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前的「一二·九」
愛國學生在北平西直門外進行抗日宣傳
「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1935 年,在黨的領導下,北平學生舉行規模空前的 「一二·九」運動,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平參加抗日救國請願遊行的愛國學生湧上街頭。警察當局清晨即下達戒嚴令,在一些街道要衝設了崗哨。
上午10時許,城內一兩千名學生衝破軍警的阻攔,匯集到新華門前,高呼「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收復東北失地!」「打倒漢奸賣國賊!」「武裝保衛華北!」等口號,表達了全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呼聲。
遊行學生奪過水龍反射軍警,掩護遊行大隊通過。
軍警襲擊學生
大批警察手執大刀、木棍、水龍,對付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愛國學生不畏強暴,隊伍仍在繼續前進。這時,警察打開水龍,冰冷的水柱噴射在學生們身上,接著又揮舞皮鞭、槍柄、木棍毆打。學生們與軍警展開英勇的搏鬥,有百餘人受傷。
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學校發表聯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舉行總罷課。「一二·九」運動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響應。天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杭州、西安、開封、濟南、太原、長沙、桂林、重慶等城市的愛國學生舉行請願集會、示威遊行,或發表宣言、通電,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
「一二·九」運動廣泛地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抗日主張,掀起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新高潮。
今天的「一二·九」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追憶85年前「一二·九」風雷激蕩,中國青年高擎愛國主義旗幟,為救亡圖存不懈鬥爭;如今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青年勇擔大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青春韶華。
一些首都高校日前舉辦各種活動,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表達愛國主義精神。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歌會現場
12月5日至6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大學2020年新生「愛樂傳習」項目暨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師生歌會在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眾廳上演。
本次「一二·九」師生歌會的主題是「時代青年擔大任,凝心鑄魂啟新篇」,由27個院系師生組成的22支代表隊經歷兩個多月的集體排練,呈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著名歌唱家、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教授戴玉強,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指揮、閱兵軍樂團排練指揮王雷和來自中國音樂學院、首都師範大學、四川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院校的專業人士受邀擔任評委。
「深深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結束表演的生命科學學院的方同學表示,大家在一起排練的日日夜夜永遠難忘。「我們演唱的《入海》,唱出了平凡和偉大。就像河流、江湖一起躍入海洋,每一個人平凡的奮鬥實踐匯聚成集體磅礴的力量。」
城環學院代表隊一曲沉重而富於張力的《大地》令人印象深刻。「傾注了整個團隊的心血。」創作者王禕勍、餘犀雨同學表示,曲目 雛形創作於疫情期間,反映了從疫情開始到抗疫勝利的心路歷程。「當代青年在學科發展和祖國建設中的使命擔當,為歌曲增添了一份厚重感。」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現場
12月9日,北京工商大學在良鄉校區舉行「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暨2019-2020學年學生表彰大會。黨委書記黃先開、黨委副書記張德玉、副校長賈英民出席活動,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一二·九」運動主要發起人之一姚依林同志,曾擔任北京工商大學前身中央商業幹部學校校長。紅色基因深深植根於北工商的建設發展中,流淌在北工商學子心中,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學生自編自演的情景劇以運動發起人蔣南翔、陸璀、姚依林的演講為主線,通過幾個重大歷史節點串聯劇情,還原了運動發生的背景和經過。臺上演員們全情投入、聲情並茂,用極富感染力的表演,生動展現了「一二·九」運動中華民族脊梁的愛國精神和責任擔當,帶領全場師生回到了那段熱血澎湃的歷史中。
黃先開指出,85年前,數千名愛國青年學生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掀起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在座的各位同學與參加「一二·九」運動的青年學生年齡相當,都是時代驕子,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中國青年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他希望同學們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把愛國情懷轉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以優秀的前輩為榜樣,奮發有為,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北京交通大學
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主題升旗儀式現場
2020年12月9日,北京交通大學舉辦了「以青春之光,築家國夢想」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主題升旗儀式。
北交大黨委副書記許安國在升旗儀式上與同學們分享了 「一二·九」運動的歷史,希望大家弘揚愛國精神,涵養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意志品質;主動擔當作為,踐行「知行」校訓。他勉勵同學們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勇做新時代的後浪,書寫無愧於時代的青春之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中,創造出無愧於人民和時代的青春業績。
文字編輯:嶽 陽
微信編輯:陳弘遠
▼
【來源:北京考試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