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為君的無悔與為人的抱憾

2020-09-12 影眼瞰視界

北宋嘉祐八年(1063),在位四十二年的仁宗皇帝龍馭上賓。趙禎去世的這一夜,暗月無光,仿佛整個大宋都陷入了悲痛的長夜。消息傳出,舉國哀慟。老少婦孺都在道邊哭泣,自發悼念,祭奠燒紙的煙塵一時遮天蔽地。訃告傳到北國,遼道宗耶律洪基也為之落淚,並建立了衣冠冢以表追思。

宋代有詩寫道,「農桑不擾歲常登,邊將無功吏不能。四十二年如夢覺,春風吹淚過昭陵」,昭陵就是宋仁宗的陵墓,這首詩也是表達了後世對仁宗皇帝和他的時代的懷念。仁宗皇帝治下的四十二年,對百姓來說是安定平寧的四十二年,北宋後來的靖康之恥,南宋的顛沛流離,山河動蕩,都讓人們不禁懷念起這段歲月,仁宗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兩宋白月光」。

身為君主的宋仁宗無疑是出彩的,成功的,北宋仁宗一朝湧現出了許多才華橫溢的人才,唐宋八大家,有六位出自仁宗朝,他的知人善任使得這些人才能夠發揮所長,治理體系平衡運轉,農學、醫學和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文化繁盛,光照千秋。在兩宋十八位帝王之中,宋仁宗都可以算得上是佼佼者。

然而,當拋開為政以德、支撐天下的君王身份,當回歸到「人」的身份時,仁宗皇帝的一生卻充滿了情感上的悲劇性。

為人子,子欲養而親不待

仁宗皇帝的身世一直都充滿了傳奇色彩,《水滸傳》的篇頭說他是赤腳大仙轉世下凡,但這遠不如更富有戲劇性的「狸貓換太子」有知名度。

「狸貓換太子」中,劉太后為了搶奪仁宗趙禎的撫養權,陷害了仁宗的生母,致使兩人從此生離。民間傳說為了戲劇性而強行添加的衝突,事實上劉娥的撫養人身份是宋真宗指定的,而事實也證明了,劉娥在趙禎年幼期間確實擔負起了治理朝政、平衡局勢的職責,順利完成了權力的過渡。

今年熱播的歷史劇《清平樂》,將這段掌故做了比較合理的藝術加工,劇中說李妃生前,仁宗已經知悉自己的身世,為了和生母見上一面,想親赴宸妃的住所,但此舉遭到了晏殊的及時阻攔。這個片段雖然是藝術的加工,卻既不違背史料記載(劇中宋仁宗在明面上確實未公開承認自己早知身世,也始終未與生母相見相認),又將劉娥、趙禎、晏殊等人在這件事中所受的心靈煎熬,描述得十分令人唏噓。

從人倫的角度,不讓人見自己的生母,顯得過於不近人情,但身為帝王,他的一舉一動都關乎社稷安危。倘若和宸妃相認,那將置尚在垂簾的名義上的太后嫡母於何地?宸妃的心理難保不會燃起對地位和名譽的欲望,朝堂上不同的利益集團,也難保不會心思活絡、引發動蕩。宮變鬥爭對朝堂的影響,讓所有人都不敢深想。

李宸妃去世後,仁宗悲痛不已,在世時連一聲娘親也未能叫過,如今子欲養而親不待,朕雖富有四海,又有什麼用呢?

為劉太后身後名平反

劉太后去世後,便有人搬弄是非,稱宸妃是被劉太后毒害。但事實上,宸妃去世後,劉太后聽從了宰相呂夷簡的建議,厚葬了宸妃,儘管可能劉太后曾對此有過猶豫。可是朝堂和坊間的謠言愈演愈烈,很多在劉太后執政期間利益受損或者政見不同的人也都推波助瀾,皆傳言是劉太后毒害仁宗生母。

劉娥對趙禎的教養一直是嚴格甚至嚴厲的,而劉娥垂簾多年後趙禎也到了親政的年紀,太后和官家之間的權力移交過程中,未必沒有發生過雜糅著親情的鬥爭與較量。

劉娥過世後,謠言也未必沒有一度影響趙禎對事情的判斷,但是生性仁厚的趙禎,依然不忍養母的身後名蒙受質疑,他親往祭奠生母,開棺查驗。當見到安葬宸妃的規制符合安葬太后的禮儀,在水銀養護下,宸妃面色如生,仁宗終於知道了劉太后並沒有毒害他的母親,心中終於釋然,生母確得善終,而養母也不必蒙受不白之冤,「大娘娘此生分明矣」。

