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中國泛濫成災,印度人民的頂級美味,中國吃貨為啥就不吃?

2020-12-06 胖福的小木屋

如果提前豹紋脂身鯰,各位肯定不太熟悉,但如果提起它的外號「清道夫」,大家肯定聽過,「聲名顯赫」的清道夫已被中國生態環境部頒布的《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收錄。大家戲稱清道夫是最成功的入侵物種

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清道夫,卻是印度人民的頂級美味,印度喜歡油炸或者紅燒清道夫,按道理來說,清道夫是可以吃的,為什麼中國吃貨就不吃呢?

清道夫在中國泛濫成災

清道夫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作為觀賞魚被引入中國,水族箱內壁經常會滋生一些附著藻類,這些藻類不但會影響到箱內,水草的生長,使其腐爛死亡,甚至還會危及到觀賞魚的生存。一開始大家清除附著藻類的方法一般為人工物理清除和化學藥物清除,但是大家發現,清道夫會吞食青苔等藻類,還會吃沉底的小顆粒性食物,所以又把它作為魚缸裡的配魚,起到輔助清潔的作用。

歷經水族市場的追捧和人工養殖的興起,清道夫在中國存市量不斷攀升。因為清道夫幼年時期以巖石或底質上的裸藻、硅藻和部分動植物碎屑為食;但長大的清道夫則更多攝入動物性食物,所以有時候會吞食水族箱的小魚,還有對於生病和受傷的其他魚類而言清道夫魚也十分危險,由於受傷的魚類會分泌一種粘液來保護傷口,這種粘液會吸引清道夫魚在夜晚對傷口進行啃噬,並直接導致其他魚類的傷口難以癒合,甚至死亡。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許多人因為養了一段時間之後,就不再想養,就會將清道夫丟進自然淡水水體。清道夫是雜食魚類,吸食藻類、底棲動物和水中的垃圾,也能大量吞食魚卵和魚苗,一天可以吃掉 3000~5000 粒魚卵,在缺乏氧氣的水域裡,清道夫還能衝到水面,利用空氣中的氧氣繼續維持生息,它們,嘴裡還含有一個氣泡來存儲氧氣,因而即便離開水十個小時以上,依然可以存活。

因為生存能力驚人,再加上清道夫外骨骼魚,它們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間的花紋,身體凹陷並覆蓋在骨板中,全身都有堅硬骨板保護,而且在受到捕食或者威脅的時候,清道夫魚會呈現出一種防禦姿態,它們的鰭棘會膨脹並且豎立,這會使它們的體積變得更大,其他魚類或鳥類甚至會因為吞食清道夫而被其堅硬的外骨骼卡住噎死,所以在中國缺乏天敵。(原生地有專門捕食這種魚的生物,比如水獺,但是中國沒有)清道夫在中國許多淡水水體內生存了下來。

清道夫生長迅速,僅僅兩年就可以達到性成熟,有時候一年都可以達到性成熟,在南美洲,3~6 月份開始懷卵,9 月~次年 1 月份為排卵季節,一次產約 700~1000 顆卵粒。再加上它們是一年多次產卵魚類,排卵期每個月都可以產卵,清道夫幼魚都會得到母親的照顧,存活率很高,所以清道夫魚在自然水體快速建立了野外種群,以致於部分淡水河系撈起來的底層魚都是清道夫。

清道夫強大的適應能力使它在許多水域中取代了當地的原生小魚,也加快了當地個別魚類的滅絕,降低了當地的物種多樣性。清道夫堅硬的外殼會損害漁網等漁具,影響漁業生產。

另外,繁殖期的清道夫會到河流兩側接近水面的地方打洞交配,不僅造成河道兩側部分的堤圍日益松垮,還會造成水庫抗洪和洩洪能力降低,美國地質勘探局表示,在清道夫泛濫的河流裡,河岸每年約被侵蝕4米左右。

