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自此以後,大漠以南再無匈奴足跡!

2020-12-13 騰訊網

公元前119年春季,漢庭調集全國精銳戰騎十四萬,步兵十萬,同時匯集了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前將軍李廣、校尉公孫敖、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校尉李敢等幾乎全國所有名將陳兵邊境,朝廷命令一下,幾十萬大軍全線出擊,這便是著名的漠北會戰!

漠北會戰是為了徹底掃除匈奴的威脅,因此衛青、霍去病為首的漢軍名將幾乎全員參加。

戰役一開始,衛青和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

衛青命令前將軍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從東路包抄匈奴,自己親自率領精銳戰騎出塞一千多裡,與匈奴單于主力遭遇,恰時這時大漠颳起大風,雙方萬餘人廝殺在一起。

最終衛青擊潰匈奴,這時,漢軍左校捕到俘虜,知伊稚斜單于已逃脫,急報衛青,衛青得知後率領主力繼續追擊匈奴單于,沿途相繼打垮匈奴數部,最終將匈奴主力全線擊潰。

取得了擊潰匈奴近五萬人的輝煌戰績,獲得了漠北會戰的第一次大捷!

另一路,霍去病率軍出代郡後,北進2千餘裡,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糧草器械補給源源不斷。

漢軍一路北上,與匈奴左賢王部遭遇,霍去病隨即指揮漢軍對匈奴發起極其猛烈的進攻。

因為霍去病統率的皆是漢軍精銳中再經過優先挑選的敢力戰深入的戰士,匈奴軍隊很快被打的大敗。

漢軍俘獲王爵3人,將相共計83人,同時擊潰了數十萬匈奴大軍。

匈奴左賢王率親信棄軍逃走,霍去病揮軍追殺,至狼居胥山在山上祭天,又在姑衍山祭地,得勝而回,這便是歷史典故封狼居胥!

唐朝詩人盧綸更有詩讚曰:「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指的就是此次會戰,漢軍自此兩路全線告捷!

漢朝此戰戰勝匈奴,打通了到塔裡木盆地及中亞的商路,再次保障了漢朝對絲綢之路的控制。

同時也將河西走廊收入版圖,對漢朝和匈奴的格局更是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以至於結束了西漢與匈奴的百年大戰。

北匈奴滅亡,南匈奴歸附稱臣。

自此以後,大漠以南再無匈奴足跡!.

