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日常的喜好也是和從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收藏來說,越來越多的人湧入了古玩市場,希望挑選到一件稱心如意的寶貝,既可以有著一定的升值空間,又能夠提升高雅情操。在古玩市場之中,「琺瑯彩碗」就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寶貝,也是值得讓人花費重金購買的寶貝。
像在國內的許多鑑寶節目之中,都曾經有過許多的買家拿出自己購買的琺瑯彩碗來進行鑑寶,不過其中許多人購買的寶貝都是贗品,這也是讓人覺得有些惋惜,對於這些「不懂行」的收藏者來說,收藏琺瑯彩碗確實有一定的風險。
但小編想說,即便是對於一些專業的收藏家來說,琺瑯彩碗這樣的國寶級別文物,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國著名的收藏家馬未都先生也有過失手的時候。他不是沒有鑑別寶物真假的能力,而是在準備收藏琺瑯彩碗的時候,錢都夠了卻棋差一招,到底差了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馬未都先生之所以被稱為收藏家,是因為馬老與古玩打了半輩子的交道。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許多人還都沒有收藏意識,馬未都就已經開始著手自己的收藏了,前前後後收藏了不少的陶器、玉器、家居等等寶貝。
在收藏越做越大的時候,馬未都還創立了觀復博物館,博物館之中的寶物琳琅滿目。其中有一件「犀皮漆盒」可以被稱之為是鎮館之寶了,這件寶物也是馬未都經過多方的探尋,在一個拍賣會之中高價購得的。
經歷過大風大浪的馬未都,在收藏琺瑯彩碗這件事兒上卻也失手了。我們都知道,琺瑯彩瓷器是一種非常名貴的宮廷御用瓷器,在封建王朝的時候,普通人根本一生都沒有機會見到。
琺瑯彩瓷器開始於清朝的康熙年間,受西洋畫風的影響,所以這種瓷器上彩的時候加入的是油,如同西方的油畫一般。這樣的琺瑯彩瓷器在雍正、乾隆時期最為鼎盛。
在某次的拍賣會上,馬未都遇見了康熙年間的琺瑯彩胭脂紅山水紋碗,是一件真正歷史上的國寶文物。當見慣了寶貝的馬未都看到這件琺瑯彩碗的時候,也是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準備出價收藏這件寶貝。不過因為當時處於我國的改革開放初期階段,所以拍賣需要用外匯來進行。馬未都雖然準備好了購買寶貝的錢,卻因為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而與之失之交臂。
這件事兒也是成為了馬未都平生的一大憾事。他經常在一些自己做客的節目之中提及當年和這個琺瑯彩碗的一段交際,從言語之中,我們也能了解到即便過去了許多年,馬未都先生依舊對此難以釋懷,可見這琺瑯彩碗是有多麼的寶貴。
看過了馬未都先生與琺瑯彩碗的故事,小編由衷的覺得惋惜。這件寶物流落到了國外,然而我國還是有著許許多多的琺瑯彩瓷器依舊在國人手中,希望能夠有幸收藏到琺瑯彩碗的收藏家,能夠像馬未都前輩一般,對我國的文化瑰寶懷有崇高的敬意。
最後,小編想說,收藏是一門大學門,想入門的你可千萬要準備好,沒有馬未都前輩的鑑寶能力,還是不要輕易下重金才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