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仁化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2020-12-19 央廣網

韶關仁化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央廣網發 通訊員 供圖)

央廣網韶關12月17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通訊員葉志強 曾文韜)12月16日,記者來到韶關市仁化縣,漫步在「仁園」的丹霞綠道上。遠處丹霞山薄霧氤氳,近處錦江河緩緩流淌,目光所及之處儘是安詳愜意。仁化市民津津樂道的「新畫卷」——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仁愛之城」呈現眼前。

前不久,韶關仁化榮獲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極高的榮譽——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成為廣東省此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的3個城市之一,也是截至目前廣東省珠三角以外成功創建的首個全國文明城市。

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背後是韶關、仁化兩地合力推動,久久為功的成果。近年來,韶關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為契機,堅持「以城帶鄉、四級聯創」,推動市、縣、鎮、村四級文明聯創,進一步擴大基層文明創建覆蓋面,形成全域創建格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仁化縣委、縣政府咬定目標、高位推進、全域聯動、久久為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以文明創建作為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的主要抓手,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推動文明創建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探索出可複製、可借鑑的仁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路徑。

2.9萬志願者、文明實踐144個陣地,用志願服務傳遞「仁愛仁化」精神

「抬頭,動作要有勁,跟著節拍走……」在仁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志願服務隊正在排練歌舞劇《月姐歌》。隨著音樂節奏,標準的舞蹈動作整齊劃一,難以想像這是「業餘」隊伍。隊長劉小慧告訴記者,這得益於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提供了便利的訓練場所。

據了解,仁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整合、激活資源,推進公共文化中心、老乾活動中心、文化館等各類陣地實現共享與下沉。自2019年10月被列為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以來,仁化以組建特色隊伍、彰顯特色文化、建設特色場地、組織特色活動、融合特色節慶為抓手,把實踐中心打造成集思想引領、道德涵養、文化傳承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文明實踐平臺。目前,仁化高標準建成文明實踐陣地144個,構建了「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四級架構,全部實行掛牌管理。

「『全民尚文』志願服務項目讓文化志願服務隊走進仁化縣各鎮(街)、社區、鄉村,以文藝表演的形式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仁化縣「全民尚文」特色志願服務隊隊長黃櫻介紹,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志願服務隊著力打造「錦江歡歌」文化品牌,並開展了送戲下鄉、戲曲進農村進校園等活動,用文明實踐涵養文明風尚,成為傳遞志願精神的有力舉措。

如今,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服務是仁化一道靚麗風景線。據統計,2020年,仁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全縣各級志願服務隊,以「線上+線下」「農村+縣城」「集中+分散」「固定+流動」的方式,下沉到各文明實踐陣地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6500餘場次,覆蓋人數超18萬人。

「因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而受益的群眾,也自願成為中堅力量。」仁化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縣註冊志願者服務隊334支,實名註冊志願者2.9萬人,人均志願服務時長達73小時。其中「全民尚文」志願服務隊在今年3月榮獲廣東省最佳志願服務組織稱號,「紅心閃耀」「仁愛仁心」等8大志願品牌已經打響。

韶關仁化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央廣網發 通訊員 供圖)

深挖「仁愛文化」「紅色文化」,「仁愛之城」讓創文成果惠及群眾

「我家就住在附近,平時都喜歡來『仁園』散步。現在亂扔垃圾的現象沒了,環境也越來越美了。」肖阿姨說。在「仁園」的丹霞綠道上,右側是清澈寬闊的錦江河,左側是「仁」文化主題公園的各類主題雕塑。「『仁園』中的雕塑是仁化堅持以文化人的成果。」仁化縣住管局副局長連光才介紹,仁化樹牢「突出人文景觀、展示地域文化、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功能」理念,深入挖掘「仁化」縣名豐富的文化底蘊內涵,與仁愛文化相結合,打造了「仁園」中的各類主題雕塑。

近年來,仁化縣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把「仁化」之名與「仁愛」文化相結合,深耕「仁愛」文化品牌。運用「仁」「愛」文化元素,建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縣城仁愛廣場、「仁」文化公園、「仁」文化綠道、誠信公園、法治公園等「公園綠地文體便民10分鐘服務圈」,不斷增強「仁愛仁化」的厚重感,真正讓創文成果惠及民眾。

「仁愛」之城的打造也帶動了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提升。「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文體便民10分鐘服務圈」紛紛落地。走進韶關市「風度書房」仁化縣新東大街分館,整潔的環境、豐富的藏書、智能化的設備讓人耳目一新。「沒想到我們這個小縣城也能有以現代城市書吧為主題的圖書館,藏書量多,看書氛圍特別棒。」正在讀大二的許晨同學假期時常「泡」在館裡。