幼年喪父,對生母宸妃的歉疚,對嫡母劉太后的複雜感情,早早的就讓這位剛剛親政的大宋天子,經歷了人生的無常。

為人夫,半生疏離難縱情

劉太后在世的時候,對仁宗的婚姻大包大攬,生怕年輕的皇帝被美女耽誤,誤了國事。仁宗曾經想要迎娶一位王氏女,卻被劉太后以「妖豔太甚,不利少主」為由拒絕,而改立郭氏女為皇后。郭皇后與兩位妃子發生衝突,仁宗去勸架,不料被衝動莽撞的郭皇后失手傷了脖子,在宰相呂夷簡的支持下,仁宗以「皇后無子」為由下詔廢后,並令她遷居冷宮。但不久後,本性仁厚的皇帝就覺得自己做的有些過分了,畢竟郭后也是這場婚姻的受害者,並有想接郭氏回宮的想法。沒想到在這個當口,年僅二十三歲的郭后卻暴斃而亡。歷史劇《清平樂》中給出的解釋是,有先前曾搬弄是非的內侍,因為害怕郭氏回宮後清算,便暗中下手害死了郭后。這個藝術創作倒是無傷大雅,也不影響歷史記載。

悲痛的仁宗下詔以皇后之禮安葬郭后,此後的一生都對她的死抱有虧欠之情。嘉祐四年(1059),暮年的仁宗甚至想要在大內修建專門供奉郭后畫像和衣物的宮殿,只是因為於禮不合才作罷。郭氏的意外身亡,在仁宗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悔憾和震動,令他之後行事風格益發謹慎,不願再因自己的一時意氣而傷及無辜。

《清平樂》中,在仁宗早年與之相戀的陳熙春,歷史上也確有對應的人物。但是陳熙春的出身和家庭關係,註定了她無法成為皇后,仁宗不忍這位活潑開朗的女子在宮牆內受束縛,囑咐韓琦把她送出宮,並找富庶人家給她牽了姻緣線。

歷史上曹皇后又就是劇中的曹丹姝,出身名門,歷史記載中她沒有生育子嗣,劇中宋仁宗與曹皇后的感情線,是因誤會與性格導致疏離半生,人到中年,兩人才終於解開心結,琴瑟和鳴。

張貴妃是歷史上宋仁宗後宮中最受寵愛的妃子,她出身低微,但美貌可愛,深得仁宗的歡心。可惜這位給了仁宗溫柔愛情的女子只活了三十一年便早早撒手人寰,而她為仁宗誕育的三個女兒也都夭折了,沒有一個養大的。

事實上,包括張貴妃和之後仁宗喜愛的董貴人在內,他們芳華早逝的原因,或多或少都和孩子的早夭有關。愛情和子嗣,則是困擾著仁宗晚年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和心病。

為人父,子皆壽短女亦嬌拗

天倫之樂對宋仁宗而言,似乎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除了幼年時雙親的缺失,成年後愛情的缺憾外,這位富有天下的帝王,幾乎一生都在遭遇喪子之痛。

仁宗一生共生育過十六個孩子,其中三個皇子,都過早夭亡。剩下的十三個女兒,成年的只有四個,其中三個還是仁宗晚年所得。真正陪伴在他身邊的,是《清平樂》裡的那位徽柔公主。可惜,她的婚姻同樣不幸:晚年飽受病痛之苦的仁宗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又無子嗣,儲位必將落入旁支,那麼公主在自己百年之後,能否受到新君的善待,並不保險(事實證明,英宗對仁宗妻女都非常不客氣,新君一繼位,公主的月俸就被削減為原來的五十分之一)。仁宗將公主嫁入李家,本是希望自己的母家能夠代為照料公主,但是天不遂人願,仁宗沒有料到駙馬和公主的婚姻竟然很快走向失敗,公主嬌拗的性格與駙馬一家衝突頻發,最終發生了公主出手打了婆婆、並夜扣宮門的事。要知道,宋朝的宮門制度非常嚴格,公主的夜扣宮門實際上已經觸犯了大宋律法。