廣東、湖北、 臺灣、廣西、陝西、四川、重慶、江蘇、江西、海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 雲南、吉林等省份,清道夫都已經泛濫成災。

為什麼中國吃貨不吃清道夫

印度人民喜歡吃清道夫魚,清道夫在印度流域天敵比較少,繁殖的非常不錯,印度人民比較容易捕撈到清道夫魚,印度物質比較匱乏,再加上飲食文化不同,所以印度人民很樂意吃清道夫魚,在印度的街道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售賣這種魚的攤子。

但是在中國,為什麼就不願意吃呢?要知道清道夫成魚體長達到 30cm,歷史上記錄到捕獲的最大清道夫長達52釐米,體重接近1.3千克。如此大個頭的魚為什麼不招人待見呢?

中國吃貨嫌棄清道夫,是因為它。肉少而且烹飪耗時,我們剛剛說了,清道夫魚全身都有堅硬骨板保護,頭胸部除了骨板基本不存在肌肉組織,僅體後側面具有明顯的肌肉組織可供食用,因而骨頭遠遠比肉要多,食用起來十分麻煩。

這類魚由於什麼都吃,體內通常會聚集大量細菌、寄生蟲和有害物質,肉質有一股奇怪的腥臭味,即便加了調料掩蓋也還是難以下咽。

清道夫身體呈流線型,上、下唇各有兩瓣齒,有兩個背鰭、四排大鱗,許多人覺得清道夫醜,影響食慾。

在中國,有許多的魚類可供食用,肉少難吃還難吃的清道夫,自然不在中國吃貨的食譜裡。

總結

在清道夫魚被引入中國大陸後的這三十年間,人們認識到了一個可怕的事實,清道夫對於中國生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在中國國內對於清道夫魚成災的情況只能進行人工捕捉併集中燒毀。國家目前也在嚴控人為引種和傳播,防止擴散到自然水系。

