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也有失手的時候!準備收藏琺瑯彩碗,錢都夠了卻棋差一招

2020-12-14 新咖說歷史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日常的喜好也是和從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收藏來說,越來越多的人湧入了古玩市場,希望挑選到一件稱心如意的寶貝,既可以有著一定的升值空間,又能夠提升高雅情操。在古玩市場之中,「琺瑯彩碗」就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寶貝,也是值得讓人花費重金購買的寶貝。

像在國內的許多鑑寶節目之中,都曾經有過許多的買家拿出自己購買的琺瑯彩碗來進行鑑寶,不過其中許多人購買的寶貝都是贗品,這也是讓人覺得有些惋惜,對於這些「不懂行」的收藏者來說,收藏琺瑯彩碗確實有一定的風險。

但小編想說,即便是對於一些專業的收藏家來說,琺瑯彩碗這樣的國寶級別文物,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國著名的收藏家馬未都先生也有過失手的時候。他不是沒有鑑別寶物真假的能力,而是在準備收藏琺瑯彩碗的時候,錢都夠了卻棋差一招,到底差了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馬未都先生之所以被稱為收藏家,是因為馬老與古玩打了半輩子的交道。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許多人還都沒有收藏意識,馬未都就已經開始著手自己的收藏了,前前後後收藏了不少的陶器、玉器、家居等等寶貝。

在收藏越做越大的時候,馬未都還創立了觀復博物館,博物館之中的寶物琳琅滿目。其中有一件「犀皮漆盒」可以被稱之為是鎮館之寶了,這件寶物也是馬未都經過多方的探尋,在一個拍賣會之中高價購得的。

經歷過大風大浪的馬未都,在收藏琺瑯彩碗這件事兒上卻也失手了。我們都知道,琺瑯彩瓷器是一種非常名貴的宮廷御用瓷器,在封建王朝的時候,普通人根本一生都沒有機會見到。

琺瑯彩瓷器開始於清朝的康熙年間,受西洋畫風的影響,所以這種瓷器上彩的時候加入的是油,如同西方的油畫一般。這樣的琺瑯彩瓷器在雍正、乾隆時期最為鼎盛。

在某次的拍賣會上,馬未都遇見了康熙年間的琺瑯彩胭脂紅山水紋碗,是一件真正歷史上的國寶文物。當見慣了寶貝的馬未都看到這件琺瑯彩碗的時候,也是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準備出價收藏這件寶貝。不過因為當時處於我國的改革開放初期階段,所以拍賣需要用外匯來進行。馬未都雖然準備好了購買寶貝的錢,卻因為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而與之失之交臂。

這件事兒也是成為了馬未都平生的一大憾事。他經常在一些自己做客的節目之中提及當年和這個琺瑯彩碗的一段交際,從言語之中,我們也能了解到即便過去了許多年,馬未都先生依舊對此難以釋懷,可見這琺瑯彩碗是有多麼的寶貴。

看過了馬未都先生與琺瑯彩碗的故事,小編由衷的覺得惋惜。這件寶物流落到了國外,然而我國還是有著許許多多的琺瑯彩瓷器依舊在國人手中,希望能夠有幸收藏到琺瑯彩碗的收藏家,能夠像馬未都前輩一般,對我國的文化瑰寶懷有崇高的敬意。

最後,小編想說,收藏是一門大學門,想入門的你可千萬要準備好,沒有馬未都前輩的鑑寶能力,還是不要輕易下重金才好呀!

