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西苑社區:浙東抗日根據地參觀學習
6月15日,金山西苑社區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赴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餘姚市梁弄鎮參觀學習。
-
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位於寧波市餘姚梁弄鎮,是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其中,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部舊址位於梁弄鎮曉嶺街103號,原系清代四合院民居。1991年,餘姚市人民政府對司令部舊址作了修葺,設立了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紀念館和史料陳列室,由譚啟龍同志題寫館名。
-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組圖)
隱藏 查看圖注 抗日戰爭時期,四明山是全國19塊根據地之一曾有無數革命志士在這裡拋頭顱灑鮮血,留下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政治部舊址、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舊址、浙東行政公署、浙東抗日軍政幹校舊址等眾多紅色革命遺蹟,創造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抗日救國、拯救民族危難的光輝歷史。
-
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將重新開放
人民網寧波12月30日電 (陳怡)記者從浙江省餘姚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改造提升,將於2016年1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 據介紹,餘姚市政府於今年1月份啟動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景區改造提升工程,涉及浙東行政公署與浙東抗日軍政幹校舊址、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浙東銀行與《新浙東報》社舊址等展陳場景改造提升,新增新四軍浙東遊擊隊軍史陳列館展陳布展,布展面積達2485平方米。
-
紅土地的傳承與嬗變:尋訪餘姚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在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記者和當地青年志願者在聽講解員介紹抗戰歷史。白牆黑瓦,紅廊飛簷,當年借用百姓房屋成立的中共浙東區黨委舊址,幾經修繕,如今已成為展覽館,裡面陳列著300多件珍貴文物和歷史照片。 一床縫補過的棉被、一件褪色的軍裝、一尊3.65米長的土大炮……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陳列的一件件物品又將我們帶回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
-
...爭做育人先鋒!上虞中學黨委組織黨員赴餘姚梁弄抗日革命根據地...
2019年5月11日,上虞中學黨委組織全體黨員赴餘姚梁弄抗日革命根據地和橫坎頭村參觀學習。在梁弄抗日革命根據地,大家認真參觀了舊址的每個組成區域,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在舊址現場,聽取講解員的詳細講解,一張張泛黃的歷史照片、戰略圖,一件件歷經滄桑的歷史實物和建築,把大家帶回到抗戰革命時期艱苦卓絕的難忘歲月,再現了抗日戰爭年代革命先烈們的戰鬥生活。黨員們切身體會到了革命先烈的頑強精神,每位黨員都體會到了時代賦予的使命感。隨後,全體黨員來到橫坎頭村參觀學習。橫坎頭村,素有「浙東紅村」之稱,是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
-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其中所說的浙江,就是指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 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是華中八大戰略之一,是華中抗日的東南前哨地,它包括四明、會稽、三北(餘姚、慈谿、鎮海三縣以北地區)和浦東四個地區,位於杭州灣兩岸,滬、杭、甬之間,東瀕東海,南迄東陽至寧波公路,西跨浙贛鐵路金(華)蕭(山)線兩側,北達黃浦兩岸地區。擁有四百萬人口,一萬餘人的抗日武裝。
-
「鳳凰」餘姚飛:浙東抗日根據地追尋紅色記憶
原標題: 「鳳凰」餘姚飛:浙東抗日根據地追尋紅色記憶 9日下午,發現寧波之美:鳳凰全媒體走進寧波採訪團一行約50人,到達了位於餘姚市梁弄鎮的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參觀學習。圖為鳳凰全媒體走進寧波採訪團一行抵達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
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浙江省總共有10處入選,位於餘姚的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名列其中。 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位於餘姚梁弄鎮橫坎頭村,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十九個解放區之一,解放戰爭時期南方七個遊擊戰爭根據地之一。