相關焦點

  • 清道夫在許多水域中泛濫成災,為什麼沒有人吃?
    清道夫魚今天在我國的泛濫與澳洲的穴兔泛濫如出一轍,如果說兔子的泛濫還能讓吃貨們難以理解的話,清道夫的泛濫就顯得「順理成章」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就淺談一下清道夫在我國一些水域中泛濫的問題。清道夫是哪裡來的?
  • 這種被中國吃貨拒絕,堪稱世界上最「髒」的魚,卻在印度火了
    這種被中國吃貨拒絕,堪稱世界上最「髒」的魚,卻在印度火了按照大家的想法,中國國人應該什麼都會吃、什麼都會做,這種自信當然是我們的祖先們帶給大家的,每個地區特有的美食傳承保證可以將許多簡單的原材料做出花來,所以經過這些方法烹飪之後,許多在外國人看來難吃到不能下口的東西在中國卻變成了人人喜歡的美味
  • 國內最難搞的「垃圾魚」,在越南卻變成這樣,中國吃貨甘拜下風
    相信大家對物種入侵並不陌生,像早前的水葫蘆小龍蝦就都是其他地區的物種來到了我們中國,不過這些物種也都不在泛濫成災,小龍蝦更是成為了中國人餐桌上的美食,甚至已經被吃到了人工養殖的地步。雖然對於我們中國的吃貨來說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吃的,但是有一種垃圾魚卻是國人很難接受的,這種魚就是很多人都束手無策的清道夫,這種魚是一種喜歡吃垃圾的魚,從某種方面來講的話還能夠起到淨化水環境的作用,因此我國就引進了這種魚來淨化我們的水環境,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種魚成了物種入侵。
  • 塘鯴能在印度恆河泛濫!清道夫魚入侵恆河,卻銷聲匿跡!
    而清道夫由於本身骨頭比較多,比較硬,所以幾乎是沒有什麼食肉魚或者動物能夠吃動它的,所以它的天敵幾乎沒有,一旦引進到異國他鄉,幾乎就會泛濫成災,對當地的生態鏈造成破壞。其實,清道夫本來要泛濫的,可惜的是,他們遇到了印度人的胃,都說國人是吃貨,吃遍天下美食,沒有什麼不敢吃,不管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面遊的,都能入了他們的口,但是偏偏遇到清道夫,著實下了它們一跳。四是國人為什麼不敢吃?
  • 聽說中國吃貨太多,入侵物種都會被吃光?
    有人說,這是因為即使有外來物種進來了,也會被中國的吃貨們吃成絕戶。可不是麼?這幾年來,一旦風聞哪個國家有動物泛濫成災,一些中國網友就恨不得馬上飛過去大吃一頓,幫助他們吃光入侵物種。要知道,在我國很多地方,天牛幼蟲就是一道頂級的美味佳餚!在中國,天牛幼蟲又叫「蝤蠐」,一條幼蟲就能把樹木蛀空。
  • 清道夫魚在世界各地「開疆拓土」,它老家的親戚卻在安靜的啃木頭
    提起清道夫,不少人都恨得牙癢,這種醜陋的外來魚類已經在中國南方水域泛濫成災了,很多釣魚人釣一整天咬鉤的全是這種魚,而且這種魚名字聽起來就不舒服,加上奇異的外表和大眾心中的固有印象,使得這種魚很少被人端上餐桌。
  • 火雞泛濫成災,加拿大農民苦不堪言,中國吃貨卻表示愛莫能助!
    比如說牛蛙、小龍蝦、福壽螺曾經在我們國家泛濫成災,但是後來都被中國吃過給掃空,說到這裡,竟然還有點莫名地心疼這些生物呢!諸位聽了是不是覺得中國的吃貨的力量很強大呢,不過,在加拿大有這麼一種生物泛濫成災,而中國的吃貨們卻都不怎麼愛吃,紛紛表示愛莫能助,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讓中國吃貨都慫了呢。
  • 湄公河羅氏蝦「泛濫成災」無奈求助,中國吃貨表示:愛莫能助!
    中國自古以來在世界上就有著「美食大國」的稱號,因為中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而且中國的吃貨也多,這些吃貨不僅僅只會吃,還會做,每一種食材都能做幾種甚至幾十種口味的菜品,烹飪方法也大不相同,不管蒸煮煎炸,還是燜炒燉烤,每一種都能讓你口水直流,中國吃貨廚藝精湛,也是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的,
  • 加拿大金魚泛濫成災,個頭超過30釐米,為啥中國人唯獨不吃金魚?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吃貨數量也非常多,物種入侵事件這些年來隨著全球化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來到中國的入侵物種,不僅沒能泛濫成災,反而還需要靠養殖才能維持生存。主要就是因為中國人比較能吃,就拿小龍蝦來說,在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小龍蝦一直是入侵物種,但是在中國小龍蝦卻被當成了美食,所以小龍蝦在中國沒有出現泛濫成災的情況。
  • 中國吃貨的力量,又一植物被中國吃貨看上,幾乎被吃滅絕!