這樣失敗的婚姻,又反過來刺痛著仁宗,讓他覺得自己為父不慈,為子不孝。

因為沒有親生子,需要扶立過繼的宗室養子為太子,也許是對宗實的資質平平已有覺察,仁宗始終不甘心。但太子不定,則國本動搖,大臣們紛紛上書。仁宗甚至私下裡哽咽著對親近的諫臣說,「再等兩三年吧」。作為人主,對大臣近乎哀求地希望再給自己一點時間。但仁宗晚年的後宮曾燃起過希望,卻也誕育了失望——也就是他晚年所得的三位小公主。

天意如此,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

這樣的結局,不但摧垮著仁宗的神經,其實對那位「備胎」太子——後來的宋英宗,也是種精神折磨。每一次養父後宮傳來孩子降生的消息,都可能讓他這個名義上的皇子失去一切。長期的壓力,讓英宗即位後不久,就飽受精神病的折磨。壓抑在心中的日久年深的不忿,讓他在對待養父的遺孀曹皇后,和那些未成年或剛剛成年的妹妹們,都十分刻薄寡恩。甚至鬧出了讓自己的妹妹們在皇宮中遷居別處,好給自己的女兒們騰房子的鬧劇。

宋史裡說,宋英宗和他的皇后高氏,是仁宗夫婦親手撮合的。仁宗是英宗的養父,曹皇后實際上是高皇后的姨娘。二人成親的時候,民間都說今天是皇后嫁女兒,天子娶媳婦,一時傳為美談。但對於仁宗的身後事,英宗卻並不爽利,高皇后對待自己的婆婆兼姨母,也寡淡無味,實在談不上孝道。如果仁宗地下有知,怕是要死不瞑目。

結語

嘉祐八年(1063)三月二十九日,仁宗皇帝趙禎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後人懷念他治下的這四十二年,那是一個令後人懷念的群星璀璨,能臣輩出,文採斐然,值得史家大書特書的四十二年。

但透過歷史的書頁,生而為人的宋仁宗趙禎,或許更想要的是承歡娘親膝下,是與愛侶長相廝守,是有英明類我的皇子為己分憂,是希望自己駕崩後得以瞑目。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宋仁宗趙禎也許真是天上的真仙下凡,人間的七情六慾,本不應和他有所瓜葛,他走的時候,也不該有所牽絆。

他的朝堂風清氣正,他的時代安樂平寧,他的麾下群星閃耀,史書用「帝誠無愧焉」來總結宋仁宗,是相當高的歷史評價。電視劇《清平樂》在歷史基礎上又做了適當的升華:宋仁宗身上抽象出來的「為政者」形象,在某種程度上承載了以民為本的思想,是「仁」字的最佳註腳;而身為凡人的趙禎,在親情與愛情上的種種抱憾,又是人性的充分表達。兩者彼此交織,正是神性與人性的碰撞與交融。