為豐富「仁愛」文化內涵,仁化著手深挖「紅色文化」。地處粵湘贛「紅三角」核心區域,作為廣東省革命老區的仁化,擁有紅色革命遺址近400處以及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城口紅色小鎮、雙峰寨、董塘鎮安崗村等豐富紅色資源。

「『仁愛文化』是仁化的景觀符號,『紅色文化』是鮮明的城市底色。」文明辦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仁化縣城口鎮依託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正著力打造省級紅色小鎮,奮力建設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省黨性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韶關仁化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央廣網發 通訊員 供圖)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雙提升,文明城市建設永遠在路上

「我們社區現在環境好得很,廣場、公園、停車場、衛生服務站一應俱全,我都以為自己搬進了新小區。」從小住在仁化縣高坪社區第二居民小組的鄭女士說。翻天覆地的「新小區」得益於仁化縣無物業小區打造提升工程。

「高坪社區第二居民小組是八十年代建的居民小區,無物業無管理,一直存在路不平、燈不明、溝不暢、車亂停、環境髒的問題。」仁化縣高坪社區黨總支委員肖衛青介紹,今年3月,該小組被納入仁化縣無物業小區打造提升工程試點。圍繞安全問題改造、居住功能提升及環境治理三方面內容,開展路面整修、停車位規劃、雨汙分流管網改造等工作,同時補齊公共基礎設施短板,全面提升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

公共基礎設施的提升不止於社區。「閱丹公路於去年11月建成使用,其中仁化段長約46公裡。」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仁化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連線連片建設具有丹霞紅色特色鄉村風貌示範帶,輻射帶動全縣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打造省際交通廊道,徹底改變環丹薄弱地段環境「髒、亂、散、差」的面貌;完成縣城主次幹道沿線商鋪廣告牌更換項目和人行道改造工程,涉改路段13條,涉改面積5.76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仁化實施教育設施提升工程,異地新建田家炳小學、城北小學和特殊學校;探索「五小」惠民工程建設,增設停車場8個、停車位500個;推進公廁改造提升工程,改造老舊公廁10座、新建公廁4座。通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紮實提升,群眾能真正享受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紅利。

「文明城市建設永不止步。」仁化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面總結創建成功的寶貴經驗,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成果,常態化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持續打造「仁愛之城」,把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相關焦點

