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產學研合作重大項目籤約儀式 |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比賽現場 |
陶博會吸引眾多參觀者 |
淄博新材料展示中心 |
新材料技術論壇、產學研展洽會、創新創業大賽開幕式現場 |
淄博陶瓷·當代國窯 |
淄博城區新貌 |
本屆系列展會積極打造「淄博陶瓷·當代國窯」與「新材料名都」地域品牌,按照「節儉、創新、務實」的原則,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突出辦好陶博會、新材料技術論壇、山東省產學研展洽會、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四個板塊,充分展示了淄博豐厚的陶瓷文化、廣闊的新材料產業發展前景、優質的產學研合作項目資源、充滿創業創新活力的社會氛圍以及優良的營商環境和獨特的城市魅力。
陶博會實現歷史性突破
企業市場主體作用更加突出。今年的陶博會完全實現了政府引導、企業承辦、市場化運作,由承辦企業中國陶瓷科技城有限公司全面負責展會的組織策劃、宣傳推介、招商招展以及配套服務等工作,政府有關部門重點搞好展會保障,創造良好環境。整個展會共設2850個展位、展覽面積77.5萬平方米,全部滿租到展。泰山瓷業、矽苑科技、崑崙瓷業等企業先後舉辦了木火節、創新論壇、營銷商峰會等活動,為本屆展會注入了新的活力。
國際化程度更加深入。精心組織了第二屆中國建陶進出口暨中意國際設計創新論壇,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學者和採購商齊聚淄博,深入分析國際流行趨勢,交流最新建陶產品設計理念,共同把脈陶瓷產業發展方向。在上海、北京、廣州、濟南進行了「淄博陶瓷·當代國窯」巡迴展,取得了圓滿成功。一批淄博陶瓷精品將在法國、義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巡迴展出,推動「淄博陶瓷·當代國窯」走向世界。陶博會已經成為淄博市招商引資和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金字招牌。
品牌影響力更加強大。本屆陶博會集中舉辦了淄博日用陶瓷精品展、中外建築陶瓷和功能陶瓷精品綜合展、淄博工藝美術陶瓷及出口產品展銷會等展覽展示活動。舉行了第七批「當代國窯」地域品牌授權儀式。舉辦了首屆山東省優秀陶瓷藝術大師和第四十屆山東省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頒獎儀式,淄博共有41名藝術家榮獲「首屆山東省優秀陶瓷藝術大師」稱號,榮獲金獎11個、銀獎27個、銅獎23個,獲獎總數遙遙領先於其他參賽市。
文化藝術氛圍更加濃厚。本屆陶博會圍繞提升「文化」品位,舉辦了陶瓷藝術大師作品展、淄博窯古陶瓷展、「淄博琉璃·明清官窯」主題展、紫砂大師經典作品展、畢卡索陶瓷藝術展等一系列主題突出、亮點紛呈的陶瓷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一場場高雅的陶瓷藝術盛宴為本屆陶博會增添了許多亮點,有力地提升了今年展會的文化藝術品位。
新材料技術論壇成績斐然
科技洽談合作成果豐碩。院士、專家淄博科技行,以及國際科技成果招商洽談會的化工新材料、無機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四個專題對接活動,共推薦高新技術項目3000餘項,淄博市共有740餘家企業、1100餘人次參加洽談,共深入對接項目548項。參會高校院所與淄博市籤訂技術合作合同72項,其中院士項目11項、中科院合作項目8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5項,實施後可拉動高新技術項目投資22億元,其餘400餘項合作意向項目,後續要進一步對接洽談,也有望達成實質性合作。
創新發展意識顯著增強。論壇舉辦期間,淄博市與各參會院士、專家以及知名科研院所和企業代表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組織開展了國際科技成果招商洽談會、生物醫藥及生物工程技術創新高層論壇、環境保護技術創新專題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對淄博市如何依靠科技創新加快推動轉型發展,認識更加全面,思路更加開闊,信心更加充足。
論壇影響力不斷提升。本屆論壇共邀請院士及中外專家31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21名,「淄博科技行」專家32名,與會各位院士、專家通過洽談會晤、實地考察、走訪座談等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對淄博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市情的認識,增強了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願望和信心。
產學研展洽會成果豐碩
本次展洽會共有350家省內外企業,85所高校、科研單位參展,徵集產學研合作需求740項、企業人才需求563人,展出和發布最新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1745項。展洽會共籤約300項產學研合作項目,總投資202億元,預計可實現新增銷售收入946億元,新增利稅158.8億元。籤約項目中,135項屬高新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93項、國內先進水平的255項,填補國內空白的11項。淄博市在本屆展洽會上,共籤約項目37個,總投資25.5億元,其中投資過億元的項目4個。
為突出高端製造和新材料產業的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共選出20項重大合作項目進行了現場籤約,一期投資額13.8億元,預計新增銷售收入52.4億元,新增利稅8.2億元,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1項;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10項,其中,過億元的6項。
創新創業大賽圓滿成功
今年展會增加了第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比賽和全國新材料行業賽,比賽的層次高、涉及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山東賽區比賽於7月—8月舉行,全省6個行業共300家企業在淄博高新區先進陶瓷產業創新園進行複賽,已於8月22日進行了決賽。全國新材料行業比賽分為半決賽和決賽,評委由全國新材料領域投資專家擔任。入圍半決賽的企業有95家、創業團隊28個,其中淄博企業7家;入圍決賽的有12家企業和6個團隊,最終6家企業和3個團隊分獲一、二、三等獎。一系列比賽活動的舉辦,促進了科技與資本的融合,進一步展示了淄博市的創新資源和政策優勢。