相關焦點

  • 《清平樂》王凱演的宋仁宗符合歷史嗎?專家這樣說
    本劇的切入點也頗為有趣,作品改編自米蘭Lady的歷史小說《孤城閉》,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其在位期間治國理政的百般故事。一直以來,以宋代為背景的古裝劇並不少,前有《少年包青天》系列,後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鶴唳華亭》等,但如《清平樂》這樣偏向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並不多見。隨著劇集的播出,宋仁宗的生平亦引發關注。
  • 宋仁宗:當最仁的君卻負最多的心
    宋仁宗就是「狸貓換太子」的那位太子,這故事不見得真,但是劉太后不是親媽是靠譜的,其生母是李氏。仁宗的仁是有限的,他只把仁給了大臣和百姓,對自己被指定的兩位皇后妻子只有厭惡,雖寵女兒卻也因其對生母的虧欠被葬送了幸福。
  • 清平樂張妼晗有歷史原型嗎 張貴妃宋仁宗一共有幾個孩子
    清平樂張妼晗有歷史原型嗎 張貴妃宋仁宗一共有幾個孩子  《清平樂》中的張妼晗是舞女,她從小眼中只有宋仁宗,但為人囂張跋扈,性格破爛,眼裡容不下任何人,卻唯獨在宋仁宗面前像個孩子,在歷史上,張妼晗的原型人物就是寵妃張貴妃,不過她只活到了31歲,死後才被升為貴妃。
  • 清平樂宋仁宗為什麼一生無子 歷史宋仁宗共有幾個老婆孩子
    清平樂宋仁宗為什麼一生無子 歷史宋仁宗共有幾個老婆孩子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宋仁宗一代明君,一輩子為民親民,身後的妃嬪眾多,按正常的道理來說,他本應該有眾多子嗣,但是卻沒有一個兒子,而最後長大成年的只有三個女兒。
  • 《清平樂》中張妼晗的歷史原型,宋仁宗的真愛,死後被追封為皇后
    在前段時間《清平樂》大火,因為《清平樂》的製作精良,加上還原了一部分歷史。劇中的曹皇后被大家喜愛著,但是劇中的張妼晗卻受到觀眾許多爭議。在劇中,張貴妃剛開始只是宮中的一個舞姬,在年少時遇到了宋仁宗,長大之中愛上了宋仁宗,張貴妃算是宋仁宗非常喜歡的一個妃子,但是歷史上的張貴妃是什麼樣子呢?歷史上的張貴妃是一個官宦人家的女子。她的父親是一位進士,但是她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她只能跟著自己的母親到處投靠親戚。
  • 《清平樂》裡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最近,《清平樂》火了,戲裡戲外的許多元素都成了大眾津津樂道的談資,甚至是許多網民爭論的焦點。有的讚嘆《清平樂》不愧是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質量是一定有保證的,光從服道化來看製作就堪稱精良,一看皇帝群臣戴的冠冕所著袍服,就像從歷史書裡從宋代人物畫像裡走出來的一樣。不管什麼影視作品,人物形象肯定是個表現的大頭嘛,有原著《孤城閉》打底,電視劇《清平樂》對帝後感情線的安排還是讓觀者覺得眼前一亮的,歷史上宋仁宗趙禎的廢后、立後的決定和行為就引起了很大的風波。
  • 《清平樂》的考究與遺憾:宋仁宗時代,天才為何成群而來
    《清平樂》是第一部以宋仁宗為主角的電視劇,它的劇情和服化道調動起許多觀眾和自媒體的「考據癖」,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宋朝熱」和「仁宗熱」。這對這位宋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而言,實在是前所未有的待遇。與那些開疆闢土的「雄主」相比,終生未離開京城的宋仁宗只能算是「守成之君」,在中國傳統的歷史敘事中,歷來沒有太強的存在感。
  • 告訴你一個比《清平樂》更真實的宋仁宗
    歷史作家吳鉤,在其新近推出的傳記作品《宋仁宗:共治時代》中,詳細講述了宋仁宗的一生以及他面對的制度環境,從民間故事「狸貓換太子」的當事太子到締造「仁宗盛治」的一國之君,宋仁宗的一生雖然平淡
  • 清平樂:宋仁宗與曹皇后,愛恨「飛白書」!
    電視劇《清平樂》熱播,引發諸多歷史迷的線下探究,涉及到繪畫、音樂、官制等等一系列的各方各面。其中,關於「官家」宋仁宗趙禎與曹皇后的情感戲,讓很多人直呼「太甜」。官家到曹丹姝住處,正在練字的曹皇后自謙說:「總是寫不好。」
  • 清平樂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 宋仁宗和曹皇后看似友好卻並無任何...