  • 廣安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廣安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本報訊(記者 劉川 陳君)繼成都、綿陽後,我省的廣安市又躋身全國文明城市之列。2月28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頒獎儀式,廣安和武漢、合肥等一起被評選為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每3年評選一次,去年11月,中央文明辦啟動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評選,我省廣安、西昌兩個城市被推薦為參評城市。今年1月31日,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區)候選名單向社會公示,廣安市上榜,在公示的22個參評地級市中列第三。
  • 善美韶關因「你」而美!致敬「韶關好人」「韶關十大好軍嫂」!
    截至今年9月,全市共有2人入選「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3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4人入選「廣東道德模範」提名獎,38人榮獲「廣東好人」榮譽,約300人榮獲「韶關好人」榮譽,90人榮獲「韶關市道德模範」及提名獎。
  • 福建省多市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在 11 月 20 日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我省寧德市、上杭縣、福清市、德化縣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另據了解,廈門市、福州市、龍巖市、三明市、莆田市、漳州市、沙縣、石獅市、武平縣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 廣東韶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綜述:文明新風沐韶城
    仁化縣成功創建成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韶關市氣象局等3個單位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韶關市一中等2所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乳源瑤族自治縣必背鎮必背村等4個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湧現出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黃桂祥、廖聰濟,第七屆廣東省道德模範提名獎李慧文、2020年廣東省新時代好少年劉勵勤等一批先進典型……  高位推進
  • 我市獲評第六屆廣東省文明城市 陸河縣獲評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
    汕尾日報訊(記者 陳曉銘)12月9日,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廣州舉行,表彰新一屆廣東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以及文明校園。我市獲評第六屆廣東省文明城市,陸河縣獲評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
  • 農村電商帶動品牌發展 韶關仁化發布農副產品「十大文創」品牌
    韶關仁化縣舉行農副產品「十大文創」品牌發布會。(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央廣網韶關12月25日消息(記者官文清)12月24日,韶關仁化縣舉行農副產品「十大文創」品牌發布會,「梨樹下堆花酒、雙峰堆花酒、石塘尋味酸品、農民頭辣椒醬、怡煌紅白毛茶、長絲念米粉、楊泰和米餅、扶溪鴨稻米、臘稻鴨、丹霞貢柑」獲得殊榮,是仁化眾多優質農副產品的「優秀代表」。
  • 大連理工大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大連理工大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2020-11-23 2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鄧愛良、黃傳尉:仁化詩社成立賀詩
    2020年10月28日九齡故裡的詩友久盼成立仁化詩社已獲成功了,經韶關詩社批准2020年10月成立韶關詩社仁化分社!可喜可賀!馨香撲鼻在仁化,聲律無窮韻國家。自古仁陽出傑俊,廟灣霄壤遍奇花。2020年10月18日下午。本人仁化縣石塘鎮京群村人,參軍後轉業於廣州市工作至退休。有緣參加仁化詩社。
  • 榮譽|市住建局獲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重大貢獻單位稱號
    今天上午,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獎勵大會召開。市住建局獲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重大貢獻單位」。△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獎勵大會△重大貢獻單位表彰決定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市住建局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機遇意識、主業意識」,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為全局頭等大事來抓,聚全局之智、傾全局之力,勇當創城主力軍。
  • 最高榮譽|北三環大明宮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大會隆重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和新一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典型,陝西省共有172個先進入選表彰名單,其中全國文明單位81個,西安大明宮建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 福州市公安局獲評「全國文明單位」
    福州晚報記者 程明 林春長 通訊員 榕公宣 文/攝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福州市公安局首次獲評「全國文明單位」。  福州市公安局承擔著維護省會城市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重大職責使命。
  • 文明郴州 鏗鏘前行——寫在郴州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之際
    李秉鈞 劉正平文明,是一座城市最耀眼的桂冠。作為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全國文明城市」是每座城市追逐的夢想。多年追逐文明城市夢的郴州人,終於迎來從北京傳來的喜訊——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
  • 長沙市城市公共運輸事務中心獲評「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單位」
    長沙又添一「國」字號文明單位!12月14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命名2018—2019年度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的決定》,長沙市城市公共運輸事務中心獲評「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單位」,湖南省共有6家單位獲此榮譽。
  • 巴蜀中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日前,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會同教育部共同評選的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公布,重慶15所學校上榜。其中,巴蜀中學校(本部)入選,這也是繼重慶市人民小學後,我區第二所獲評「全國文明校園」稱號的學校。
  • 文明新風沐韶城
    仁化縣成功創建成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韶關市氣象局等3個單位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韶關市一中等2所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乳源瑤族自治縣必背鎮必背村等4個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湧現出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黃桂祥、廖聰濟,第七屆廣東省道德模範提名獎李慧文、2020年廣東省新時代好少年劉勵勤等一批先進典型……高位推進文明創建繪就最亮城市底色
  • 海安城東鎮、平橋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鎮」
    位於平橋村的城南花苑,藍頂小洋房鱗次櫛比。 姜明攝   日前,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公布,全國共有1493個村鎮上榜。我縣成績亮眼,城東鎮、高新區平橋村成功入選,在全市7個「全國文明村鎮」中佔兩席,獲評數量居全市第一。   「黨中央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高度重視,讓我們倍受鼓舞。城東鎮被表彰為『全國文明村鎮』,這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是我們奮力前行的新起點。」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巡禮(十)打造「紅色」文化名片
    開欄語:值仁化喜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之際,為全面展示仁化文明城市創建成效,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引導幹部群眾持續開展文明活動,進一步擦亮「全國文明城市」色彩,縣融媒體中心推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巡禮》專欄,通過文字、圖片、小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現24萬仁化人民用心血和汗水澆開的文明之花和千年人文古邑煥發出的全新魅力,今天推出第十期。
  • 文明新風沐韶城——我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仁化縣成功創建成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韶關市氣象局等3個單位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韶關市一中等2所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乳源瑤族自治縣必背鎮必背村等4個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湧現出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黃桂祥、廖聰濟,第七屆廣東省道德模範提名獎李慧文、2020年廣東省新時代好少年劉勵勤等一批先進典型……高位推進 文明創建繪就最亮城市底色
  • 佛山奪取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據悉,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複評中,佛山複評成績位列全省6個地級市第一名,以優異成績奪取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是我國目前含金量最高的城市綜合性榮譽。 在11月20日公布的中央文明委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本輪複評共有151個城市通過,其中地級市共有64個城市通過。
  • 1920年韶關老照片 百年前的珠璣巷、南華寺、仁化丹霞山
    分享一組1920年代初的廣東韶關地區老照片,讓我們一覽百年前的韶關地區知名景觀珠璣巷、南華寺、仁化丹霞山等地風貌 本組照片出自由日本人森清太郎編撰的《嶺南紀勝》一書。 本書原名叫《廣東名勝史跡》 又名《粵古稽真》1922年廣東嶽陽堂藥行發行所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