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臺灣搖滾樂隊。樂團前身為「So Band」樂團,在1997年3月29日更名為「五月天」。樂團成立至今已經走過21年的時光,成為無數80、90後最能代表青春的搖滾樂隊。
提起 「五月天」,許多人能想到關於他們的便是夢想、青春、正能量。正如他們在《倔強》所唱:「最美的願望,一定最瘋狂。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每每聆聽,都能讓人覺得精神一陣,仿佛面前有任何困難都不足為懼。
除此之外,五月天的很多歌曲,也將青春回憶中的細膩、微妙的感情,用音樂展現的淋漓盡致。
當煙霧隨晨光飄散,枕畔的湖已風乾,期待已退化成等待,而我告別了突然。
——《後青春期的詩》
終於你身影消失在人海盡頭,才發現、笑著哭最痛。
——《知足》
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快樂,那就是後來的我最想的,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只是不再並肩了,朝各自的人生追尋了。
——《後來的我們》
會不會有一天,時間真的能倒退,退回你的我的,回不去的悠悠的歲月,也許會有一天,世界真的有終點,也要和你舉起回憶釀的甜和你再幹一杯 。
——《乾杯》
這些歌曲無不成為一代人心中緬懷青春,最合適的歌曲。
但在許多老五迷的心中,最能代表五月天的反而不是這些音樂,而是五月天最初的三張專輯,1999年《第一張創作專輯》,2000年《愛情萬歲》,2001年《人生海海》,這三張專輯全部由主唱阿信作詞、作曲,具有阿信強烈的個人色彩。而三張專輯的封面背景全部用的藍色背景,又被稱為「藍色三部曲」。這三張專輯至今也被許多五迷認為,是最能代表五月天的風格的專輯。
「藍色三部曲」無疑是一定時期下的產物,但你也無法否認,這最能代表五月天最初真實的創作意圖。這個時期剛發行專輯的五月天能擁有更多自主權利,受到的約束力最小,他們更能毫無顧及的在音樂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關於這一點,許多音樂創作人也是如此,比如周杰倫早期的專輯中也是毫無顧忌、天馬行空的加入各種風格,也讓無數傑迷心中更認同周杰倫早期創作的幾張專輯。
回顧五月天的首張專輯《第一張創作專輯》,我們聽到的仿佛不再是五月天所應有細膩的青春、無法磨滅的鬥志,反而聽到他在《瘋狂世界》中猶如吶喊般的高唱著:「我好想好想飛,逃離這個瘋狂世界,那麼多苦,那麼多累,那麼多莫名的淚水……」這時候的五月天,代表的不是青春,反而唱出的是許多普通青年無奈的心酸。
現在,依舊有無數的五迷痴迷於早年阿信困獸般的嗓音,在《擁抱》裡唱著:「晚風吻盡荷花葉……月光曬乾眼淚。」這首表達同性戀的抒情歌曲,卻讓人聽到只是單純的青年在唱著世界最單純的感情。
從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歌曲中,你能聽到的不是一個鬥志滿滿的戰士,反而是一個充滿迷茫的青年。
而在隨後專輯《愛情萬歲》,阿信認為「愛情」是我們人生周遭的瑣事,卻是極端重要的課題。於是便在《愛情萬歲》中詮釋了自己的愛情觀念。
之後的《人聲海海》這張專輯中,雖然你依舊能聽到年輕口語的點出在生活中遭遇瓶頸挫敗,也許不知道明天會如何,卻仍多了份不放棄勇敢向前的人生態度。
於是在「一顆蘋果」中他開始唱到:「總要有一首我的歌,大聲唱過,再看天地遼闊。」
對於這張專輯,阿信自己的說法是:「人生原本就像海一般廣闊無邊,充滿誘惑也充滿疑惑:但就像潮水隨時會產生新的行進,潮落之後必會有潮起,這是五月天期許的人生態度。」
或許是因為當時正是20世紀末,對於即將進入千禧年,同樣出現了一大批同樣迷茫年輕人,而五月天此時的音樂正恰如其分的表達了當時一代青年的困惑和無奈。
這三張專輯涉及對人生的許多看法,又被許多五迷稱之為「人生三部曲」。但無論是何種稱呼,都不難看出一些五迷對於這三張專輯的重視。那時的阿信用著自己青澀的聲音唱著自己的人生,唱著自己單純的幻想。
單純的少年總有成熟的那天,在五月天解決了服兵役問題重組後,開始由團員包辦創作歌曲,不再是阿信一人獨立創作完成,與最初的「藍色三部曲」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一些老五粉心中,「藍色三部曲」才是真正能代表五月天的音樂。
或許正式時代造就的這些問題,如果當初的五月天唱的不是「志明與春嬌」而是「戀愛ing」,他們不會紅起來。
但如果今天的五月天不唱「戀愛ing」每場演唱會大飆明白、風若吹、叫我第一名,他們就不可能這樣紅。
「藍色三部曲」無疑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經典,但更希望五月天能繼續寫出更多好聽的專輯,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