    清平樂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 宋仁宗和曹皇后看似友好卻並無任何夫妻之情時間:2020-04-07 14:00   來源:FACE妝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 宋仁宗和曹皇后看似友好卻並無任何夫妻之情 清平樂皇帝愛秋和還是皇后?
  • 小楷搗鼓《道德經》——《清平樂》宋仁宗如何巧用老子治國智慧?
    老子的一部完成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哲學著作,不僅在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美學理念等等方面對後世的啟迪和韜養,更是中國幾千年來的統治者,以老子《道德經》的哲學思想治國安邦的一劑上乘的良方。前幾日,我無意間點開了反映宋仁宗生平的熱播電視劇《清平樂》。
  • 清平樂曹丹姝是如何成為皇后的 曹丹姝賢明豁達卻依然被被宋仁宗冷落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曹丹姝是如何成為皇后的 曹丹姝賢明豁達卻依然被被宋仁宗冷落 說到現在最火的電視劇,想必當屬《清平樂》了,這部劇的劇情和演員的精彩表現是成就這部劇的關鍵。那麼劇中曹丹姝是怎麼成為皇后的?趙禎喜歡曹丹姝嗎?讓影視達人來告訴你們吧。
  • 《清平樂》宋仁宗和曹皇后 並無宋真宗和劉太后之情深意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宋仁宗和曹皇后 並無宋真宗和劉太后之情深意切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也有人認為收視率不行,但不管如何說,因為電視劇《清平樂》的播放讓宋仁宗大熱是不爭事實。以前對於宋仁宗的評價是昏庸無能,現在的看法是仁心獨厚。
  • 在古裝劇《清平樂》中,他扮演宋仁宗
    文章:《今晚報》記者劉桂芳一半以上的古裝劇《清平樂》在湖南衛視播出。這部由正午陽光製作的古裝劇講述了王凱扮演的宋仁宗的生活,既有前朝寺廟之爭,也有後宮人物之情感之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凱講述了拍攝過程中對人物的理解和難忘的故事。
  • 盤點電視劇《清平樂》的十大看點,這個宋仁宗可憐可恨又可贊
    《清平樂》改編自小說《孤城閉》。與原著不同的是,《清平樂》的主角不是公主徽柔和內侍懷吉,而是以趙禎的視角,描述了宋仁宗登基之後的種種。從朝堂政治到後宮生活,從皇宮大內到百姓街頭,《清平樂》可以說是從側面展現了北宋仁宗年間複雜又真實的場景。
  • 清平樂:張貴妃歷史原型,宋仁宗一生最愛的人,為保孩子自降身份
    《清平樂》張貴妃歷史原型:宋仁宗一生最愛的人,為保孩子自降身份文/無計讀史最近,由王凱,江疏影等人主演的《清平樂》開播了,這部劇讓觀眾們期待很久了,播出後也未讓大家感到失望。劇中,王凱飾演的是「宋仁宗趙禎」,江疏影飾演的是「曹皇后」。
  • 《清平樂》裡的福康公主,最後真的失憶了嗎?|清平樂|宋仁宗趙禎|續...
    在宋仁宗駕崩7年後,宋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正月,福康公主薨逝,年僅33歲。歷來被視為正史的《宋史》對福康公主的去世記錄極其簡略。但在正史之外,宋代本朝的《宋會要》以及當朝士大夫的私人記錄為這段歷史增添了更多細節。
  • 《清平樂》別只關注感情線,宋仁宗身居高位的反思至今仍然適用
    最近很多人看《清平樂》一邊看一邊糾結,因為感情線真的太多了,皇帝宋仁宗就有好幾條感情線,帝後cp虐帝妃cp甜,除此之外,皇后和茂則的隱晦感情線,都感覺挺有意思的,但是放到後宮的大環境下,又讓人感覺無論嗑哪一對cp全都會在結局的時候沒有好下場,感情線亂而且還不敢隨意嗑。
  • 世界讀書日看《清平樂》:宋仁宗的仁與忍
    世界讀書日看《清平樂》:宋仁宗的仁與忍正午陽光的《清平樂》,是部很悶的劇,幾乎沒有什麼戲劇化衝突,主創完全放棄了情節劇的追求。這樣一部對自己下手很殘忍的劇集,即便有著華麗麗的服化道,但卻無改其特殊而扭曲的表達。
  • 宋仁宗傳位給誰為什麼無子 清平樂宋仁宗與曹皇后的故事簡介
    宋仁宗狸貓換太子是怎麼回事?北宋宋仁宗時期有過很多的故事傳說,像是狸貓換太子便是出於此。電視劇《清平樂》講述的也是這段時期的故事,在劇中宋仁宗和曹皇后之間有諸多隔閡,成為本劇看點。據悉,宋仁宗趙禎的前後兩位皇后都不是自己選擇的,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十分好奇劇中宋仁宗愛曹皇后嗎?宋仁宗和曹皇后之間有愛情嗎?他們之間有親熱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