    我們在新聞上總是看到外國的鯉魚、小龍蝦、河蟹等泛濫成災,在放眼看看中國這些東西被吃的一乾二淨,但現在還有另一種水果被中國盯著吃,作為國家保護植物活著。事實上,這種水果就是水椰子。也許你不熟悉,因為它是熱帶水果。它看起來和脊椎球很相似。
  • 清道夫的天敵終於出現了!成噸的清道夫被它吃光,太過癮了!
    我國的美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在我國有各種各樣的菜系,比如粵菜、湘菜、川菜等各有各的特色,不管是什麼菜系,每種菜都色香味俱全,我國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吃,比如肉夾饃、炸串、燒烤等等也是十分美味的,這些美食都讓中國人慾罷不能。
  • 繼清道夫後,又一入侵者出現,曾被判定成災,如今20元1個都難買
    比如說小龍蝦,牛蛙,清道夫等等都是我們心中的入侵者。只不過這些入侵者,有很大一部分都已經被吃成了人工養殖。但是於此同時也有一部分因為肉質與口味不是我們喜歡的類型,所以就沒人吃,最後百年城泛濫成災。這其中清道夫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從入侵進來的那一刻開始,中國人就已經感受到了危機。
  • 世界上幾款「頂級」甜點,中國上榜一個,全吃過的是「吃貨」
    世界上幾款「頂級」甜點,中國上榜一個,全吃過的是「吃貨」說到甜點的話,相信我們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特別是對於女孩子來說更是抵抗不了甜點的誘惑。那今天我就來告訴我大家,世界上這幾款「頂級」的甜點,中國只有一個上榜,全吃過的一定是吃貨。
  • 印度遭遇鯰魚泛濫,想出口中國,國人:「傻子」才吃
    提起印度這個國家,相信大家都是比較了解的,畢竟一直以來印度文化在我們國內頗受人們「喜愛」,茶餘飯後大家在聊天的時候偶爾也會說上幾句。再加上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現在在我們國內尤其是在深圳地區就定居著許多印度人,居住在大城市裡頭的人們外出的時候還是挺經常能夠碰到印度人的。
  • 澳洲又遭物種入侵,海灘到處是「藍精靈」,這回中國吃貨也不管用
    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便利的交通促進了人類的交流,人們進行著貿易往來,文化交流,各國人民出國旅遊,工作,定居都變成了常事,這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眼界也開闊了,但是過於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一個負面影響,就是物種入侵事件。
  • 公認最「髒」的魚,以垃圾為食,中國吃貨下不了口,在印度火了
    說起印度,有時候小編挺鬱悶的,我們不喜歡的他們偏偏很喜歡,他們不喜歡的,在中國卻變得很熱門,這真的是太奇怪了,有時候是真的很不能理解的。今天我們來說說在中國公認最髒的魚,沒想到了印度,卻成了最熱門的了?嗯?小編又是靈魂問號了,下面一起來說說看吧。
  • 羅非魚在我國南方泛濫成災,為什麼吃貨們沒有將它們吃滅絕?
    經常會在網絡上聽到:「任何能吃的生物在中國,都會被吃成保護動物。」,而真實的情況則是,吃貨在入侵生物面前根本無能為力。就連以吃貨自稱的中國人,也面臨著入侵生物的泛濫成災的現狀。羅非魚雖然在我國泛濫成災,但是我國吃貨們對此並不感興趣。首先是因為我國有食用四大家魚的歷史,羅非魚口感和其他魚類不同,使得難以處理。再加上很多泛濫成災的野生羅非魚品質並不高,生長環境不能保證。因此儘管羅非魚在我國價格低廉,但依舊無人問津。
  • 清道夫到底是一種什麼魚,可以吃嗎?
    原產自南美巴拉圭,因其生存環境極耐汙染,耐缺氧,並且可以清除魚缸內的糞便殘留汙物與清理河道引進,當然大家也猜到了現在成了生物入侵,因為在有其它食物之前比如魚卵與小魚等,它們並不會直接去吃哪些汙物,所以,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生物入侵案例!清道夫能吃嗎?
  • 中國吃貨第一城,美食比重慶多,有15萬家餐館,美女「泛濫成災」
    如今越來越多人喜歡旅遊,旅遊除了欣賞沿途的風景之外,大家更喜歡的便是去品嘗當地的美食了吧,今天筆者給大夥介紹一個最愛吃的城市,這裡被稱為中國吃貨第一城,有15萬家餐館,美食無數。這裡是哪裡?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這種被公認為是可食用魚裡「最髒」的魚,很多吃貨都不敢輕易嘗試
    這種被公認為是可食用魚裡「最髒」的魚,很多吃貨都不敢輕易嘗試現在很多人對於美食都是特別的喜愛,不管是什麼食物,只要它們的肉質可口總是會被人們選擇,但也有一些美食讓吃貨很難下得了口,比如說一些比較奇特的食材,有一種魚就被公認為是可食用魚裡面最髒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