相關焦點

  • 馬未都:曾經一個「碗」6萬,當時沒捨得買,如今價值過億
    最讓人敬佩的一點就是,他不像現在的古玩販子,低價收來高價賣出,他買的都收藏起來,日積月累,他的藏品也達到了好幾千件,家裡放不開了,就創建了國內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把自己收藏的寶貝都放到博物館進行公開展覽。
  • 馬未都:我母親替我買碗,還帶著騙子回了家,好心人攔都攔不住
    馬未都:我母親替我買碗,還帶著騙子回了家,好心人攔都攔不住馬未都在收藏界的名氣,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倘若一個搞收藏的人不認識馬未都,就好比畫畫的不知道冷軍一樣。馬未都之所以被封神,一則因為他本身經歷確實是傳奇,二則他撿漏鮮有失手。
  • 馬未都:書畫收藏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有條新聞曾刷爆了朋友圈,說的是有位大姐在1973年存到了銀行裡1200元錢,經過44年的利滾利之後,取出來卻只有2684元!以至於很多網友調侃道:當初存進去一棟樓,如今取出來一張床。如果當初大姐的家人沒有把這1200元存入銀行,而是全部拿來購買當時一些藝術家的字畫藝術品的話,結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如今手裡有個幾億都不成問題。很多人看完後都會嘆息,我這麼些年花的錢存的錢其實和這位大姐的1200元存銀行其實也沒太大區別,早知道當初就買些字畫收藏了,一切都太晚了呀!
  • 馬未都:6塊錢在地攤上淘一個乾隆的青花碗,攤主氣得蹲路邊罵街
    收藏可以一夜暴富,但更可能的是一夜返貧。 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有賭博心態,有賭博心態,那就有極大的可能會失手。——馬未都每當我們走進古玩市場,看著琳琅滿目的寶物,恨不得全都搬回家。但其實這些寶物的價值絕大部分都沒有表面看上去要高,想要挑中那萬分之一,非得要超乎常人的眼光不可。
  • 馬未都:收藏有詐
    喝街的行規馬未都說他很幸運能成為一個收藏家,並且趕上了好時候:在他開始收藏的時候,文物都不值錢,一個碗3塊錢,他寫一篇小說能掙好幾十塊錢,夠買好多碗了;擱在現在,就是寫一本書也未必能買回一隻碗。比我大的人,『文革』前章乃器這些藏家,讓人整死一半,比我小10歲的人等他們有能力的時候,這些東西都貴了。」在物求人的年代,馬未都收藏了不少好東西,在人求物的年代,他已經不怎麼收藏了。馬未都見證了人與物之間的轉化,也玩味出收藏界這個領域裡的人生哲學。馬未都真正開始收藏是回到城裡當工人的時候,後來調入中國青年出版社更加快了他的收藏速度。
  • 馬未都腸子都悔青了,當年3萬不下手,如今值1個億
    ,他不僅在2005年約合人民幣2.3億元拍下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在1997年,他還曾以2147萬港元一件瓷器中最貴重的琺瑯彩瓷器——清乾隆琺瑯彩黃地開光胭脂紅彩山水紋碗! 然而,在1987年的時候,馬未都照例再走進店裡時,按照以往目光聚焦在碗所在的櫥窗裡,可是碗不見了!
  • 馬未都香港開拓視野,看到一隻碗底的字後很激動,但是依舊裝不懂
    馬未都香港開拓視野,看到一隻碗底的字後很激動,但是依舊裝不懂由於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基本,很多人都喜歡上收藏古董,古董是我們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者,因此有著很高的收藏價值,以及升值空間,收藏古董不僅有機會能夠給你帶來巨額的財富,還有可能了解到古董背後的故事
  • 馬未都:古董值不值錢跟它的質量有關,跟年代沒關係
    小編知道現在不少人都十分熱衷於文物收藏,他們很好奇自己手中的文物是真是假。當然,也十分好奇自己收藏的文物究竟價值幾何。但是,不少人都走入了收藏鑑賞的一個誤區,他們認為只要是古董,就一定是越老越值錢的。所以,不少人都熱衷於買一些先秦之前的文物,想著這麼「古」的古董,就一定能賣個大價錢。
  • 馬未都收藏講解筆記:邢窯,宋碗,黃釉碗,鈞窯碗,諸葛碗
    收藏馬未都節目視頻在線觀看和重點筆記,主題是碗中真味說飲食。主要介紹和碗相關的文化和藏品五代邢窯白釉全素大碗,宋代耀州窯划水鵝戲水波紋碗,元代鈞窯玫瑰斑大碗,明成化黃釉暗花雲龍紋碗,清粉彩開光人物紋蓮瓣花口碗,C形龍,清提盒,清乾隆紅地白花碗,明香爐,水丞,宋代龍泉窯諸葛碗等內容。提供《收藏馬未都》視頻全集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節目要點筆記)。
  • 大哥帶琺瑯彩碗鑑寶,曾拍出1.5億,可惜這個碗並非真品
