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狀元」和「榜眼」,為何紛紛拒絕清華上北大呢?
這裡的狀元和榜眼是按照古代科舉制度的劃分,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今年的高考結束,浙江省的兩名學霸徐嘉驁和邵奕佳分別以720分和719分奪得浙江省的理科狀元和榜眼,他們雙雙選擇了北京大學,放棄了清華大學,這其中是否有何緣由和秘密呢?
徐嘉驁作為浙江省今年的理科狀元,更是理科三科滿分,這是基本無人做到的成績,頂多是單科滿分,而他卻達到了三科滿分,可以說實力是十分的強大,在高考成績剛出來,直接就接到了北大的招生電話,並且快速地完成了相關籤訂,等到清華大學再聯繫他時,已經是很遲了,他已經決定去北京大學了,給到清華大學的理由僅有三個字「來晚了」,看來搶人還是很重要啊,要是清華先打電話,可能徐嘉驁就被清華大學收錄了。
邵奕佳作為浙江省今年的理科榜眼,比第一名的徐嘉驁只差了一分,兩人的實力是一樣的出眾,她也拒絕了清華的邀請,這次不是因為打電話的遲早了,而是因為她心裡早有安排,在高中的時候她就希望自己能進入北大元培學院學習,高考的成績出來了,她達到了進入北大的條件,自然也就會選擇北大了,這和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有關,所以,清華大學就又錯過這樣一位優秀的學生苗子。
清華和北大作為國內的頂尖學府,無論是選擇哪一所就讀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學校的實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不僅有強大的師資力量,更是能給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實現質的突破和進步,所以,學生無論做何選擇都是正確的,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
如果換做是大家,你會作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