-
首批省級青少年紅色基因傳承基地公布~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以餘姚梁弄為中心的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也是解放戰爭時期江南七大遊擊區之一。 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完整保留了根據地黨、政、軍、經、文、衛、工等各類元素,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系統保留各類遺址遺蹟的抗日根據地。
-
記者探訪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四明山上紅色記憶不褪色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浙東銀行和《新浙東報》舊址)。四明山區,山路逶迤,層巒疊嶂。來自餘姚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講解員李玲在中共浙東區黨委舊址前,充滿激情地向遊客講述著這方土地上的熠熠勝跡。當時,我們的革命先烈就是以四明山為中心,建立浙東抗日根據地,創辦了《新浙東報》、開起浙東銀行、發行抗幣……革命火種在這片土地上燃起,為全國抗日之火助燃添薪,四明山被稱為浙東抗日的「心臟」,梁弄鎮也被稱為浙東的「延安」。
-
...奮進新時代】感受紅色文化 探訪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重走解放路 奮進新時代】感受紅色文化 探訪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中安在線 2019-06-27 00:00:43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徐慧冬 王佳 編輯:楊楊
-
梁弄鎮學生參觀新四軍浙東司令部舊址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近日,位於全國19塊抗日革命根據地之一的浙東抗日根據地,浙江省餘姚市梁弄鎮組織轄區內未成年人開展了以「追憶崢嶸歲月,弘揚梁弄精神」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通過「觀看一部愛國主義教育片、讀一本愛國主義教育書籍、寫一篇愛國主義教育文章、唱一首愛國主義教育歌曲、參觀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浙東抗日根據地
新華社發浙東抗日根據地是皖南事變後由浦東南進的抗日武裝、浙東地方黨以及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派來的一大批幹部,經過艱苦奮鬥,而逐步建立起來的。它包括四明、會稽、三北(指餘姚、慈谿、鎮海3縣姚江以北地區)和浦東4個地區,總面積約2萬平方公裡。
-
寧波機場運行保障部黨支部開展黨員參觀學習活動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1周年,7月5日,寧波機場運行保障部黨支部14名黨員同志赴浙東抗日根據地指揮中心—餘姚梁弄進行參觀學習。
-
在抗擊日偽頑鬥爭中,浙東抗日根據地這樣鞏固壯大
在中共浙東區委領導下,浙東抗日武裝和敵後廣大人民群眾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日偽軍對根據地的「掃蕩」「清鄉」和「蠶食」。 1943年12月22日,新四軍軍部電令浙東抗日武裝正式編為「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任命何克希為司令員,譚啟龍為政治委員,劉亨云為參謀長,張文碧為政治部主任。下轄三支隊、五支隊、金蕭支隊、浦東支隊(後改為淞滬支隊)、三北自衛總隊、四明自衛總隊和直屬教導大隊、警衛大隊、海防大隊等。次年1月5日,對外宣布該番號。浙東遊擊縱隊是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主力部隊,是開闢、鞏固固和發展漸東抗日根據地的強大支柱。
-
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助力「保護母親河」
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助力「保護母親河」 2020-06-14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老區建設(浙東四明山)峰會在餘姚梁弄舉行
6月23-25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來自全國十九個抗日根據地舊址所在縣(市)的代表齊聚「浙東小延安」——餘姚梁弄,隆重舉行「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老區建設(浙東四明山)峰會」,對如何進一步保護利用革命文化遺產、培育發展紅色旅遊產業、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加快推進老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進行研討。
-
浙東 抗日根據地:·杭州日報
浙東抗日遊擊隊打響敵後抗日第一槍,伏擊了前往當時最富裕的相公殿村搶劫擄掠的一隊日軍,取得斃8傷8的戰績…… 餘姚四明山麓的梁弄,是當地有名的紅色聖地,這裡重巒疊嶂,風光秀美。 70多年前,在這片深山密林裡,抗日的星星之火在此熊熊燃起,無數志士仁人與日軍、偽軍進行英勇鬥爭,留下了浙東行政公署、浙東抗日軍政幹校、中共浙東區委等10多處革命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