相關焦點

  •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自此以後,大漠以南再無匈奴足跡
    衛青命令前將軍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從東路包抄匈奴,自己親自率領精銳戰騎出塞一千多裡,與匈奴單于主力遭遇,恰時這時大漠颳起大風,雙方萬餘人廝殺在一起。最終衛青擊潰匈奴,這時,漢軍左校捕到俘虜,知伊稚斜單于已逃脫,急報衛青,衛青得知後率領主力繼續追擊匈奴單于,沿途相繼打垮匈奴數部,最終將匈奴主力全線擊潰。
  •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的意思是什麼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看到或者學過「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這句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下面就來看看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的意思是什麼吧。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的意思是夜晚安靜月亮很暗的時候雁群就會飛得很高,單于就趁黑夜的時候悄悄地要逃竄,「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這句話是出自唐代詩人盧綸的
  • 詩詞| 塞下曲·其三 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唐代: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譯文及注釋譯文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注釋①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②月黑:沒有月光。③單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 關於月亮的詩句: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出自唐代詩人盧綸的《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賞析  《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徵戰。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選其四首。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
  • 盧綸「單于夜遁逃」 中的「單于」是指哪個國家?吐蕃還是突厥
    在第三首中提有一句「單于夜遁逃」,大家都知道詩人所謂的「單于」是指敵軍將領,但是哪個國家的敵人呢?是北方的遊牧名族?還是吐蕃?還是突厥?還是西域的大月氏呢?大唐皇帝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唐.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 中國古代軍人保家衛國,捍衛正義:生擒吐谷渾,單于夜遁逃
    [唐]王昌齡《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唐]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唐]李 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 一線微觀|月黑雁飛高,撞人夜遁逃?交警輕騎逐,天網正義刀!
    一線微觀|月黑雁飛高,撞人夜遁逃?交警輕騎逐,天網正義刀!12月27日19時許,在漳州平和縣坂仔鎮心田村路段,一輛小汽車撞倒行人後逃離現場,行人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 對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與華羅庚質疑的解析
    對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與華羅庚質疑的解析近日看到一篇分析盧綸《塞下曲》第三篇(月黑雁飛高)的文章,作者好像是一位語文老師,認為給學生解釋不清楚這首詩,同時列舉出數學家華羅庚也曾經質疑過這首詩的合理性。
  • 月黑雁高飛,欲將輕騎逃,單于只說了:「大雪滿弓刀」,耀人的美
    月黑雁高飛,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逃,大雪滿弓刀。月黑雁飛高,他閉上了眼,仔仔細細的在腦中描摹這幅場景,夜色一點一點浸染,無邊的黑暗壓了下來,驚起了一樹的,高飛的雁。突然,寂靜的夜,有了馬蹄踏雪的聲音,那聲音悠遠而近,就那樣透了過來,他猛的睜開眼睛,馬踏飛雪的吱吱聲,聲聲入。他將破舊的刀貼近了手指,溫柔的仿佛在摩挲一位情人,是了,單于夜遁逃。
  • 月黑大雁怎飛高
    而讀之三「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卻覺著詩雖氣度不凡,但其中多處費解,似不合事實與情理。  斯時山西《名作欣賞》剛剛創辦。我鬥膽對盧綸《塞下曲》之三寫了一篇短文質疑,並寄往該雜誌編輯部,卻石沉大海。過後想想,是不是自己年少,理解浮淺,文字稚嫩,太過輕狂。這詩已傳了一千多年,蘅塘退士都編選在《唐詩三百首》裡了,你敢不知天高地厚,提出疑義?
  • 有人說「月落烏啼霜滿天」是病句,月落夜黑又如何知道霜滿天?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這一句中的月黑雁飛高與月落烏啼霜滿天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通過兩個看似矛盾的景物,一個表達出敵軍欲逃跑之時的倉皇景象和戰爭的壯烈,另一個則表達出自己落第之後的落寞與孤寂。首先來看月黑雁飛高一句,月黑如何看見高飛的雁呢?月黑與雁飛高是兩個矛盾的意象,但是放在一起就表達出作者在戰爭中的專注,戰場每一絲變化都在掌握之中。結合後一句的單于夜遁逃,可知戰爭已經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單于露出敗象,想要趁夜色逃走!為什麼單于夜遁逃能夠發現呢?因為月黑的雁飛高都在掌握之中,發現單于夜遁逃自然不在話下!
  • 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是其代表作,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三首: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首詩寫的是大唐將軍準備率兵追擊敵人的情景:一個漆黑的夜晚,大雁向南飛去,敵軍的首領帶著軍隊偷偷地逃向遠方。就在將軍想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逐之時,天空紛紛揚揚地下起了大雪,弓上刀上都落滿了雪花。 詩的語言淺顯,既沒有難字,也沒有僻典。
  • 「月黑雁飛高」存在邏輯錯誤嗎?
    「月黑雁飛高,單于也循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首詩是組詩《塞下曲》的第三首,出自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的盧綸之手,詩中描述了軍旅氣象,雄偉豪放,充溢著英雄的氣概。他認為首先「月黑」沒有月光怎麼可能看得見高飛的雁呢?其次,雁是候鳥,一到秋天就會從北方遷徙到南方,即北方冬季的大雪時節,不可能又雁。這樣分析好像確實有道理,但是問題是,一般情況下是如此,難道就不存在特殊情況了嗎?近些年來也確實是有人論及過這一點。
  • 戍鼓斷人行,無家問死生——18首徵戰古詩,似喪似狂值得賞析!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逢入京使唐代: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唐代: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 大雪節氣文案|大雪節氣朋友圈文案|大雪是幾月幾號2020
    ​大雪節氣文案|大雪節氣朋友圈文案|大雪是幾月幾號2020:大雪節氣是我們二十四節氣的一個,一般來說到了大雪節氣以後天氣已經到了最冷的時候了。今天由中公教師網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大雪節氣文案|大雪節氣朋友圈文案|大雪是幾月幾號2020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