    其實有很多人自信,自己的收藏中,一定不會出現贗品,但這也是自己以為,要說起來在文物收藏這樣一個大市場上,水非常的深,如果不是經營幾十年的功力,誰也不敢打包票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去偽存真,哪怕是專家,也一定有打眼的時候,或者說有不得已的情況,需要他去打眼一下。
  • 琺瑯彩的收藏價值及辨別方法
    琺瑯彩的收藏價值及辨別方法從命理學上的角度看,不是誰都適合收藏琺瑯彩。因為這些琺瑯彩,屬於傳統文化,本身有其五行屬性。如果一個人的八字之中,是食神傷官為用,或是財星為用,那麼是很忌收藏琺瑯彩。因為琺瑯彩在命理學十神中,處於印的位置上。你看像徐子淇這類,肯定忌戴琺瑯彩。比如命中忌土的朋友,也很忌琺瑯彩。
  • 馬未都講述幾十年的收藏經驗,深度好文!(一)
    馬未都說他很幸運能成為一個收藏家,並且趕上了好時候:在他開始收藏的時候,文物都不值錢,一個碗3塊錢,他寫一篇小說能掙好幾十塊錢,夠買好多碗了;擱在現在,就是寫一本書也未必能買回一隻碗。「我的年齡段卡得可丁可卯,我21歲『文革』結束,1980年我25歲,25歲到35歲是我狂收暴斂的10年。這10年古董價格長時間是谷底,沒有什麼起伏,持續的時間特別長。
  • 當年一個碗6萬沒捨得買,如今價格上億,馬未都:腸子都悔青了
    可即便是像馬未都這樣級別的大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而且還是走眼了三次,這件寶貝就是——乾隆琺瑯彩黃地開光胭脂紅彩山水紋碗。第一次見到這隻碗,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馬未都去上海出差,路過一家文物店,便進去看看。
  • 美瓷鑑賞—琺瑯彩雙龍耳瓶,玉壺春瓶
    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乾隆琺瑯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琺瑯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巔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遊園罐是其代表。
  • 馬未都:我搞收藏30年,見過唯一貶值的東西是它,你一定也有!
    馬未都:我搞收藏30年,見過唯一貶值的東西是它,你一定也有!馬未都總是說,自己不是會收藏,而是趕上了一個好時候。事實也確實如此,回望八十年代,古董行業遍地凋零,那個時候買賣古董真的只是為了餬口,而且你還不用擔心買到假貨,因為真貨都賣不出去,誰還會去造假呢。
  • 什麼是五彩、鬥彩、琺瑯彩和粉彩?
    ,這個分類不是古人在生產彩瓷的時候就開始的,而是逐漸形成的。馬未都在他的《馬未都說收藏》一書中,曾就這四個類別進行過詳細的解說。現筆者扼要摘錄其中一二,配以圖片展示。收藏周刊記者 潘瑋倩五彩:硬朗媚俗的顏色五彩源於早期的彩瓷。唐代的長沙窯開彩瓷的先河,但真正產生影響力的彩瓷是從明清開始的。五彩和青花同時期誕生,都創燒於元代後期。
  • 馬未都在香港買了一個碗,看碗底寫有1個字,他假裝淡定:不值錢
    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從古至今有很多的文物也流傳到了今天,在每一件文物上都記載了我們國家的歷史時刻。這些文物不僅讓我們的考古專家對歷史研究有著一定的作用,它們還引起了我們國家的收藏家的關注。所以說最近有很多國人都加入到了收藏家的行列。
  • 馬未都:我撿漏一隻碗,任何人問價我都不說,專家估價至少3個億
    馬未都是一個奇人,小學四年級畢業依舊能與一大波名流暢談上下五千年。最關鍵的是人家有一眼辨真假的本事,短短十數年的時間憑藉撿漏,近乎空手套白狼般積累了誰也說不清有多少的財富。要說馬未都最值錢的古董,這誰也不敢妄下結論。倒是馬未都此前表示「我撿漏一隻碗,任何人問價格我都不說,專家估價至少3個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馬未都:這件康熙皇帝專用的琺瑯方壺,皇后連碰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但用馬未都自己的話來講就是:見得多了,故事就多了,也不是什麼經驗,就是一個興趣罷了。馬未都對古董的知識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牛人,甚至有專家形容他在整個北京城,他見過的東西玩過的古董件都是頂級的,一般的玩物他還看不上眼。
  • 撿漏王馬未都與寶貝失之交臂,因一個碗而後悔,如今價值850萬
    一方面收藏也相當於投資,收藏有價值的古董文玩和古字畫。等到這些收藏品升值的時候,將其賣出去就會獲得一筆巨大的收入。而與此同時,在收藏的過程中,這些收藏品也可以在家裡當做一種裝飾,同時還可以放在手中把玩和欣賞,無形當中也提升了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因此,何樂而不為呢?