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漢語,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普通話,因為它是我國各個地區都通用的標準語言,但並不是我國唯一的一門語言。
在國際標準組織中,就給漢語做了一個細分,劃分了十三個語種,例如大家熟知的官話、粵語、閩南語、客家話等等。
不過有些人卻認為這種劃分法是不正確的,他們認為普通話才是漢語,像粵語這些語言都屬於方言。
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確切來說,語言和方言的分界線是很模糊的,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區分標準。
圖片來源於網絡:粵語、閩南語、客家話
舉個例子吧,比如同處歐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都是獨立國家,有著本國的語言: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但是這明明是兩種語言,互通程度卻非常高,基本上都能聽得懂,沒什麼交流障礙。
我們的漢語同樣也是如此,下面又包含了十三種語言,有的互通程度很高,但是有的卻完全不互通。就拿粵語和北京話來說吧,毫無互通性可言。
如果一個廣東人用粵語和說北京話的北京人交流,這就無法擦出什麼火花來了。不過,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各個地區之間都有比較頻繁的交流。
為了國家的統一性,官方不會不認可各個地方的方言,更不會說成是不同於漢語的語言。所以說,除了普通話是標準的漢語之外,其他的都是漢語中的方言。
圖片:各個地區之間都有比較頻繁的交流劇照
在我國東北以及華北大片地區,所說的都是官話。這是由於地緣因素所造成的,北方地區地緣是比較完整的,較少有高大的山脈作為阻擋。
慢慢的,西南地區也受到了北方地區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古時候經濟重心是逐漸往南移的。所以後來西南大片地區也說起了官話。
但是山西卻是一個例外,就是受到了山脈的阻擋,造成了封閉的格局。因此,山西人就說起了「晉語」。
同樣的,我國南部地區出現了更多的漢語方言,就是因為「山脈河川分離」,這種情況下地區間得不到通暢的交流,自然也會形成語言隔閡。例如「吳語、贛語和粵語等」,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吳語、晉語、贛語和粵語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這十三種語言中,有五種語言都出自一個省!這就比較讓人震驚了,一個省出現五種漢語方言,要不就是此省的面積太大,如西藏等,或者就是此省山脈眾多,將各個地區分割了起來。
基於這樣的條件,大家都猜到是哪個省了嗎?其實就是福建省。
眾所周知,此省的面積並不大,面積大約在12萬平方公裡。因此就符合了上面我們所說的第二個條件,省內山脈太多,將各個地區都阻斷了。
而福建的這五門漢語方言分別是閩東語、莆仙語、閩中語、閩北語和閩南語。
圖片來源於網絡:福建方言分布
現代社會,福建是非常開放的一個城市,經濟發展非常快速。不過在古代之時,福建其實是比較封閉的,從而形成了比較獨立的本土文化,影響不到外面其他省份,也不會被其他省份所影響。
從地形來看,福建四周都是高山,在古代交通不便,想要入閩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這樣一來,就導致了福建省的開發晚。但是福建有另一優勢,就是沿海。
所以一旦開發起來,速度就是其他省份不能比擬的。在古代,一旦入閩並在此地扎了根,很快就會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導致本土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福建地圖
此外,福建不僅外部被高山所圍繞,內部也是被山脈河川劃分得支離破碎。
四川也是丘陵地帶,但有一個四川盆地。還有浙江,雖然省內也是山地居多,但是也有一個比較大的杭嘉湖平原,好歹彌補了本省的一些劣勢。
相比之下,福建省就沒有可比性了,除了山脈之外就是河川,難以找到一大片連著的平地。據相關部門統計,福建省內的丘陵面積佔了本省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九十,平原少得可憐,只佔了百分之九左右。
雖然平原地帶很小而且不連片,但是一經發展就能迅速崛起了。例如福州平原和泉州平原等,也是現在的主要城市和經濟發展區。
圖片來源於網絡:福建地勢地圖
正因為福建省內部多山地阻隔,各地區間交流受到阻礙,才形成了相對豐富的福建文化。五種不互通的漢語方言便是一種證明。
在福建省東部沿海地區主要以閩東語為主,而福建北部地區說的就是閩北語了。同樣的,福建省南部地區所說的便是閩南語,中部地區所說的則是閩中語。還有福建省東部沿海的莆仙地區則盛行莆仙語。
這五種福建方言中,閩南語是最大的一支,同時影響力也是最大的。因為像福建省南部的廈門、漳州等城市的面積比較大一些。
另外,在古代時廈門、漳州等城市的居民,會大量遷徙到臺灣以及東南亞地區,自然也把閩南語帶了過去。
圖片來源於網絡:福建五種方言分布
從這五種福建方言,我們不用看地形地圖就能想像到福建省雜亂的地勢。當然,福建省不僅是語言呈現多元化,還有戲劇也是如此,共有二十四個劇種。
例如閩劇主要分布在福州地區,而莆仙戲盛行於莆田地區,而高甲戲則主要分布在泉州地區。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在古代受地勢的影響,各個地區的文化會有較大的差別。
如今,地勢不再是阻擋兩地交流的難題,所以各種語言也慢慢的交匯到了一起。為了全國各地區人民更好的交流,普通話便成為了全國通用的標準語言。
圖片:交流無礙劇照
不過,全國通用普通話並不代表會取代掉其他漢語方言。但是,這已經成為了一個讓人擔憂的現象。很多地區的人們已經慢慢遺忘了本地區的漢語方言。
就拿福建地區來說吧,在福建北部的一些地區,人人都以說好普通話為榮,漸漸忽視了當地的閩北語。很多小一輩的人都只聽得懂普通話了,意味著閩北語即將面臨失傳的窘境。
因為老一輩的人也意識不到傳承的重要性,只知道國家宣揚普通話,便只教小一輩的普通話,哪怕發音不標準。各位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