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仙山風景秀美,武當武術的變幻莫測,武當養生文化源遠流長,懷著無比興奮和萬分期待的心情,我踏上了武當的奇妙之旅,也開始了在師行太極道院的養生生活。
道院下車,映入眼帘是一棟高大的建築,飛簷翹角,黛瓦鋪陳,古色古香,帶有濃鬱的徽式風格。門廊立柱上鐫刻有一副楹聯,「師承武當三豐正宗,行道天下尚武之人」,蒼勁有力,入木三分,寓道於文,以聯弘道,意境深遠,楹聯正中上方掛一匾額,書「武當師行功夫館」。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我,並帶我參觀了道院。
穿過門廊,左右青龍堂、白虎堂是兩間室內練功房,寬闊而通透。沿樓梯而上到達道院內,道院依山而建,三面環山,「三清臺」空曠平整,層層升高,代表了思想境界層層遞進。太極碑高聳,玄武池裡魚水相樂,園內樹林成蔭,花草相映成趣。一想到和煦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幽靜的環境,武當祖庭之地,正宗的太極拳術,能在如此靈山秀水中練就強健的體魄,靜謐優美的環境裡練武學道修行,的確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賞心樂事,對於每天生活在快節奏大都市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奢侈的享受。在這剛才經歷了長途跋涉,煩累的心情一甩而去,此刻顯得格外的寧靜。天色已晚,我們收拾好行裝住進宿舍,草草吃過晚飯,帶著疲憊的身心早早地入睡了。
第二日一早吃過早飯已九點過後,此時近中秋時節,天已大亮,山間霧氣繚繞,如仙如幻一般。太清臺前,一群群的學員正在集體練習太極拳,一招一式,從容不迫,姿勢變幻,緩慢柔和,眼隨手走,氣若神閒,達到了無我的境界。太極拳,在這個慢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練習,才能有充分的時間讓我們細心體驗每個動作要領,每個動作才能勁力飽滿而外形圓潤。太極拳合理地運用慢練的方法,使技術要領一點一滴逐漸落實在每個動作上,形式上的慢,實際上更有利於快速的學習掌握,這是修行路上必經的一個過程。
慢是一種生活狀態,也是一個人生過程。繁華的都市車水馬龍,奔走的人群隨著車輪永不停歇,在快節奏的時代,人們沒有時間做短暫的停留,我們錯過了身邊的風景,錯過了親情的陪伴。水靜下來才會清澈,才能澄澈無比映照世界。人心靜下來,才能以另一種態度、另一種視角看待生活,真正做生活的主人,細細品味生活。讓心沉靜下來慢下來,才能發現天、地、人原本所蘊藏的含義,才能領悟到自然萬物自身的規律。
沿石階而上,太清臺上桂花園桂花飄香。樹下也聚集了三五成群的學員在練武當劍,有年輕的少年,有健壯的中年,也有年老者。只見他們長劍在手,時而如蜻蜓點水,輕柔無力,時而如開山闢石剛勁有餘,動作嫻熟,如行雲流水,氣勢如虹。練習太極劍要掌握神形意氣,並把它運用到劍術之中,眼隨劍走,劍隨心走,心隨意走,氣隨意達,手握無形之劍,內含無形之氣,內外通達,好似心中無我無劍,達到了人劍合一境界。道家太極論陰陽轉換,動靜結合,剛柔相濟,虛實交錯,我們學太極養生,就是要從天地自然的規律中找到身心的平衡,從而實現自我的超越。
從太清臺下來,遇到了剛授完課的師行道長,道長邀我入匯緣堂喝茶論道。我問道長如何才能學好太極拳練好養生,道長說:有心即有緣,言簡意賅,一字一句無不充滿著深意。道長說我們要放下自我,心神合一,心無雜念,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練習,心誠則靈。道長慈眉善目,平常的言語中蘊含著不平凡的思想,透露出眾多道家的哲理,也顯示出無窮的智慧,讓我受益匪淺。
與道長聊得正酣之時,詩畫堂中傳來縷縷琴聲,我們起身過去,只見一女學員身著道袍正坐於案前撫琴,輕攏慢捻,琴聲委婉連綿。院內有魚塘相伴,谷後叢林相繞,琴韻悠悠在松竹間流動。旁邊案臺之上,一學員正在練習書法,一撇一捺,一停一頓間,盡顯出道家無窮的意境之美。
雨過琴聲潤,風來翰墨香。生命的淡然,是一種隨心隨性返璞歸真的美,生命的緩慢,是一種自然隨性簡單純樸的美,是一種至靜至雅的境界。享受慢生活,養生在師行。在師行養生,曠志怡神,萬籟俱寂,養身養心養性,感受生命的神奇,參透天人合一的真武之道。生活的靜美,需要我們要輕輕地訴說,靜靜地聆聽,淡淡的相伴,靜靜地享受生活帶給我們的無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