魯中明珠——淄博
淄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轄張店、淄川、博山、周村、臨淄5個區,桓臺、高青、沂源3個縣,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省級文昌湖旅遊度假區,總面積596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459.3萬。1988年,淄博被國務院批准為山東半島經濟開放區城市,1992年被列為全國「較大的市」。
2008年,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淄博市「淄博陶瓷·當代國窯」稱號;
2010年,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授予淄博市全國首個「新材料名都」稱號;
2011年,全市工業經濟總量跨過萬億元大關,成為全國第16個工業過萬億元的城市,並在資源型城市中率先創建為全國文明城市;
2013年,全市地區實現生產總值3801.2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273.1億元。
淄博是中國五大瓷都之一,是被國家權威機構首家命名的「中國陶瓷名城」,陶瓷文化源遠流長,陶瓷工業實力雄厚。全市陶瓷產品從以日用陶瓷和建築陶瓷為主,拓展到了藝術陶瓷、功能陶瓷、陶瓷新材料等眾多領域,產品檔次由低附加值、實用型向高附加值、創意型、功能型轉變,目前已有8個陶瓷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2013年,全市陶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6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7億元。在新材料產業方面,淄博是國家級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從2002年至2013年末,全市新材料產業產值由121億元增加到1952億元;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由72家增加到425家;新材料領域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027項,其中達到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470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3項,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獎247項,成為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型新材料產業化基地之一。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按照發展、實幹和以項目建設為綱的工作思路,著眼增創老工業城市科學發展新優勢,突出做好「加、減、乘」三篇文章,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各項工作,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先後榮獲了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全國文化模範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等稱號。
淄博作為全國全省重要的工業城市,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標杆,加快推進新一輪傳統產業技改計劃,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打贏生態淄博攻堅戰。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1376.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9.6%。全市上市企業總數達到26家,股票28支。齊魯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交易企業達到291家,直接間接融資超過100億元。淄博是全國首批科技興市試點市和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全市共組建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826家,院士工作站54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64家,擁有中國名牌產品30個,中國馳名商標73個,是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淄博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提高城鎮化和城市建設水平,不斷加強環境綠化和生態修復,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5.3%,森林覆蓋率達到37%,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3%,是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淄博市積極融入「藍黃」國家發展戰略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等重點區域帶動戰略,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堅持把穩增長與惠民生結合起來,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不斷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本版照片由劉炳友、楊忠奎、鄭洵、于波、呂仲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