億。數據表明,百度輸入法共有37.8%受訪用戶年齡在30歲及以下,其中,95後用戶佔比過了兩成,年輕用戶比例領先於其他第三方手機輸入法。百度手機輸入法支持拼音、筆畫、五筆、手寫、智能英文等多種輸入方式,在滿足用戶快捷、精準輸入的同時,提供智能語音輸入、多媒體輸入兩大全新輸入方式。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面有著絕對優勢在,還擁有強大的自主個性化定製能力,皮膚外觀表情、操作輸入習慣、詞庫等都能完全自定義。
今年初,百度語音輸入實現行業突破,日均請求量首次突破十億次,為用戶活躍度的提升以及存量用戶價值的挖掘注入了新動能。達成10億次成就並不容易,除了有深厚的技術實力作為支撐和保障,還需要更懂用戶的需求。
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如今的輸入法早已不再是簡單工具,有著較高的技術門檻。在大力推動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型基礎建設的趨勢背景下,手機輸入法AI技術的整體應用也將更加成熟,其作為人機互動入口的重要性也越發凸顯。與此同時,不斷通過數據反哺技術,能提升產品的智能程度以提高交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